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中国语境下的实验性舞蹈影像审美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15 14:53: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国语境下的舞蹈影像进行形态辨识 , 聚焦于实验性舞蹈影像边缘性 、 模糊性与不确定 性等特征 , 经由其特性进一步探寻其背后的价值旨趣 , 并对当前实验性舞蹈影像作者创作力瓦解 、 观演交互 性式微 、 作品价值性削弱的现状进行分析 , 进而深挖其现实境遇与价值旨趣相矛盾的原因 。 面对时代新趋势 , 从创作者的角度对实验性舞蹈影像失语原因进行阐述 , 并结合中西方作品案例对当下中国实验性舞蹈影像 以舞蹈为本 、 文本为核 、 创新为力的创作方法论展开审美思辨与憧憬 。

  【关键词】中国舞蹈影像,实验性舞蹈影像,舞蹈原创影像,舞蹈学科

  近年来 ,在舞蹈与影像技术的互融催生下 ,各类型的舞蹈影像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愈演愈烈 。香港跳格国际 舞蹈影像节 、北京国际舞蹈影像艺术季等活动交流平台 促进了实验性舞蹈影像的百卉千葩齐放 。随着时代发展, 理论研究从最初的电视舞蹈逐渐倾向于舞蹈 影 像 本 体 , 有基于创作方法论的舞蹈影像理论研究 ,有基于心理路 径论析舞蹈身体语言构建等 ,但舞蹈影像的理论研究大 抵基于“对象物”,即舞蹈影像本体 ,对于中国当前的实验 性舞蹈影像发展现状及幕后的创作群体特征却鲜有研 讨 。舞蹈影像在中国语境中具有离远畴昔的当代文化色 调,“以当代的理论视野和问题意识 ,应对社会文化转型 和审美活动领域扩张带来的新现象 、新观念 、新问题 ,从 而开辟出中国美学研究的新路径 。立足中国语境,回应当 代问题。 ”与时俱进地探讨当代中国语境下的舞蹈新象 , 进而拓展舞蹈学科乃至文艺美学的内蕴与外延 。 当前的 舞蹈影像在中国语境中衍生出实验性舞蹈影像 、影视舞蹈影像以及舞蹈影像志等多种创作类别 。本文基于对实验性舞蹈影像的审美特征 、价值旨趣 、传播困境等进行辨 析 ,反思中国语境下实验性舞蹈影像的创作窘境以及其 背后舛讹的舞蹈影像文化 。最后,落足于实验性舞蹈影像 的正向性推移引出拙见 ,进而突破实验性舞蹈影像的创作龃龉,实现个体至群体的交互性传播 。

  一、模糊与探索—实验性舞蹈影像的时代新趋势

  “伴随着舞蹈影像的历史演进 ,欧美学界对舞蹈影像 概念的认知 、界定 、辨析 ,也经历了 一 个内涵与外延 不 断 清晰 、完善的过程 。在国内对舞蹈影像的指代有电视舞 蹈 、舞蹈录影 、录像舞蹈 、舞蹈影像 、新媒体舞蹈等多种称 谓。 ”中国对舞蹈影像的辨识仍处于厘清与摸索阶段 ,但 当下舞蹈影像的作品特征及创作趋势在中国语境中日趋泾渭自分 。

  (一)舞蹈影像

  “狭义的舞蹈影像是指结合影像思维与技术进行编舞和表演的舞蹈及其屏幕呈现 ;广义的舞蹈影 像 包 括 舞 蹈 电影 、电视舞蹈 、舞台影像 、舞蹈影像 ,它们都是在影像思 维 与 技 术 的 前 提 下 进 行 的 , 只 是 每 个 种 类 有 各 自 的 特 性。 ”从作品特性 、创作趋向等方面将中国语境的舞蹈影 像加以辨识有利于学科探新及实现创作指南化 。在当下 的舞蹈影像中 ,以学科价值 、传播功能为基准可辨识舞蹈 影像志 、影视舞蹈影像及实验性舞蹈影像等 多 种 类 别 。 “舞蹈影像志正是学科自身发展的探索 ,旨在通过影像的 实践革新舞蹈民族志的书写方式 ,让舞蹈的形态和文化 在 镜 头 语 言 和 影 音 技 术 的 支 持 下 得 到 全 方 位 的 直 观 记 录,多维度地阐释 、书写和传播。 ”糅合影视摄影技术 、人 文民俗文化等 。舞蹈影像志的创作者需具备渊博的舞蹈 素养以及扎实的摄影技术体系用以支撑持久的舞蹈记录 创作 。基于记录舞蹈 、阐述舞蹈文化的专业性使其具备极 强的学科性质与文化研究价值。

