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冯梦龙三言小说中次要人物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3-30 10:38:3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冯梦龙的三言小说作为明朝时期最为通俗易懂的小说代表,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我国古代白话文形式小说的兴起。自其问世以来,引起了学术界诸多研究大家的研究热情,直至今日,针对三言方面的研究在其人物形象、艺术价值、思想主题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其次要人物的研究方面却仍存在不足,尽管针对三言当中的各类人物的形象研究较多,然而主要集中在单一和零散性等特点上,且多以主要人物为研究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三言小说的整体研究进程。而本文主要从次要人物的概念出发,对其形象和功能进行分析,以此来更进一步的探索冯梦龙三言小说的整体价值。

  关键词:冯梦龙;三言小说;次要人物

  小说是通过对故事的叙述来反映生活的一种形式,主要是借助人物来展开的,因此,人物是小说中最根本核心的存在。在小说中,可以将其人物分为主要和次要人物两种。本文主要是是对冯梦龙的白话小说集三言中所涉及的次要人物进行分析。对于次要人物的概念,在古代小说的研究中并没有较为系统和详细的研究,其形象和功能也常会被读者忽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针对冯梦龙三言小说的接受和理解。因此,对冯梦龙三言小说中次要人物进行详细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古代白话文小说的研究空白。

  一、次要人物的概念分析

  所谓的小说次要人物主要是针对主要人物来说的。主要人物也就是小说里的主人公,在小说的整个故事和结构中起到主导作用且更受重视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剧情的发展和小说的主题。而相对的,次要人物在整个小说叙述过程中的作用较低于主要人物,但是在其中仍具有一定的价值。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次要人物的认识还停留在主要人物的陪衬作用上,人为次要人物始终无法与主要人物相媲美。而在这样的理念的影响之下,作为作家往往会将精力集中在主要人物的刻画上面,在次要人物上则常常被省略,认为次要人物是无关紧要的存在。而事实情况是,在大多数的文学作品当中,常会出现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不相上下的情况,甚至会有喧宾得主的情况出现。从古至今,在文学作品中,让人记忆犹新的次要人物数不胜数,自小说当中一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而在三言当中,这样的人物也不计其数,例如在《警世通言》当中的刘翁和《喻世明言》当中的薛婆,都是以次要人物的身份在整个故事中发挥出其特定的作用,具有鲜明的人物特点和故事线。

  本文所讲在三言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与人们所了解的小人物仍有一定的区别,小人物主要是指在市井当中生存的等级较低、身边卑微的普通人。在三言小说中,每一篇都会有个次要人物出现,这些人物在小说整个述说过程中出现的次数各不相同,所以,对此要进行类别区分。同时在小说叙述过程中还会有许多的过场人物出现,一些甚至没有姓名,但是对整个故事的连贯性和情境的氛围当中起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部分次要人物尽管在整个小说当中是属于次要的存在,但是在特定的章节或者独立的情节当中又成为主要人物。

\

  所以,在三言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主要是指与主要人物有着密切关系并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结构当中有着重要意义的人物,这类人物在整个故事当中是仅次于主要人物的存在。而次要人物除了以上所说的核心次要人物之外,还有其他次要人物,这类人物同样对故事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因此,对次要人物可以根据其与主要人物、情节开展和自身的价值三方面进行评判[1]。

  二、次要人物的形象分析

  在冯梦龙三言小说中,有诸多次要人物的存在,他们的地位和个人价值也各不相同,人们针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分析,结合其在故事中的整体形象可以大致分为正面、反面和中立三种,在此主要以正面和反面形象为主进行详细分析。

  (一)次要人物的正面形象

  三言当中的大多数正面想象都是真善美的象征,这类形象都承载着其作者的内心情感,并为小说的价值观奠定基基调。其次要人物大多都是在主人公的协助下向着美好的一面发展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正面形象有:

