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一 经上映,其带来的独具特色的中国美学视觉效果与文化情怀便得到观众广 泛接受 。该片用动画的形式去挖掘中国文化无尽的宝藏,用动画的形式去做历史题材,传达诗的情怀,并将伟 大先贤的精神和风骨融入故事情节 。该片中,电影的美术设计融入唐代建筑风格、服饰特点,以及唐代画卷等 美学元素,把场景画面 、人物造型及服饰与唐代诗歌文化更好地融入人物情绪与情节发展中,充分体现出文 化传承和感染力 。
【关键词】历史题材,动画电影,电影美术设计,视觉效果,中国情怀
近几年, 中 国历史题材的 动画 电影逐渐走入观众视野,随着电影工业的 发展,中 国 动画 电影将 东方的水墨丹 青 、飞天神舞 、神话宇宙等 元素,通 过 电影美术设计与 特 效表现得淋漓尽致 。充满中国文化特色的《大鱼海棠》、以 传统神话故事为 背景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白 蛇 传 》 为 背 景 的《 白 蛇:缘 起》、以 中 国 经 典 神 话 人 物 为 题 材 的 《大圣归来》《姜子牙》《新神榜:杨戬》等,中 国 动画 电影开 始转向越来越多元化 和创新的方向发展, 并巧妙融入现 代审美与 中 国情怀, 促使 观众更好地体会中 国传统文化 的魅力 。
《长安三万里》是追光动画成立十周年之际,继《白蛇· 缘起》和《白蛇 2:青蛇劫起》为 主的“新传说”系列,以及以 《新神榜:哪吒重生》和《新神榜:杨戬》为 主的“新神话”系 列之后,作为“新文化”系列开篇之作。“新文化”系列是指 从新的视角解读传统文化,用新的方式展现传统文化 。这一 系列是 以中 国 历史经典人 物和作 品 为创作对 象,“新文化 ”系列的 首部作 品将 唐朝作 为 首选,也许是 因为唐朝是中国 文学史上诗歌 辉煌无比 的 黄金时代 。而 以 动画形 式 呈现 千古名句,将 先贤风骨和精神融入故事,才是 影片的独到 之处。《长安三万里》的 片名来 自 明代陈子龙《从 军 行》中 的“梦到 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 ”。 这个 片名 也点出了影片主题:“长安” 代表 高适 、李白等人 心中 的 “理想之地”,而“三万里”是他们与理想之间的距离 。片中 有 48 首诗词,浓缩的是诗人波澜壮阔的一生,导演谢君伟 谈道:“这 部电影的创作 宗旨就是 挖掘中 国 文化 里那些最 闪光的 时刻 。从唐俑 、壁画 、山水画 等 珍贵艺术品 中 吸收 灵感,在 符合史实 的 基础上,又创新性 地用动漫形 式和充 满想象力的故事吸引当代观众。 ”
影片以 描写大唐 、描写诗人 的故事为 主题,对 于这 种 中 国历史题材的 电影来说, 美术设计在 整部电影的 制作 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导演在制作特辑中表示,主创团队曾多次实 地采风,到 古城 、博物馆等 地感 受历史 遗 迹,影片中的角色形象 、场景等也都参考了大量唐代诗画与 古籍,结合春秋时期 到唐宋最常见 的陶俑 、古籍中描述的 长安 、扬州 、江夏郡等知名古城 、中国山水画以及世人 传 颂的经典诗句, 熔铸出一个展现虚实之间极尽浪漫的大 唐盛世,搭建诗人 、诗词和 文化情怀三个相辅相成的美学 系统,展现出中国人才懂的诗词浪漫 。
一、中国历史朝代背景下的场景塑造
