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的艺术特色与演奏处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18 11:51:0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是 一 首深受大众喜爱的筝曲,由何占豪先生根据传统乐曲《满江红》改编而成,乐 曲描写了 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用自己 一 生的保护宋朝免于金兵的侵略,无奈却被奸臣所害,囚禁在临安到最后 奔赴刑场的整个心路历程,展现了民族岳飞不畏牺牲 、精忠报国的伟大抱负,本文通过对乐曲的艺术特色和不 同演奏技法 、演奏情感进行分析,试图剖析作品更深层次的意义 。

  关键词:临安遗恨,艺术特色,演奏技法,情感表达

  “筝”起源于中国古代两千多年前的秦地,故又 称为“秦筝”,因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广为流传,在唐 代达到鼎盛,产生了很多不同的流派,可谓是“百家 争鸣”。 近些年,在作曲家 、演奏家等许多筝界艺术 家的努力下,古筝再次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很多优 秀的作品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让我们听得酣畅淋 漓 、如泣如诉,让人回味无穷。《临安遗恨》就是其中 的一首,因好听而广为流传,深受古筝学习者和爱 好者的喜爱,接下来笔者将从《临安遗恨》这首作品 的创作背景 、创作手法 、艺术特色和演奏技巧 、演奏 的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
 

  一、《临安遗恨》作者简介

  《临安遗恨》 这首古筝协奏曲由我国著名的音 乐家 、作曲家何占豪先生创作而成,1933 年 8 月,何 占豪先生出生于诸暨何佳山村,后来就读于上海音 乐学院,1959 年何占豪先生与同学陈刚二人共同合 作创作了一首闻名于世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红 遍大江南北。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 何占豪先生创作了大量的民乐乐器协奏曲,如二胡协奏曲《莫愁女》《别亦 难》,曲调婉转 、幽怨,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孔雀 东南飞》等,都受到了广大筝乐爱好者的喜爱,何老 师创作的作品具有民族特色,采用传统的 、民族的 音乐元素与现代创作技法,能让听众产生浓浓的共 情,至今何老师创作的这首《临安遗恨》仍然是很多 学生艺术考试弹奏和古筝音乐会演奏的必选乐曲, 被筝乐爱好者和学习者所喜爱。

  二、《临安遗恨》创作背景

  岳飞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战略家 、军事家, 1103 年出生于河南,后参加抗金斗争,于 1142 年被 奸臣所害,死于大理寺的监狱中,岳飞的爱国精神 被历 代人们 称赞,也被后 世奉为“精忠报 国”的 楷 模,他创作的《满江红》大气磅礴 、壮志未酬,至今广 为流传,“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 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 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 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是近年来大众特别喜 欢的一首筝曲,由何占豪先生根据传统乐曲《满江 红》改编而成,最初是用中阮演奏的,在后期的演奏 过程中,由于阮缺乏乐曲需要的演奏力度,表现不 出人物的情绪和乐曲的张力,1992 年何占豪先生将 此曲改编为古筝协奏曲,一 经演奏便广为流传 。乐 曲描写了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年少时就树立了精忠 报国的伟大抱负,无奈却被奸臣所害,被囚禁在了 临安的监狱中的故事 。这首乐曲描写了岳飞在临安 监狱中的所思所想,全曲戏剧性很强,充满了张力 。 有岳飞对童年美好时光的回忆,对亲人 、朋友的不 舍, 也有其对奸臣当道的愤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 心 。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一定要注意细节的处 理,将岳飞复杂 、矛盾的心境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 。

  三、《临安遗恨》乐曲的结构分析

  《临安遗恨》这首乐曲是一首协奏曲,由钢琴和 古筝同时演奏,是一首带再现的三部曲式,全曲由 七个部分组成,第 一部分是全曲的引子部分,第二 部分是慢板段落,第三部分是快板段落,第四部分 是柔板段落,第五部分是中板段落,第六部分是全 曲的华彩部分,第七部分是全曲的尾声部分 。 因为 本首作品取材于岳飞的《满江红》,整首曲子的张力 特别大,非常具有戏剧性,能给人带来跌宕起伏 、意 犹未尽 、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

