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时代变迁的背景下,主旋律电影同样需要不断发展,以满足观影者的观影需求。《我和我的家乡》作为近年来我国主旋律电影当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从当代中国的发展视角出发,由细节处入手,通过多段叙事达到了 阐述 一 个共同主题的 目 的 。从电影质量来看,《我和我的家乡》得到了观影者的认可;从艺术性来看,该电影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从思想性来看,电影将国家建设等思想完美融合 。本文根据“电影 、形式与风格”的基本理论,对这部电影进行解读 。
关键词:电影赏析,新主旋律,《我和我的家乡》
电影,尤其是反映生活的电影,达到吸引观影者 目的的基础是能够引发观影者的共鸣 。 因此传统意 义上叙述过于宏大 、与普通观影者的生活缺少互动 的电影已经无法吸引观影者的兴趣, 对主旋律电影 而言,若继续使用宏大叙事的模式,则无法吸引观影 者 。因此当下主旋律电影必须由细微处出发,从观影 者的视角出发讲述故事。
《我和我的家乡》作为一部多段叙事电影,由不 同的导演执导,因此不同单元的内容由于导演个人风 格的不同也会存在较大差异 。而这部电影各个单元 之间的共同点在于—— 小人物的视角 。放弃由宏大 视角切入的《我和我的家乡》,以观影者真正熟悉的 小人物为主视角,讲述了观影者更加熟悉的故事,因 此更能够引发观影者的共鸣 。
一、新主旋律叙事系统
电影并非创作者自己的艺术,同样需要与观影者 达成共鸣,也就是说,电影必须得到观影者的认同才 能够使电影具备价值 。波德维尔认为每一部电影都 应当是一个特定的地区在一个特点时间段内发生的 一件具有代表性特征的故事 。因此,电影本身应该具 有较高的故事性, 同时电影还应当具备一定的真实 性,使得观影者能够在观影过程中产生真正的共情 。
根据电影叙事的要求, 电影故事必须更为细腻且更加真实,从细节方面体现故事的地域性以及真实性 。叙述是电影的骨骼,也是电影的主线,更是电影组织的基础。
( 一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电影主线故事发生的原因,以及后续 的结果,因果关系是否成立直接影响到电影的根本, 如果电影当中的因果关系不符合逻辑时, 那么电影 本身就不能够成立 。很多电影之所以无法给观影者 真实感,甚至依然存在极为严重的漂浮感,就是由于 电影的因果关系并不符合逻辑, 或不符合电影发生 时代的基本思想逻辑 。因此在电影组织过程中,因果 关系的合理性是电影成立的基础,《我和我的家乡》 之所以具备极高的真实性, 就是因为这部电影当中 的故事大都具有极为合理的因果关系, 且所有单元 均与故事发生时代相符合。
电影这种艺术的主体为电影角色, 因此在打造电影因果关系时主要在于塑造电影角色, 即人物行为的因果关系。《我和我的家乡》作为一部单元类型的电影,每个单元的时长均较短,因此在故事塑造方面大都较为简单,但是其中依然有部分单元故事性较强,人物身上的因果关系较为清晰,如由俞白眉导演、邓超主演的《回乡之路》。《回乡之路》在故事塑造方 面采取了多次反转的形式,故事来回反转,使得这一 单元具有更高的戏剧性以及趣味性 。在故事推进的 过程中,观影者能够通过主角视角,透过虚假的感情 感受到隐藏的真实感情, 并自觉接受导演想要传递 的思想。《回乡之路》男主角乔树林是一个喜剧式人 物,同时也是一个颇具思想深度的喜剧式人物 。在故 事之初,导演并没有将主角塑造为一个正面的形象, 最初阶段的乔树林甚至是一个极为符合观影者固定 思 维 认 知 的“油 腻 ”男 性—— 墨 镜 、金 链 子;油 腔 滑 调,和 主 播 纠 缠 不 清,这 一 阶 段 观 影 者 对 主 角 未 来 发展的认定基本为如下两个方向:主角作为反面教 材 发 展;主 角 通 过 故 事 改变 自 己 的 行 为,成 为 一 个 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人 。然而《回乡之路》最大也 是 最 重 要 的 故 事 反 转 就 在 于 主 角 与 观 影 者 的 认 知 并不完全一 致 。通过主角家乡小学学生的作文,观 众第一 次认识到:主角所有看似不正常的行为其实 都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并且原因都是具有积极意 义的 。导演通过弱化主角行为动机这一形式,在电 影单元当中设置了众多反转机会 。在故事不断推进 的 过 程 中,通 过 主 角 行 为 的 一 层层 揭 示,最 终 确 立 了主角的正面形象,主角的大爱以及可敬并非导演 强制灌输给观影者,而是观影者在故事推进过程当 中主观感受 、主动认知的,由此这个故事更具可信度 以及真实性。