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场景设计是影片美术设计中最 重要的环节之一 。作为一部 以大唐为背景,以李白 、高适 等唐代诗坛“顶流”为主角的中国历史题 材动画电影,如 何搭建“诗境”,呈现真实而壮美的唐风唐韵,是主创团队 必须攻克的难题 。一方面,中国历史题材的电影需要尽可 能 还原朝代特征 、人文特色等;另 一 方 面,《长安三万里》 中出现的诗句令很 多观众印象深刻 。如何从“诗境”中挖 掘“诗意”,将这些已经固化在国人脑子里的 文 化 符 号 影 像化,呈现出中华诗歌艺术的瑰丽 、浪漫,也是影片创 作 的一大考验 。为了让观众在诗词的意境中产生共鸣,呈现 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中华传统美学,主创团队进行 了大量实地采风,将场景 、人物 、道 具等视觉 载体融入 情 感与生命力,将观众带入诗情画意中去 。片中对于诗人灵 感勃发 、慨然写诗的场景进行了艺术化构 思 。 比如“孤帆 远影碧空尽,唯见 长江天际流”场景设定的是李白在追赶 孟浩然时,远眺帆船消失于海天一色,他心潮起 伏,有 感 而发,写出了这首名篇 。
片中的水墨画是场景塑造的点睛之笔, 不仅展现出 东方意境,传递了中国人的美学 理念,而且成功将观众对 影片的兴趣延伸到生活中, 勾起 全年 龄段观众的亲切回 忆,于是课本中的诗词突然间有了画面,有了各种可爱 、 坚韧 、潇洒 、自 由 的诗人形象,如同小时候的语文课本 插画一般,一下子就身临其境地穿越到唐诗世界中 。电影的场景制作参考中国水墨风格, 将影片中大唐的标志性场 景和诗歌意境细致入微的视觉具象化, 大唐诗人或独钓 于江上扁舟,或徜徉于青崖名山,或守望旌旗猎猎 。场景 塑造致力于呈现大唐气象万千的风貌,让观众多角度 、沉 浸式 同时体验到大唐的壮美盛景和 鲜活细节 。关 于三维 和二维场景画面的展现,影片采取了两分法,用三维动画 表现诗人的 日常生活,用二维动画描绘诗作的唯美意境 。 三维动画多采用焦点透视, 追求对现实生活惟妙惟肖的 逼真再现, 而带有水墨渲染效果的二维动画则采用散点 透视,追求对人物心理 、情感的写意表达,二者融合 则 全 面描绘了物质世界和精神境界 。其中,三维动画是影片的 主要呈现形式, 将人物和 场景刻画得更加立体 、生动鲜 活 。在此基础上,别具匠心地将二维水墨场景穿插全片, 在恢宏盛景之间, 更能体现中华传统美学 轻柔写意又不失色彩的韵味 。
《长安三万里》整部 动画的艺术风格都在致 力于还原 大唐风貌 。整部影片有 20 多个重要的场景设定,从水清 若空的江夏到大道 连狭斜的长安, 从笙歌迭奏的扬州到 白日黄云的西塞, 一 幅大唐万里山河画卷在观众面前徐 徐展开 。片中出现了长安 、扬州 、江夏 、梁园 、黄鹤楼 、潼关、 塞北蓟州 、胡姬酒肆等众多大唐场景和建筑,力求通过这 些情感饱满的场景传递两个主题: 一是主人公对理想不 懈追求的精神,二是高适 和李白之间彼此欣赏的友情,也 让主人公高适 、李白的人生经历更显波澜壮阔,从而带领 观众“梦回大唐”。 影片呈现出东方美学特性,特别是大唐从 南 到 北 各 个 不 同 地 域 的 特 征,包 括 长 安 的 繁 华 、江 南月夜的诗情画意 、边城战场的金戈铁马等 。
在长安城的 场景设计筹备阶段, 主创 团队前往陕西 历史博物馆观摩长安城复原图,参考大量相关书籍,拜访 专家学者,结合图片资料,进行了大量研究 。众所周知,唐 朝是 严格的 里坊制,长安的 商业市集都是 在 东西两“市 ” 中,居民住在“坊”中,宫殿 、坊 、市互 不 相参 。长安城中有 很多纵横交错的坊,大概 110 个,影片从单个坊的设计到 大规模建筑都有很高的 还原度, 几乎把长安城的 整个 规 模 给复原下来,并参考古画 里面热闹非凡的 市井景象,增 加了很多小摊位设计,尽显长安城的繁华盛景 。安史之乱 以 后,跟随着高适的 视角,再 次回到 长安,但此时的 长 安 已是 千疮百孔 、满目疮痍,早就没有往 日 的 喧哗热闹之景 象 。影片通 过记录长安城的 兴衰,记录下大唐的 光影,将 这个 时代的 理想与 现 实 交织在 一起, 让观众感受到那段 辉煌岁月的魅力 。