  “电影电视已成为当今世 界文化传媒中传播最广最快 ,对人们的思想意识 、生活方 式影响最大的艺术创造和文化传播方式之一。 ”中国对于 影视舞蹈的理论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融舞蹈艺术 、 数字技术 、电视电影制作等交叉性学科的异端性 ,使影视 舞蹈影像在中国的语境中葳蕤蓬勃 。此外,影视舞蹈在与 主流平台紧密联系中 ,对于民族文化以及舞蹈学科的跨 圈层都有极大的传播效益 ,但同质化 、商业化的功利属性 对促进舞蹈学科本体的发展有所局限 。实验性舞蹈影像 又可称为舞蹈原创影像 ,强调主观意识的表达以及为镜 头空间特别设计舞蹈 。创作者关注舞蹈与镜头交叉组装 所带来的语义多指 ,表达的自主性 、创作的便捷性成为当 下个体创作所青睐与追逐的重要原因 ,但从舞蹈本体的 发展以及传播效益而言,实验性舞蹈影像亟待求索 。实验 性舞蹈影像与影 视 舞 蹈 影 像 、舞 蹈 影 像 志 从 外 在 形 式 上 都是舞蹈与影像的耦合 ,但三者背后创作者的 个 体 意 识却大相径庭 。

  (二)实验性舞蹈影像

  “ 艺术作品的内容 ,主要是指题材 、主题 、人物 、环境 、 情节等诸多要素的总和 。艺术作品的内容来自主客观的 统一 。”实验性舞蹈影像在创作内容上呈现出边缘化与模 糊性的特征 。实验性舞蹈影像的题材倾向于小众兴致,题 材选取上具有一定的非主流 、亚文化属性特征 。不同于实 验性舞蹈影像 ,舞蹈影像志与影视舞蹈影像主题明晰呈 现,舞蹈影像志旨在舞蹈学科本体的保存与传播 ,影视舞 蹈影像中不同栏目有不同主题 ,如河南卫视以弘扬中国 文化底蕴为要旨 ,塑“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飖兮 若 流 风之回雪”的洛神之姿 。在当下中国的实验性舞蹈影像作 品中主题呈现出边缘化 、模糊性 、立意不明等特点。“艺术 作品的形式 ,主要是指结构 、艺术语言 、艺术手法 、类型体 裁等 ,它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 ”实验性舞蹈影像在形 式特征上呈语言结构多元性 、艺术手法不确定性 。舞蹈肢 体语言与镜头语言是组成舞蹈影像的结构基底 。实验性 舞蹈肢体语言的选定多以现代舞为主 ,考量西方现代舞 的历史语境需要凝注作品的反叛性 、情感性及独创性 ,承 袭现代舞的局部特征 。实验性舞蹈影像以碎片化的镜头 语言强调个性意识 ,影视舞蹈影像与舞蹈影像志则多以 线性的叙事手法紧扣作品的整体性 。实验性舞蹈影像在 形式上颠覆了传统的叙事模式 ,倾向于拍摄场地的陌生化 、画面剪辑的碎片化 、肢体语言的另类化等 。

  实验性舞蹈影像所具有的边缘模糊性 、多义不确定性 与创作个体的情感意识紧密相连 。在当下的中国语境中, 创作个体的情感指向在所难免地投映于实验性舞蹈影像的旨趣意义 。


\

 
  二、旨趣与囹圄—实验性舞蹈影像的时代困境

  实验性舞蹈影像折射出创作个体的自觉心理,在创作个体强化自觉认知的过程中以前沿性 、创新性 、反叛性的 立场对身体语言乃至对时代环境进行反思与超越 。但在 作者盲从的认知思维模式以及实验性舞蹈影像歧义化的社会语境中,实验性舞蹈影像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步履维艰 。

