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与内涵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在唐代正式形成并走向兴盛,经过千年的发展和时代变迁,深深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展示出独有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精神品质和艺术内涵。它也是通过沏茶、赏茶、饮茶表现一定礼节、人品、美学观点、精神、意境的一种品茶艺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茶文化蓬勃发展。2019年11月27日,第74届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的5月21日设为“国际茶日”,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对振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很有意义。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进一步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为茶文化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契机。
二、当前中国茶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体系的庞杂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传承、沉淀与发展,中国传统茶文化形成了博大精深、纷繁复杂的体系,包括茶道、茶艺、茶禅一味等多个方面,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在传统的茶文化传播过程中,往往无法将茶文化体系中丰富的内容予以客观且全面地表达,导致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出现混乱和误解的问题。
茶器具、茶画等是宝贵的茶文化资源和文史资料,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高雅的生活艺术和饮茶活动,通过其可以窥见不同时期古人饮茶的风貌、审美意趣,展现了辉煌灿烂的茶文化。但这些实物往往收藏在博物馆之中,展出的时间比较少,大众难得一见。虽然互联网上茶文化相关的图文、视频、音频资料也非常丰富,但大部分是碎片化的,往往图片像素不够,观众无法感受细节,影响观赏体验,难以体现茶文化精神内涵及美学价值。短视频、公众号等则受到篇幅的限制无法向观众介绍更多内容,使得大众对茶文化的理解过于简单、片面,很难从中产生对茶文化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利于茶文化的有效传播与发展。
(二)传播方式片面,缺乏创新
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当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的传播媒介,得到的传播效果也大相径庭。早期,我国茶文化传播以书籍、杂志等纸质媒介方式为主,这种方式受众面狭窄,时空局限性大,制作周期长,传播速度慢。电视媒介的方式往往以大型纪录片呈现,同样有着制作工序复杂、周期过长的问题。当前数字化时代,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上茶文化宣传网站、公众号、短视频等数量逐渐增加,但这种采用文字、图片加视频的单线式传播,带给受众的情境感、体验感、交互性相对较弱。呈现的手法比较单一,缺少互动性的体验和趣味,辐射的时空范围十分有限。新的时代背景下,市场竞争激烈,需要有新的传播形式与之相适应,而传统的茶文化传播方式与手段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们的审美趣味。
(三)受众群体有限,缺乏创新
目前对中国茶文化感兴趣的群体主要还是一些商务人士和专家学者等,他们将茶文化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现象,注重茶的品质和文化内涵,追求茶道的精神境界。但民众对茶文化认知度不高,对茶文化精神内涵理解片面,真正喜欢并深谙茶道的年轻人少之又少,这限制了茶文化在更广泛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
(四)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不仅包含了饮茶有关的茶道、茶德、茶艺等,而且衍生出了和文学艺术相关的茶书、茶画、茶诗、茶谜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当前的传播中,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和展示,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茶艺表演和品茶活动上,未能够详细全面地展示出传统茶文化的所有知识和精髓,只能展示部分的、基础的知识,不利于茶文化的推广。
正因为如此,时间、空间以及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使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受到了限制。在数字媒体时代,如何利用技术力量开发新兴媒体形式,整合茶文化精髓内容,加快茶文化内容形态创新,体现时代需求,扩宽传统茶文化传播渠道等,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茶文化传播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整合图像、声音、动画及视频等多媒体,生成一种模拟环境,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人们突破现实空间的限制,在虚拟空间中获得更加多元化、立体化的体验效果,弥补茶文化传播媒介无法直观传达有效信息给受众的问题,实现现代科技和中国茶文化之间有机融合。为人们了解茶文化知识提供重要的学习途径,能够更好地实现茶文化直观地传播与发展。
(一)沉浸式
