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歌唱艺术是一种利用歌者音色 、曲谱旋律 、语言韵律 、神色动态等各种综合因素刻画艺术作品中人及事物形象的表现艺术 。本文所要分析探讨的艺术作品为普契尼所创作的意大利经典歌剧《曼侬·莱斯科》中的一首广为流传的女高音咏叹调《挂满柔软的幕帐》。 本文将对此咏叹调的音乐做出较深刻合理的剖析,同时分析不同歌唱家演唱此作品的风格,从中获取宝贵经验,以此阐述笔者对此咏叹调演唱风格的理解,以达到最佳的演唱效果 。 目前国内外的诸多学者都对此咏叹调进行了研究,但大多数研究都只停留在了对作品音乐本体的研究这一层面 。
关键词:挂满柔软的幕帐,曼侬·莱斯科,歌唱家演唱
贾科莫·普契尼是 19 世纪末期以及欧战前真实 主义歌剧艺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伟大的音 乐家 。普契尼一生主要作品有十二部,1893 年出版的 歌剧《曼依莱斯科》使普契尼 一 举成名,另有著名歌 剧《波西米亚人》《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朵》等 。 普契尼的作品追求主题的真实, 音乐具有非常强烈 的情感表达特征,同时具有浓厚的戏剧色彩,其在音 乐中注入了戏剧的对话手段将歌唱与剧情进行了 自 然衔接, 并采用不同国家的民族音乐对作品进行了 创新 。本文着重分析了歌剧《曼依·莱斯科》中的人物 曼依所演唱的经典咏叹调《挂满柔软的幕帐》,对此 音乐、演唱风格做出了简要分析。
一、歌剧《曼侬·莱斯科》剧情概述
创作于 19 世纪的普契尼歌剧《曼依·莱斯科》中, 曼依所唱咏叹调《挂满柔软的幕帐》为该剧经典唱段, 此部歌剧是以仆雷奥德同名小说《曼依莱斯科》以及 《骑士德格里厄德故事》 为故事题材所撰写而成的 。 故事讲述女主人公曼依是一位年轻漂亮又有些许爱 慕虚荣的姑娘, 曼依的哥哥莱斯科要将妹妹曼依送 往修道院修道,在队伍去往修道院的路上,少女曼依的美貌被老财务官杰农特垂涎,而在此时,帅气勇敢 的骑士格里奥出现在队伍中, 曼依与骑士格里奥二 人一见钟情 。骑士得知曼依的经历后,二人商量着从 队伍中私逃了出来,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二人花 光了积蓄,日子过得窘迫的曼依受到了金钱的诱惑, 决定重新回到杰农特身边,做杰农特的妾室 。之后曼 依过上了衣食无忧 、富丽堂皇的生活,但是曼依还是 会怀念与骑士在一起的时光 。几番波折,曼依和格里 奥二人复合并再次私奔, 在被杰农特发现之后,曼 依 、格里奥二人被抓去流放 。在逃亡的路上,曼依死 在了格里奥怀里 。咏叹调《挂满柔软的幕帐》是歌剧 第 二 幕 中 女 主 人 公 曼 依 成 为 杰 农 特 的 爱 妾 时 所 唱 的 。曼依的哥哥莱斯科去探望曼依,曼依将心事与他 诉说 。此时的曼依锦衣玉食却丝毫感受不到快乐,愈 发思念心上人格里奥,唱着咏叹调《挂满柔软的幕帐》 的曼依,歌声深情、忧伤又无奈。
二、咏叹调《挂满柔软的幕帐》的音乐简要分析
咏叹调是一种抒情题材的歌曲类型 。它是指带有伴奏声部, 或者若干声部的一种以美妙的歌曲形式表达出歌唱者情意的音乐作品 。咏叹调也是歌剧、轻歌剧、清唱剧、殉难歌及神剧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 咏叹调可以在演唱中作为单独的一段音乐作品,其 有很多共通的种类, 这些共通种类的咏叹调使表演 者可以充分发挥歌唱的技艺才华, 可以在丰富歌唱 艺术音乐风格种类的同时, 使歌唱类的艺术作品之 间具有对比性。
