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究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联合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法复位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 90 例在本院行骨科手法复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术中及术后,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联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骨科手法复位患者丙泊酚用量,维持患者手术期间生命体征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
关键词:丙泊酚;小剂量芬太尼;护理干预;骨科手法复位麻醉;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陈曦煜 .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联合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法复位麻醉中的应用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1):99,102.
0引言
长骨闭合性骨折及关节脱位患者进行手法复位是骨外科常见手术,在复位过程中,安全、有效的麻醉和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1]。此次研究本院对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联合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法复位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展开探究,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 90 例在本院行骨科手法复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时间 2016 年 3 月至 2018 年 2 月),其中男 56 例,女 34 例,年龄 16-67(41.86±7.38)岁,其中关节脱位患者 63 例,骨折患者 27 例,ASA Ⅰ - Ⅱ级,均无麻醉禁忌证,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 麻醉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进行麻醉:术前常规禁饮禁食,手术前 30min 患者肌注 0.1g 苯巴比妥和
0.5mg 阿托品,开放静脉通路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给予患者 1μg/(kg·min),1min 静脉推注完,然后给予患者丙泊酚 2mg/(kg·min)静注,待患者睫毛反应和指令性反应消失,呼吸平稳,行手法复位 [2],依据患者血压、疼痛或抵抗反应追加麻醉用量 [3]。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方法同观察组。
1.2.2 护理措施
两组患者均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①健康宣教:向患者介绍病区的环境、医疗设施、主管医护人员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记录,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进行卫生宣教,减轻患者对陌生环境的压力。②心理护理:术前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关节脱位及骨折的有关知识,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告知患者密切配合康复功能锻炼关节功能可完全恢复正常,消除患者负面情绪。③疼痛护理:纠正时护理人员主动询问患者是否需要帮助,分散患者注意力,消除患者对疼痛及手术操作的恐惧感;术后注意观察患者患肢感觉、肿胀程度及血运情况,遵医嘱及时给予患者止痛药。④维持有效固定:注意观察患者固定的松紧程度及稳定性,定期复诊,积极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4]。⑤ 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解除固定,指导患者进行主动功能锻炼,循序渐进增加锻炼力度,6-12 周后安排患者进行肌力等长收缩训练和肌力抗阻力训练,16 周后指导患者进行全面主动活动 [5]。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
1.4数据处理
实验所得结果均以( ±s)表示,用 SPSS18.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 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命体征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术中及术后,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 1。
2.2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及苏醒时间比较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3讨 论
丙泊酚是一种起效快、时效短的全身静脉麻醉药,是骨科手法复位时首选麻醉药物,其镇痛作用较弱,单独使用时患者药物使用剂量较大,术后恢复较慢且不良反应较多 [6];芬太尼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麻醉镇痛药物之一,属于阿片类受体激动剂,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痛阈且对患者的呼吸及心血管方面无明显影响 [7],两组药物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增强镇痛效果,减少患者丙泊酚用量,确保麻醉的深度及安全性,降低呼吸抑制的风险 [8],联合系统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维持患者手术期间生命体征的稳定,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联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维持骨科手法复位患者手术期间生命体征稳定,减少患者丙泊酚用量,手术期间无呼吸抑制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葛淑晶, 丁玉萍, 张建华, 等.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联合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法复位麻醉中的应用 [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7,37(6):243-245.
[2]王钱荣 , 徐恒艺 , 何唤钟 , 等 .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骨科手法复位麻醉中的应用 [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6):254-256.
[3]曹冬梅 , 许玉军 . 骨科手法复位应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分析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1):58-59.
[4]曾丹阳 , 陆丽君 , 刘小贞 . 系统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医药科学 ,2013,3(3):140-141.
[5]杨伟燕 , 于建伟 . 探析骨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16(57):293-294.
[6]刘美娜 .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骨科手法复位麻醉中的应用 [J]. 健康前沿 ,2016,23(5):114-114.
[7]吕华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评价 [J]. 中国保健营养 ,2015,25(15):272-273.
[8]张朋 . 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应用 [J]. 中国社区医师 ( 医学专业 ),2013,15(5):107-107.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联合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法复位麻醉中的应用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018/20181018020947882.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