  1.较为善良且聪明人物

  这类形象均以德才兼备为基础,敢于挑战传统思想,具有一定的主观意识,大多数都是勤劳勇敢或者聪明勇敢的巾帼不让须眉的形象。尽管在小说中存在度不高,但是却体现出了自身敢于反抗,打破固有思想获得新生活的拼搏精神。第一种是善解人意,温婉贤淑。这类人物主要对长辈孝顺恭敬,通情达理,为家庭默默付出,不求回报,一直努力维系着家庭的和睦。例如在《喻世明言》当中的平氏,尽管其命运多舛,一生坎坷,但是却仍旧能够守住本心,善良聪慧,即使丈夫病情严重,却依旧不离不弃,直至其病入膏肓也始终如一。足以见得平氏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并在丈夫去世之后哪怕孤苦无依之时也不曾改嫁,直到最后走投无路,为了殡葬丈夫才答应嫁给他人,并在之后的生活中凭借自身的善良和贤能赢得了他人的喜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小说对类似于平氏的赞美和美好的祝愿。

  第二种是爱憎分明,坚强独立。在冯梦龙的小说世界中,部分角色爱憎分明、敢爱敢恨、勇敢独立,能够打破婚姻的桎梏。例如在《喻世明言》当中的田氏,她的形象就是爱憎分明、果敢独立。田氏出生在书香世家,知书达礼,但是当她知道真相和对自己不公平的事情之后,没有选择继续隐忍,毅然决然的决定离开,从新开展新的生活,这也不难看出田氏本就是一个爱憎分明、性情刚烈、有自己想法并敢于打破固有思想的人。

  2.救人于危难的侠义之士

  所谓的侠义之士主要是指那些为他人提供帮助不注重个人得失的人物,这类人物通常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社会背景也不相同,但是却都有着侠义的精神,常常救人于危难。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例如在《警世通言》当中的徐用,尽管他在整个故事中使一个次要人物,但是他却有着自己的个人魅力。而作为兄弟的徐能,却与贼人一起烧杀抢掠,手段残忍,但是徐用却一直能够做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常将徐能劫持之人放走,能够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也会经常劝阻徐能。

  3.具有人情味的官员

  在三言中尽管有许多助纣为虐的恶毒官吏,但是仍然不乏一些具有人情味、一心为民的官员,尽管他们身处高位,却仍旧坚持以民为本,一心为民办事,不再是大众印象中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而是真真正正的父母官。例如在《喻世明言》中的许公,就是一位爱护晚辈、有成人之美的官员,不但挽救了走投无路的玉奴,还收她为义女,并帮助他惩罚了凉薄的莫稽,而在莫稽认真的悔过之后帮助二人重归于好。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来许公的宽宏大量,并从侧面显示出了许公的威望,最终使得玉奴重获幸福。同样的在这部小说中还有李公,他也是促成小说中主要人物李秀卿及黄善聪完结局的关键人物。他们都是促成他人美满姻缘的官员形象。

\
  4.忠心的仆人

  三言中所涉及到的仆人大多都是走过场的存在,基本上在整个故事的发展中没有太大的作用,但是仍旧存在部分突出的仆人和婢女形象。他们大多是主人公身边的人,帮助小姐公子传递消息,或者是协助老爷处理家中琐事,通常是主人公身边及其重要的人物。尽管这类人身份卑微,但是他们忠心为主,体现出了他们在正义方面的执着精神。

  5.慈爱的家长

  在封建社会,长辈在家中的地位较高,尤其是作为父亲,古代时期对父亲的评价及其高。对于他们来讲,家长是家庭能否管理得当的关键。在三言中就有一些思想开明、仁慈的家长存在,他们在子女面前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以身作则。散发着高洁的德行。

  (二)次要人物的反面形象

  在冯梦龙的三言小说中所涉及到的反面次要人物主要是体现出反面形象,但是在其中不难看出作者对这类人物的态度,但是正是有了这类人物的存在才能衬托出主人公的正面人物形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小说所想表达的批判力度,让小说的情节可以更进一步的得到升华。正是有了对这类反面的次要人物的生动描写,才更能激发人们内心的正义感和对主要人物的同情心,因此,反面形象对整个小说的主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冯梦龙在三言中刻画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反面形象,像《醒世恒言》当中的焦榕和之前提到的徐能,或者是《喻世明言》当中的善继等等。但是却通过对这些次要人物的反面形象的描写,针对次要人物的反面形象和主要人物的形象进行对比,将主要人物的形象呈现的更加立体,进而使读者更能理解主要人物的行事作风。