普契尼是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主要代表人物 之一 。普契尼将艺术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结合,用音 乐刻画出了许多鲜活 、个性的小人物,这些人物都是 生活在当时的普通人,每个人物都具有丰富的内心世 界 。普契尼用音乐表现出了社会下层阶级人们的思 维与情感,揭示社会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 。歌剧《曼 依·莱斯科》中的曼依是具有强烈悲剧性色彩的女性 人物,该人物的情感真实 、细腻又复杂 。歌剧《曼依· 莱斯科》的音乐结构生动多变,利用了多种不同的朗 诵调和丰富的管弦乐等发展手段相互配合 、相互融 入;更加注重音乐中乐队的表现力,音乐带有浓郁的 地域性色彩 。咏叹调《挂满柔软的幕帐》更是整部歌 剧中的典型唱段,是歌剧的灵魂所在,整部歌剧的中 心思想和主旨都在此体现了出来 。少女曼依的情感 牵动着整部歌剧音乐的走向, 将普契尼歌剧艺术中 人物角色内心的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咏叹调《挂满柔软的幕帐》大致可以分成 A(1 至 21 小节)和 B(22 至 38 小节)两个乐段,歌曲的开头 前奏采用降 E 调式 、四二拍 、慢速的节奏开始,以单 声部旋律连续的三个相同单音小字组音降 G 用顿音 方式演奏出来,随后下行至小字组 F 音、降 E 音(1 至 2 小节), 后跟一个向下大六度的音程跨度至大字组 降 G 音,随后采用变化音半音级进上行作为铺垫,引 出咏叹调的演唱旋律声部(3 至 5 小节)。从第六小节 开始,歌曲节奏由四二拍变化为四四拍,采用中等加 以流动的速度进入演唱主旋律, 伴奏声部配合着钢 琴连续相同的三音柱式和弦的单一演奏, 以此突出 歌唱者的演唱旋律, 更好地表现歌剧中曼依的人物 情感 。而此时的演唱旋律是由音与音之间的上行、下 行级进以及三度 、四度音程的向上 、向下跳进为主, 三个大连线的乐句构成(6 至 11 小节),三个乐句之 间关系是逐步递进,第三个乐句(9 至 11 小节)的强 弱关系是由弱到强,为歌曲的情绪变化做衔接,紧接 半拍休止后,突然节奏变慢下来,由之前连贯的强音 变成弱下来的顿音(11 至 12 小节),之后十三小节回 归原速 。由此形成歌曲第一个小的高潮,这反映了曼 依当时的情绪开始波动。
十四小节到二十小节大多采用连续平稳的 自然 或变化音音阶上行、下行级进 。十八小节后端至二十 小节开头采用连续三个向下跳进的三度音程达到演 唱最高音小字二组音降 B,将演唱旋律推向高潮后采 用向下纯四度音程至小字二组音 F 做自由延长,音 乐速度由之前的中等流动变得稍慢, 随后以平稳下 行音阶级进作为平复,直至再次回归原速 。这是歌曲 的 A 段的中心部分(14 至 21 小节)。A 段的音乐描述 了年轻少女曼依在成为老财务官杰农特的爱妾之后 的生活状态,曼依所待的卧室富丽堂皇,此时的生活 无比舒适,但曼依无视周围的一切,这些物质并没有 给她带来任何慰籍,反倒是让曼依感到异常冰冷 。曼 依想念与心爱之人格里奥在一起的甜蜜生活, 她在 挂满了柔软幕帐的卧室中沉思 。咏叹调的 A 段主要 表达了曼依对枯燥无味的现实生活的厌恶和对过去 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怀念。
咏叹调《挂满柔软的幕帐》从第二十二小节开始 进入音乐 B 段,B 段的调式由先前的降 E 调转为降 G 调进入,此段歌曲速度是由 A 段速度衔接而来的, 节拍由先前的四四拍变成四二拍, 相同速度下音符 时长被拉宽,整体保持了音乐的流动性,演唱旋律声 部以连续的多个小字二组音降 D 进入, 音乐有种停 滞不前的感觉 。后向下三度音程至小字一组音降 B (22 至 26 小节),此时旋律声部略显单一,因此其伴 奏声部的旋律较为流畅灵活,两者产生对比和变化, 使音乐更加和谐优美 。 随后由三十小节开始音乐再 次进入高潮, 由上行音阶级进后跟向上纯四度跳进 到达歌曲第二个最高音,小字二组音降 B,在最高音 上保持, 后采用带有装饰音的三连音的下行级进使 音乐再次平复, 速度依旧保持流动中速, 不需要渐 慢,随之进入尾声部分结束 。
