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当代壁画的创作过程中,其主体承载形式一直在不断的变化,可以说,壁画是一门可以随着应用材料不断更替而进行更新创作的一门架上绘画学科,从现代艺术的视角来看,壁画已经打破了绘画学科的边界范围,成为了一门更类似于综合材料类绘画与装置艺术两种艺术门类的融合学科,随着当代艺术创作手法多元化的兴起,壁画艺术的概念也被渐渐模糊,许多从事壁画领域的艺术家已经不再尝试给壁画下定义,从而使该门类艺术走向了一个融合与接纳的状态,当代壁画的创作不仅仅在材料上寻求突破,在空间的表达,意识的表达,使用功能的表达上也在日益更迭。同时,在壁画创作中注重运用地域的历史文化积淀与精神文化资源来体现作品的情感与内涵,使观众能够深切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时代内涵。
总的来说,当代壁画创作的过程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艺术家对于社会及生产工具不断的进行思考而发展的。
关键词:当代壁画;艺术创作;综合材料
一、当代壁画的起源与形式
壁画可以涵盖一切绘画中的形式种类,包容性强、表现手段多样是这门艺术形式一直以来的特点。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壁画是人类记录生活形式中的一部分。例如:古埃及时期的带有强烈地域色彩的浮雕着色壁画;两河流域表现宫廷生活与战争的装饰性壁画;欧洲中世纪的以琉璃为创作媒介的教堂壁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创作最为杰出。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艺术形式的理念被不断扩充并填入新的概念,各种艺术流派之间的界限被不断混淆,壁画的概念,在几千年中一直不断地被改变,其原本的概念即是以墙壁为载体,绘画为形式的建筑物中的附属性装饰画;而在不同国家艺术家的创作与对此门类艺术理解不同的情况下,壁画的概念已经变成了以任何绘画形式和材料为表现形势的一种综合类绘画和装置同为一体的艺术;同时,它也可以理解为一切悬挂在墙壁上的绘画作品。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壁画;以毕加索为代表的抽象派壁画;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浮世绘风格壁画;社会主义时期苏联以列宾美院严谨造型风格为主的政治性宣传壁画等,现代化潮流的到来冲击了大部分艺术领域,在这个包罗万象且日新月异的艺术环境下,流派的概念已不再重要,追寻融合与创新成为了当下艺术领域创作的主流观念。如日中天的造型时代已接近落幕,万象具新的当代艺术正在娓娓道来。正如伟大先贤在数千年前的预见,巅峰不会一直屹立不倒,而会以一种崭新的姿态重归顶点。

壁画的表现不同于油画、版画、水彩等其他绘画艺术门类,其包容性很强,且具有不可移动性,留给艺术家个人发挥的空间更大。且:其画面组成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整体式、一体画”传统画面中的表现手段,它可采用分割、拼接、装置、浮雕、镶嵌、陶瓷、表面化学加工处理等。壁画艺术最大的魅力在于创作手段的不确定性,任何可为所用的表现手段皆可以用之,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壁画也是墙壁上的艺术,即所有悬挂在墙面上的画都可以称为壁画,但正是由于其综合包容的特性,很多时候壁画需要为特定的室内或室外空间所服务,因此,壁画需要服务于各种范畴的公共空间。越大的艺术概念承担的艺术责任也就更多。由于这种种类的丰富性,壁画艺术家必须对不同种类的表现手法皆有所涉猎,甚至于精通,经典表现手法如:镶嵌、马赛克、综合材料、低浮雕、平面装饰(室内用最多)、国画铁线描、重彩等诸如此类的来自各个绘画种类的经典表现形式,除了雕塑领域中对空间的理解和要求之外,壁画几乎涵盖了所有可以用到的一切创作手法,在一些特定的公共场合中,一些圆雕、高浮雕也被纳入了壁画的众多表现形式之列,可以说,一门综合艺术的表现手段不会受到绘画种类的束缚,更不应该局限于某一单一的表现形式。推陈出新是唯一不变的创作方式。除此之外,壁画的表现手段也会随着不同时代的代表风格与服务场景的不同而变化,一如浮雕壁画,材料壁画,大理石壁画,漆画,挂毯。可以说,壁画艺术的包容性、涵盖性、应用性,已经远远超出与其本身所表达的体系与内容。总的来看,壁画艺术是以其广泛涉猎,手段多样为突出风格代表的一种艺术门类,在人类所创造的艺术门类中,单从表现手段来说,壁画就有数十种不同的材料介质可以运用,这在其他艺术门类中是很少见的。不仅如此,壁画艺术还可以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种融会贯通型的特点,在很多的现代壁画作品中,都吸收并借鉴了古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后现代时期的艺术表现手法,而且不仅仅是停留于严谨扎实的造型借鉴,对于抽象派的一些解构重组,雕塑艺术中的空间切割,平面艺术中的平面化形式语言都有大量的汲取与再创新。