(二)叙事视角以及叙述者
虽然主角视角能够让观影者与主角一起参与到 电影当中, 然而并非所有的电影均适合使用主角视 角进行叙事 。在《我和我的家乡》这部电影中,《神笔 马亮》这个单元就采用了全知视角以及叙事者转变的 模式 。一般情况下, 全知视角不利于电影增强趣味 性,但是《神笔马亮》不同,这个单元的趣味性正是由 于采用了全知视角 。在全知视角下,观影者能够了解 主 角 马 亮 并 没 有 选 择 出国 进 修 而 是 选 择 到 乡 村 扶 贫,而主角马亮的妻子并不知道这一情况,认定主角 已经出国 。从主角或主角妻子视角来看,这一单元的 故事均不存在较大的趣味性, 但是由于观影者通过 全知视角提前了解了完整的故事, 因此从故事推进 中获得了大量的乐趣 。一个乡村扶贫工作者,在家庭 不了解 、不支持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选择扶贫工作, 从故事本身而言,其并不具备趣味性,而是一个极为 正式 、严肃的故事,《神笔马亮》 的导演通过全知视 角,以及叙述者的转变,使得这个极为严肃的故事变 得充满趣味性,更能够引发观影者的观影兴趣 。
《神笔马亮》的主角马亮、《回乡之路》的主角乔 树林,在人物塑造方面被称为“平民英雄”。“平民英 雄”指具有英雄属性 、极具代表性但本身并非特殊群 体的一类角色,我国主旋律电影在“平民英雄”的塑 造方面很长一段时间存在空白 。过去,我国主旋律电 影大部分以事件作为叙述主体, 以事件为主要内容 的电影一方面很难使得观影者产生代入感, 另一方 面,同样难以引发观影者的共情 。而传统主旋律电影 中以人物作为主线的部分依然存在一定问题, 传统 主旋律电影的主角一般为典型人物, 这些典型人物 虽然人格高尚,但是与观影者的生活相差过多,且由 于电影在叙述过程中过分强调典型人物的正面性, 因此人物的真实性难以得到人们认可 。而新主旋律 电影则完全不同,以《我和我的家乡》为例,这部电影 当中所有的主角虽然同样具有典型人物“品德高尚” 的内在属性,然而在人物行为方面,这些主角与典型 人物并不一样,《家乡》 的主角们大都同样存在与观 影者相同的迷茫和犹豫,在电影展示的生活中,主角 同样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北京好人》的主 角张北京,不仅生活中遇到很多问题,同时张北京的 行为并不符合正面角色的要求, 但这个更为真实的 主角更能够获得观影者的认同 。
(三)碎片叙事
《我和我的家乡》 作为一部单元类型的作品,受 限于电影时长,尤其是每个单元的时长,因此在叙事 方面无法通过线性叙事构建完整的故事情节。《我和 我的家乡》在叙事方面采用了碎片叙事模式,即每个 单元主要展示的均为故事当中冲突爆发的节点,而 与冲突爆发相关事件形成的原因 、对主角以及主要 配角行为,以及性格的展示等,均通过闪回等碎片化 叙述模式展现 。这部电影的核心要素是“年夜饭”,对 中国人而言,“年夜饭” 这个概念与家 、家乡直接相 关,因此通过“年夜饭”这个概念能够使得电影的主 角和观影者产生对家乡的联想, 由此电影想要阐述 的“不同家乡 、同一片乡情”的理念就能够被观影者 自觉接受 。碎片化叙事模式,在短片以及单元式电影 当中使用较为普遍,使用价值同样较高 。线性叙述的 模式,不仅需要构建完整的时空,同时需要将因果关 系链条上所有的相关内容清晰叙述, 而碎片式的叙 事 则 能 够 根 据 叙 述 需 求 选 择 适 当 碎 片 插 入 故 事 当 中 。在《天上掉下个 UFO》这一单元当中,矛盾爆发的 部分叙述极为紧凑,非常吸引观影者的眼球,而其中 插入的碎片则使得该单元更为完整, 能够将整个故 事情节讲述清晰 。
二、新主旋律电影风格
电影艺术从诞生至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当前电影当中普遍应用的技术以及方法均是电影艺 术发展过程中已经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法 。真正优秀 的电影不仅能够使用成熟的技术方法, 同样能够通 过特殊性方法的使用体现出电影导演个人的审美情 趣 。电影被称为“导演的艺术”,正是由于电影最终的 展现形式与导演本身的审美以及喜好直接相关。《我 和我的家乡》作为一部单元式电影,在整体的情感表 达以及电影类型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 但是不同单 元的技巧应用与单元导演本身的审美习惯相关。
( 一 )场面
