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阅读教育在塑造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良好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高职院校阅读教育的重要议题。图书馆作为高等学府中知识的仓库和学术交流的场所,也承载着重要的教育职责。根据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多数高职图书馆在阅读推广过程中仍存在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活动参与积极性不强及阅读碎片化等问题。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源中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基地,提高阅读推广的效率及效果对学生的深层次教育至关重要。因此,高职图书馆应加强对阅读教育的认识,结合新时期高职阅读教育的要求,开展有效的阅读推广活动,推进学生课外的深层次教育。
本文将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阅读教育推进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高职阅读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耦合性及相结合的优势,并据此提出新时期高职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路径,以期为高职图书馆阅读教育的推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职图书馆阅读推广现存问题
一、阅读主体缺乏主动性
在高职图书馆阅读推广过程中,许多学生缺乏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他们对阅读活动的参与度相对较低。首先,部分学生更倾向于被动接受信息,而不是主动去追寻新知识或阅读新领域的书籍,未能充分意识到阅读对于思维能力、知识深度和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其次,学生缺乏在广泛的书籍中进行自主选择的能力,对阅读内容的选择较为依赖外部引导,对高质量内容的价值认知不足。最后,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深度思考,只是匆匆浏览而不深入探讨书籍的内涵。影响到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消化。
二、阅读推广活动缺乏针对性
目前的阅读推广活动设计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特点,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首先,活动的主题与学生的兴趣关联较小,与学生的生活、学科领域或当前热点不够贴近,未能吸引到目标群体的关注。其次,活动所提供的阅读材料缺乏多样性,未能覆盖不同学科、文体、文化背景的内容,导致学生的选择范围受限;未能与学校的课程结合,缺乏与课堂学习有机衔接的元素,使得学生认为参与活动与学业脱节。再次,活动未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如在线图书馆、社交媒体等,以拓展阅读活动的覆盖范围和参与度。最后,活动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对活动的反馈和建议。
三、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挑战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纸质图书阅览室和传统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方式正逐渐为数字化图书馆和在线资源所取代,高职图书馆正迎来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挑战。首先,随着数字化阅读工具的普及,读者更倾向于使用电子书、网络文章和在线资源,对传统图书馆资源的需求减少,需要图书馆采取措施吸引读者。其次,在大数据时代,读者往往面临信息过载的问题,难以确定信息的可信度和准确性,需要图书馆提供指导和培训,帮助读者评估和选择信息。最后,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更多地倾向于碎片化阅读和注意力分散,影响到深度阅读和理解能力,需要图书馆推广阅读活动和提供优质的数字内容,来加强学生对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
新时期高职阅读教育推进策略
一、高职阅读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耦合性
新时期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与管理人才,而这些人才不仅需要专业技能,还需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阅读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一环,如何培养高职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已成为首要议题。思政教育旨在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相关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可以看出,高职阅读教育和思政教育具有高度耦合性,它们可以相辅相成,互为支撑。
首先,新时期高职阅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而思政教育是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阅读与思考,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新时期高职阅读教育注重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阅读思政类材料,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以及应对社会问题的责任与义务,从而引导其关注社会现实与国家政策,激发他们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促使他们在职业中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最后,面对多元文化与不同思想体系,在阅读过程中加强思政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分辨是非、辨析真伪,形成科学的认识和判断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由此可见,思政教育与高职阅读教育具有高度一致性和内在耦合性,说明通过思政教育来促进高职阅读教育发展,同时在阅读教育中对思政教育不断强化,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全面、有效的阅读服务,促进良好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形成,真正实现高职阅读教育的宗旨与目标。
二、图书馆阅读推广结合思政教育的优势
图书馆作为学校文化知识的中心,其独特的环境氛围有助于达到思政教育的目标。首先,图书馆的安静氛围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认知深度和专注度。在这种安静的环境中,学生和研究者更容易沉浸于阅读、研究和思考之中,使其对思政教育中的理论和概念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其次,图书馆的安静环境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在这里,个体能够深入研究各类文献资料,培养批判性思维,审视和分析思政教育中的理论观点,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和评估相关概念。最后,安静的图书馆氛围为个体提供了思考和思辨的空间。这种环境有助于培养创新性思维,促进学生在思想政治领域中提出新颖观点和理论,从而推动学科的发展。
