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电影配乐是电影的一部分,它既是电影体验的一部分,也是电影文化的一部分。西方电影配乐从最初的无声电影 发展到有声时代,直至现当代,经历了很多变迁过程,才演变成如今呈现在我们眼前如此精彩的视听盛宴。在电影制作中采用 的配乐,通过展现独特的表现力完成各种功能、作用的承担,而配乐师傅会结合每一部电影所表达的情感,在各自美学理想的 激发下,谱写了一首首感人心脾的灵魂牧歌。
关键词: 电影配乐,特性,大师,奥斯卡
电影音乐是电影的一部分,它既是电影体验的一部分,更 是电影文化背景的组成要素之一。电影属于视听艺术,合理配 乐能使观众在声音方面的美学需求得到满足,有利于对纯粹人 声与环境声音的缺陷进行弥补,电影中的优质配乐可使影片美 感及主题得到改善、烘托。电影艺术离不开电影音乐这一关键 要素,电影音乐之所以存在,是因为音乐和电影画面都是在时 间中展现的艺术。电影发展的历史,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体 现了大众对动效、音乐方面的需求,是受众希望获得在摄影美 术以外的其他表现形式。分析好莱坞电影始末发现,诸多音乐 使剧情发展变得更加充实,而且在电影的一些色调表现时,音 乐都带来了强化效果。人们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的一大原因, 就是想感受到声音刺激。反之,如果没有音乐及音响的陪衬, 影片的感染力会大打折扣。电影能从无声发展到有声,这也正 是人们对动效和声音的需求,期望能获得视觉之外的多重感官 与心灵的刺激。
一、电影配乐的定位及西方电影配乐的发展
(一)电影配乐的定位
一般在电影发展节奏的表达以及各类故事风格、场景的迎合中,音乐会凭借各种音乐节奏及语言完成目标。换言之,电影 中音乐发挥的作用是无法被取代的。每一首音乐都有自己的生命 和特色,而每一个画面也一定会有属于它们自己的音乐,而我们 就将这些音乐称为配乐。好的声音会感动人心 , 会让人随着音乐 的不同改变了人们的喜怒哀乐。电影配乐的重要更会影响一部电 影带给人从内心到脑海的震撼。早在默片时代,音乐就是电影的 重要辅助角色,著名的作曲家 Prokofieff、肖斯塔可维奇等人也 写过一些电影配乐作品。伴随着讲求声光效果的好莱坞电影工业 发展,电影配乐已成了电影的必要元素之一。音乐不再是电影中 唯一的声音提供者,必须与对白、噪音等搭配,但电影配乐的存 在是必要的,如果一部电影完全没有配乐,那整部电影会死气沉 沉的,且不会是一部完美的电影,不仅如此,观众看了也会很乏 味,只懂剧情但是却无法随着音乐进入剧情所需表达的情感,也 无法使观众感受到剧情的高潮迭起。音乐是多变的,电影的剧情 也许只有一种,但随着音乐的不同,可把观众带到更不一样的心 情与感受。
电影音乐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现代音乐体裁。一部好的电影 要有一个好的配乐, 在现代电影里, 配乐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一个好的配乐时而让你感伤,时而欢畅,电影带给我们的冲击 不仅有高科技的特效,还有那些时到今日仍然让我们感到莫名 兴奋的经典电影音乐。凡在电影中播放的背景音乐,除了对故事情节予以了无缺记录,更可以通过配乐引领观众对剧中光景 进行回顾。
(二)西方电影配乐的发展
因音乐迷及影迷的需要,唱片市场上出现了电影原声带 (Original Soundtrack) 此类型的音乐软体, 在 1947 年米高梅 发行了第一张原声带音乐专辑之后,电影配乐变成了各大唱片公 司在古典、爵士、流行等领域之外另一个被觊觎的市场。电影艺 术从 1895 年诞生至今已逾百年,同时,电影配乐同样经历了百 年发展,它由最初的无声默片发展成之后的有声电影,电影音乐 实现了由纯粹配乐到独立音乐体裁的发展过程,当前,电影原声 音乐已然成为人们喜爱的音乐样式,深入人心。