  首先来分析乐曲的第一部分,也就是引子部分 。 钢琴弹奏先进入,给人带来紧张 、悲壮激昂的气氛, 随后两个小节的铺垫, 我们进入古筝的慢板主题, 慢板部分刚开始古筝的右手部分是强有力的和弦, 左手部分是大幅度的刮奏,与钢琴演奏的情绪要做 好配合,渲染出整首乐曲悲壮的 、气吞山河的基调, 在十六小节之后, 古筝的演奏技法是右手的摇指, 在右手做摇指技法演奏的同时,我们的左手要在此 基础上做颤音的处理,把人物心痛 、无助的感觉表 现出来,摇指是线性的线条,富有歌唱性,钢琴的配 合也给人带来悲壮的体验。

  第二部分是慢板部分, 是从乐曲的 51 小节至96 小节,也是主题的第一次呈现 。前半部分要求演奏者在 D 大调上演奏,该段是由《满江红》这首作品的旋律发展而来的,力度要符合乐曲的情绪,要有气势,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与壮丽美景,仿佛 自 己身处那个威武的时代,对自 己 、国家的前途充满了信心,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之情。从第 67 小节开始做变化,乐曲转到 G 大调的主题,这里的情绪与第一部分不同,第 一 部分是激昂的情绪,而这一部分是娓娓道来,我们在演奏的时候可以根据情绪的变化弹奏的自由一些,该部分讲述了岳飞对奸臣当道的痛恨,对家人 、朋友的不舍以及对国家处于危难之际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无助,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真情诉说,表现了人物内心纠结的 、复杂的感情 。我们在演奏的时候,要在节奏 、速度以及力度上下功夫,把细节处理好,尤其是颤音 、上滑音的弹奏,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在乐曲的第 25 小节处,作曲家运用了连续的模进的创作手法,演奏的力度由弱到强,弹奏的速度由慢到快,表现了主人公在狱中仍然不放心家国安危的心情,由慢到快 、由弱渐强的处理是为了表达作者心中的思绪万千和起伏不定,因此演奏者在弹奏的时候要根据这样的情绪变化做速度和力度上的处理,让听众跟随着演奏者所表现的人物情绪走,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第三部分是第 97 小节至 207 小节, 与前两部分的情绪完全不同,做了一个大的反转,穿越历史的时空,把我们带到了金戈铁马的战争场景中 。首先是钢琴演奏的附点音符,极具动力感,在低音区的演奏好似无数奔腾的战马,在钢琴以这样的基调演奏之后古筝按照同样的速度进入,不能慢,要把情绪做一个烘托,古筝用双食指快速的轮抹技法由弱渐强,与钢琴做好配合,展现了无数战马奔腾,岳飞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毫不畏惧的场面,古筝演奏在进入时要控制音量,做弱起渐强的处理,这一段的演奏是有难度的,需要演奏者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做铺垫,否则很难将这种情绪表达出来,在速度上,基本功要做好支撑,不能因为乐曲速度的加快使得 大臂 、小臂乃至手指出现僵硬的现象,直接影响乐 曲演奏的效果,而是能够根据速度的变化熟练地进 行弹奏。其次,在乐曲的演奏中,一定要根据乐曲情 绪的变化,控制好指尖的力量,点奏的每个音都将 力量集中于指尖,颗粒感要有,在此基础上力度逐 渐向上推,做好渐强的处理,这些都是演奏好这首 乐曲必须具备的技术支持。

