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论钢琴艺术指导在中国歌剧排演中的重要作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16 15:23:5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歌剧是一种源自意大利的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根据体裁的不同,西方歌剧通常分为正歌剧、轻歌剧、喜歌剧、  大歌剧等。每部歌剧又由序曲、咏叹调、宣叙调、间奏曲、重唱、合唱和舞蹈场面(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等组成。《中国大  百科全书·音乐 舞蹈卷》对歌剧一词解释为: “歌剧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 、戏剧(剧本与表演) 、文学(诗歌) 、舞蹈(民  间舞与芭蕾舞)、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有多种样式和体裁。音乐在歌剧中并不处于从属地位, 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演员必须具备歌唱与艺术表演的才能,根据剧本与作曲家所谱写的歌曲来塑造人物形象,器乐除伴奏声乐外,担负着刻画人物  性格,揭示剧情和发展戏剧矛盾冲突,烘托环境气氛等任务”。

       关键词: 钢琴艺术指导;歌剧艺术;排练演出;重要作用 

       中国歌剧艺术在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尽管深受西方歌  剧文化的影响,却也离不开中国戏曲和近代话剧的土壤。因此,  中国歌剧创作者根据自身的艺术审美取向和创作倾向,在接受上  述三方面影响的同时,由于主受点和侧重面的不同,使中国歌剧  创作呈现出风格和类型多样化的历史局面。从这个层面上来说,  中国歌剧依照其舞台综合艺术的本体构成特点, 可以分为歌舞剧、 正歌剧、民族歌剧、歌曲剧和先锋歌剧。由于现阶段高等艺术院  校中国歌剧排演的剧目主要集中于正歌剧和民族歌剧,因此,本  文旨在定位钢琴艺术指导在这两类歌剧排演中的重要作用。钢琴  艺术指导在歌剧排演中所起到的作用既具有综合性,又具有创造  性。综合性是指钢琴艺术指导从领会歌剧脚本至分析歌剧总谱,  从感悟音乐氛围至制造戏剧张力,从参与歌剧排练至登上舞台表  演,环环相接,缺一不可;创造性是指钢琴艺术指导二度创作的  音乐表演属性,它的本质意义不仅限于对乐谱的传达和再现,还  必须赋予音乐以鲜活的生命力。

       一、钢琴与歌剧表演艺术

       在西方,钢琴与歌剧表演艺术的结合可以追溯到其负责歌   剧排练和演出的巴洛克时期。这一时期,钢琴的前身——羽管键   琴作为歌剧宣叙调的主奏乐器,见证了歌剧的最初发展。当时类   似唱白的宣叙调在羽管键琴的伴奏下起到了将歌剧各个段落连接   起来的重要作用。音乐学家约瑟夫·科尔曼将其形容为“走—停式” 歌剧, 所谓“走”即指负责展开剧情的独唱、重唱、合唱等, “停”即指负责阐述剧情的宣叙调。十九世纪上半叶,多尼采蒂、罗西 尼、贝里尼等人采用和弦序进的手法,将羽管键琴为宣叙调伴奏 的形式推向了顶峰。浪漫主义中后期,近现代钢琴逐渐取代羽管 键琴出现在歌剧表演中。然而由于这一时期的作曲家深感分段式 歌剧缺乏连贯性与完整性,不再偏爱运用大量的宣叙调或旁白连 接唱段或阐述剧情,因此大大减少了钢琴伴奏的演出机会。一种 新的歌剧结构——“连续体歌剧”应运而生。它摒弃了之前的歌 剧结构,将各种形式的唱段融合在一起,只保留较少部分的宣叙 调段落作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动机,使其成为连绵不断的音乐 与戏剧的整体。这时,钢琴已无法满足歌剧对于气氛烘托、情感 表达等各个方面的演出需求,被管弦乐队取代退出歌剧的舞台。

\
 
       钢琴在歌剧发展史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延续至今,源于其自 身的交响性音响特点。钢琴凭借一件乐器之力演绎交响乐队的恢 宏气势,着实不易。这不仅需要钢琴艺术指导以一个指挥家的学 识解析、建构音乐,而且要把钢琴想象成一个乐队,并在钢琴上 指挥自己的“乐队”和演唱者,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再现 歌剧音乐的交响化,钢琴艺术指导在研究乐队总谱的基础上,既 要仔细对照钢琴织体所对应的不同乐器,又要运用不同的演奏技 巧和触键方式来模仿不同乐器组的音色,从而塑造出交响乐队多 姿多彩的音响效果。