  (一)实验性舞蹈影像的旨趣

  
实验性舞蹈影像是作者个体情感的自觉观照。“审美 愉悦的‘对象 ’是一 回事,而其基础是另一 回事 。美丽事物 的感性外观当然是审美愉悦的对象 ,但却不是它的基础 。 审美愉悦的原因是我自己 ,或是说是那个自我 ;那个在 ‘观照 ’对象或‘面对 ’对象中感到高兴或快乐的自我。 ”实 验性舞蹈影像的创作过程是创作者基于自我审美愉悦的 实践活动,作品承载着自我情感与意识的二次表达 。新兴 媒介技术给予舞蹈创作者新的语境去探索 ,手机像素的 升级 、剪映等应用程序的性能擢升赋予实验性舞蹈影像 创作空间的便捷性与自由化 。在实验性舞蹈影像中,舞蹈 编创是个体情感的身体语言表达 ,拍摄角度 、拍摄手 法 、 景别选择是主观思维建构的镜头表达空间 , 在 身 体 、镜 头 、音乐的整体性布局的过程中都强化了作者自我身份 的观照 。此外 ,在实验性舞蹈影像的传播过程中 ,个体情 感传达与观众审美反馈的及时性强化了创作主体的自我 洞察 。 自媒体平台的发展打破传统舞蹈的交流空间,示现 性的剧场传播仅单向度地带给观众视听感受 , 而实验性 舞蹈影像传播的时效性能强化创作者与欣赏者对话式情 感交流 。实验性舞蹈影像不仅提升了舞蹈学科的交叉性 发展 , 而且在创作以及传播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加深了创 作者的参与度 ,升华了对舞蹈学科的感知与体验 ,进而在个体情感的表达中反哺于自我身份观照 。

  实验性舞蹈影像从创作者角度而言 ,正是作为小叙 事的创作主体在舞蹈与影像结合的过程中表达自身的意 识与情感 。力图通过自身的努力反思并建构多样化 、活力化的审美文化平台。“实验性舞蹈影像的审美取向是由自身的实验品格属性决定的 ,与实验艺术本身观念 、形式的 开放批判 、前沿探索性密不可分。 ”实验性舞蹈影像自身 所具有的批判性 、前沿探索性是创作者基于个体情绪洞 察 、自我身份意识 、群体环境感知 、社会更衍映照等 多 元 语境所引发的视觉审美文化活动 。这种审美文化活动首 屈一指的是促进文化多样化发展 。

  从创作群体角度而言, 舞蹈影像是舞蹈艺术与影像艺术的双向互 动 的 结 晶 ,其 不仅从形式上打破了舞蹈艺术传统的剧场观 演 模 式 、延 伸影像艺术的语汇融合途径 , 而且从内容上打破了观者 传统的审美意识模式 。作者多元化 、个性化的创作思维使 舞蹈原创影像具有极强的创新力 。其对舞蹈形式与内容 的边界探索是对审美文化的持续突破与革新 ,继而促进 审美文化平台的多元化发展 。其次,舞蹈原创影像引发群 体对传统身体语言 、舞蹈表达认知 、审美文化活动进行有 力反思与创造 。舞蹈原创影像从现象上是对传统表达形 式的突破与创新 ,但其具有鲜明的群体身份标签致使其 本质上而言是通过媒介平台质疑传统的大叙事模式来实 现自身话语权的合法性 ,在以自身的思维立场展开文化 活动中,是个体对于传统表达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对 舞蹈学科发展的反思 ,进 一 步立足于当下中国的文艺语 境 , 为当下的文艺表达注入新的时代活力的基础上进 一 步引发思维层面的革新 。可见,实验性舞蹈影像以新兴之 姿增添审美内容 ,并对文艺的传统表达 、创作模式进行有力的反思与建构 。

  实验性舞蹈影像在为时代发展注入新式审美文化旨 趣的过程中 ,一方面是作者自我身份的自觉观照 ,更深层 次而言 ,其自身所具有的反思性不可避免地质疑传统语言逻辑,并力图建构自身的话语体系 。

  (二)实验性舞蹈影像的囹圄

  随着媒介技术与媒体平台的双向发展,实验性舞蹈影像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本应在当下的中国语境中呈葳蕤之势,但在实验性舞蹈影像貌似花团锦簇的表层下 ,实则昙花 一现 ,具体可以从当下中国舞蹈原创影像的三 个 现 状 所窥见 。