  第四部分是乐曲的 208 小节至 244 小节,在上 一部分的演奏中,乐曲的情绪十分的高涨,给人带 来紧张 、激昂的感觉,然而接下来的第四部分,这一 段的情绪却与上一部分截然不同,钢琴在这个地方 是弱进的,以极弱的音响效果带出了古筝的柔板部 分,就像远处传来的钟声一 样,把主人公和听众拉 回到现实生活中, 古筝也在此处再现乐曲的主题, 熟悉的旋律表现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对亲人的依 依不舍, 在弹奏的时候要注意音色的处理要到位, 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指尖要立起来,在每一句的 演奏时注意结尾要做渐弱的处理, 就像诉说一样, 诉说自己的辛酸和委屈,以及对生命的依依不舍之 情, 因此我们在演奏的时候不能弹得过于柔美,也 不能过于生硬,而是要把声音弹得扎实,弹得深沉 。 在演奏这一部分的旋律的时候,除了要做到谱面上 标记的力度记号之外,我们的左手也要给予一些配 合,颤音和滑音的弹奏要准确到位,只有左手的弹 奏对右手的旋律进行足够的配合和沁润,我们才会 体会到乐曲给我们带来的悲伤 、无奈的心境,把每 个音符都讲清楚,把作曲家所要展现的音乐形象完 整的、准确地展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

  第五部 分是乐 曲 的 第 245 小 节 至 乐 曲 的 310 小节,这一部分乐曲的感情基调是活泼的 、欢快的, 这一部分的音乐可以理解为岳飞想起了 自 己童年 时的欢快时光,想起了自 己与家人在一起的欢快时 光,想起了自己儿时的伙伴 。多想回到从前无忧无 虑的时光啊! 那个时候自己年少懵懂、一腔热情,对 祖国满怀抱负和希望 。在这段演奏的时候要注意乐曲指尖的力量不要太大,也要做弱起渐强再渐弱 的处理,把岳飞年少时充满童真和美好的生活表现 出来。

  第六部分是乐曲的散板部分,在这个时候作曲 家将钢琴的演奏设计为八度震音,就像一声巨响把 处在回忆美好往事状态中的岳飞拉回到了现实生 活中,音乐静止,古筝的演奏技法使用了右手轮指 加左手扫弦,烘托出战火纷飞的场景,将岳飞对童 年的回忆打破, 而现实中的岳飞遭遇奸臣的迫害, 马上就要被押送到刑场了,这个时候岳飞的心情又 是什么样的呢? 他的内心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和担 心, 对奸臣当道的愤恨以及对江山社樱安危的挂 念 。这个时候岳飞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演奏者在 演奏的时候要充分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主人 公的心情,用恰当指法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表现出 来,尊重原创。

  第七部分是从第 311 小节到乐曲的结束,这一 部分也非常重要, 要与主题部分的音乐演奏做对 比。该部分第三次再现了《临安遗恨》这首乐曲的主 题部分,此时情感方面的处理要更加的细腻,充满 了矛盾, 这种复杂的心情有对岳飞被奸臣所害 、不 能报效国家的惋惜,也有对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的 无奈 。在开始进入乐曲的时候,为了表现追思和回 忆,要尽量做弱处理,弹奏得平缓一 些,336 小节是 这部分旋律的第二个层次,在弹奏的情绪上要比第 一部分强,是第一部分旋律的递进,接下来是乐曲 的尾声部分,用连续的渐强处理和多指摇将乐曲的 情绪推向了高潮,接着是连续的几个和弦,我们在 演奏的时候要做渐弱的处理,给听众带来无尽的惋 惜和回味。

  四、《临安遗恨》的技术及情感处理

  再精湛的演奏技术也是为人们能欣赏到优秀 的艺术作品而服务的,精湛的技术如果没有情感做 支撑,也是不能打动人的,是不会被听众所喜爱的 。 所以我们不仅要充分了解这首作品的结构,还要明 白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以及所表现的内容,这样在演奏中才能打动自己 、打动别人,在掌握了整首作 品的演奏技法之后还要赋予这部作品以内涵 。接下 来,文章将对《临安遗恨》这首古筝曲的技术要点和 情感的处理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对这首乐曲中戏 剧性的情感表达做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为精彩 地演绎这首乐曲提供理论上的帮助和支撑。

