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山东寿光:厚重文化底蕴滋润出的"蔬菜之乡"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12 14:44: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源远流长的古代文明和独具特色的“三圣文化”是寿光成其为今天的寿光不可或缺的文化支撑。寿光是厚重的文化 底蕴滋润出的“蔬菜之乡”。

  “山东寿光”这个地名最初令我印象深刻,是在 2020 年春 节前后。那一年的 1 月 23 日,我的家乡武汉因新冠肺炎疫情暴 发而紧急“封城”。电视新闻中,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省市的“国 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队员们,在本该准备“年货”、阖家团聚 的时节,星夜兼程,直奔武汉的画面,令我这个身在北京的武汉 人热泪盈眶的同时也忧心如焚。但当时力所能及的只是与被困在 城中的亲朋好友通话,沟通信息。在得知有被封在城中的亲人家 中蔬菜即将“告罄”,准备靠“咸菜”度日时,我第一时间想到 的是给武汉“快递”菜品,当被告知“快递”没有了,也没有任 何交通工具可以利用时,我一筹莫展、欲哭无泪,陷入一种难以 言表的焦虑之中……


\

 
  “民以食为天”啊!我担心,武汉即将面临短缺的,会不会 不仅仅是蔬菜?武汉会不会成为一座孤城,甚至陷入绝境? ……

  就在这时,还是在新闻报道中,我看见有披着印有“山东寿 光”“支援武汉”字样红色横幅的大卡车,在寂静的夜晚,出现 在武汉市区鹅黄色的街灯下。播音员说: “山东寿光,给武汉送 来了蔬菜……”

  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一幕, 一瞬间,泪流满面……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向险象环生的武汉伸出援手的山 东寿光,令我看到了生活的盼头和希望,我的心情也舒展开来。

  再后来,新冠肺炎疫情中北京也曾受惠于山东寿光的蔬菜, 那一年,北京新发地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因疫情封闭,通往京城 的“绿色通道”里,又有一车车来自山东寿光的蔬菜,助力北京 市民免受无菜之虞。

  从此,去超市买菜时,看见“山东寿光”这个地名,我总会 觉得格外亲切, “山东寿光”给我的印象是民风淳朴的“蔬菜之 乡”,寿光人以他们的善举所诠释的“古道热肠”,令我心怀感 恩,念念不忘。

  于是,4 月下旬,当接到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前往山东寿光参 观“第二十四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菜博会)并参 加相关采风活动的邀请时,我满心欢喜,欣然前往。

  来到寿光,在观光“菜博会”的同时,我们也参观了寿光历 史文化展馆(圣贤宝殿) 、乡贤馆、明德讲堂、仓颉汉字艺术馆 等文化场馆,了解了相关的文化遗存和历史资料,这才知道寿光 是有着几千年厚重文化底蕴的古城,素有“三圣故里”的美誉。 我意识到, 自己之前对 “山东寿光”只是“蔬菜之乡”的认知, 其实流于肤浅。


\

 
  寿光地处弥河下游,北辛文化(距今约 7300—6300 年)、 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考古发掘遗址及出土文物表明:早在 7000 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择此而居,当时的农业生 产初具规模,家畜驯化已经开始,捕鱼技术达到较高水平,手工 业也较为发达,沧海桑田、生生不息。

  寿光有以孟子的弟子公孙丑的名字命名的“公孙庄”;有东 汉末年,张飞过境时曾勒马驻足致意过的古槐;魏晋时期,寿光 人贾思勰从这里出发,顺天时、量地利,写下了农学专著《齐民 要术》,教天下之民以稼穑;唐军东征高丽时,也曾把当时经济 文化较为发达的寿光作为大后方,留下许多轶闻传说,从寿光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及遗存的诸多佛教造像中,我们也可领略到气势 恢宏的魏晋风度和大唐盛世的风采。

  明朝实行以移民垦荒为中心的兴农措施时,迁徙到寿光的移 民主要来自山西洪洞和河北枣强。自唐至宋、元、明、清各代, 寿光县治均在今寿光城。

  寿光之所以被誉为“三圣故里”, 是因为“文圣”仓颉、 “农 圣”贾思勰、 “盐圣”夙沙氏都与寿光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

  “文圣”仓颉, 黄帝史官, 传为汉文字的造字鼻祖, 《辞海》 与《辞源》的相关词条释义都说 “仓颉可能是古代整理文字的 一个代表人物”。仓颉作为黄帝的史官,是象形文字的首创者或 者是最初文字的采集者和整理者,已为公认,而寿光历史上曾出 土“仓颉鸟迹书”,建有仓颉墓、启秘亭、仓颉双井,今有仓圣 公园、仓颉纪念堂等文物和建筑。寿光民间关于仓颉造字的故事 流传久远、脍炙人口。“文圣”仓颉在寿光的传说及历史遗存, 表明寿光人自古敬畏文化、崇尚文明。在数千年的社会进程中, 以仓颉为代表的齐文化和以孔子为代表的鲁文化交相辉映,形成 了群星灿烂的齐鲁文化。

  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 是齐郡益都(今山东寿光) 人,他所著综合性农学著作《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 部农书, 在世界农学史上也影响深远。贾思勰被尊称为“农圣”。 以《齐民要术》为核心的贾思勰农学思想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农圣”故里的寿光县, 现存有“贾思勰祠”,建有“寿光农圣公园”,在寿光三元朱村现代农业培训基地广场 和寿光齐民思酒厂内均有贾思勰塑像,寿光生态农业观光园内还 建有《齐民要术》文化柱及贾思勰室外纪念园。显而易见, 在“蔬 菜之乡”山东寿光,贾思勰的农学思想已广为人知,寿光人之所 以能成功地创造出得到习近平总书记肯定的“寿光模式”,亦得 益于以《齐民要术》为核心的贾思勰农学思想的浸润与滋养。

  寿光北部沿海,滩涂广阔、卤水丰富,有着悠久的制盐史。 夙沙氏,4000 多年前的古寿光人,最早首创“煮海为盐”,成 为制盐鼻祖,被尊为“盐圣”。2008 年, “寿光双王城商周盐 业遗址群”的发掘和面世,揭开了寿光千百年来制盐历史的神秘 面纱,为寿光成其为中国古代海盐中心和世界海盐的发祥地提供 了实物佐证。2008 年, “山东寿光双王城商周盐业遗址群”的 发掘,入选当年国家十大考古发现。

  源远流长的古代文明和独具特色的“三圣文化”是寿光成其 为今天的寿光不可或缺的文化支撑。寿光是厚重的文化底蕴滋润 出的“蔬菜之乡”。寿光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对自 己独具特色的悠久文化传统的尊崇和传承,对于我们今天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无疑具有特殊意义。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75092.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