  三、次要人物的功能分析

  (一)次要人物在小说故事叙述中的作用

  冯梦龙的三言小说中,各卷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存在,但是在想说的额整体构思上会更加注重主次、增减等艺术处理,通过其主要人物的轨迹将整个故事的结构构建出来,让其中涉及到的次要人物在其中进行衔接,最终达到整个故障丰富完整的目的。因此,在故事结构中次要人物主要的作用有:首先是在双线形式下,次要人物作为其中一环来进行。例如在《警世通言》当中,一条线是吕大朗拾金不昧寻回儿子,之后又救起落水乘客使得弟弟获救,一家团圆,而另一条线则是作为次要人物的吕宝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想对其大嫂不利最终阴差阳错的卖掉了自己的妻子,小说呈现出的是一正一反的两条线,通过次要人物和主要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二是在单线结构中,次要人物作为串联点。而最后一种是在人物错位的结构形式下,次要人物作为错位的促成原因存在。无论是那种形式,次要人物在故事的结构中走势关键枢纽的存在[2]。

  而在故事情节的生产方面,为了吸引大众的注意,三言小说的故事情节会更加引人入胜、跌宕起伏。而在次要人物的刻画上,也不像其他小说那样只注重次要人物对情节的推动而忽略人物形象,三言小说会在注重情节发展的同时也会注重人物的描写,通过对次要人物的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及肖像描写等使次要人物更加的灵活,故事更加饱满,情节环环相扣。在一定程度上次要人物的出现使得情节的发展找到的突破口,在主要人物遇到一定选择的压力时,可以通过次要人物的影响使其能够迅速做出决定,以此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另外当故事发展到一定转折关键时期时,可以借助次要人物的出现促进情节的发展。除此之外,次要人物的出现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故事更加有悬念,为之后的发展埋下伏笔。

  (二)次要人物在语言风格生成中的作用

  三言小说作为古代白话文最具代表的小说。其语言风格上会更加的轻快、鲜明,体现出了生活与艺术的高度统一。三言小说中所涉及的人物大多是市井当中的小人物,具有浓郁的市民气息,所以,小说的语言更加的通俗易懂,鲜明生动,完全的符合其中人物的身份,更多的采用了口语进行描写。除此之外,在三言小说中针对次要人物的描写上运用了大量的俗语和比喻句,这也使得其中的人物更加具有表现力,例如在《警世通信》当中对两个媒婆的对话描写中就运用了大量的俗语和方言等白话文,使得这一段的语言更加的贴合人物身份,语言生动有趣。在比如在《喻世明言》当中曾描写过皇甫殿和僧儿的对话,其中多是采用了口语来完成,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的融入到当时的情境当中。

  (三)次要人物在其他人物塑造中的作用

  从人物的形象方面来分析,小说当中的次要人物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助于主要人物的形象形成,同时还可以在特定的情节中引出其他人物的形象。所以,在一篇小说中,次要人物主要起到连缀和承上启下的作痛。次要人物不但可以与主要人物产生紧密的关系,同样与其他的次要人物也有一定的联系。首先,次要人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和衬托出主要人物。通过对次要人物的描写,可以从侧面体现出主要人物的正面形象,使其故事线更加完整。其次,次要人物可以作为主要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沟通联系。在一定情境中,由于某种原因主要人物无法直接将原因说明,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次要人物的设定将隐情说明,这样不但不会破坏主要人物的形象,还能够促进整个情境的发展,将一些不适合主要人物说明的事情通过次要人物之口说出。再次,次要人物在一定情境下可以引出其他人物,使整个文章更加的连贯。

  结语

  综上所述,冯梦龙的三言小说作为白话文中的代表作品,本文主要从其次要人物形象和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体现出了其次要人物在整个三言小说故事当中的重要意义,使人们不但能够增强对三言小说当中人物形象的了解,更有助于归纳我国古代白话文小说当中涉及到的次要人物和其他要素之间存在的关系,从而增加对古代文学的深入了解和研究,以期对日后学者研究提供一定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春晖.冯梦龙“三言”中的次要人物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丁逸芳.冯梦龙三言小说中次要人物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01):231-2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6788.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