  ( 一 )扫弦指法的技术处理和情感表达

  扫弦是古筝演奏中的重要指法,它可以对乐曲 的气势起到一个烘托的作用 。 比如乐曲的开头,钢 琴的气势给得很足,突出了岳飞被奸臣所害后悲愤 的心情,那么我们在古筝演奏进入的时候,这种气 势是不能弱下来的,要保持住 。扫弦技法就为乐曲 的磅礴气势带来了很好的支撑,右手的和弦可以将 情绪推到高潮 。需要注意的是,右手在演奏的时候 一定要将和弦的音弹对,不然会影响整首乐曲的和 谐程度,左手的扫弦要把指尖立起来,和琴弦形成 一个对抗的力量,这样才能把乐曲需要的气势演奏 出来 。接下来是右手连续的大撮,演奏时需带上气 息,不能断,一气呵成。

  (二)摇指指法的技术处理与情感表达

  摇指的指法在《临安遗恨》这首乐曲中使用的 频率非常高, 也是演奏这首乐曲重要的技法之一, 甚至可以说决定着这首乐曲的演奏效果。它将点状 的旋律连成线状的旋律, 使乐曲的演奏娓娓道来, 像是深情的告白与诉说,使得古筝这一弹拨乐器的 演奏拥有了歌唱性, 弹好摇指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需要我们的指尖 、手指 、手臂的默契配合,在不同的 演奏段落中,对摇指演奏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

  1.娓娓道来、诉说式的摇指

  在《临安遗恨》的引子部分,一 大串的长摇加左 手的颤音精致而细腻,好像是主人公在向我们诉说 他的委屈和辛酸,左手的颤音要幅度大 一 点,充分 展示主人公的心情, 演奏者手腕的幅度一定要小, 摇指进入的时候一定要弱进,在弱进之后再根据旋 律的需要做处理。我们在弹奏摇指的时候切记过弦要轻 、要快,不要给人断了的感觉,要有很好的基本功和很强的控制力,音色有明有暗,力度也要做由强到弱或者由弱到强的处理,在演奏的时候要用暗一些的音色和比较明亮的音色做对比,使乐曲的演奏情感逐渐的丰富 。

  2.富有歌唱性的摇指

  在这段长摇中, 我们如果想要体现出歌唱性,要尽量采用悬腕摇的演奏方法,注意摇指的力度和密度的控制, 在力度小的地方使用手腕的力量来摇,在力度大的地方借助手臂的力量来摇,使得摇指的声音有强有弱、有轻有重,极富歌唱性。

  (三)双手食指轮抹的演奏处理

  《临安遗恨》这首乐曲中也使用了很多的双手食指轮抹的演奏技法,表现了战马奔腾的场面 。主人公在战场上无所畏惧 、奋勇杀敌,我们在弹奏的时候要把双手食指的第一关节立起来,绷紧,指尖触弦不能太深,指尖如果触弦太深的话,一来我们的演奏速度提不上来,二来容易出现错音,所以我们在演奏的时候一定要将指尖的前半部分入弦,不能将整个手指都放进去,会影响音色的好坏,弹奏的力度由弱到强,有起有伏,重心稳定,颗粒感强。

  (四)左手颤音以及上下滑音的演奏处理

  在整首乐曲的演奏中,左手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感情的宣泄更多时候是借助于左手的处理,“以韵补声”是古筝演奏的最大特色,就像是戏曲中的声腔一样,为乐曲的情感表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所谓的“韵”,乐曲将会黯然失色,失去自己的美和特色 。

  1.凄美的上下滑音

  上滑音和下滑音的演奏也是左手的一个重要的技法,针对不同的乐曲 、不同的旋律,我们要做不同的处理 。例如在乐曲第一部分的演奏中,“6”的上滑音就比较慢,不要上滑得太快,如果我们像弹奏常规的上滑音那样,就会打破作曲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弹下滑音的同时,左手先按,右手后弹,但是在右手弹完之后左手放弦的速度一定要慢,把韵做足,在上下滑音结束之后如果与摇指衔接,就一定要注意摇指的音头一定要弱,免得给人带来断的感觉。