一个世纪之前,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全球首次在人类眼 前展示了电影,最初的电影依托胶片为载体无法出声,所以也就 没有电影音乐一说。不过,前去放映厅观赏节目的人常能听到乐 队现场演奏出优美的音乐声。因为乐队即兴表演时的奏乐和画面 内容常出现不匹配现象, 所以, 影院经营人员结合影片内容需求, 改变甚至重写了大众耳熟能详的古典音乐旋律,同时,根据电影 内容情绪把乐曲重新分类演出,比如在明快、热烈的情绪展现中 选择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在大树倾倒、追逐等场面选择 贝多芬的乐曲,这是因为一些适合对影片内容各种情绪进行表现 的仅有古典音乐。伴随发展,放蜡盘唱片逐渐取代了乐队演奏。 影院经营人员开始利用唱盘提前录制展现滑稽、抒情等不同情绪 内容的音乐,并会结合电影画面剧情需求,通过现场实时播放唱 盘音乐的形式营造电影氛围。此类给无声电影伴奏的音乐,让音 乐变成了电影中引入声乐的开端。
《吉斯公爵被刺记》(L’assassinat du Duc de Guise)是 首部原创电影音乐。1908 年,出现了一些专门为电影创作音乐 的作曲家,而《吉斯公爵被刺记》(电影故事背景与《玛戈尔皇 后》一致)在 1908 年拍摄成功后成为了如今最早记载的一部原 创电影音乐。第一位电影作曲家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圣桑,他为 此片完成了序曲的作曲、编曲及五首描写戏剧场面的音乐创作。 不过,20 年代中叶前夕尚没有出现聘请职业作曲家为电影专门 配乐的习惯,因此,延续古典音乐风格的电影音乐成为了无声电 影时代的主要创作风格。
1928 年 10 月 6 日上映的《爵士歌王》(Jazz Singer),它属 于全球首部有声电影,其首演是在百老汇的华纳剧院,在宣传方 面以“首部带有对白”的电影作为噱头。《爵士歌王》源自一部 百老汇的音乐剧,后经改编成为电影。《爵士歌王》在电影历史 上获得了高度评价,这是因为其被定为成了“有声电影”,在电 影中声音第一次变为了电影的组成部分,而非如过往那般被剥离 在外。实际上, 《爵士歌王》会变成“有声电影”纯属无意间的 结果,因为男主角齐奥尔森完成一首歌曲演唱后,随意说出“等 一会儿,等一会儿,我告诉你,你不会什么也听不到”的台词内 容,而后期制作人员又不经意间保留了这些声音,至此,影片便 在无心之举下变为了“有声电影”。
而 1928 年拍摄的《纽约之光》才属于存在现实意义的首部有声电影。《纽约之光》(Lights of New York) 拍摄于 1928 年, 由华纳公司制作,属于首部“100%”对白的有声电影,而《汽船 威利》(Steamboat Willie) 则是首部有声卡通片上映的代表作, 这也使银幕上首次出现了会说话的米老鼠形象。米高梅在 1928 年 2 月拍摄的《百老汇旋律》(The Broadway Melody) 这属于具 有 100% 对白、100% 歌曲、100% 舞蹈的有声电影, 上述影片多数 存在歌舞场面,这属于有声电影早期重要特点,而好莱坞受庞大 利润吸引,在 1927 ~ 1929 年短短 3 年就完成了三百余部有声电 影制作。
二、从美学角度来阐述电影配乐的特性
电影配乐,是电影艺术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什么会出现电 影音乐呢?电影配乐与电影画面是在同一时间里表现艺术,两者 是完美的结合,音乐、画面都能表达情感,既体现出电影的艺术 构思,又能体现了美学的欣赏原则。
(一)电影配乐存在审美性