黄鹤楼的 场景在影片中 出现 过 多次, 美轮美奂的 黄 鹤楼是 电影里一个 重要 的精神象征, 这 一水陆交通 发达 的 天选之城,成 为 李白青年逐梦 、中 年失意,乃至人 生 跌 宕起伏的见证之地 。与 黄鹤楼有关的诗句也被人们多次 吟诵,如崔颢写下千古名篇《黄鹤楼》,片中李白看后掷笔 于地,愤然离去 。影片中 的 黄鹤楼还原了其本来的模样, 主楼是 四边套八边形 体,飞檐五层,攒尖楼顶,整 座楼 形 如黄鹤的造型,展翅欲飞 。为了还原黄鹤楼在大唐时的风 采,主创 团队参考了唐代建筑结构形 式,尽量还原其 唐代 风貌,同 时,也在 其 基础上进 行 了 一 些艺术处理,让它 更 有气势,更能凸显东方美 。黄鹤楼内部的结构是当时大体 量的 木建筑, 片中 的 二楼叫敝楼, 戏剧性设计了许多诗 板,上面挂着古今文人 留下的诗句,影片中 同样出现诗板 的地方是 高适在蓟州戍边时写下“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 帐下犹歌舞”的驿站诗板上 。那里的诗板亭让高适与李白 再次相 遇,这个 巧妙的设计,就像是 现代社会的“朋友圈”把这些文人 志士联系起来的 通信工具, 在 整个 剧情中起到重要作 用 。其 实初唐 、盛唐还没有诗板,当时的诗主要 是手抄,然后以书信方式通过驿道在不同城市间传播 。诗 板出现 于中 晚唐时期,宋代才流行起来,片中将诗板的 出 现提前了,反而推动了剧情的戏剧性发展 。
片中李白与黄鹤楼有多次交集,他志得意满时登上过 黄鹤楼,诗酒歌 舞 、热闹繁华,尽显 大唐风采;人 生低谷时 远跳黄鹤楼,楼已焚毁,满目疮痍 。从人 生理想到 现 实 生 活,再 到 一 生之憾,黄鹤楼见证了主角李白一 生的关键节 点,也目睹泱泱大唐由盛转衰 。黄鹤楼作为影片的意象符号,刻画于观众脑海 。
《长安三万里》最精彩的场景无疑是用视觉化呈现《将 进酒》 这 首诗的 意境, 这段场景制作 的 时间跨度接近两 年,由于这 首诗所表 达 的情感 特别丰富,交织着李白的失 意 与 壮志 、悲愤与豪迈,所以 最终采用的是超现 实 的 表 现 手法,展现出极致瑰丽的视觉效果 。历经沧桑的李白入道 后 邀 请 高 适 与 一 群 志 同 道 合 的 友 人 在 奔 流 咆 哮 的 黄 河 边,即兴朗诵了这 首千古绝唱,画 面中李白带着高适与友 人骑着白鹤在 空中 飞翔,主创 团队借助动画 的想象力,对 这 首诗进 行 视觉化 呈现,令观众 沉浸式感 受“诗仙”李 白笔下的“诗中世界”,感受他心中的万丈豪情 。极致的视觉特效 、极致 的浪漫,让诗歌有了画面。“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大量的情绪 、情感 、意境通过视觉呈现 出来,将诗词 、诗意 、诗境交汇融合,进而获得观众共 鸣, 以东方美学意境书写东方文化情怀 。
二、塑造个性化角色的人物造型美学设计
中国历史题 材的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 塑造个性化 角色是人物形象设计的核心要素, 而动画电影中除了服 饰是以呈现人物形象最直接 的手段, 动画人物的造型设 计是否符合那个朝代 、契合人物属性 、表达人物情绪 、推 动剧情发展显得尤为关键 。影片中人物造型选择以唐朝 的审美为基准,参考唐俑 、唐代壁画和古画中人物的比例 和造型,凸显唐朝人雄阔精神的“唐风造型”,让观众感受 到“唐风之美”。 五五分人物比例 、圆滚滚的马儿,均参考 了唐俑的造型比例 和 特点,唐朝人崇尚孔武有力,所 以唐 俑上半身较长,腰带下褪,以凸显唐朝人的雄壮精神 。