B 段的音乐整体速度相对 A 段来说变化不多, 但节拍改变, 音符时长变长, 演唱时也应该更加流 动 。歌曲内容看似与 A 段相似,但它是 A 段的升华, 描述出了人物曼依原本的内心情绪, 跟随着音乐进 展,人物情感被强化,被点燃,内心的矛盾 、纠结与痛 苦更加交织缠绕在一起,这种感情的真实性刻画得非 常强烈,这是普契尼音乐创作风格的体现 。 由此,整 首咏叹调深度刻画出了作为普通少女面对物质与爱 情该如何选择时的困惑,以及勇敢追求真爱的鲜明女 性形象。整曲以前奏作为铺垫、A 段承接 B 段、构成一 个完整的音乐唱段,充分发挥出咏叹调抒情达意的音 乐特性 。 因此《挂满柔软的幕帐》这首咏叹调的呈现是十分优美 、扣人心弦的, 它成为众多女高音歌唱 家、歌唱学者乐于演唱、演绎的著名咏叹调之一。
三、《挂满柔软的幕帐》的演唱版本赏析与演唱体会
( 一 )不同歌唱家版本的演唱分析
从古至今, 国内外知名歌唱家及歌唱学者都对 《挂满柔软的幕帐》这首作品进行了演绎 。笔者选取 了广为流传的马里亚·卡拉斯、芮妮·弗莱明、安琪拉· 乔治乌三位歌唱家演绎的音乐版本进行比较分析。
玛利亚·卡拉斯是举世闻名的美籍希腊女高音 歌唱家,20 世纪最了不起的歌剧女王。卡拉斯曾主演 过《拉焦孔达》《阿依达》《托斯卡》等一系列歌剧,其 一生共担任了四十三个角色,演出过五百多场次,赢 得了无数的称赞 。卡拉斯演唱《挂满柔软的幕帐》时 仿佛存在某一种魔力, 她的歌声响起时就能把听众 的注意力完全带入到那如同天鹅绒般丝滑 、高贵 、浪 漫的歌声当中,声音里透露出了浓浓的贵族气质,极 具质感 。卡拉斯具有出色的乐感,她将这首咏叹调演 绎得自然 、真实 、恰到好处,能让人有一种舒服 、沁人 心脾的感觉,令人百听不厌 。卡拉斯在演唱这首作品 时节奏相对稍快,前段的情感处理很细腻 、淳朴,犹 如清泉一般干净、清爽 。卡拉斯前段的演绎是歌剧中 女主人公曼依对生活现状的一种倾诉, 这为歌曲后 段中的高音蓄积了能量 。曼依这一人物角色的感情 爆发力强,情绪变化鲜明,人物心情变化牵动着整部 歌剧音乐的发展和剧中人物关系的发展, 这些都需 要通过歌声传达给观众 。卡拉斯对于《挂满柔软的幕 帐》这首咏叹调的演唱把握得十分到位,她的发声唱 腔纯正、声音形象精准 、音色迷人 、语言感强,极具魅 力 。卡拉斯演唱此咏叹调中的 B 段时比 A 段更加流 动,其在旋律声部的尾声处加入了装饰音,善于运用 细微变化的滑音,每个音的演唱都充满了细节,却又 丝毫不会让听众察觉出故意为之的痕迹感,自然 、纯 洁、真切、热烈 。卡拉斯的演唱不得不让人钦佩,其是 当之无愧的歌剧女王 。这样的歌声不论是在过去的 20 世纪还是如今,又或是未来的某个时代,依旧是无 法替代的经典。
芮妮·弗莱明是当代著名美籍女高音歌唱家,被 誉为当今顶级抒情女高音,是世界各大歌剧院竞相聘 请的知名歌唱家 。弗莱明演唱此咏叹调时的节奏是 宽广舒缓的,其音色清亮透彻 、高贵典雅,歌词的咬 字发音清晰,演唱中带有气声,善于用气声 、混声来 制造抽泣、哭泣的悲伤情感 。弗莱明的歌声表现力很 强,充分展现了人物角色的心理状态,情感层次分明,情绪变化对比鲜明 。弗莱明用声音技巧营造出了无奈、悲伤的氛围感 。本文分析的演唱版本为交响乐队伴奏,台前拥有的乐队组织庞大,台下观众众多,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弗莱明歌声里萦绕的那一种失落孤独 、四下寂静 、心灰意冷的意境,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忧郁浪漫的迷人魅力,可以使听众深陷其中,为之动容 。弗莱明的演唱风格优雅而不失情绪的爆发,她的演唱功力深厚,底气十足,声音有起有伏,乐句 一气呵成,大线条乐句演唱的完整性和控制性都很好 。