       (一)钢琴角色化之模仿弦乐组

       管弦乐队中弦乐组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在内的数十件乐器。各种乐器的主奏声部尽管各具特色,其如  人声般歌唱性的音色却非常统一。首先,钢琴作为打击乐器的一 种,模仿接近优美人声的多声部织体时,既要如同演奏复调作品  一般把织体处理得层次鲜明,又要将旋律声部勾勒出饱满、连贯  且富于表现力的色彩。其次, 弦乐组乐器的拨奏, 由于声音轻快、 节奏鲜明,因此常常被用来表现具有跳跃感的舞蹈场面。钢琴要  想获得同样的艺术效果,快速且有效的跳音与轻巧的音质则是乐  器间彼此实现转化的唯一途径。最后,钢琴在模仿弦乐组震音奏  法时,一定要在节拍规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加快振动的频率,而  无需如钢琴独奏般坚持均匀至上的演奏原则,以期再现弦乐器柔  美的混合音响。

       (二)钢琴角色化之模仿木管组和铜管组

       咏叹调是每一部歌剧最为重要的表演部分之一。它不仅是  歌剧主体情感表达的媒介,而且引领着歌剧情感的高潮。从歌剧  诞生至今, 流传下来并广为传唱的经典段落大多是咏叹调的唱段。 因此,钢琴艺术指导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集中在咏叹调的段落。 在歌剧咏叹调的伴奏中,由于铜管乐器的巨大音量很容易覆盖独  唱者的声音, 因此管乐器在配器中的使用比弦乐器少得多。但是, 相比之下,双簧管、单簧管、长笛、大管等木管乐器被用于陈述  歌唱旋律的前奏,还是受到很多作曲家的青睐。此外,钢琴模仿  管乐器中对于其自身演奏乐器换气的处理以及吹奏的气口,可以  有助于钢琴艺术指导对声乐作品的音乐呼吸处理。

       (三)钢琴角色化之模仿打击乐器组

       打击乐器组的加入除了增加交响乐的配器色彩之外,主要 实现音响中渐强、突强以及节奏重音的音乐气势。钢琴常常用低 音区的震音来模仿定音鼓、大军鼓的饱满音量。

       (四)钢琴角色化之模仿色彩装饰性乐器

       竖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之一。它尽管音量不大, 但圆润透明、玲珑剔透、空灵飘逸的美丽音质,使其成为交响乐 队中具有特殊装饰作用或为某种艺术色彩要求而使用的色彩性乐 器。竖琴主要负责交响乐的和声伴奏和滑奏式的装饰乐句。钢琴 每每以连续的琶音音型模仿竖琴水晶般的色彩,轻柔的起伏好似 画龙点睛之笔,令人难忘。

       (五)钢琴角色化之模仿民族乐器

       钢琴通过演奏者运用各种特殊的演奏技法,模拟出古筝刮 奏、二胡揉弦、琵琶轮指或板鼓敲击等中国民族民间乐器的特性 声响,亦或在民族歌剧中具有中国戏曲“紧打慢唱”音乐特质的 段落,以不间断的八分音符模仿京剧中京胡与板鼓的节奏,从而 形成钢琴与唱腔之间张弛对比的律动,一方面使伴奏音乐保留了 原作的民族韵味,另一方面也大大拓展了钢琴的音响表现力。

       对照管弦乐总谱,甄别钢琴角色化具体模仿的乐器对象以 及它在歌剧音乐整体中演绎的音乐形象,是钢琴艺术指导职业素 养的重要内涵。

       二、钢琴艺术指导在中国歌剧排演中的重要作用

       歌剧是一种包含文字脚本、音乐、表演、服装舞美、舞蹈 五大部分在内的综合艺术。因此,就一部歌剧的表演者而言,不 仅需要歌唱者个人的演唱技巧、肢体表演、情感把握做到尽善尽 美,还需要调整个人与钢琴乃至乐队的配合以及就排练中出现的 问题予以高效的解决。钢琴艺术指导在这方面的作用和解决能力 是不可忽视和替代的。

       首先,是分声部排练。在歌剧的乐谱中,所有唱段都有根 据乐队总谱改编的钢琴分谱。钢琴艺术指导不仅可以在独唱、重 唱、合唱的分声部排练中为歌唱者提供音准、和声、旋律等方面 的帮助,还可以通过阐释歌剧脚本的内容、演奏歌剧序曲等对演 唱者进行细节方面的指导并帮助他们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各自 的问题。

       其次,是舞蹈排练。歌剧中舞蹈动作的排练是一项相当复 杂且耗时的工作。乐队相对于钢琴而言,规模大、成本高,无法 帮助演员完成日常的排练。因此,为实现演员时刻沉浸在音乐中 的理想境界,舞台走位、肢体与音乐的衔接配合以及构筑演员的 舞台空间感都离不开钢琴艺术指导的辛劳。

       最后,当歌剧以管弦乐队与歌唱者的配合作为最终演出形  式的情况下,钢琴艺术指导是演唱者与乐队合排的坚固基石。钢  琴艺术指导一方面在帮助个人或分声部分排的过程中为日后的乐 队合排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又在合排出现问题时,通过与  他们单独的日常练习解决个中难点。可以说,钢琴艺术指导是歌  剧排练众多复杂环节中的枢纽。演唱者将与乐队合排的症结反映  给艺术指导以求完善,艺术指导则通过与指挥、导演的主动沟通  明确意图、追加细节, 从而在不断的磨合中达到完美的艺术呈现。