艺术具有审美功能,首先,它是一种以满足天然生物需要 为基础的更崇高的精神满足;其次,它属于和社会功利维持稳 定的间距但却十分广泛、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意义所牵制的一类 精神满足。分析电影配乐, 后者在表现上和纯音乐却存在差异, 其主要受电影配乐特质影响。在音乐语言非语义性非对应性影 响下,导致同一首音乐在每一个人倾听后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 受, 换言之 , 音乐内容存在不确定性。不过电影音乐并非如此, 电影配乐以剧情、画面为基础并为二者服务,整个画面表达的 剧情及出现的人物、场景、气氛均有真实性,受众可结合画面 形象内容及剧情对音乐进行深度感受, 获得精确且具体的理解、 感受。作曲家则可结合电影情节及发展,合理选择配乐内容。 不论是什么艺术,仅有音乐将审美性推向了高潮,从客观角度 说音乐的音响无法产生干脆的功利作用,于现实而言,其不仅 没有约定性,还没有对应性,和现实维持着一定间距。不过电 影配乐受内容确定性影响, 其彰显的现实和电影画面关系紧密、 彼此融合。目前, 电影配乐多数是给其服务的影片量身定制的, 这种现象对电影配乐需要和影片实现最大程度契合的观点进行 了彰显。
(二)电影配乐具有音画统一性
电影配乐一定要实现统一视听的目标,让音乐和任务、正 反面角色、气氛等实现有效配合, 让观众获得视觉形象的基础上, 对音乐艺术化后的影片效果、感受有所欣赏。因此,电影配乐不 仅需要具备整体布局的统一,还应展现局部特性的体现,在有效 连接各场景人物环境的同时,保证各音乐片段能够充当单独的音 乐作品进行赏析。
另外,剧情发展走向会影响音乐特点、风格,音乐长度则 会被严格管控。之所以有电影配乐,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需要创造某种氛围,同时满足受众视觉、听觉需求,所以音乐写作及效 果处理时,应提出适当的特殊要求。音乐属于电影的构成要素之 一,会服务于电影,观众则通过视听结合,便使影像、音乐充分 结合。例如,电影中某角色是奸恶狡诈之徒,若搭配平静祥和的 背景音乐,观众不仅感受不到平静祥和,还会认为该角色肯定在 谋划一些阴险事情,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一般。若把电影 抽离,仅播放音乐,受众则能体会到乐曲的宁静之感。因此,决 不可单独赏析电影音乐,应置于具体的影片情景内方可彰显音乐 惟妙惟肖的描述作用。电影中的音乐被电影化后,除了改变了音 乐本体性质外,音乐结构形式也产生了特殊的艺术特点,这导致 音乐变成了电影里至关重要的表现、造型、结构要素,并承担起 别的艺术所缺乏的功能的发挥作用。此刻电影配乐绝非某种依赖 音乐本身演变而成的音乐艺术体裁,反而变成了全新兴起的艺术 形式。电影配乐属于以影片时空环境为仰仗, 充分结合电影画面、 音响、语言,采用音画统一、视听合一形式而存在的电影艺术整 体内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要素,所以,电影音乐艺术特性之一包 含音乐与画面的统一性。
(三)电影配乐具有烘托性
观察无声电影时代音乐搭配特点发现,音乐自始至终虽不 间断,不过仅发挥伴奏作用。到有声电影时代后,影片的听觉形 象不仅包含音乐,还加入了语音、音响效果,充分解放了电影综 合艺术里的音乐,使电影音乐的使用变得更契合音乐艺术规律。 电影配乐的曲式,也改变为分段陈述。暗示剧情的进展或延伸。 影片中的音乐会采用特定音调、风格、乐器音色表现在电影局部 和整体中,充当对时代特征、地方色彩、民族特点表现的方式, 为电影营造了文化的韵味、构建了历史质感。