安吉拉·乔治乌是活跃于当今歌剧界最具影响力的女高音歌唱家之一,她不仅具有华丽 、戏剧性的唱腔,而且拥有天使一般的美丽容貌,她是世界级的歌剧女神、歌剧明星 。乔治乌出演了众多意大利经典歌剧角色,是当代的歌剧女皇 。乔治乌利用迷人的音色把 《挂满柔软的幕帐》 这首咏叹调诠释得非常出色,其演唱整体速度相对更加具有流动性,演唱时中低声区很稳定 、扎实 。从听感上来说,乔治乌的胸声运用很好,演唱时喉头安放位置相对较低 。在演唱高音时, 乔治乌的音色高亢并且具有强烈的戏剧性色彩,声音穿透力强,声音的强弱对比明显,歌声 自然灵动,气息控制稳定 。乔治乌演唱时的整体速度节奏比弗莱明德的演唱版本相对稍快一些, 乔治乌对此咏叹调 B 段的演唱进行了提速, 增加了音乐的流动性,使歌唱推动了歌剧情节的发展 。其在结尾处未加入滑音 、装饰音的处理,乔治乌利用干净的音色,使人物情感的表达变得更为直接, 符合曼依作为年轻少女的那种简单 、直白的形象 。 同时,乔治乌十分注重舞台表现力,其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十分到位,不仅给观众传达了美的听觉和视觉享受, 而且凸显了歌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对于此咏叹调演唱的自我探究
笔者对《挂满柔软的幕帐》此咏叹调的谱面内容进行了学习,并且通过上网搜集相关音乐 、视频等方式,收集到了众多歌唱家演唱此咏叹调的不同版本 。在对搜集到的这些不同演唱版本的作品进行研究分析后, 整理罗列出了不同歌唱家演唱版本的特点和优势,并运用到了实际演唱当中 。 同时,本文还依据笔者的学习经验和理解能力对《挂满柔软的幕帐》进行了再度演唱分析 。笔者作为一名专业的声乐演员,认为歌者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演唱能力和良好的音乐素养, 演绎歌曲的最终目的是要深入到听众的心理。《挂满柔软的幕帐》的歌词为意大利语,歌者应细致地将歌词做好字对字翻译 。意大利语与汉语不同,要将此咏叹调的原文语言练好, 首先需要掌握意大 利语的基本发音规律 。学习意大利语的声调 、语速 、 断词断句,把握咏叹调中原文的语气 、情感与节奏 。 歌者在演唱时不可以随意换气、断词断句 。歌者应该 学习模仿原文的语气和语感来读词, 并配合咏叹调 的音乐节奏进行朗读 。同时,歌者应该结合此部歌剧 《曼依·莱斯科》 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普契尼的音乐 创作风格, 在分析过此咏叹调的情节发展以及歌剧 中的人物角色关系、情感变化发展之后,再进行演绎。 《挂满柔软的幕帐》 中表达了少女曼依因爱慕虚荣与 深爱的骑士分手后, 嫁给富有的杰农特却并不快乐, 看着卧室里的幕帐陷入悲伤与怀念之中无法自拔的 情绪 。根据以上内容,歌者应有清晰的演唱思路,情 绪表达应循序渐进,演唱时注意对气息的调控。
此曲开头前奏为五小节, 以单声部单音旋律进 行,钢琴以慢板的速度缓缓弹出,营造出了枯燥 、单 一 、沉闷的氛围,歌者在演唱时要迅速进入状态,小 字二组音降 E 弱起音连接一个大连线的乐句, 这要 求歌者的气息要稳且足够长, 并且做到由弱到强再 到弱的连贯演唱,从起音开始直到进入歌曲高潮前, 一直保持优美连贯的演唱风格, 直至音乐推向高潮 至演唱最高音小字二组音降 B 时, 歌曲律动才稍作 调整,但整体风格不变 。