       三、钢琴艺术指导的艺术指导作用

        (一)帮助演唱者建构歌剧艺术角色

       歌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独具个性, 或正直勇敢、充满正义, 或轻松活泼、逗趣直白,或智慧沉稳、崇尚光明,或温婉可爱、 小鸟依人。无论导演、乐队演奏员,还是指挥在对歌剧文字脚本 作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对乐谱的精确分析与创造性的再现才是放 飞歌剧灵魂的根本。因此,钢琴艺术指导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与 演唱者的合作,在钢琴充当交响乐队的排练中充分给予演唱者具 有“角色”性的音乐启发和音乐情境,可以为其构建正确艺术角 色的同时,极大地提高其艺术感染力。

       (二)帮助演唱者与交响乐队合排的过渡准备

       根据乐队总谱“翻译”改编而来的钢琴伴奏谱是乐队音响的缩影,客观上与乐队总谱存在一致性。由于演唱者与乐队合排 的次数有限、时间有限, 而且在排练后期才进入合排阶段, 因此, 具有总谱意识的钢琴艺术指导为演唱者模拟交响乐队不同声部乃 至各声部整体的音响效果,并引导他们适时进唱且融入音乐的意 境是其与交响乐队顺利合作的过渡保证。

\
 
       (三)帮助演唱者调整最佳演唱状态

       歌剧创作者的创作思想、社会态度、美学观念直接渗透于 歌剧作品的内涵。人物角色的定位、剧情的发展、唱段的精髓乃 至演唱时的语言发音、情感表达、气口设计,速度变化,钢琴艺 术指导都必须与演唱者作全面透彻的商讨,从而通过针对性的反 复练习与调整寻求到最佳的演唱状态,并与伴奏音乐相契合。钢 琴艺术指导常常在歌剧表演项目排练启动之时就参与其中,因此 从演唱者初识角色、熟悉角色、深入角色直至舞台上的演绎,艺 术指导的幕后付出是其展现无与伦比演唱魅力的直接动力和重要 保障。

       歌剧排演是一个穿插着多个环节的整体性工作。钢琴艺术 指导需要根据歌剧排演的总体时间进度,合理规划、安排自己 负责的部分。通常,歌剧排演时间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中 期和后期。前期以解决节奏、气口、吐字、角色认知等基础性 问题为主。因此, 这一时期钢琴艺术指导可通过针对性的训练, 给予歌唱者以相应的帮助。中期是歌唱者深化情感,全体演员 加强舞台表现,做好与乐队合排准备的重要阶段。钢琴艺术指 导需要着重解决自己与歌唱者及全体演员之间的配合问题,以 协助他们顺利过渡至后期与乐队的合乐阶段。后期是导演组针 对乐队合排中暴露出的问题做集中反馈和解决方案的时期。钢 琴艺术指导在有序的排演计划中,需要帮助歌唱者循环往复地 打磨作品,以确保其调整出最佳、最精致的演唱状态。笔者在 实施、跟进歌剧排演工作的过程中,曾经常将钢琴伴奏谱与乐 队总谱、音频资料进行比对,并通过比对,悉知每一部分的主 奏乐器及其在音乐行进中的作用和特点,从而将钢琴弹奏出与 剧情情境相符,与乐队相似的音响。

       在歌剧排演中,歌剧演唱者与钢琴艺术指导之间的接触最 为频繁,且联系最为紧密。二者间的良性互动是提高和保证排演 质量的关键。就钢琴艺术指导而言,应主动担任起监督的角色。 这种监督不仅体现在对歌唱者歌唱状态及其对作品演绎的成熟度 与完整性的观察和调整,还包括对歌唱者角色塑造、舞台形象、 情感理解与表达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现代中国歌剧排演中,钢琴艺术指导既是模拟管弦乐队与 演唱者共同演绎歌剧作品的舞台表演者,又是充当管弦乐队与 演唱者完成日常排练,同时起到连接演唱者、指挥和交响乐队 之间枢纽作用的中心环节。一方面,在音乐会的舞台,钢琴艺 术指导与歌剧演员通过创造性的表演,使歌剧作品得以传达和 再现;另一方面,乐队编制庞大复杂,建立“演唱者—钢琴艺 术指导—指挥—乐队”四位一体的沟通排练机制,不仅可以减 少人力、节省经费,而且在提高排练效率的同时,使歌剧艺术 获得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钱苑 , 林华 . 歌剧概论 [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2] 于润洋 . 西方音乐通史 [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5.
       [3] 杨周翰 , 等 . 欧洲文学史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71299.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