一般来说,电影配乐往往对剧情的发展能够起到渲染与衬 托的作用, 甚至能够参与剧情。导演为了让电影、音乐相互感染, 会通过音乐烘托剧情。引入音乐后既有抒情、又有寓意。而且导 演会将音乐视作电影艺术里特别重要的语言。合理处理音乐、音 响,可完成和影片相符的氛围创造,基于此类氛围进行人物心灵 感受展示、意境美感创造、对一些动作及自然动态进行强化及突 出,属于彰显现实和心理的最佳方式。高雅脱俗、纯真大气的旋 律,以独特的隽永之气,画龙点睛地使影片更具人性魅力。实际 上,音乐属于为电影进行思想情感表达、帮助剧情发展做铺垫的 重要工具,它能给受众提供享受美的服务。而真正的空间意境正 是画面和音乐的和谐对话。
三、光影大师的灵魂牧歌
(一)James Horner《勇敢的心》(Brave heart)
该片配乐由詹姆斯·霍纳在 1995 年完成创作,是他亲自在 伦敦交响乐团指挥完成了配乐演奏,这是他人生最伟大的经典 作品,和电影本身相比毫不逊色。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借助持 续改变的主旋律与快慢交替的节奏使直线发展的影片叙事结构得到丰富。电影中采用苏格兰民族乐器风笛等完成了《The Secret Wedding》和《For The Love Of Princess》等曲目演奏,在他神 乎其神的使用下,时而欢快、时而悲壮、时而神秘、时而缠绵, 演变成为了詹姆斯·霍纳日后创作的主要风格。《Revenge》《The Battle Of Stirling》和《Falkirk》这几段战争场面的配乐可谓 是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影片序曲选择使用完整的 Main Title, 而且这首短小曲目里面已经蕴藏、预告了 Wallace 一辈子的奋斗 经历。就算以纯音乐标准欣赏这首作曲,其艺术价值仍然闪耀夺 目。可以说,一部成功的电影若离开了好的原声音乐,便会黯然 失色。
(二)Hans Zimmer《珍珠港》 (Pearl Harbor)
《珍珠港》的电影音乐由 Hans Zimmer 创作,这首电影音乐 的核心是古典浪漫气质音乐,它从温情脉脉的钢琴音调中逐渐地 将悲壮悠扬的古典弦乐引出,悄悄地将最为诚挚、写意的祈祷 献给了枪林弹雨的有情天地,剎那间,一股有着 John Barry 与 Ennio Morricone 的欧洲浪漫典雅之气四散飘扬,悄悄地将最为 诚挚、写意的祈祷献给了枪林弹雨的有情天地。
《珍珠港》的配乐除去碟中的第一首《there you'll be》 是歌曲而外, 从主题曲《Tennessee》开始, 直到最后一首《Heart of A volunteer》, 一共八首乐曲自成一体,一遍听下来,犹如 是一部音乐版的《珍珠港》。
(三)Yann Tiersen《天使艾美丽》(Amelie from Montmartre)
说起电影《天使爱美丽》的配乐,还有一段趣闻:电影上 映前两个月, 配乐迟迟未敲定, 导演助理告诉让·皮埃尔·热内, 有个作曲家 Yann Tierson 最近满红的, 回家路上放来听听看吧。 车子还没开到家,导演让·皮埃尔·热内已不停惊叹:这就是我 要的巴黎感觉!然而,当时年方三十的杨·提尔森新专辑发行在 即,无暇为整部电影作配乐,于是,导演由旧专辑挑选曲目,再 加上提尔森十五天之内赶工谱写的新乐段, 《天使爱美丽》于是 诞生。在《天使爱美丽》中,钢琴、小提琴、手风琴、鼓声、 口琴层层叠叠,色彩饱满飘摇,异想如肥皂泡漫天飞舞。Yann Tierson 用他的音乐来告诉你一个魔幻世界里的浪漫巴黎,把我 们带入了一个奇思妙想的世界, “犹如飘荡在春日的秋千上”, 让人充满了一种无法言喻的幸福感。
(四)Ennio Morricone 《天堂电影院》(Cinema Paradiso)