图书馆作为知识管理和传播的中心,其丰富的资源对于支持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图书馆收藏了大量关于思想政治的学术文献、著作和期刊,涵盖了不同时期、学派和理论框架,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思想政治发展历程和理论演变的机会。其次,图书馆收集了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如音频、视频、档案文件等,为思政教育提供生动的历史见证和现实案例,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与评估不同政治思潮的影响和演变。再次,图书馆提供的电子数据库和在线资源扩展了学术检索的范围,使学生和研究者能够迅速、全面地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相关信息,对于跟踪思想政治领域的最新动态、理论和争论至关重要。最后,图书馆通常设有专题馆藏和研究中心,致力于思政教育领域的深度研究,有助于开展系统性的研究和教学。
图书馆阅读多为群体模式,是集体性的知识构建和共享活动,在助力思政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图书馆阅读模式为不同背景和观点的个体提供了共同的学习平台,促使群体智慧的形成,学生和研究者能够从多元的思想和观点中受益,拓展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其次,研究者们常常需要就文献、著作或理论进行讨论和辩论,促使个体培养批判性思考和辩论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不同观点的审慎评估能力。再次,图书馆群体在交流互动中共同建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理论如何在社会和历史语境中产生、演变和影响,更深入地理解政治观念的社会根源和背景。最后,通过与各学校联合开展学生社团活动,让不同院系和专业的学生在社团中共同参与阅读体验活动,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价值观念的理解和认同,进而强化思政教育的效果。
新时期高职图书馆阅读推广路径
一、强化意识形态引领
在阅读推广中,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阅读的意识和价值认知,从而达到强化意识形态引领作用的目的。首先,在图书馆的藏书中,精选包含有深刻思想、重要意识形态的著作,以引导学生对相关议题进行深入思考;设立主题馆藏,专门收藏关于意识形态、价值观等方面的书籍,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阅读资源;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平台上设置专门的意识形态板块,提供电子书籍、学术文章等,以促进学生对相关议题的深入了解。其次,通过图书馆展览、文化活动等形式,展示与意识形态相关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议题;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关于意识形态的专题讲座,组织座谈会让学生参与讨论,拓展他们的思维视野;在图书馆网站或社交媒体上发布意识形态相关的主题书单,激发学生主动进行相关阅读;定期举办推广意识形态相关图书的活动,包括书展、读书分享会等,增强学生对这些书籍的兴趣。最后,通过图书馆推出与意识形态相关的课程,帮助学生系统性地学习和思考意识形态问题;与其他学科合作,将意识形态内容融入不同学科的课程,实现跨学科的综合教育。
通过以上途径,高职图书馆可以在强化意识形态引领的同时,促进阅读推广,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议题的能力。
二、设计多元化有针对性的阅读活动
引入创新思维和多元化的阅读推广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阅读需求和兴趣。
首先,设立各种主题的阅读俱乐部,如文学、科技、历史等,以满足不同学科兴趣,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定期组织文学沙龙,让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与他人交流文学体验。其次,邀请知名作家、学者等专业人士开展阅读主题的讲座和研讨会,激发学生对特定领域的兴趣;主办文学创作比赛,鼓励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阅读的理解,同时展示他们的文学才华。再次,设计阅读比赛和挑战,如读完一定数量的书籍、阅读特定主题的书单等,以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通过图书馆网站或社交媒体平台推荐优秀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同时可以设置评论互动环节。最后,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创建图书馆账号,与学生建立互动,发布阅读活动信息,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通过这些多元化、有针对性的阅读活动,高职图书馆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阅读需求,提升阅读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三、建立数字化思政育人空间
在数字化时代,许多高等教育机构的图书馆正朝着智慧化设计的方向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阅读需求。首先,建立数字资源平台,提供丰富的思政相关数字资源,包括电子书、学术论文、多媒体资料等,以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获取思政教育内容;平台上可开发社交或论坛功能,让学生能够分享对思政内容的看法、交流心得,形成学术性的讨论氛围;鼓励学生在数字平台上进行思政书籍的书评和分享,通过互动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见解。其次,提供虚拟阅览室,通过在线图书馆系统让学生远程阅读思政相关图书和文献,实现数字化的阅读体验;利用网络平台组织虚拟讲座、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分享思政相关主题,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最后,利用数字技术开发和推广在线思政课程,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与思政相关的知识,进一步拓展思政教育的影响范围;设计思政主题的虚拟文化展览,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历史文献、文化艺术品等,提升学生对思政内容的兴趣。
通过这些数字化思政育人空间的建设,高职图书馆能够更全面、便捷地推进阅读推广和思政教育,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阅读教育工作已成为推进高职教育品质的重要途径。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文化素养等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将其与高职阅读教育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培养具有良好价值观、知识广度和深度、创新能力以及公民责任感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阅读教育推进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内在耦合性与相结合的优势,并据此提出新时期高职图书馆阅读推广路径,以期为高职阅读教育的推进提供参考和借鉴,更好地满足当代高职教育需求。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78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