  创作者的生存境遇瓦解其创作动力 。 当下的实验性 舞蹈影像多以创作者的兴趣为主要创作动因 ,因 此 创 作 具有极大的自主选择性与不确定性 。实验性舞蹈影像创 作投入的时间周期 、劳动力成本等与所获得的回报率不 对等 。 因此 ,当作者面临物质生活压力时 ,其创作动力通 常会遭遇生存境遇的瓦解 ,影视舞蹈影像的商业价值与 舞蹈影像志的学科价值平替了实验性舞蹈影像的劳而无 功 。 因此 ,实验性舞蹈影像在数量上无法量化 ,在未来的 推移中存在作品数量瓶颈 。其次,创作者与欣赏者的交互 性日渐式微 。在当下抖音 、快手 、B 站等新兴的自媒体平台 中 ,实验性舞蹈影像的搜索率与播放率比其他类型的影 像较低频 。在主流平台上获奖的实验性舞蹈影像也面临 着非议 。观众的不解使实验性舞蹈影像陷入封闭性的创 作怪圈 ,创作者与欣赏者成为对峙的存在 ,在此情势下 , 创作者与欣赏者的交互性削弱 。相对于当下影视舞蹈影 像的破圈化以及舞蹈纪录片的学科化 ,实验性舞蹈影像 较故步自封 。最后 ,当下的实验性舞蹈影像自律性削弱 , 其正面临着主流意识形态的收编以及西方猎奇文化的同 化 。在国内各大舞蹈影像比赛中,创作的主题从情感多向 所指 、内容多元化逐渐过渡到主流审美中 。在面临主流文 化的审视 、规训与收编时 ,为谋求自身个性化 、猎奇 化 的 话语权 ,创作主体将作品投掷于西方文化的审视中 ,实验性舞蹈影像的自律性价值逐渐成为他律性的替代品 。

  实验性舞蹈影像的价值性与传播现状正呈现矛盾化 的趋势 。一方面,作品是创作者个体思维的自觉探索与创 新 。另一方面,其表现的个体思维疏离于审美者的期待阈 值,造成观众审美活动的累赘 ,致使创作者与观众审美距离化 。在距离化的中国实验性舞蹈影像创作环境中,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交互性逐渐演变为独角戏创作 ,作者在自我质疑的创作过程中其创作意趣也逐渐消磨殆尽 。


\

 
  三、思辨与延革—实验性舞蹈影像的新趋势憧憬

  中国语境下的实验性舞蹈影像,其自身所具有的审美 文化功能 、学科增益价值被个性化的情感宣泄以及矛盾 化的交互环境所掩盖 。实验性舞蹈影像现阶段未实现内 在旨趣的传播,更多的处于群体间的“圈地自萌”。 如何突 破封闭性的“小圈”,实现舞蹈原创影像的“出圈”,从创作 者角度以创作困境思辨方法论探讨是实现实验性舞蹈影像新势憧憬的有力途径 。

  (一)实验性舞蹈影像的困境思辨

 
 当前中国语境下的实验性舞蹈创作窘境与作者思维 表达 、技术能力的偏差及个体对创新与猎奇的误读有着 紧密的联系 。从创作者角度而言,创作者的思维表达与技 术能力存在偏差 。舞蹈原创影像的作者掌握了 一定的舞 蹈语言或镜头语言表达能力 ,对影像与舞蹈相结合的创 作模式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与探索欲 ,但对于镜头及身体 语言的融汇缺乏深层次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 ,镜头美 学的逻辑感与内容感被个性创作思维所覆盖 ,在缺乏技 术体系支撑的创作环境下又极大地追求主观精神层面的 表达,于是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个体情感与作品内容传达的 偏差 。镜头肢体语言的解构 、内容的不确定性 、呈现形式 的碎片化 ,等等 ,使原有的探索思维流向了语焉不详 、立 意不明 ,作品充满了荒诞感与距离感 。