片 中马匹制作活灵活现,一个个丰腴健美,筋骨合度,线 条 流畅,出 自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唐代张 萱的《虢国 夫人游春图》。 陶俑是从春秋时期到唐宋最常见的陪葬物 品, 而陶俑就是依据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样 态和 审美而 设计的, 主创团队将唐代审美运 用于该片的人物造型设 计上,第 一是尊重历史,有史可鉴;第 二是大胆跳出现 代 人审美,更加纯粹还原历史人物,展现出动画世界审美的 多元化,这也是值得敬佩的 。
在影片中,李白造型很像胡人俑,还原翻领窄袖穿着, 这种张扬 、威武的风格与潇洒不羁的“诗仙”更为契合 。诗 仙李白 一 共 有 15 个造型,青年 时期 的李 白 最 是“春 风 得 意马蹄疾”,整个造型设计比较高贵,身穿圆领袍,脚蹬乌 合六皮靴,为了彰显李白的潇洒不羁,将传统的幞头改成 散发,腰间系的玉佩设计严谨 。 因 为史载李白剑法 出众,所以片中他的形象很像一个剑客,将李白剑客的潇洒情态和张扬飘逸的域外之风完美结合, 充 分展现了人物性格 上的随性洒脱 。李白身着的圆领制式有些变化,服饰纹理 显出公子哥的贵气, 仅仅青年 时期 的服饰上就有多种古 代纹样,领子上宝相花纹和 葡萄纹 、袖臂上的狩猎纹 、衣 服上的鹿纹等,从服饰以及上面的纹样 不难看出,李白的 家资丰厚 。 中年 的李白是贴近教科书上大家熟悉的白袍 诗仙形象, 取自唐名臣画像, 现存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 院 。中年大腹便便的李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影片通 过形象上的改变来映射李白人生的变化无 常 。影片用不 同时期 的人物造型串联了李白的一生, 李白跟高适 相遇 于芦苇荡时,长发飘飘,纵马奔驰,与鸟共 舞,如此 潇洒, 那时候他心怀高远 。 当他父亲死了,他失意伤感,所 以那 时他衣着朴素 。人到中年 的李白,达到仕途的高光点,一 袭红色圆领袍在胡姬酒肆与友人一起共酒作诗, 如此 豪 迈,如此洒脱 。入道后,脱去上半身的衣服露出“啤酒肚”, 与高适 相扑 。人生继续往前走,他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 当流放的船只驶过古白帝城,一 句“轻舟已过万重山 ”的 老年李白一 身素衣, 将经历漫长郁郁不得志的一生展现得淋漓尽致 。
高适 的外形符合文仕俑,阔面重颐,身着头袍 、束腰, 通过外形也传递出高适稳重 、 内敛的性格 。高适 文能 写 诗,武能 杀敌,片中的战争大场面使人热血沸腾,剧 中 从 高适 的视角讲述他与李白跨越数十载的情谊, 因此 在人 物造型上高适的形象极为重要 。高适共有 22 个版本的人 物造型,从少年 到老年,从 8 岁到 60 岁,角色所 经历的时间跨度非常大,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形象,衣服、胡子、皮肤纹理等都有变化,而 高适作 为边塞诗人,久经沙场少不 了 身穿铠甲的造型,连他的马匹都设计了很多种 。青年高适 的形 象贴近他耿直内敛的性格, 身穿圆领袍衫, 头 戴幞 头,足蹬长靿皂革靴,腰束革带,这 是 唐代男子较为 普 遍 的 服饰造 型 。 中 年高适则多了几分 坚毅, 每次与好友相 见,都会身着较为 正式的 蓝色球路纹圆领袍衫,而 已经成 为 节度使 的 老年高适脸上威严感 十足, 身着唐代的 明光 铠,胸前的 两块铜镜是 最典型的 服饰造 型,也是他 身份地位的象征 。
