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呼吸内科 2014 年11 月至 2015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 112 例哮喘患者,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给予干预组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的治疗依从性、心理情绪(SDS 评分、SAS 评分)和生活质量(GQOLI-74 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疾病治疗依从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护理后干预组的疾病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96.4% VS 83.9%;P< 0.05);护理前两组的心理情绪状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护理后干预组的心理情绪状况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 护理后干预组的 GQOLI-74 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哮喘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哮喘;个性化护理;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影响
本文引用格式:张加利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0):220-221.
0引言
近年来,WHO(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发现,由哮喘造成的社会负担已经超过结核和艾滋病,如何有效控制哮喘患者的病情已成为我国临床重点研究内容 [1]。总结哮喘的临床治疗经验发现,患者具有较高的治疗依从性是控制自身病情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然而调查发现我国哮喘患者中能够长期接受规范化治疗患者的数量并不多。目前,我国临床正在从护理方面入手,探索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护理模式 [2]。个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本课题研究选取 112 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种护理模式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现进行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呼吸内科 2014 年 11 月至 2015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 112 例哮喘患者纳入本次课题研究。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疾病诊断结果符合《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提出的哮喘诊断标准;②年龄大于 18 岁;③未合并患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④患者知晓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后, 自愿参与临床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112 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 56 例。干预组患者中,男 29 例, 女 27 例;年龄为 24-73 岁, 平均(45.1±2.5)岁。对照组患者中,男 30 例,女 26 例;年龄为 22-76 岁,平均(44.5±2.8) 岁。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基本均衡(P> 0.05),可以开展临床研究。
1.2护理方法。本课题研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等。对干预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包括:①心理情绪干预:哮喘患者处于疾病发作期时,机体痛苦严重,待病情有所缓解后, 多数患者易产生不良情绪,我院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沟通,掌握患者心理情绪状况,给予患者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排解不良心理情绪,树立治疗信心。②用药干预:护理人员配合患者的文化程度,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用药治疗的重要性,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治疗依从性。③生活方式干预:指导患者改正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饮食习惯,根据患者机体状况,为患者制定饮食方案和机体锻炼方案,嘱咐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保持生活环境干净、整洁。④家庭护理指导:为患者家属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嘱咐患者家属日常生活中多陪伴患者,多给予患者关爱和鼓励,为患者建立家庭支持,避免患者感觉孤独、无助,产生不良心理情绪。
1.3观察指标。本课题研究选取的观察指标包括:①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的治疗依从性;②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的心理情绪(SDS 评分、SAS 评分);③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GQOLI-74 评分)。
1.4评价标准。治疗依从性: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用药治疗情况,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共分为三级评价。①完全依从:患者能够不需要他人的监督,能够遵医嘱准确用药;②患者在他人的监督下能够遵医嘱用药;③患者在他人的监督下也不能正确用药或拒绝用药。治疗依从率 =(完全依从例数 + 部分依从例数)/ 总例数 ×100.0%。心理情绪:该指标分别采用 SDS 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 SAS 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DS 量表中包含 20 个评价条目,每个条目的评分范围均为 1-4 分,其中 10 个条目为反向计分,中国常模标准分界值为 53 分,评分大于 53 分表示患者有抑郁症状。SAS量表中也包含 20 个评价条目,每个条目的评分范围均为 1-4分,其中 5 个条目为反向计分,中国常模标准分界值为 50 分,评分大于 50 分表示患者有焦虑症状。生活质量:该指标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74 项(GQOLI-74)进行评价,该问卷中的 74 个评价条目共划分为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生理机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力、总体健康、生理职能八个评价维度,总分值为 100 分,当评分大于 90 分时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优。
1.5数据分析处理。本课题研究所得正态分布的研究数据交由专业人员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软件版本为 SPSS 22.0,治疗依从率、性别比例等计数指标均采用(%)表示,SDS 评分、GQOLI-74 评分等计量指标均采用( ±s)表示,分别采用(t )、(χ 2)进行指标差异检验,P< 0.05 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组、对照组护理前后的治疗依从率比较。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的治疗依从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 见表 1 所示。
2.2干预组、对照组护理前后的心理情绪状况比较。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 SDS 评分、SAS 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P> 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 SDS 评分、SAS 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低(P< 0.05),见表 2 所示。
2.3干预组、对照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护理前的 GQOLI-74 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 GQOLI-74 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 3 所示。
3讨论
哮喘即支气管哮喘,为呼吸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实质为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慢性气道炎性反应,并常伴有气道反应性增高 [3]。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多数患者在夜间发病,发病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性喘息、气促、咳嗽,机体痛苦明显,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4]。由于哮喘具有病程长、根治难度大的特点,因此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控制病情。然而经调查发现我国哮喘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5]。近年来,一部分临床研究证实通过给予患者高质量的临床护理,能够加强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重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率 [6]。个性化护理干预是近几年来才在我国临床上得到应用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该种护理模式在制定时以护理干预的护理理念为基础,并对护理干预模式的护理内涵进行了深化,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身心健康 [7]。本课题研究分析该种护理模式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发现, 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心理情绪状况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上述研究结果与杨俊玲 [8] 等对“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研究时所得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对本课题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我院认为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哮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同时也表明该种护理模式在促进哮喘患者疾病早日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傅静芬, 顾军养, 王燕萍, 等. 延续性护理对提高儿童使用峰流速仪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 护理管理杂志,2014,14(5):356-357.
[2]杨越 , 郝玉英. 哮喘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评价[J]. 吉林医学,2014,7(15):3377-3377.
[3]胡进梅. 心理护理在老年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体会 [J]. 广东医学,2016,37(z1):280-281.
[4]王晓敏.健康教育对哮喘患者吸入表面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28(29):66-67.
[5]马桂芹. 强化护理对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4,10(19):85-86.
[6]裴娇茹, 方丽, 蒋思琼, 等. 哮喘患儿糖皮质激素吸入依从性的调查和护理干预[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5(35):4306-4307,4308.
[7]项蕾蕾, 吴志娟, 茆丽丽, 等.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120-123.
[8]杨俊玲, 徐宇红.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765-1767.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009/20181009102314407.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