  其次 ,对创新与猎 奇的误读 。创新不是猎奇,而是基于传统文化环境的探寻 与精进 。经济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圈层逐渐破洞, 在传播过程中,西方艺术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思维潮流被片 面化地肢解为追逐个性 、强调异化性 。正是这种误读 ,致使当下群体在进行舞蹈原创影像创作时追求表面化的猎奇 。镜头的随意拼贴 、无意义的肢体语言 、声画结构的 背离,使影像作品呈现肤浅化 、表面化的特征 。此外,就舞 蹈影像的生成语境而言 ,创作者追求个性的表达 ,致使个 体创作与群体审美脱轨。“当代艺术对新领域的探索 ,为 人们创造了新的经验和启示,它使艺术公众面对此情此景 不断兴奋 ,要摒弃美学自律性的陈旧话语 ,希望通过否定 美学的自律性获得创新的契机。”作为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舞蹈原创影像不可避免地在探索中存在创作活动的逾 矩 ,这是经由创作者猎奇心理进而引发个体的反叛欲与 探索精神所致 。创作者在疏离传统审美文化 、争夺自身话语权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形成了“距离化”的创作风貌 。

  当下作者创作力瓦解 、观演交互性式微 、作品价值性 削弱与舞蹈影像的作者无不有着密切的联系 ,创作者自 身的思维认知模式以及所具有的实践能力难以承载着舞 蹈原创影像所具有的传播价值及探索意义 。因此,从作者角度展开舞蹈原创影像的新趋势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

  (二)实验性舞蹈影像的新趋势延革

  从作者出发 ,结合中西方作品案例打破个体思维囹圄,是当下中国实验性舞蹈影像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

  首先,以舞蹈为本建构作品布局 。实验性舞蹈影像应 以舞蹈为核心 、强化舞蹈本体性 、弱化镜头的无意义组 装,形成舞蹈与影像的诗意平衡 。实验性舞蹈影像首屈一 指的是“舞蹈 ”二字 。只注重镜头的作品使作品失去了实 验性舞蹈影像本身的价值性 。镜头与舞蹈动态平衡才能 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糅合效应 。由吴孟珂出演,赵丹导 演 、凃力元编舞的作品《身体十问》聚焦于被凝视与 规 训 的女性群体 。被人群操控推移的关节、“女”字身体扭曲化 的再现 、击拍与捂嘴等生活化语言 ,都是通过舞蹈的张力 传递出无言的疼痛和沉默的力量 ,舞蹈成为表达自我情 感的方式 ,独立自由的灵魂在舞蹈中激荡 。马茨·艾克编导的舞蹈原创影像《烟》至今享有盛誉 ,以曲线性 、延伸性的肢体语汇强化爱情之初的浪漫;以爆发性 、碎片化的动 作节奏象征着人物矛盾的激化;以生活化的动作 、舒展的 舞步象征着女性的坚韧 。 以舞蹈动作为本的创作 ,使《身 体十问》《烟》的镜头与舞蹈适配性极大增强 。实验性舞蹈 影像以舞蹈为本不仅是定义所在 ,更是读者把握作品线 索的重要渠道 。如果实验性舞蹈影像中舞蹈动作被肢解, 碎片化地存在于影像中,观者难以领悟并移情于作品的内 涵与意义 。舞蹈的碎片化与镜头的肆意化组装致使作品 更加趋于零散与模糊 ,因此造成了观众的审美困境 ,进而 造成观者对舞蹈原创影像距离化 、偏倚性的赏鉴 。 因此 , 以舞蹈为本的舞蹈原创影像创作使作品不再是无意义的 肢体言语 ,而是承载了作者的情感语言 、给予了观者审美线索 。

  其次,以文本为核奠定的影像基调 。当下的舞蹈原创 影像不是文本多义所指 ,而是形式多义笼统化 ,景别的随 意切换 、肢体与环境的自由拼贴 ,使读者对作品无法共 情,极度地强调个人主义使作品逻辑充满行为主义色彩 。 实验性舞蹈影像中形式重要吗? 固然重要! 景别设计 、蒙 太奇语言等都是舞蹈原创影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无 文本的形式只会让作品本末倒置 ,让观众陷入审美混沌 中 。舞蹈原创影像的核心不在于花哨的技术,而在于文本 的思辨性以及思想内容予以读者的反思力 。那什么样的 文本才具有共情能力? 实验性舞蹈影像的文本需聚焦于 自我 、环境 、社会乃至时代现状的反思以及背后人文精神 的探索 。马茨·艾克的《烟》以爱情为主题勾勒女性在情感 起伏中的心理转变 。舞蹈的本体没有隐 匿 于 镜 头 中 ,相 反 ,通过肢体与动作完善了人物形象的诠释以及作品内 涵的表达 。作品对爱情反思 、对女性精神世界关注的内在 使其具有持久的思辨审美价值 。从舞蹈影像族群分析,当 下的电视舞蹈影像与舞蹈影像志有严谨的文本结构以及独有的内在价值属性 。河南卫视承历史文化之璀璨 、传民族舞蹈之魂魄 ,使其成为影视舞蹈影像的范本;博识且具 有民族温度的文本是其实践出圈的重要纽带 。实验性舞 蹈影像的创作者如何打破现阶段的传播困境,文本的遴选与厘革则是有力法宝 。