Ennio Morricone 是一位意大利优秀的音乐大师,他采用还 淳反古的色调,结构简单但真情至性的音乐配器、编曲,对怀旧 的思绪、情怀进行了强烈的诠释, 《天堂电影院》这部电影的以 “Cinema Paradiso”为主题, 典雅恬静, 数不尽的美好时光和 让人留念的岁月,宛如一个忠实的老友般,默默地陪伴着小镇居 民度过了几十年的人世沧桑、悲欢聚散,音乐直击心灵,余韵绵 绵。但在《From American Sex Appeal To The First Fellini》里,这个主题又变得愉悦甜美,轻松自在,彷佛看到一老一少在单车 上怡然自得的身影,是很迷人的一段变奏曲。另一个较为小品的 主题旋律《Childhood and Manhood》, 质感自然简朴, 十分甜美, 平凡小镇虽然与世无争,却也生机勃勃,充满朝气。
四、“我的作品先是一部音乐剧, 然后才是一部电影”, 斯皮尔伯格说
好的电影配乐 , 会让你脑海中再次浮现电影的画面 , 会带 你再次进入电影的情绪里。好的电影配乐 , 不会喧宾夺主 , 不 会让你忘却影像 , 只会让影像更生动活泼。电影配乐的重要性 绝对不容小觑。有导演曾说过 , 你可以尝试着把电影配乐拉掉 , 这将是多么无趣至极的视觉啊。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封闭的社会 或保守的时代 , 总是严防着音乐的传播,音乐可以是福音 , 也 可以带人堕落, 但音乐是最直指人心的东西, 却是绝对没错的。
美国好莱坞每年都有奥斯卡金像奖活动的举办,50 多年来 始终名望不减。该奖是对美国电影艺术发展进程的彰显,同时 又深刻影响着全球诸多国家电影艺术的发展。在奥斯卡金像奖 的奖项设置里,其中就有最佳音乐奖(BEST SCORE AWARD),受 美国人民热爱歌舞影响,该奖项成为了奥斯卡诸多奖项中十分 凸显的一项,此奖分项由最佳作曲、最佳歌曲、最佳配乐三项 组成。同时,自 1934 年设置歌曲分项至今,从未改变。其颁发 对象主要以创作大型故事片主题曲(含配曲、词) 的人群为主。 对于配乐大师来说,获得奥斯卡最佳音乐奖的喜悦不亚于演员 获得奥斯卡最佳表演奖。在电影界分量如此之重的大奖中,大 体的奖项设立就有 25 个(包括 24 个奖项和终生成就奖),由 此见得,不光是给演员或是导演或是影片本身设立了奖项,一 部电影的诞生是经过很多领域的人员一起,齐心协力完成的, 它们是无法分开的。
在现代的生活中,电影似乎已成为我们休闲娱乐不可或缺 的一项, 而我们往往在观看一部电影时, 只关心它的剧情内容, 而忽略了一些搭配电影的重要配角。每个人都看过电影,但不 见得看过电影的人都懂什么是电影。影迷们喜欢看电影,在欣 赏电影时,不仅能深入地了解其中的涵义,也能学习到很多不 同的镜头所要表达的意义,更能领悟到,一部用心的影片,如 少了音乐, 就不能名正言顺地称之为电影。平常我们在看电影时, 很自然地就会接受这个画面跟所要搭配的音乐,但如果专心地 去欣赏,其实每个画面的音乐都是深具意义及代表性的,若没 有这些音乐的陪衬,电影的内容将会减少撼动人心的因子。
参考文献:
[1] 黄雅 , 潘豫伟 . 纯音乐与电影配乐——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试析 [J]. 电影文学 ,2008(12):98-99.
[2] 张川 . 配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的电影配乐风格探析 [J]. 电影评介 ,2008(15):12-13.
[3] 方倩 , 何源 . 《勇敢的心》电影原声配乐浅析 [J]. 电影评介 ,2009(08):46.
[4] 左建新 . 谈电影音乐的艺术特性 [J]. 电影评介 ,2008(15):21.
[5] 韩斌 . 电影音乐白皮书 从默片到早期有声片的配乐 [J]. 音乐爱好者 ,2004(02):24-26.
[6] 林丽 . 电影音乐的美学特征及其多元化创作 [J]. 当代文坛 ,2004(02):98-1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70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