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首饰设计与首饰生产行业越来越依赖三维设计与3D打印的生产方式,三维建模设计软件得到了广泛应用,三维设计作为首饰设计专业的重点课程,在教学上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软件教学方式需要结合目前的市场需求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与创新。
关键词:首饰设计,三维建模,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首先阐述了数字化与产品化的建模能力在当今首饰设计教育行业的重要性,进而剖析当前首饰三维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三维软件种类多样化、功能细分化、迭代加速化的特征,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理念,制定了基于混合式与设计开发实施的建模设计教学方式,以提升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建模能力在首饰设计与加工行业的重要性
传统的首饰加工方式依赖首饰匠人的手工制作工艺,对人力的依赖性很强,生产成本高、耗时长,工序复杂,尤其是首饰定制服务,人力成本更加高昂,使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影响和改变着传统艺术和传统加工方式。随着3D打印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建模软件在首饰设计行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利用三维软件辅助首饰设计创作已经是现代首饰设计中常用的表现形式,也是产品化首饰设计生产行业的常规操作,个人定制也成为风潮,3D技术改变了整个珠宝业,它最大的优势在于易上手,设计具有可复制性,可以迅速修改且出款速度快。虽然在高级珠宝中依旧崇尚手工工艺,机器加工也无法在高级工艺中完全取代高级手工工匠,但在大部分的产品化珠宝设计加工中,它大大降低了设计和加工成本,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提高了生产效率。目前,三维设计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国内外的珠宝首饰公司,三维建模能力在行业招聘人才时已经被作为重点考核要求,一直备受企业推崇。
二、当前首饰三维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和方法传统
当前的首饰三维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一位教师在课堂内向30人,甚至更多的学生讲授软件基础功能的使用方法,再由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因学生人数多,时间成本高,常常导致学生对软件基础功能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功能使用不熟练、且课下经常出现忘记如何操作的情况。此外,由于课程设计的时长问题,基础教学占用时间过多,教师面对数量众多的学生,无法针对大部分同学组织较为深入的指导,导致学生对建模的应用方法和具体过程掌握程度不够,实践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作能力都是极为不利的。
(二)软件教学与设计教学脱节
在高校的常规三维建模教学中,往往只专注于对软件功能的教学和对已有案例的模仿,导致学生只会机械使用部分基础功能,没有进行建模思维的培养,除了常规基础款式,无法融会贯通进行更多更丰富的创作,将自己的创作以三维建模方式设计出来,建模需要将二维的设计以三维的构成方式在空间中呈现出来,但很多学生不具备这种三维的思考能力,且常常不明确可以使用哪些功能将想法转化成实际的三维作品,经常会出现模型与原设计脱节的情况;除此之外,更重要的问题是学生无法将设计方法与三维建模结合,利用建模优势来更好地辅助完成设计,三维建模软件的运算方式意味着它可以更便捷地辅助设计师进行创作甚至完成人为思考所无法建立的造型形态,但传统的三维软件教学中,往往不涉及与设计创作相关的教学知识。设计的教学由其他课程来承担,而纯粹的软件工具功能教学与设计教学处于脱节的状态。
(三)软件种类多,选择教学困难
目前,市面上可运用在首饰设计上的三维建模软件与插件品种繁多、更新迭代较快,各有优势与短板。同时,随着不断有新的插件与新的软件出现,学生容易出现学习混杂、泛而不精,或者面临新的技术学习困难等情况。虽然目前的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各类教程层出不穷,但几乎所有教程都只讲授工具功能的使用方法,而不去讲如何针对软件的不同特性与成体方式来建立建模思路、如何利用软件更好地辅助完成设计,而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培养的能力。
(四)教学中的实践性与产品思维不足
国内高校的首饰设计主要分为两个类别,在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一个是偏向于设计表达与创作的本科类高校,一个是偏向于技能培训与实践训练的高职院校,本科院校的同学在首饰设计开发中有较好的创新性,但由于缺乏落地实际经验以及三维建模软件操作不及高职院校的同学熟练,导致在实际的求职过程中会出现不符合企业招聘需求的情况,或进入工作岗位后感到较为吃力,需要重新进行学习。这是由于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介入不够深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的知识和能力与实际的工作要求存在一些偏差。在珠宝首饰企业中,设计师与建模师往往被设立为两个岗位,流程为设计师提供设计图,由建模师将二维设计图转化成为三维造型再进行3D打印生产,建模师虽然软件操作能力强,但有时缺少对设计图纸的理解,导致最终成品不够理想,不符合设计需求,而许多本科高校毕业的设计师虽进行过建模课程的相关训练,可以绘制出三维模型效果图,但实践经验较少,而造成设计结构不符合制作工艺、无法进行产品化生产、设计无法落地的情况,导致很多优秀的设计无法被采用,无法转化为实际产品。一个优秀的首饰设计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必须有能够将想象和创造变成现实作品的能力。首饰行业并不缺乏三维建模起版师,缺的是应用型人才类的原创设计3D首饰设计师,应着重培养学生如何使用3D软件更好地为设计工作进行服务的能力,需要同时熟悉设计、建模、生产三个环节,要熟悉首饰加工的材料,了解首饰的加工工艺,要对整个加工生产工艺流程了如指掌,而不是设计出不利于制造的款式或者无法加工制造的造型和结构。企业真正需要的是既有创新能力,又能将设计与实际生产结合在一起的应用型设计师。
三、基于混合式与设计开发的首饰三维设计教学探索