  最后,以创新为举突破影像空间 。实验性舞蹈影像于 观者而言不应该单单局限于顷刻审美空间 ,更为重要的 是从传统的影像空间升至观者的意识空间 ,通过作品引 发观者的忖量 ,实现舞蹈影像的审美空间与意识思维空 间的共情 。创新是夯实作品内蕴 、博得观者关注的重要 渠道 。从舞种角度而言 ,现阶段的实验性舞蹈影像多数 以现代舞的肢体语汇为创作蓝本 ,实验性舞蹈影像对于 跨风格 、跨国界存在实践可期性与探索性 。从历时性角 度而言 ,作者可聚焦当下的时代热点与痛点 ,时代下的文 本表现当代人与当代事 ,作品不仅具有审美上的共鸣感 , 而且就深层次而言也是文本上的立新 。从镜头与声画结 构而言 ,实验性舞蹈影像可与其他艺术形式 、新兴的传 播媒介 破 圈 合 作 。NDT(荷 兰 舞 蹈 剧 场 )创 作 的 舞 剧《狩 猎我心》将圆形舞台划分成三个空间传达着不 同 的 情 感 撕扯 ,空间的缝合切入与肢体的张弛在影像 的 介 入 下 使 观者在压抑中平衡理性与感性,人物形象的立体感通过肢 体语言在镜头捕捉下呼之欲出 。正是这种不断自我挑战 与创新使 NDT(荷兰舞蹈剧场)成为当下的行业标杆 。寻 创新之路 , 同样让实验性舞蹈影像在中国沃土上生出 一方色彩 。

  实验性舞蹈影像具有群体自发性特征 ,但其自身所 具有的文化符码也逐渐消磨殆尽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 背后的文化价值更值得被正向引导而不是侵蚀 。因此,创 作者以舞蹈为本 、文本为核 、创新为力突破圈层囹圄 ,是实验性舞蹈影像发展新趋势的憧憬展望 。

  四、结语

  实验性舞蹈影像已成为当下舞蹈影像创作的重要组 成部分 。 当下的舞蹈原创影像并没有生发建设性的审美 风格 ,且作品在与欣赏者交互的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的 障碍 ,但不可否认的是 ,实验性舞蹈影像的创作过程 、语 言所指的多元性,能给读者带来一种“心灵的震撼”。其对 传统审美逻辑的质疑与挑战 、对文化探索的自觉 、对自我 身份的认知与建构 ,通过作品不可避免地引发观者的思 考 。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震撼 ”作为一种现实 的 清 醒 剂,在未来将会愈发加剧 。实验性舞蹈影像在中国舞蹈语 境中如何持续正能量地焕发新的生命力 ,仍需孜孜不倦地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参考文献 :

  [1]陈 凌 霄 .立 足 中 国 语 境 回 应 当 代 问 题—— 2022 年 文 艺 美 学发展态势评述[J].中国文学批评,2023(01):183.

  [2]袁艺 .欧美实验性舞蹈影像的历史源流与概念辨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02):66.

  [3]林洁 .看 ,屏幕上的舞者! —— 2022 北京 国 际 舞 蹈 影 像 艺 术季观察[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2(03):89.

  [4]李念霖 ,邓佑玲 .舞蹈影像志初探[J].北京舞 蹈 学 院 学 报,2021(05):27.

  [5]郑莉,崔宾彬 . 中国传统舞蹈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美学思考[J].大舞台,2010(12):134.

  [6]彭吉象 .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193.195.

  [7]袁艺 .西方实验性舞蹈影像的艺术行为与审美探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01):60.

  [8]贺志朴 .美学的自律性和批判性[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6):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69103.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