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 可以带领学生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中心, 通过问题动机的驱动, 应用课堂教学资源, 让学生产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意识。在小组互动、合作学习中共同完成既定任务。这种实践性的教学体验, 能够帮助学生感悟任务中的问题情境, 在任务执行期间, 不断总结并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通过课堂实践性的音乐教学环 境创设, 提升学生的实践思考意识。构建高智慧的学习体系, 以理论为基础, 以实践为探究方式, 以任务驱动法为教学策略, 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
关键词: 任务驱动法,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应用策略
运用任务驱动法进行音乐教学能营造积极、活泼的教学氛围, 带给学生真实的任务执行体验,让学生通过任务的达成获得课堂 学习成就感。在实践教学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思维,有效运 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实践。明确任务目标,提升学生学习主动 性,建立分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设置比赛任务,鼓励 学生互动学习,提供任务选择,调用信息资源丰富课堂内容,通 过多方面的任务驱动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学习体验,提 升自主学习意识,有效完成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学习。
一、任务驱动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要注重营造温暖轻松的环境,让学生 体验幼儿学习情境中所需要的安全感和信赖感。同时,作为未来 的幼儿教师,要保持积极良好的情绪状态,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促 进幼儿的情绪发展。通过音乐教学和多样化的音乐活动,让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愉悦效果。教师要在课堂上让学 生懂得,通过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能让幼儿在音乐中与小朋友 一起游戏、学习,共同感受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任务驱动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营造良好 的学习体验,让学生遵循《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课堂学习中提升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学习素养。课堂上通过设定任 务目标,引导学生完成课堂学习,在教学情境中提升学习效果。 围绕中心任务,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激发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个性化的比赛任务, 鼓励学生积极完成。通过互动的形式带领学生共同达成任务目标, 在互动学习、共同探索过程中,不断强化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 效果。课堂教学中还要通过多种任务自由选择的形式,实施分层 教学。根据学生对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接受程度,让学生 自己挑选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完成课堂学习。任务驱动法是一种 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 中既保持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提升自身的音乐教学水平, 促使学生开拓进取的学习能力得到发挥。每一个任务的完成都会 让学生收获成就感,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实践教学的形 式,形成良性教学循环,让学生始终保持课堂上的积极状态。在 任务执行过程中,老师也会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思维,在课堂任 务完成期间尝试突破自身的局限,通过互动式的实践学习,相互 借鉴,共同提升学习效果。
任务驱动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营造充 满人性化、个性化、民主化的课堂教育氛围,让气氛活跃起来, 与实际的幼儿园工作情境相结合, 鼓励学生主动思考, 积极探索,将自身的音乐教学潜质充分地发挥出来,为将来的学习与工作提 升打好学习基础。任务驱动教学法能突破空间和维度的限制,在 课堂中通过任务的创设、教学环境的模拟,让学生体验学前教育 专业音乐教学的多样化。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学 生的角度和未来专业所应用的行业领域来为学生进行教学结构的 设计。教师要作为辅导者和引导者,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为学 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创新教学思维,有效因材施教,让学生 享受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学习 [1]。
二、任务驱动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 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任务目标,提升学习主动性