  2.紧张、快速的按颤音

  颤音是左手演奏的重要技法,对旋律的修饰起 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弹奏快速的颤音的时候,我 们手指的控制力一定要强, 手指使用的力度要大, 颤动的幅度小,速度才能快,在乐曲表现主人公内 心世界十分痛苦的时候或者主人公感到委屈 、情感 无法宣泄的时候都可以使用这种颤音来演奏,这就 要求我们在演奏这首曲子之前,要对颤音的演奏技 法进行回顾, 把颤音技法单独拿出来进行练习,等 我们确定可以熟练且准确地掌握颤音的演奏技法 后,便可以将其运用到乐曲中,在演奏乐曲的时候 做到得心应手。

  3.委婉、细腻的按颤音

  这种委婉 、细腻的颤音在演奏慢板的时候比较 常用,带有一种诉说的意味,在演奏的时候我们要 注意手指的力度不宜过大, 颤动的幅度小一些,手 腕和手指尖的力量是轻轻的 、可控制的,要根据不 同的乐句,给足呼吸,在弹奏颤音的时候不要给人 以剥离开的感觉,对音色的处理起到美化 、沁润的 作用。

  (五)快速指序技法及演奏处理

  古筝快速指序技法是由赵曼琴先生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创立的,他借鉴了钢琴演奏的指法,不仅可 以训练手指的独立性 、灵活性,还可以提高我们手 指弹奏的速度和力度,改变了古筝不可以弹奏快速 旋律的这一缺陷, 大大地提升了古筝的表现力,我 们在练习快速秩序的时候一定不能着急, 要慢练 、 贴弦练,不能急于求成,扎实地练好基本功。在最初 的练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我们需要把弹奏的每个 手指的指尖立起来,触弦浅一些,把弹奏的速度放 慢 、力度放大,跟随着节拍器的速度由慢到快 、循序 渐进地来进行练习, 另外我们还要掌握 一 个核心点—— 放松,只有做到肌肉的放松,手指 、手腕 、手 臂的放松,我们才可以把力量集中到指尖,做到持 续地演奏, 否则肌肉僵硬将无法将力量送到指尖, 就会影响手指的灵活度,无法顺利地完成演奏 。在 《临安遗恨》 这首乐曲的快速指序部分的演奏过程 中,我们首先要从慢练开始,把每个手指的指尖力 量练习均衡, 逐步地掌握这种惯性的演奏方式,使 乐曲的演奏达到清晰连贯的效果,把主人公对奸臣 当道的愤恨通过我们的演奏表现出来。

\
 

  《临安遗恨》这首作品是将历史 、民族的文化和 现代的创作技法融合在一起创作而成的古筝曲,深 受广大筝乐爱好者的喜爱,是新创作的古筝乐曲的 杰出代表作品,拥有很强的感染力,能给听众带来 共情,让其久久沉浸在悲愤之中 。古筝演奏者只有 在练习好基本功的前提下, 充分理解作品的内涵, 才能在演奏的过程中更贴近主人公的情感,更符合 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古筝,是中国古代的弹拨乐器,至今已经拥有 了两千多年的历史,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 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将我们的民族瑰宝一代 代地传承下去,将筝乐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

  [1]高靖.古筝曲《临安遗恨》赏析[J].大众文艺,2011(08):1.

  [2]孙清 . 以《云裳诉》和《望秦川》为例解读当代陕西筝 曲的艺术感染力[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1 年.

  [3]焦文斌 .“秦筝归秦”的提出及其历史依据[J].交响 - 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3(04):8-9.

  [4]李 春 颖 . 浅 析 历 史 感 悟 中 的 古 筝 艺 术 的 发 展 与 融 合— 以《临安遗恨》为例[J].音乐时空,2015(20):50-51.

  [5]杨秀丽 . 中西音乐文化的交融— 筝曲《临安遗恨》的 创 作 特 点 [J].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报 ),2014(03):242-2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5625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