片中 女子多是 高髻长裙,体态 丰腴,借鉴了唐泥彩陶 仕女俑,衣着也是 以 黄 、绿 、白为 主色 的 唐三彩 。在 唐 代 300 多年的历史中,最流行 的女装有“襦裙服”“女着男装” “女着胡服”三种风格服装 。以玉真公主的服饰为例,她身 着轻薄的对襟服装,胸部有少量露出 。橙红色上衣搭配宝 相纹样粉绿色襦裙, 充分展现 了唐代女子服饰搭配 的 大 胆用色,彰显雍容华丽之美。“女着男装”,即女子全身仿 效 男子装束, 女着男装在 中 国 封建社会是 较 为 罕 见 的 。 《礼记·内则》曾规定:“男女不通衣服。 ”女子穿男装,被认 为是不守妇道 。但在唐代,女着男装蔚然成风 。在《长安三 万里》中,李白身边的 女子裴十二就是 身着团窠联珠对 狮纹的男装造 型出场,在 与 高适的 比 武切磋中,彰显 了女子在那个 时代的 怀才不 遇与 远大抱负,散开长发的那一 刻, 女性主义闪烁光芒。“女着胡服”,即女子穿着西域胡人装 束及中 亚 、南亚异国 服饰,这 与 当时胡舞 、胡乐 、胡戏(杂 技)、 胡服的传入有关 。剧中李白得志与友人在胡姬酒肆 作诗畅饮,舞姬身上着装体现出明显的西域文化风情 。在 唐朝时期,女子妆容丰富多彩,精致而 不 刻意,贵 气 而 不 浮华, 自信而 不妖艳, 极具个性 的 华丽妆容,《长安三万 里》中让人 领略了引领千年“盛唐彩妆”的 时尚 。 电影中, 在 岐王夜宴的 场景里, 画 着精致妆容的 玉真公主雍容端 庄,两腮酒窝处施点面靥,形 似弯月的 斜红,唇如蝴 蝶 展 翅, 不论 是 在 挑选美食时的 小动作, 还是 与侍女相 视 一 笑,都令这 位 大唐公主显 得娇俏灵动,透露出优雅之外率 直可爱的 反差感 。舞姬婉罗姑娘脸上的桃花妆, 借鉴了 《簪花仕女图》中 的 唐代妆容,元稹在《有所教》中说“莫画 长眉画短眉,斜红伤竖莫伤垂”,说的就是短短的瓜子眉 。
三、历史淬炼后的道具设计
叙事与情绪是视觉表达的重点,道具设计则是引导视 觉表 达 的关键造 型艺术。《长安三万里》中 的 道具细节及 其 考究,例如李白诵《将 进 酒》端的 碗取自陕西历史 博 物 馆所藏的 大唐文物鸳鸯莲瓣纹金碗; 玉真公主戴的嵌珍 珠宝石金项链取自隋代李静训墓出土的嵌珍珠宝石金项 链; 公主与 岐王身后的屏风上画着曲江池游人 如织的 繁 华景象,来自藏于中 国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李昭道的《曲 江图》; 李白身着红色 圆领袍衫在 胡姬酒肆拿的酒杯,取 自陕西历史博物馆的 鎏金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 剧中 的 文人墨客离不开乐器,如琵琶 、筚篥 、箜篌 、阮 、笙 、腰鼓 、手 鼓等,这些都充分展现 出传统国乐 的魅力,其 中李白弹的 琵琶灵感来自紫檀嵌螺钿五弦琵琶, 它是世界上仅存的 唐代五弦琵琶 。
高适的 高家枪作 为 道具,在剧中 多次出现,枪是 行 列兵器,是用来上阵杀敌 、建功报国的 。高适 的枪贯穿于他 的整个人生,青年 高适 千里迢迢从家乡来到长安,希望能 够有所 建树,却被拒之门外,为了得到举荐,他在岐山 王 宴会 上表演“上阵杀敌的高家枪法 ”,只换来 玉 真 公 主 的 一句“有点害怕”,他跟裴十二那场剑枪对决,让高适 转变 心态回到梁园卧薪尝胆 。 当高适第 一 次跟着哥舒翰拿起 长枪,面对的却不是敌人,而是叛贼 。随着安史之乱爆发, 天下 大乱,高适 才被起 用,屡建奇功,被提 拔为淮南 节 度 使,讨伐永王 。无 法 取悦他人而被埋没的高家枪,终于在 暮年得以上阵杀敌 。这些细腻的设计语言不仅推动剧情 发展,还展现了视觉艺术的力量和影响力 。
四、结语