多样化的表现手段使壁画艺术世界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面貌,但是同时也为艺术家在创作方面带来了较为不易的统筹兼顾,创作手段的过于多样化有些时候带来的不是便捷,而是在某种程度上的禁锢。诚然,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加工与生产的同时,当然是掌握的手段越多样越好,这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无论身处于哪个时代,都应顺应其时代特色的发展,艺术门类的创新,这一点正好适应了壁画艺术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壁画不再仅仅局限于墙壁上的画作,尽管它服务于墙壁;壁画艺术家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绘画种类的表达,应跳出平面在多元化的空间内来思考,这样才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艺术时代潮流中把握住自我与创作的本真,更好地扩充壁画艺术的种类与概念。
二、当代壁画创作的多元性与材料个性
壁画作为一门表达材料与平面空间的艺术,应该具有装饰感与设计感,艺术家不仅要单独描绘一个物体或者一个场景,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绘画语言的设计和绘画色彩的独到运用。基于此来体现壁画与其他绘画种类的不同和源自本身的高度容纳性与概括性,“当代”一词,是对壁画本身的创作历史所划分的一个时间界限,基于此,我们可以把壁画分为几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创作时期。当代壁画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起源于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绘--即日本的风俗画,这种承载于手绘与版画的特殊的装饰类艺术形式,给19世纪的古典主义与印象主义诸流派大师带来了不小的启发;同时也给当代壁画予以绘画语言和表现材料上革命式的启迪与突破。自此,壁画的功能不再以描绘与记叙为主要功能,从而转向以运用不同种类的表现材料与绘画语言为基本载体。就我国国内的壁画创作领域来说:自1979年机场壁画运动以来,壁画艺术已不仅仅满足于服务墙壁,在祝大年的作品《森林之歌》中,仅在表现手段上就采用了陶瓷、重彩、拼贴等技术来表现在一个平面空间内采用不同材料的绘画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同时,在融合周边空间的基础上,采用了中国画中重彩和工笔线描的手法与所处墙壁区分开来,在这种大构图的空间表达范围内,运用了大开大合的色彩手法,将作品整体与传统壁画所表达的内容分别开来,可以说《森林之歌》这副壁画作品,成为了我国当代壁画的一种开端,这种开端无疑是具有轰动性的且与壁画艺术家自身息息相关的。不仅如此,这张作品对于1985年之后整个中国美术的转向,创作观念与思维的转变产生了悠然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绘画语言是壁画创作与发展的必要媒介;而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的开放、文化的需求直接影响着壁画题材与创作语言的选择,同时也对壁画在其创作多元性、表达方式的材料个性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壁画艺术家利用它来获得文化领域中的成分、创作理念与思维方式,不断为壁画创作拓宽展示与表达的空间、技术支撑与媒介手段。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新媒体技术不断创新与完善,也推动了当代壁画创作领域的发展,科技与艺术碰撞像一次邂逅,更广泛地为艺术探索开辟了道路。这不仅使传统壁画从二维平面的墙壁融入到了更多元化的展示空间,也丰富了壁画艺术的媒介与载体。当代壁画的创作过程是极其复杂且丰富多彩的:一方面需要满足创作者本身对于其题材的情感抒发,另一方面,则要尽量迎合观众对于艺术的初级理解和基本审美。艺术家在创作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有些艺术是小众的,而在壁画创作之中,应尽量考虑符合大众审美的特点,并理解壁画艺术的根本属性与符合所处环境的根本要求,应尽量避免难以符合公众审美要求及晦涩过于个人化的壁画创作。当代壁画创作绝不是以个人意志为主导的创作理念,它应该是大众化且先进化,同时能够被理解的。诚然,当代壁画艺术不同于其他造型领域的创作条例,除了融入当下生产资料所带来的条件与手段之外,也应该对公众艺术、环境艺术、视觉艺术持有高度的理解与体会。