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6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 38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9 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 治疗,观察组给予辛伐他汀 40mg 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TC 水平改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 TC 降低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辛伐他汀可有效消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使用 40mg 辛伐他汀的治疗效果相比 20mg 更为显著,不良反应更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辛伐他汀;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杨贵亮 . 研究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69):141.
0引言
脑梗塞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多见于老年人群,是指由于脑部动脉硬化及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动脉闭塞或血管破裂 [1]。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血脂异常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胆固醇升高正是引发心脑血管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2]。辛伐他汀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脑梗塞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一线药物,本文旨在对比分析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于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在 19 例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剂量 40mg 治疗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6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收治的 38 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按照辛伐他汀使用剂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 19 例,男 10 例,女 9 例,年龄 50~70 岁,平均(62.36±3.27)岁;观察组 19 例,男 11 例,女 8 例, 年龄 49~72 岁,平均(61.36±3.45)岁。所有患者均经 MRI 检查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加;排除伴有心脏疾病以及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将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拜阿司匹林(云南云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53020321)100mg/d,均对患者血压、血糖进行控制,叮嘱患者戒烟戒酒。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扬子江药业集团四川海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157)治疗,晚上服用,20mg/d;观察组则给予辛伐他汀 40mg/d,两组均进行为期 2 年的临床治疗研究。
1.3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指标,显效:患者斑块积分或软斑块溃疡斑明显减少;有效:患者斑块积分或软斑块溃疡斑有所减少;无效: 患者软斑块溃疡斑或斑块积分增加,或是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同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肝功能受损、消化道不适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其发生率。
1.4统计方法
将本研究结果数据纳入 SPSS19.0 统计学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2 检验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 检验,以平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若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显效 6 例,有效 10 例,无效3 例;观察组显效 17 例,有效 1 例,无效 1 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74%(18/19) 显著高于对照组 84.21%(16/19),2=5.887,P=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53%(2/19)显著低于对照组 21.05%(4/19),2=4.162,P=0.041<0.05。
两组治疗前 TC 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 TC 水平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3.25±0.74)mmol/L 显著低于对照组(4.61±0.95)mmol/L,t=4.923,P=0.000<0.05。
3讨论
脑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有着显著增长,具有极高的致残、致死率,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 [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通常表现为扁平型、硬斑、软斑以及溃疡斑等,斑块表面较为粗糙极易导致脑血栓的形成,相关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是平行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冠心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辛伐他汀是一种合成的他汀类药物,是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能有效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促进肝脏摄取LDL-C,升高 HDL 水平,从而促进斑块内胆固醇的逆向运转,具有极为显著的降血脂效果 [4]。同时能减少斑块内的炎性细胞,从而减轻炎症反应,防止斑块基质降解,促进胶原纤维的增生。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相比 20mg 辛伐他汀,持续使用 40mg 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在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中持续应用 40mg 的辛伐他汀能有效改善病人血脂水平,促进斑块的稳定和逆转,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立丽 , 李巧圣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药理及临床疗效观察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14(10):100-101.
[2]周金婕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高血脂并高血压患者细胞炎症因子、血液黏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7,23(4):318-321.
[3]吕建萌, 雷琦, 潘雅娟,等.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用比较 [J]. 临床军医杂志 ,2016,44(12):1225-1228.
[4]李海龙 , 姚慧娟 . 辛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的影响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9(9):6-7.
《研究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914/20180914062759535.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