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关注法籍越南作曲家尊室节(Tôn-Thất Tiết)的电影音乐创作,(以夏天的滋味为主)尊室节的音乐旨在通过情感丰富的旋律、多样的乐器运用和音乐的情感共鸣来表达电影角的内心世界。尊室节的电影音乐充满现代音乐的特点,包括不协和的和弦结构、不协和音程、无调性和泛调性,以及自由多变的节奏。通过这些音乐特点,尊室节为电影创造了复杂而独特的音乐质感,从而增强了电影的情感共鸣和艺术感受。研究这些电影的音乐配乐有助于深入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尊室节作为法籍越南作曲家的创作技法。
关键词:尊室节,电影音乐,越南,现代音乐
一、尊室节简介
尊室节(Tôn-Thất Tiết)1933年出生在越南中部的顺化,1958年赴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并在1977年获得了法国的公民身份。
尊室节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他的作曲导师让·里维埃和安德烈·若利韦对他音乐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学习初期,尊室节对音列技巧非常感兴趣。以一种十分结构化和系统性的方式来组合音符和音程,让他的音乐表达充满了理性和严谨。然而,从1966年开始,受到他两位导师安德烈·若利韦和让·里维埃的启发,他逐渐转向了另一个创作风格,一种更具灵感性和表现性的音乐语言。
在和安德烈·若利韦的接触中,尊室节深受其人格魅力的影响。若利韦没有试图影响他或者把他推向某个特定的风格,而是建立了一种精神上的师生关系,让他能够自由发挥创造性。通过与让·里维埃的交流和学习,尊室节掌握了更为深刻的音乐语言和塑造技巧,这些元素对他后来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正如若利韦所说,“音乐应该是表达思想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尊室节深信自己的音乐风格可以在东方思维方式中得到表达。由于音乐是一门语言,而每个地区、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因此跨越地域和文化界限,从不同的文化中吸取灵感非常重要。通过若利韦和里维埃的指导和建议,他开始在音乐创作中融入一些东方元素,这些元素让他的音乐充满了异域情调和别样的魅力。①
二、尊室节的电影音乐创作
陈英雄(Trần Anh Hùng)是法国的电影导演,1962年出生在越南。也许是同为越裔的血脉相连,陈英雄和尊室节的许多创作都充满着神秘的东方色彩。又也许是作为艺术家的互相欣赏,在他的作品中经常使用尊室节的音乐,或者说,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陈英雄与尊室节在艺术的合作中产生了莫名的化学反应。这种反应尤其体现在尊室节为陈英雄进行作曲配乐的三部电影,它们分别是《青木瓜之味》《三轮车夫》和《夏天的滋味》。这三部电影都是陈英雄以越南为背景进行拍摄的,其中的配乐都很好地体现了越南文化和风情的特色;音乐都非常具有情感共鸣力,能够很好地渲染出影片的气氛和情感;音乐和影片的表现手法紧密结合,能够更好地增强影片的艺术感受。并且经常使用紧张、不和谐的音程,搭配画面中的内容表达对应于东方式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但是这三部作品的配乐,又分别拥有着不同的魅力。
尊室节作为一位法籍越裔的作曲家,其现代的作曲技法在这三部电影的配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但也如他所说“正是在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中,我才能找到自己的音乐风格”,他的电影配乐中也充斥着东方民族的特色。尊室节为陈英雄越南三部曲的配乐,具有强烈的东方民族色彩,他将西方现代技法与东方民族音乐的结合,给观众带来了音乐类型上的多重体验,感受到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的同时,更加体现了尊室节的东方特色。
在配乐风格上《青木瓜之味》的配乐中使用了民族音乐,电影中出现了民族乐器月琴,甚至使用了木鱼,使观众沉浸在夏日浪漫的唯美画面中。而《三轮车夫》的配乐则更为深沉,诡异及阴郁,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情绪来突出人物压抑且绝望的内心世界。《夏天的滋味》的音乐就更加充满了沉思和哀愁,大量作品采用钢琴和竖琴、长笛演奏,旋律缓慢高亢,表达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无助。三部电影的配乐中都蕴含着各自不同的观念和主题。
在主题观念上《青木瓜之味》的配乐主要是为了配合热带气息浓厚的风景和人物情绪,音乐变化比较简单和单调,多是基于单调的旋律,气氛集中在本身没有多大的感伤点,反映出影片中战争时期中的浪漫爱情主题;而《三轮车夫》中的配乐使用嘈杂的音频渲染和压抑阴郁的声响,描绘了战争后社会底层人物的真实生活,音乐充斥着贫苦、残酷与黑暗,与简单却强烈的情节相得益彰,让观众深深感受到他们所经历的痛苦和压迫;《夏天的滋味》的配乐还采用了流行音乐进行配乐,这是另外两部作品所没有的特点,其更注重表现主角成长和自我探索的主题,在音乐中表达了个性、青春和自由的精神。
三、夏天的滋味
(一)《夏天的滋味》电影简介