(一)从学习软件到设计软件
市面上各类的三维建模软件各有所长,要充分了解它们的优势之后,融会贯通学习,以达到更好更快地辅助设计的目的。在对各类软件的优势进行了如上(表1)分析后,制订了多个软件穿插式混合应用的教学计划,在三维建模时将Rhino及其插件Matrix-Gold和Zbrush两款软件结合起来,配合进行使用,Rhino用来进行曲面造型与抽象造型的绘制,Zbrush用来进行具象的造型雕刻与浮雕造型雕刻,两种软件融合完成三维设计。
将参数化设计与基础编程学习引入课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设计需求自己进行软件的改进设计。为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打破以往教师演示、学生复制的软件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在实际案例中锻炼、培养,强调先初步实践,再理论教学、深化实践,从而提高学生对理论的认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写出更多更适合设计使用的程序。目前,首饰设计常用的Rhino插件在使用过程中有部分功能不够个性化,可以在掌握了基础工具的成体方法之后,引入建模编程插件对原本的首饰建模插件进行功能进阶改写,Rhino平台的插件——Grasshopper参数化设计平台,通过可视化编程方式实现了对图形生成、变换的更高级控制[3],写出个性化的插件功能,使其能够更好地运用到首饰设计当中。对于软件的充分了解和建模思路的培养,可以在软件快速更迭的情况下,使同学们迅速掌握学习方法,融会贯通各类软件的优势,随时跟随科技发展的脚步。
(二)教学方式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
教学方式上采用混合式,即“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展开。“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是继MOOC和SPOC线上教学以来的一种综合教学模式。将该方法运用到首饰三维设计教学中,能够发挥线上视频学习完成软件界面和基础命令等教学内容和传统教学面对面研讨答疑及辅导的双重优势,提高课堂效率。由于线上已有的课堂关于首饰建模的资源较少,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录制线上课堂,以方便同学们在课后复习巩固。线上教学部分主要以教师讲解录制视频以及校外导师在线教学的方式,要求学生必须观看完成,并且通过作业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线上部分主要解决数字化设计的基础知识,如对应课程所涉及软件的版本、安装、界面、个性化设置、工具及基本命令的使用。线下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课程重点和难点展开。教师面授对学生作业进行一对一讲解反馈,深入讲解并对具体案例进行演示,线下课堂讲授主要侧重于学生使用数字化软件工具对于设计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辅导、答疑、讨论等线下优势,而对于软件的基础操作则由同学们在线上自行完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够提高课程效率、加强课程深入程度,从而提升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设计的能力,为后期学生就业提供有力的技能支撑。这一步不仅可以让学生反复巩固熟悉软件,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侧重于解决学生在实践练习时遇到的问题,学习重点为让学生掌握遇到问题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机械地重复案例。
(三)培养学生的三维设计思路
教学行为应围绕着学生对于课程的诉求,为了将软件更好地运用在设计创作中,课堂辅导内容以学生自己的设计方案实施替代以往指定的案例。增加教师与学生一对一沟通的时间,普通建模类课程通常为临摹已有的二维或三维效果图,没有充分利用建模软件的优势来完成许多无法人为进行绘制的设计方案,也不能很好地针对学生自己的设计,无法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当聚焦学生各自的设计,辅助每位学生完成自己的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建模思路,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机械学习软件命令,模仿他人的建模效果,而是构思如何运用相关命令实施表达自己的设计,以达到课程学习的根本目的。
(四)双主体配合教学模式
讲授主体分工上确立以教师整体把控、校外导师与企业设计师客串辅导的双主体配合模式。课程中线上教学部分以及课堂教学的方案实施辅助阶段,引入校外知名导师、企业实战设计师与本校教师共同辅导,一方面,不同授课主体可以对同一设计的实施方法不同,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另一方面,增加学生对于陌生面孔的新鲜感以减少课堂疲倦程度。建立以学生成长为目标,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高校教师、企业设计人员相互协同,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工作。从设计到建模再到加工制作细节都全盘掌握,以确保设计能够落地,打破传统的讲授为主、讨论为辅实践补充的教学方法,强调实践的第一重要性,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结语
目前,混合式与设计开发实施的教学改革方法已经进入初期实际教学实践阶段,具体的实践成果以及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等多阶段地进行教学尝试过后,才能得到更为明确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李天兵,胡楚雁,刘敏编.首饰CAD及快速成型[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
[2]吴小军,刘丽婧.ZBrush软件在首饰设计中的造型优势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1(13):60-62.
[3]殷明刚,刘羽岱.基于Rhino和Grasshopper平台的绿色建筑辅助设计工具开发与验证[J].建筑节能,2022,50(3):64-7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75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