另外, 演唱时咬字应注意此曲歌词原文中的双 辅音,注意发音规律,不能含糊而过 。还需注意此咏 叹调 A 段的钢琴伴奏声部与人声声部的节奏是交错 进行的,打破了常规的平衡感,歌者演唱时要注意与 钢琴伴奏声部之间的配合,两者交相呼应,不可破坏 此歌曲原有的美感 。演唱这一段时,一开始的声音是 微弱而又平缓的, 要唱出一位美丽少女正在用忧伤 的声音诉说自己的现状的景象, 歌声中的悲伤不可 做得太过,情感要真实自然,让听众也能置身于这间 美丽堂皇的卧室,让听众的心不免为之难过,产生共 鸣 。声音中还要传达出寂寞 、烦闷的心情,因为此时 曼依的内心十分空虚,没有精神的慰籍,使她感受不 到快乐 。依据歌词而言,此咏叹调中间段落(14 至 19 小节) 的歌词内容是曼依回忆起与心上人骑士格里 奥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内心散发出甜蜜的满足感 。歌 者演唱这段时声音要甜美柔情, 充分展现出年轻少 女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对爱人音容笑貌的留恋和回 忆 。紧接着后面的歌词(第 20 至 21 小节)唱到“现在一切都变样”! 这句歌词一下子把少女曼依从过去美 好的回忆中拉回到了冰冷的现实之中, 此时的曼依 内心是无比痛苦、惋惜、挣扎、纠结的 。曼依为自己贪 图金钱物质转头抛开心爱之人而感到内疚, 也为现 在所处的孤独 、乏味的生活而叹息,为认清现实并且 渴望回到爱人身边而发愁 。此时曼依这一人物的情 绪是十分饱满又复杂的, 咏叹调的伴奏声部音乐也 到达了高潮, 歌者在演唱时, 应充分把握曼依的情 感,歌声要具有爆发力 、表现力和戏剧性,声音当中 要传达出忧伤 、惋惜 、无奈 、甜蜜 、挣扎 、渴望这一系 列的情感变化和冲突 。演唱时要对声音的强弱、速度 的快慢以及音色的变化进行处理, 做到演唱时思路 清晰, 整体歌唱层次分明, 技术性处理不刻意不呆 板,使演唱达到流动 、自然 、真实的效果 。综上所述, 咏叹调《挂满柔软的幕帐》整体具有叙述性 、抒情性, 音乐上起承转合,跌宕起伏,演唱起来难度不小 。歌 唱者想要完整地演绎这首咏叹调, 需要通过以上分 析研究,并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学习,深入练习 、反 复揣摩。
四、结语
本文对意大利歌剧《曼依·莱斯科》中经典女高 音咏叹调《挂满柔软的幕帐》的音乐风格及演唱进行 了分析, 简要说明了此咏叹调的演唱声部旋律和伴 奏声部旋律的发展运用, 并结合三位著名女高音歌 唱家对此咏叹调作品的诠释进行了分析与对照,再 从声乐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对此咏叹调的演唱方法 、 情感处理 、语言文字等方面展开了思考与研究,提出 了合理的建议和看法 。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深入地 了解了该咏叹调的创作背景 、剧情发展 、角色人物关 系和人物性格, 深刻体会到了意大利歌剧艺术的魅 力和重要意义, 这些研究有助于歌唱学者在声乐演 唱学习的道路上收获更多启发 。对于今后的作品学 习,歌唱学者应更加注重专业演唱前的准备工作,发 挥主观能动性, 提高歌唱学者的演唱水平并加强对 自身音乐素养的提升, 努力将歌唱事业发展得越来 越好 。
参考文献 :
[1]黄蓉芳.浅析如何学唱一首新的歌剧咏叹调[J].群文天地,2010(06).
[2]管谨义 .西方声乐艺术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3]王次炤 .艺术学基础知识[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4]赵毅 .论歌剧咏叹调的处理[J].许昌师专学报,1998(0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55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