电影场面作为电影语言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 成部分, 对电影的情感表达以及思想展示具有重要 作用 。由于不同电影要展现的内容不同,因此场面的 调度方面同样存在较大差别。《我和我的家乡》作为 一部叙述真实生活的电影,为避免出现悬浮感,因此 场面上会尽可能地与真实生活场景保持一致 。 以其 中《北京好人》这一单元为例,主角张北京生活的环 境与故事背景保持了高度一致, 并且完全符合 “北 漂”一族的生活环境。《北京好人》当中主角住处的拍 摄,即家具以及所有物品的使用 、场景与整体区域的 结合均使得主角的生活无比真实, 能够引发在外务 工人员的真正共情。
另外,电影当中角色的服装同样与环境 、单元剧 情要求相匹配。《我和我的家乡》虽然是一部正剧类 型的电影,但是其中大部分导演均选择采用轻喜剧的 形式讲述故事 。为此,角色的服装大都较为活泼,如 《神笔马亮》这一单元,主角马亮性格活泼 、主动性较 强,因此这个单元中马亮的所有服装均颜色明亮 、款 式活泼;《天上掉下个 UFO》 当中, 阿福在宣传家乡 时, 穿着的 UFO 服装在活泼以及粗糙方面同样符合 人物的性格以及设定。
(二)长镜头
长镜头的效果与多个短镜头并不相同,电影当中 长镜头的比例一般情况下远远小于纪录片当中的长 镜头,这一差别正是由于长镜头能够更真实 。长镜头 与短镜头不同,长镜头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剪辑,因 此能够给观看者一种“真实”的感受,因此以记录为 主的纪录片普遍选择使用长镜头 。 电影当中使用长 镜头,除能够增强真实感外,同时能够增强力量感 。 相比短镜头,长镜头不具备太强的力量感,但是其震 撼性却远远高于短镜头组合。《我和我的家乡》当中 使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增强真实感,同时使得电影的力量感更强。
(三)电影声音
电影艺术经历了由无声到有声的变化,有声电影普及后很长一段时间当中, 演员的配音同样是电影中唯一的声音 。随着电影的进一步发展,电影声音已经不仅限于演员配音,同时包含了电影音乐,而电影音乐对电影的影响更为显著 。很多电影由于错误使用音乐,不仅没能通过音乐为电影加分,反而影响到观影者的情感体验 。我国电影音乐的使用具有传统优势,如:建国前的早期电影《马路天使》,其配乐《天涯歌女》直至今日仍旧是认知度很高的电影音乐,当《天涯歌女》在电影中响起时,即便如今的观影者,也会产生情感共鸣。《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作为《冰山上的来客》中重要的配乐,同样是这部电影情感的集中体现,音乐响起的瞬间,整部电影的情感全面爆发,观影者彻底与电影共情。《我和我的家乡》这部电影同样非常重视电影音乐,如《回乡之路》这 一 单元当中,使用了《让世界充满爱》作为重要配乐,导演通过将音乐与剪辑融合在一起, 使得音乐与电影成为一体 。这首创作于 1986 年的歌曲,旋律婉转而充满力量,伴随着歌曲,观影者被电影当中范老师和姜小峰的关系彻底感动 。
除善用电影音乐外,《我和我的家乡》这部以“家乡”为主题的电影充分运用了与家乡关联的方言 。我国大部分商业类型的电影普遍选用普通话, 主要原因是不同地区的观众使用的方言各不相同, 普通话更能够满足观影者观影需要 。而作为以“家乡”为主要内容的电影,普通话缺乏“乡音”,也难以引动观影者的情感 。因此在电影当中,不同单元的导演普遍使用方言,如:《回乡之路》当中闫妮就使用了方言,闫妮饰演的角色作为一个底层的网红主播, 为表现这个角色的底层属性, 电影中这个角色直播以及生活当中使用了不同的口音, 这个角色在直播当中不经意展露的部分方言口音,使得这个角色更加丰满 。而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回到家乡后大量使用方言, 同时表现了这个角色在外以及回到家乡之后不同的心理状态 。在这个单元当中,方言不仅能够体现出主角的小人物特色, 同时使得人物以及人物的背景融合更加彻底。《北京好人》这一单元同样使用了大量方言,在这个单元中, 使用方言的主角以及与主角类似的“北漂”, 与使用普通话的北京人和融入北京的外地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
三、新主旋律电影风格的文化传递
自新主旋律电影风格诞生以来,已经得到了市场以及文化学界的全面认可 。一方面,新主旋律电影风 格作为主旋律电影风格的延续, 同样能够传递中国 精神,具备思想引导的作用,另 一 方面,与以往的主 旋律电影风格不同, 新主旋律电影风格更加符合现 代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能够获得当代观影者的认同, 因此无论在市场表现或者思想认同方面, 新主旋律 电影表现更好 。如《我和我的家乡》不仅同样具备电 影的戏剧冲突,且具有较高的观影价值,同时还将家 乡建设 、乡村扶贫等精神融入到电影当中,以更为柔 和的形式完成了思想传递。