任务驱动法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具体的教 学活动中,要明确任务目标,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任务驱 动法进行课堂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任务达成,提升学习能力。 教师要让学生从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出发,准确把握幼儿 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幼儿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音乐发展需求,带着 任务去学习。
例如,3—4 岁、4—5 岁、5—6 岁的各个阶段, 幼儿都需要 通过音乐教学,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明确任务目标,才能帮助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幼儿音乐教育的重点,让学生懂得尊 重幼儿发展连续性与个别差异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课 堂教学中,任务目标的设定要清晰、明确,让学生注意教学速 度和教学难度的掌控,不能按自己的速度去教育幼儿,要支持 与引导每个幼儿在原水平进行音乐能力的提升。例如,对学生 进行乐理基础的任务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具备乐理基 础, 掌握基础知识要点。对于记谱法、节奏、节拍、速度、力度、 标记、和弦调式、调性、音程、调式中的音程、和弦、移调、转调、 译谱等,都是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要牢牢记住的基础知识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基础内容进行任务驱动法的教学实施, 将知识点进行连接。在节奏与节拍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肢体 语言的配合进行课堂演练, 为学生进行任务创设。通过对节奏、 节拍概念的理解,融合自身的肢体动作,创编一套可以让幼儿 能够尽快学会并且掌握的具有感官感觉输出的肢体记忆方式。 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探索、实践,将理论上的基础知识转化为实 际工作中的应用技巧,快速掌握节奏节拍的教学方式,通过反 向解释让学生结合实践的教学情境有效转换理论知识,为后期 工作中的教学打好基础 [2]。
(二)建立分组任务,激发学习积极性
幼儿的身心健康对幼儿成长很重要,身体与精神同时达到 完满状态,才能更好地提升幼儿的学习适应能力。音乐教学能 让幼儿感受到安全、平和、快乐、温暖、宁静,让幼儿情绪更 加稳定,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才能完成课堂学习。幼儿情绪的 安定与愉快是幼儿课堂教学的基础环境需求,如何通过音乐教学使幼儿保持轻松的心理环境和求知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 通过建立分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有效提升 综合学习能力,为未来的工作打好理论基础,在课堂实践中提 升实践学习能力。日常教学中的实践拓展,要以任务驱动教学 来带动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培养学生音乐教学能力,提升师 范核心素养。
例如,帮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提升音乐教学学习效果。教师 要结合课堂内容进行任务设定,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述音乐故事, 分组合作提升任务完成质量。音乐故事讲述,既要让学生能够了 解音乐创作的背景,还要将故事讲好。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音乐 故事选择, 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故事主题来完成音乐故事讲述。 分组任务要结合音乐故事讲述需求,分为表演组、演奏组、气氛 组。各组成员分工明确,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音乐故事讲述。表 演组模拟幼师讲故事、演奏组用音乐演奏烘托气氛、气氛组扮演 幼儿进行任务配合,呈现出完整的任务内容,并进行课堂上的分 享展示。学生的执行效果也会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 程度,教师要通过学生的任务执行过程来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 学习效果,通过科学的教学指导,积极的教学评价,鼓励学生在 未来的学习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结合幼儿的学习需 求去创造更好的音乐故事讲述模式和表演形式,丰富幼儿的学习 体验。帮助学生提升任务完成质量,有助于未来实现更好的工作 表现 [3]。
(三)设置比赛任务,鼓励互动学习
在实践中带学生感受真实的幼儿园教学环境,以理论为指 导,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运 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挖掘自身的内在音 乐潜能, 培养学生对于原创音乐的兴趣,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对自身的音乐能力有新的认知。结合幼儿日常生活对音乐的需 求,重视音乐教学对幼儿的启蒙发展, 将音乐融入幼儿的生活, 细分生活环节,为幼儿创设有音乐的学习生活环境,滋养幼 儿的音乐种子。营造音乐氛围,让音乐元素伴随幼儿提升音 乐审美。
例如,让音乐与幼儿的心灵产生共鸣效果,以比赛的形式设 计课堂任务,让学生围绕幼儿的日常生活,选择或创编适合于幼 儿音乐需求的生活环境音乐,鼓励学生原创音乐作品,让学生自 主选择提升任务难度,让学生对任务达成更有成就感。在未来的 工作环境中,会涉及幼儿起床、洗漱、游戏、用餐、睡前等各个 环节,结合生活流程,让学生进行任务的主题设置,通过创编适 合的钢琴音乐旋律来针对以上各个环节进行演奏。将自己想象成 幼师,通过模拟教学的形式为幼儿选择适当的曲目,并将曲目形 成乐谱,成为自己在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的美好经历。
