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BEAM、EEG、MR诊断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儿40例设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BEAM、EEG、MR诊断,分析三种诊断方式效果差异。结果BEAM、MRI检查下异常率均显著高于EEG异常率,同时BEAM、MRI检查异常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临床上针对小儿病毒性脑炎使用BEAM、MRI能够获得更高的诊断异常率,将两种方式结合使用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患者;BEAM;EEG;MR;诊断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白雪冬.小儿病毒性脑炎中采用BEAM、EEG、MR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189-190.Clinical Value Study of BEAM,EEG and MR in Diagnosis of Viral Cncephalitis Children
BAI Xue-dong(Chengde Medical College Affiliated Hospital,Chengde,Hebei,067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clinical value of BEAM,EEG and MR in diagnosis of viral encephalitis of children.Methods Treat 40 cases viral encephalitis children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8 as study objects.Analyze diagnose effect difference of BEAM,EEG and MR for the disease.
ResultsAbnormal rates of BEAM and MRI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EEG,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abnormal rates between BEAM and MRI(P<0.05).Conclusion BEAM and MRI has higher abnormal diagnostic rate for viral encephalitis of children,and combination of two methods can have higher diagnostic value.
KEY WORDS:Viral encephalitis patients;BEAM;EEG;MR;Diagnostic value
0引言
小儿病毒性脑炎属于一种小儿时期多发的常见病,该病患者大多数能够被判定为预后良好,但仍存在较少重症病患在接受治疗后留有肢体偏瘫、智能落后、癫痫等后遗症,在能够帮助小儿病毒性脑炎的尽早诊断并帮助准确判断患儿病情转化和预后的愿景下,我们针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了头颅CT或MRI、EEG检查,以阳性率的高低来比较CT、MRI以及EEG对于早期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价值大小[1]。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儿40例设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在8个月至10岁,平均为(4.38±2.54)岁,住院时间在17-31 d,出院后进行门诊随访。
1.2BEAM和EEG异常分度
1.2.1EEG的异常分度:轻度异常:背景的活动逐渐变慢。中度异常:发生弥漫性高幅慢波阵发性地发放(主要或θ波),可能出现局灶性的痫样放电波。重度异常:出现爆发抑制的现象或产生一定量的弥漫性高波幅大慢波(0.5-2c/sδ波),甚至最终转变为平坦脑电波。
1.2.2BEAM的异常分度:轻度异常:轻度的脑水肿。中度异常:脑室受压、出现散在或单个的炎性病灶,或者出现弥漫性脑水肿。重度异常:脑实质大范围发生坏死,最终生成软化灶。
2结果
研究显示BEAM、MRI检查下异常率均显著高于EEG异常率,同时BEAM、MRI检查异常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EEG是医学界公认的诊断早期病毒性脑炎的的重要检查方式,并且能够显著帮助预后和判断病情变化。接受研究的早期病例中,BEAM检查结果呈阳性的概率显著低于高(P<0.005)表明,在此病早期,EEG比BEAM更为敏感,因此在治疗病毒性脑炎,特别是重症病毒性脑炎的过程中,密切监控EEG的变化,可以很好地指导治疗,从而尽可能地降低后遗症的发病几率[2-3]。
在早期诊断病毒性脑炎时,EEG的敏感度比BEAM高,在该病早期,脑组织发生的病理改变从BEAM检查的结果中并不能明确判断,所以早期的BEAM检查无法成为该病的诊断依据。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病程1-2周时使用CT检查头颅可以明确显示脑组织病理变化,所以此时期BEAM检查的阳性率比较高[4-6]。而MRI相较于BEAM能够更理想地体现病变数目、大小、范围、病变和邻近的结构的关系与病变内部结构。
在此次研究中,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者于病程1-2周的BEAM及MRI的异常率为92.50%和90.00%,二者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的意义,当诊断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时候,MRI的敏感度更高,临床上对一些BEAM无法清楚显示病灶、而病情恶化又比较快的病例可以选择使用MRI检查[7-11]。
综上所述,脑电图能够帮助判断脑功能的是否出现异常,因此在早期诊断时更加敏感[12-15];由于BEAM或MRI可以判断脑结构的异常与否,结合两者可以有效地对病毒性脑炎进行早期诊断,因此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崔虹,杨静,郭武玲,等.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应用于病毒性脑炎诊断的效果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3):2553-2555.
[2]黄小明,张春荣.血清PCT检测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8):2626-2627.
[3]范跃星,任建政,王峰,等.磁共振DWI与FLAIR成像早期诊断病毒性脑炎价值比较[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0):1442-1444.
[4]毛颖.脑电图监测应用于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临床价值初探[J].中国医药指南,2012(24):554-555.
[5]王爱芹,孟明珠,徐有俊.病毒性脑炎诊断中动态脑电图诊断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2(21):67-67.
[6]陈卫布,陈丽,耿伟明,等.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颅内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5).
[7]孙裕平,马少春,乔凌燕,等.降钙素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小儿颅内感染中的改变及其价值探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12):1305-1308.
[8]王建荣,卓晓峰,刘学锋.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疗前沿,2011,06(20).
[9]胡伟康,陈学华,陈国永.血清降钙素原联合脑脊液常规检测诊断颅内感染临床价值[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7(6):32-34.
[10]周龙,刘美霞,邓民强,等.血清降钙素原及其清除率在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中的检测价值[J].中国临床研究,2016(9):1189-1191.
[11]翁淑萍,施跃全,方如旗,等.磁共振及弥散加权成像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价值[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5,21(3):11-14.
[12]马燕,周晓,范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用于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10):794-797.
[13]邢小微,张家堂,娄昕,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灌注加权成像在颅内结核与病毒性脑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8,43(6).
[14]朱光斌,张雪林,伍筱梅,等.磁共振成像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与预后评价中的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2,13(1):5-8.
[15]杨隽.磁共振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9):115-1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