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这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对电视艺术家的最高褒奖,是对周振天创作生涯的高度肯定。作为中国电视剧创作最具 代表性的杰出人物,他在颁奖典礼上动情地说,“我只是兑现了当年对战友的承诺”。在第 31 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典礼上,海政电视艺术中心 原主任周振天被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视艺术家”称号。这 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对电视艺术家的最高褒奖,是对周振天 创作生涯的高度肯定。作为中国电视剧创作最具代表性的杰出人 物,他在颁奖典礼上动情地说, “我只是兑现了当年对战友的承 诺”。
1982 年,周振天到东海舰队某潜艇代职副政委,在出海途中一位轮机兵向他吐露心声:我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光荣”, 希望您能把我们写进作品里。40 年来,周振天始终铭记对战友 的承诺,深耕军旅沃土,扎根基层官兵,聚焦火热军营,推出了 一大批军旅题材优秀作品。无论是早期的电影《猎字 99 号》《天 涯并不遥远》、电视剧《蓝色国门》,还是后来的《波涛汹涌》《驱 逐舰舰长》《水兵俱乐部》等,都深受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的欢 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特别是军事题材长篇电视剧的开山之作《潮起潮落》,在当年播出时形成了众人追看讨论的社会文 化现象。这些作品既有宏大的时代背景和广阔的叙事空间,又有 对个体命运的细腻刻画,注重以正确的历史观和审美观凝练主题 塑造人物。进入新时代, 退休的周振天依旧笔耕不辍, 硕果累累。 他先后创作或参与策划反映海军护航的《舰在亚丁湾》、描写海 军海外撤侨的《红海行动》等,用影像展现新时代人民海军的重 大任务、重大事件和重大贡献,塑造可亲可敬可爱的英雄群像。
周振天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善于在社会 历史特征中展现个人情感命运,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在革 命历史题材和近代题材创作中显得尤为突出。《护国大将军》《小 站风云》《洪湖赤卫队》等作品, 主题思想深刻, 艺术特色鲜明, 人物情感充沛,始终昂扬着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感天动地, 荡气回肠。他的作品始终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 一。《老少爷们上法场》《孟来财传奇》《我的青春在延安》等 作品,内容题材丰富,艺术风格多样,文化底蕴厚重,以细节震 撼人心,以真情催人奋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的穿透 力。1976 年出版个人第一部长篇小说《斗争在继续》以来,周 振天先后创作出版各类文学作品数百万字,这些都为他的影视创 作奠定了扎实深厚的文学基础和文学思考。因此,周振天的很多 影视作品都源于自己的小说改编。如《玉碎》等作品之所以成为 经典,具有坚实的文学基础和丰厚的生活积累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他将文学性融入影视创作,使影视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从这种艺术实践不难看出,文学是艺术之母,编剧的基础在于文 学底蕴。
周振天不仅在文学、影视领域才华横溢,还在音乐、戏剧等 舞台艺术领域也颇有建树。歌曲《忘不了》《天蓝蓝海蓝蓝》《民 以食为天》、音乐剧《赤道雨》、话剧《为了祖国》《海军世家》 《天边有群男子汉》《危机公关》等作品同样广受好评, 屡获大奖。 多年来,他还是双拥晚会等文艺演出的核心主创,在圆满完成重 大创演任务中贡献出智慧和力量。终身成就并不是艺术创作的终 点,而是继续攀登高峰的助力点和加油站。尽管兑现了 40 年前 对战友的郑重承诺,但周振天表示依旧要为新时代的官兵倾情书 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周振天创作的反映李大钊革命生涯和 建党精神的电影《火种》等作品,下一步也将陆续与广大观众见 面。牢记初心使命,深耕军旅沃土,永做文艺战士,打造影视精 品,可能是对周振天艺术成就的最好写照。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75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