《夏天的滋味》(The Vertical Ray of the Sun)是出生于越南的法国导演陈英雄的第三部电影。它于2000年5月24日上映,是现在许多人认为的陈英雄“越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故事发生在越南首都河内的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这个家庭由兄妹四人组成。电影中的不同角色代表了不同的年龄段,每个角色都在面对生活、爱情和家庭的挑战。小妹莲(Lien)与哥哥海(Hai)住在一起,莲在大姐霜(Suong)的咖啡馆里做服务员。霜的丈夫国(Quoc)是一位摄影师,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小名叫“小老鼠”的儿子。二姐卿(Khanh)和作家坚(Kien)结婚,他即将完成自己的处女作。影片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月内,从她们母亲的忌日开始,在她们父亲的忌日结束。家庭成员都有着各自的秘密和矛盾。他们表面上过着平静和和谐的生活,但在电影的进程中,观众开始逐渐揭示出每个角色的内心冲突和挣扎。这暗示了人际关系和家庭内部的复杂性。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冲突和隐瞒,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家庭问题。
在谈到《夏天的滋味》的创作动因时,陈英雄将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归于两位曾历经越南战争的老妇人,她们曾因参与破坏活动而被法国人和美国人分别拷问和折磨。然而,当她们向导演陈英雄述说这段经历时,她们的口气却异常平和,仿佛在讲述一份普通菜单一样平淡。这种冷静、宁静的态度让陈英雄深感震惊,因为这与她们所经历的非人折磨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也许电影的目标之一是尝试在观众中传达这种独特的观点,即使面对暴力,人们也有可能表现出与预期不同的冷静和宁静,让观众自行评判和思考。这也反映出了当今越南社会的某种真实面貌,即人们在历经极端磨难后仍能保持内心的坚韧和平静。②
(二)音乐创作
这部电影的配乐由尊室节(Tôn-Thất Tiết)作曲。此外,著名的越南作曲家郑公山(Trịnh Công Sơn)的三首歌曲穿插在电影中,还加入了地下丝绒乐队(The Velvet Underground)、Lou Reed、Arab Strap和The Married Monk的歌曲。
本片开头第22秒处使用了尊室节先生为电影所作的《序曲》(Prologue),弦乐的铺垫暗示着剧情的曲折发展。《嬉游曲》(Divertissement)在影片14分钟55秒处和19分钟53秒处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是在全家人在牌位前祭拜母亲,第二次则是三姐妹讨论母亲生前的情感故事,用两把竖琴塑造出略带凄凉的画面。33分钟33秒与1小时55秒都采用了尊室节所作的Regard 1片段,前者是大姐趁丈夫外出去和情人约会,而后者是丈夫去寻找其在外的另外一个家庭,使用竖琴弹奏不和谐的音响来表达二者对彼此的感情不忠的纠结状态。56分钟44秒与1小时3分钟58秒使用了尊室节所做的Regard 3,场景皆是大姐夫与其在外的另一个家庭所处的环境,第一次出现是大姐夫在船上老人的对话,第二次则是大姐夫与其情人的对话,用大提琴,小提琴和双簧管的演奏表现大姐夫的迷茫和对两个家庭的愧疚。
1小时6分钟5秒与1小时7分钟47秒都是采用了尊室节所做的Regard 5,暗淡的色彩烘托出小妹阿梅在细心准备出门以及去咖啡馆等待其恋人却没等到的失落与无奈。1小时12分钟30秒尊室节所做的Regard 4第一次出现,大姐和二姐坦白自己会面情人,与1小时33分钟25秒处Regard 4第二次出现,大姐夫和大姐坦白自己不忠事实后大姐的反应形成对比,揭示出大姐在对感情不忠的同时也爱着自己的丈夫并且希望丈夫也爱着自己的矛盾心态。1小时17分钟6秒尊室节所作的乐曲Regard 2出现,使用双簧管、巴松、长笛和大提琴进行演奏,对二姐夫出差途中路上偶遇女人所产生的蠢蠢欲动以及内心的挣扎进行描写,最后二姐夫的理性克服了感性的同时,音乐戛然而止。1小时27分钟18秒大姐夫向大姐坦白的同时,尊室节所作的乐曲《间奏曲》(Interlude I)也随之响起,伴随而来的就是大姐失落与无可奈何的心境。1小时36分钟25秒Regard 1再次出现,与前两次出现形成对比,这是大姐和情人阿俊的最后一次见面,将大姐对阿俊的不舍以及为了家庭不得不果断放手的矛盾心态展现得淋漓尽致。1小时38分钟55秒处Regard 5再次出现,这首代表小妹阿梅与男友情感的曲子再度出现,且再次表现了阿梅被男友伤害的失落。
尊室节在这部电影的配乐和声上充满了现代音乐的不协调特征,例如打破三度为基础的和弦构成方法,采用一系列不协和音程,甚至在《序曲》Prologue中出现了全音阶的使用;配器上色彩乐器以竖琴为主,管乐多采用长笛、巴松、双簧管,并用弦乐做铺垫;调性上无调性和泛调性的出现,体现了现代音乐作曲家调性模糊的特征;节奏上自由多变,频繁变换节拍,由电影的剧情和音乐的发展自由安排节奏;旋律线条的发展相对流畅,但经常会伴有出现有棱角的大跳。尊室节为《夏天的滋味》电影所作的配乐充分体现了他作为法国现代音乐作曲家的作曲技法。
电影《夏天的滋味》的配乐体现了尊室节作曲的几个特点和思想:
1、情感丰富:尊室节的配乐通过音乐的旋律、音色和演奏方式,深情而细腻地表达了角色的情感世界。配乐中的乐曲选择和演奏手法巧妙地呈现了角色内心的纠结、痛苦和失落。
2、音乐表达情节:配乐与电影情节紧密结合,通过音乐的起伏和变化,准确地表达了关键时刻的情感转折和剧情发展。音乐作为情节的衬托和推动者,增强了电影的戏剧性和张力。
3、多样的乐器运用:尊室节的配乐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乐器,包括竖琴、大提琴、小提琴、双簧管、巴松和长笛等。不同乐器的演奏和声音交织,营造了复杂而独特的音乐质感。