当自己站在 一名幼师的位置上时,应将音乐与幼儿的喜好、兴趣和生活情境 中的各个环节相结合,提升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让学生在模拟 情境中去感受幼师的日常工作。教师要根据模拟幼师的学生在音 乐演奏中的表现来进行评分和评价,对整体的任务执行效果进行 科学的打分。以鼓励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任务的达成增强学生的学习使命感。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要贴合幼儿生活 与未来学生的工作环境展开任务创设,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模拟 未来的工作环境,相互配合进行角色扮演和转换,通过最终的任 务呈现进行任务总结,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对幼儿生活习惯 的了解程度进行整体的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为学生后期的学习 打好基础。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以总分作为比赛名次的 评分标准,设置三个奖项分数区间,为学生举行课堂小型颁奖仪 式,让学生感受比赛的气氛,增强荣誉感。促进学生共同提升学 习效果,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从实践教学角度 出发,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
(四)提供任务选择,调用信息资源
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幼儿教育事业的 热爱,通过音乐能力的展现,在日常的幼儿教学活动中,发挥 自身的教学潜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 要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保护幼儿好奇心,满足幼儿 学习兴趣,促进幼儿感知力,严禁拔苗助长。任务驱动法在学 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要通过提供任务选择的课堂教学方式, 调用一切可利用的信息资源,借助互联网优势,结合最新的教 育信息和国家的教学指导思想,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升学 习效果。
例如,以微课音乐游戏案例吸引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提供 三种微课游戏内容, 让学生自主选择、即兴发挥。可采用模仿、 创编的方式,进行课堂模拟式教学,为学生提供自由的音乐教 学环境。通过任务选择、任务执行、任务展示、任务总结与评价, 对学生的整体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记录。首先,学生要 充分体会任务目标,并且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熟悉旋律,小 组内的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角色配合, 在游戏中模拟游戏的玩法。 微课音乐游戏比较精简,而且容易操作,让学生通过游戏模仿 来实现工作情境中与幼儿的互动效果。如何让幼儿在幼师的引 导下完成微课音乐游戏体验,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课堂中 所要实现的教学目的。每一种微课音乐游戏都可以为学生带来 不同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上, 让学生自由选择微课音乐游戏内容, 既可以达成课堂的分层教学目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微课音乐 游戏模拟过程中,积累模拟教学经验。将自身的微课音乐游戏 模拟教学感受记录下来,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对所有学生在微 课音乐游戏中所提出的疑问进行统一的课堂解答,有效加强学 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专注度, 提升学生的自我探究意识, 总结经验, 增强教学能力 [5]。
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实施教学,能加强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之间的互动效果,运用信息资源丰富教学内 容。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教学进度,有收有 放,控制探究程度,及时收兵。在探究学习的环境中过于灵活, 也会干扰其他学生学习。任务驱动法要能够让学生展现出自身的学习效果,避免浑水摸鱼。教师要通过任务最终展示来对学生进 行科学评价,找出学生的学习提升空间,并通过合理的建议来促 进学生成长,端正学生学习态度。鼓励学生提升音乐教学水平, 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结合目前的学习基础进行理论知识转换, 用创新的教学思维丰富工作内容,为幼儿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音 乐教学形式 [6] 。
参考文献:
[1] 陈萱萱 , 金思思 . 任务驱动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中华手工 ,2021(2):150-151.
[2] 唐莉 . 游戏教学在学前教育教学任务中的运用分析 [J]. 就业与保障 ,2020(15):16-17.
[3] 祝昭平 . 任务驱动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戏剧之家 ,2020(16):146-147.
[4] 岳雄福 . 浅析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J]. 吉首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7.38(S1):162-163.
[5] 涂远娜 . 任务驱动法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的运用和实践 [J]. 亚太教育 ,2015(10):17.
[6] 杨吉才 . 任务驱动法在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的探讨[J]. 高教论坛 ,2013(1):123-1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75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