( 一 )“差异原则”的电影运用
现代心理学中将“差异原则”分为绝对差异以及 相对差异, 其中相对差异指超出个体对当前环境期 待以及认知的视物。无论绝对差异或相对差异,均能 够带来全新的刺激以及新的体验 。在电影当中,电影 构建的故事环境与观影者生活环境相似, 这样能够 与观影者的生活环境形成一定关联, 从而引发观影 者的共情, 在电影的叙述与观影者的期待和想象形 成极大反转时,能够给予观影者足够的刺激,并引发 观影者思考 。如《回乡之路》这一单元中,作为单元电 影中的一段,这个单元依然使用大量篇幅,将主角乔 树林塑造成一个现代社会中较为常见的油滑 、功利 且“极不可靠”的形象,当观影者已经对这一形象产 生认可时,乔树林后续的行为逻辑被揭示,这样能够 给观影者带来极大的刺激,引发观影者深入思考。
(二)景观对新主旋律电影风格的作用
《我和我的家乡》作为一部以“家乡”为主题的电 影,通过在电影当中塑造电影地理版图,对我国大部 分地区的家乡情怀进行了电影角度的描述 。如华北 的代表为北京地区 、华东的代表为杭州地区 、西南的 代表为黔南地区 、西北的代表为榆林地区 、东北的代 表为沈阳地区,由于地理上的差别,不同地区之间同 样存在不同的文化, 然而电影最后不同文化的融合 使得“家乡”这个概念由地区上升到了国家 。为展示 不同地区的文化以及区域特色, 电影选用了具备代 表性的景观 。如在《北京好人》这个单元中,一些情节 设置为室内情节, 人物之间在室内的互动能够体现 出北京市井文化的影响;《天上掉下个 UFO》 这个单 元的故事背景为黔南地区, 黔南独特的地理环境以 及自然风貌,包括在科技发展背景下建立的“中国天 眼”,使得电影背景与故事的人文背景形成了完美融 合,为电影故事留下了可信的底色 。
(三)民族精神的有机应用
我国引入的国外文艺作品即便质量较好也很难 取得较好的票房成绩,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为: 文艺电影中承载了以导演为核心的创作者大量个人 思想以及认知, 在民族精神以及民族认知相差较大 的情况下,国外的文艺影片难以被我国人民理解 。而 作为承载思想传递任务的新主旋律电影风格, 在电 影内核方面不仅体现出建设家乡等当代精神, 同时 充分以“性善论”作为连接,将对家乡的爱与人性的 善连接在一起 。如:《北京好人》单元中主角在买车与 救助亲人之间选择了后者;《天上掉下个 UFO》 单元 中农民发明家主角利用个人的能力帮助家乡充分利 用资源获得发展;《最后一课》 单元中范老师即便工 作到最后一天依然在教学 。
四、结语
我国电影工业开启并不晚,受到 20 世纪社会政 治文化的影响, 因此电影工业长时间以来一直处于 停滞阶段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电影 工业同样取得了快速发展 。我国的电影,尤其承载着 思想宣传作用的新主旋律电影, 应当具备如下基本 特点:1.中国电影应当讲述中国故事 。我国的电影在 电影语言以及电影技术的使用方面, 可以参考国际 先进技术,然而在电影思想方面,必须以中国式的精 神作为底色 。2.在故事讲述方面,我国的新主旋律电 影不仅要满足我国观影者的共情需求, 同时应当能 够引发其他国家观影者的共情 。因此在叙事方面,新 主旋律电影必须采用更为普遍的叙事形式, 使得新 主旋律电影的故事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被认可。3.新主 旋律电影应当与现代电影工业相匹配 。 因此在引入 资本完成电影拍摄的同时, 新主旋律电影同样应当 为电影公司带来真正的回报 。新主旋律是我国电影 产业的全新尝试,也是我国思想传播的有效途径,促 进新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使得如《我和我的家乡》此 类优秀的新主旋律电影持续产出, 也是我国电影产 业的发展重点。
参考文献 :
[1]王一卓 .非均衡构图对电影画面造型的作用[J].艺海,2018(06): 86-88.
[2]赵轩 .类型探索与民间立场:20 世纪 80 年代国产恐怖惊悚电 影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1(05):86-96.
[3]余春兰 .传播仪式观视域下主旋律电影传播研究—— 以电影 《我和我的家乡》为例[J].东南传播,2021(06):62-6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54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