对于历史题 材而言,无论是历史剧还是动画,怎样 平 衡历史与艺术之间的界限,是真正的难题。《长安三万里》 用动画形式再现泱泱大唐, 从山顶千门次第 开 的锦绣长 安 、二分明月时秀美扬州,到天下 江山第 一 楼的黄鹤楼 、 水天一色的三峡奇景,以及梁园 、潼关 、松 州 、蓟北等多地 风貌,壮美的大唐风光 一一 亮相,凸显国漫的东方 韵味 。 整部影片用了 48 首 唐诗,将诗意 、诗境通过诗歌来表达, 将诗歌融入叙事语言,塑造了一个个丰满 、立体 、生动 的 人物形象, 真正做到了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性创 作,创造了一个传承创新的范例,找 到了将中国传统文化 用现代形式表达的全新角度 。影片结合美学视觉效果,通 过场景 、人物 、道 具等美术设计手法,将影片中的诗 词 和 情感淋漓尽致 地展现出来, 让观众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 的诗意之美和文化之美 。
如果说李白是浪漫的理想主义者, 那么高适 就是务 实的现实主义者,一位是被贬下 凡间的“滴仙人”,一位是 活在烟火之中的“世间人”,这同样 也体现 在 他 们 不 同 的文风中,李白的诗浪漫恣肆、夸张豪迈、个性张扬、文采焕然 、充满灵性;高适 的诗雄浑悲壮 、理智厚重 、洞若观火 、意境 深邃 。除了李白和高适,片中还出现了“诗圣”杜甫、“诗佛” 王维,《饮中八仙歌》中的贺知章 、张旭 、汝阳王李琎 、崔宗 之,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 、岑参,书法 大家李邕,李白的至 交好友岑夫子 、丹丘生,“唐代乐圣”李龟年,唐朝名将哥 舒 翰 、郭子仪,玉真公主等角色的身影,构 建出 一 幅 活 灵 活现的盛唐众星相 。影片借助动画,用视觉化的形式还原 高适 的《燕歌行》、李白的《将进酒》等千古名句中的意境, 让观众沉浸式 畅游诗人用妙笔勾勒出的 “诗中世界”,也 让唐诗在千年之后的今天绽放出新的生命力 。
中国国产动漫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最早的水墨动画 到如今精良完善的动画工业, 每 一 步都离不开一代代动 画人的努力和坚持 。他们不断探索和创新,将传统文化与 现代技术相结合,创作出一批优秀的作品。《长安三万里》 充满了中国美学 的独特韵味和魅力, 以李白和 高适 的情 谊为脉络,带领观众领略盛世大唐和传统文化之美,以东 方美学 意境书写东方 思想情感, 很好地表现了以家国情 怀 、文人品格 、诗意人生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精神,实 现 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 。
参考文献 :
[1]赵丽 .优质内容供给助力电影市场攀高[N]. 中国电影报,2023- 07-12.
[2]卫中 .《长安三万里》:以国漫方式诵读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诗 篇[N].文汇报,2023-07-06.
[3]李佳蕾 .解析《长安三万里》“破圈密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创新表达[N]. 中国电影报,2023-07-13.
[4]姬政鹏 .还有十余部“中国风”动画电影即将上映[N]. 中国电影 报,2023-07-19.
[5]袁云儿 .诗意动画带观众梦回唐朝[N].北京日报,2023-07-05.
[6]马亮 .现实题材舞蹈编创中人物形象的塑造[J].艺术品鉴,2020(33):108-10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65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