在虚拟现实技术中,沉浸式指的通过计算机生成的三维立体图像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提供给用户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甚至是味觉和嗅觉等全部感知,往往以用户所佩戴使用的专业设备来实现。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可以让用户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虚拟环境中的细节和内涵,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沉浸感。
虚拟现实技术相比较传统单一的影像媒介来说,可以更好地解决时间与空间的问题,给受众提供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立体沉浸感。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茶文化传播之中,通过模拟茶园、茶室等环境,以及茶艺表演等场景,将茶山、勤劳的采茶者、传统的茶艺、茶道,这一系列的茶文化展现在用户面前,给予其“身临其境”的感受。让用户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茶文化的细节和内涵,大大降低其对茶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难度。
(二)交互性
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性是指用户能够以自然的方式操作虚拟环境中任何物体,并从虚拟环境中得到反馈。传统茶文化传播往往缺乏互动性和娱乐性,无法满足受众多元化需求。虚拟现实技术的介入,能够丰富茶文化的传播形式,还能为受众提供更加交互式的、趣味化的全新体验。
例如,实现用户与虚拟对象之间的实时互动,用户可以通过手势、语音等方式与虚拟茶艺师进行交流,学习茶艺表演、茶叶制作等技能。可以模拟某个朝代的生产力水平及环境,用户可以根据资料以“游戏”的模式尝试对古代茶的制作和烹饪工序进行虚拟复原,以自主动手方式在过程中感受茶叶制作、烹饪过程,加深对茶文化的了解与认知,这种互动性可以增强深度体验的趣味性与娱乐性,提高用户对茶文化的兴趣、参与度及成就感。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传统的茶文化以数字化形式保存和传承,避免时间流逝而导致的文化遗失。同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性,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茶文化的传承中来,使茶文化得到可持续发展和传承。
四、虚拟现实技术在茶文化传播实施策略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室空间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品茶、交流、休憩的场所,还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在茶文化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茶室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茶室既是茶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基于此,将虚拟现实技术与线下实体茶室空间结合,形成一个线上线下互动的体验模式,有利于展示茶文化,提升茶文化传播的效果,使人们在品茗的同时体会中华传统文化,并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有所创新。
(一)茶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
首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传统的制茶工序、茶艺表演进行数字化保存,使得消费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近距离欣赏、领略茶艺的魅力。通过高精度的VR摄像头和三维扫描技术,可以捕捉到茶艺表演的每一个细节,包括茶叶的形状、水温的控制、泡茶的手法等,使得这些信息能够被完整地记录下来,供后人学习。其次,许多珍贵、难以保存的茶画、茶器等文物由于年代久远,已经破损不堪。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高精度的三维扫描、虚拟修复技术可以将文物进行数字化建模、复原,重现光彩。最后,通过搜集历史资料和文献,可以构建出具有历史特色的虚拟茶室空间,给消费者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营造全景式和沉浸式的体验,直观感受古代茶室的环境和氛围,丰富受众对茶文化的感官体验。
(二)互动体验设计
在虚拟环境中,消费者不仅可以观看茶艺表演,还可以参与到表演中来。如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茶叶、控制泡茶的水温、调整泡茶的手法等。
另外,消费者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自由探索茶室空间,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朝代,了解不同朝代茶室的布局、装饰和陈设等。同时,用户还可以与虚拟人物进行对话,了解古代的茶道礼仪和文化内涵。
(三)教育推广功能
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在线教育相结合,可以把茶室作为一个教育推广平台,开发出具有高度互动性和沉浸感的在线教育课程和讲座,向公众普及茶文化知识和茶道礼仪等。讲座可以采用历史人物的虚拟形象,让用户与历史上的人物对话和交流。这些课程、讲座不仅可以用于学校教育,也可以用于社会教育,以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茶文化。
五、结语
在科技日新月异背景下,茶文化以茶室为载体,融合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更好地传播茶文化,提高公众对茶文化的认知和理解。通过虚拟茶室的建设和互动体验设计,可以让用户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茶文化的魅力,促进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78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