4、音乐的情感共鸣:尊室节的配乐旨在通过音乐触动观众的情感共鸣。音乐的凄美、婉转和深情,与电影中角色的内心矛盾、挣扎和无奈相呼应,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电影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配乐通过音乐的旋律、音色和演奏方式,描绘了角色内心的纠结和矛盾。音乐所传达的复杂情感,如爱与不忠、迷茫与坚持等,让观众深入感受到角色的内心挣扎和深思。而配乐中的音乐色彩和音调变化,传达了角色的失落和无奈。音乐所营造的凄美氛围,通过旋律的流淌和乐器的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角色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情感体验。电影通过配乐展现了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和纷争。音乐的选曲和演奏方式,巧妙地呈现了角色之间的亲情、爱情和矛盾,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家庭关系的曲折和挣扎。通过音乐的起伏和变化,展示了角色情感的转变和成长。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变化,从迷茫到觉醒、从失落到释然,让观众见证角色在情感旅程中的成长和蜕变。
影片的前半部分使用大量愉悦欢快的流行音乐,塑造出家庭一片祥和的景象。而在一场雨之后,全片的气氛开始转变,大量使用尊室节先生所作的室内乐进行配乐,营造出阴郁而又凄凉的氛围,也衬托出表面一片祥和的家庭背地里每个人都有着许多不可告人的阴暗面。大姐,二姐,小妹分别代表着女人的每个年龄段,她们之间的思想、心态与行为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电影中并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通过尊室节的配乐,打动观众的心灵,让观众深思人生、情感和家庭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在困境中寻找自我和成长的意义,最终你仍然可以从中得到感悟,甚至可以感受到一些关于人类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新事物。
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尊室节的电影配乐对于研究世界音乐具有广泛的意义。首先,它促进了全球音乐文化的交流和理解,深入了解越南音乐的独特性和地位,推动不同地区音乐之间的对话和合作,促进世界音乐的多样性和发展。其次,研究这些电影的配乐揭示了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和影响,丰富对音乐与电影关系的认知,推动音乐与电影的跨学科研究和合作。此外,它为音乐创作和表达提供了新的启示,丰富音乐创作者的创作视野和表达手法。
尊室节的电影音乐创作再次启发我们文化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融合更新的。而在全球一体化不断推进的现代社会,世界文化的传播与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一个话题。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过程是双向的,尊室节将东方色彩融入进自己的音乐创作中并用电影配乐作为载体将东方文化传播到世界,也使得西方的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东方文化。不管其是不是有意为之,他这种以音乐为介质传播文化的方式都值得我们思考,当代作曲家如何更好地创作,或者说如何更好地融合与传播。
对尊室节电影配乐的研究不仅对越南音乐学的发展和中国音乐学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推动世界音乐研究的发展。它促进了音乐学界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丰富了音乐的多样性和创新。通过深入分析这些电影配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创作与表达方式,探索音乐在电影中的叙事功能和情感共鸣。这为音乐学领域的学者和音乐人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材料和艺术灵感。
最后,通过对这些电影配乐的研究,我们深刻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艺术的魅力,它们在影视艺术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希望这样的研究能够为电影制作人、音乐创作者和观众提供更多的启示,促进他们在创作与欣赏中拓展音乐的表现力和艺术价值。通过跨文化的音乐交流与合作,我们将能够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为世界音乐的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激情。
注释:
①尊室节官方网站Biography|Biographie http://tonthattiet.com/biography/
②叶梦.生存的抒写——解读陈英雄的越南三部曲[J].文教资料,2009,(35):73-75.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79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