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临床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09 13:16: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足月妊娠引产者应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106例即将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引产药物、剂量将其分为小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米索前列醇放置阴道后穹窿,每隔4小时进行一次,直至临产。小剂量组给予米索前列醇25 ug、常规剂量组给予米索前列醇50ug,观察两组患者引产成功率、临产发动时间以及临产时并发症情况。结果小剂量组临床发动时间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引产成功率为92.45%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组(79.2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临床时并发症中急产和宫缩过度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而两组产后出血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引产临产疗效肯定,引产后副作用小,对孕妇更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足月妊娠;米索前列醇;剂量;引产

本文引用格式:余建新,吴华.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4):165+168.

0 引言

自人工破膜方法引产以来,足月妊娠引产已有 200 年历史,但为了得好较好的母婴结局,临产产科医生对足月妊娠
引产不断进行探索,主要是促进子宫颈成熟及发动子宫收缩,达到终止妊娠。米索前列醇从 80 年代末开始应用在早、中孕引产,临床疗效非常令人满意。但近年来有研究学者提出 [1-2],米索前列醇对胎儿的安全性仅限于临床观察,而对其临床剂量的安全性探究较少。因此,本研究现重在对米索前列醇对足月妊娠引产的药物剂量进行分析,对比常规剂量与小剂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妇产科 2017 年 1 月 1 日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收治 106 例即将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引产药物、剂量将其分为小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每组 53 例。研究组年龄在 22-41 岁,平均(27.65±2.98)岁,引产指征:羊水过少 13 例、过期妊娠 10 例、胎盘老化 10 例、无先兆临产 20 例;对照组年龄在 25-36 岁,平均(28.68±3.01)岁,引产指征:羊水过少 20  例、过期妊娠 10 例、胎盘老化 10 例、无先兆临产 13 例。两组患者从临床资料对比显示无统计学分析(P> 0.05)。

1.2方法。常规剂量组给予米索前列醇 50ug 放置阴道后穹窿后,仰卧半小时,待无规律性宫缩,则每隔 4 小时进行重复一次用药,直至规律性宫缩直至临产。小剂量组给予米索前列醇 25 ug 放置阴道后穹窿,用药时间与常规剂量组一致。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引产成功率、临产发动时间以及临产时并发症情况,如急产、宫缩过度、产后出血等 [3-4]。

1.4统计学分析。采取 SPSS 18.0 软件计算两组数据,采用“χ 2”检验、t 检验,用“%”为计数资料、“ ±s”为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P< 0.05,证明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发动时间比较显示:小剂量组临床发动时间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详见表 1。

2.2两组患者引产成功率及临产时并发症情况比较显示。小剂量组引产成功率为 92.45% 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组(79.25%)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小剂量组临床时并发症中急产和宫缩过度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 0.05),而两组产后出血并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 2。


\


3讨论

作为一针新型的前列腺素衍生物,米索前列醇从 80 年代末开始应用早期妊娠流产,随着学者推论 [5-8],发现其可应用到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和引产。该药物应用晚期妊娠有多种途径,如口服、舌下含服、阴道、直肠局部,无论哪种方法,用药均很简单,因此广泛应用到临床 [9-12]。米索前列醇是一种白色六角形片剂,给药 15 分钟后血浆活性代谢产物米索前列酸水平达到峰值。有研究显示 [13-14] 米索前列醇单次给药后在体内半衰期在 26.9 min,3 小时达到 6 个半衰期。米索前列醇单次应用剂量在 16.6-200 ug 不等,本研究采用 25 ug 与 50 ug 进行疗效对比,发现米索前列醇 25 ug 引产成功率与 50 ug 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而 25 ug 的临产后急产、宫缩过度以及产后出血明显低于 50 ug。这说明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引产临产疗效肯定,引产后副作用小,对孕妇更加安全, 且增加剂量不能提供相应的引产成功率,且急产和宫缩过度发生率较高,这与研究 [15-16] 中对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常规剂量和小剂量临产疗效中发现,两组方案分娩率和平均分娩时间相似,但小剂量可降低因引产后并发症相符。

综上所述,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引产临产疗效肯定,引产后副作用小,对孕妇更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琦,孙建荣,刘妤,等.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间隔终止8-13周妊娠的临床比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32(10):778-781.
[2]沈菊凤.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及计划生育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z1):244-246.
[3]柏占锋,奚鑫,杜倩,等.妊娠晚期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给药途径探讨[J].中国药业,2018,27(11):81-83.
[4]虎亚光,李兰兰,杨威虎,等.米索前列醇栓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12):1660-1662.
[5]李超,殷金凤,罗莉,等.米索前列醇联合COOK球囊用于足月孕引产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8):1010-1013.
[6]王月兰,薛娟,李幼娟,等.Foley尿管低位小水囊和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3):2567-2569.
[7]蔡颖,陈若兰.小剂量米索前列醇混悬液口服用于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引产效果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06):799-800+812.
[8]李婷婷.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用于足月引产临床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04):49-50.
[9]李雪莹.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引产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06):98-99.
[10]陈远丽,杜珍.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50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2,16(03):216-218.
[11]黄蔻兰.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100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0,30(03):85-86.
[12]钱红英.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疗效观察[J].广州医药,2004(06):47-48.
[13]朱志红.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03(09):809-811.
[14]陈媛媛,李琴.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和催产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外医疗,2016,35(19):145-147.
[15]陈燕,黄永益.口服米索前列醇混悬液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2(04):482-483.
[16]邱娜璇,许雅云,丁峰,等.两种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附103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1997(06):92-9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36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