随着造型艺术的逐渐发展与概念的拓宽,壁画承载了愈发重要的作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公共艺术,不仅有对于审美艺术的美好追求,同时也有对于人文主义与科技主义等多方面内容的适当引领。当代壁画创作通过对于综合材料的运用,可以通过画面实现多种肌理美感,只有熟悉不同的材料综合应用后所呈现出的多样的肌理效果,才能激起人们对于画面本身最原始的理解与憧憬,肌理是由材料表面构成形成的视觉及触觉效果,壁画借助材料的肌理不同,构筑起画面的立体空间感,使画面内容多彩丰富。在进行壁画创作的时候,应对创作内容、创作构想、画面效果与使用材料进行协调,让作品有更好的完整性。合理地选择材料肌理,使材料高度适合创作主题与内容,创作作品才更具审美价值。

三、不同种类材料与媒介对于当代壁画创作的先见性与重要性
壁画艺术创作的前瞻一定是一个跨学科的绘画种类,纵观当下的壁画艺术创作,已使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造型领域学科进行了融合与重塑,当代壁画的发展方向,不应仅局限于从绘画学科领域汲取养分、吸收借鉴,对于现代科技所带来的便利条件与先进内容,也应该进行积极的吸纳与再造,例如3D打印之于雕塑,VR技术之于新媒体,Cinema4D之于平面设计,对于当代壁画,艺术家们应该积极的融入当代语境,例如镂空技术、镶嵌技术、灯箱技术、LED技术等......在国内的创作领域,一直有“壁画姓壁,壁画要画”的说法,然而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发展与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可供壁画艺术家创作的墙壁已经所剩无多,然而艺术家不能随着时代所带来的一些弊端而弃之如敝履,当代壁画的创作条件也不仅限与纸本与墙壁,事实上,平面化、软件化、数字化等一系列技术的开发,在无形中为壁画艺术家提供了很多电子领域的创作空间,在已经逐渐趋于白热化的行业规则的发展中,在打破了僵化的思维之后,壁画艺术家所能够创作的领域是愈来愈多的,甚于有时不需要一个明确的载体来表现,凡是涉及到平面化、视觉化、设计化的艺术,都可以划分到壁画艺术的范畴,不只局限于在材料与表达上拓宽,壁画的范畴也应该不断拓展。因此,对于传统壁画中的一些持有的观念,壁画艺术家们应该勇于打破并创新,于现有的规则中探索出一条属于当代壁画的创作体系,壁画是强者的艺术,应该打破学科挂念,使壁画艺术趋于综合材料艺术。
四、当代壁画艺术发展的前瞻
对于当代壁画艺术而言,材料既是壁画的造型语言之一,也是其本身的内容与形式。千百年来对于壁画概念的界定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这种艺术的发展,而新时代艺术发展的潮流已经到来,壁画不再是一门工匠和几种固定材料间讨论的课题,在当下时代,艺术家只有对于材料的合理运用才能够表达出壁画本身传达给人们的思想,传达出壁画艺术的本体精神,体现出艺术作品中独到的情感与艺术之美。随着时代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材料媒介和技术工艺介入到壁画创作之中,伴随着传统壁画创作中的材料的不断改进,壁画艺术的材料选择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在材料应用方面,综合材料的运用也可以是各种材料之间的融合与渗透,也可以是传统与当代的一些创新性的结合。把握材料的属性,追求材料语言与环境语言的和谐统一,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壁画艺术与环境空间的合理化表达。壁画艺术自其诞生以来就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因此在新的时代必须建立在与各领域材料融和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行合理化的表达。壁画艺术家也需要对不同领域的学科与理念有所建树,如今,对综合材料与新媒体艺术的探索运用丰富了当代壁画艺术的形式语言,推动着壁画艺术创作形态紧跟时代潮流,从而走向个性化和人性化的艺术表达,以满足各个层面观众的审美需求,壁画艺术发展至今,绝对不仅仅是要填充墙壁、雕镂装饰,它代表了当下时代生产力与科技的发展,同时,在进行壁画创作的过程中,需要中和艺术、绘画、造型、平面、数字、媒体、空间、商业等等一系列领域中所涉及到的种种问题,所以,当下时代的壁画艺术家不但是画家,也是杂家。同时,当代壁画艺术也应该摘下“存在于墙壁上的艺术”的帽子,从二维走向多维,从平面走向空间,壁画艺术的概念也应该不断被拓宽,当代壁画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集中反映了一个时代中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艺术家对于创作媒介与手段的追求。所以,当代壁画创作应该秉行包容、融合、多元、现代这些特点,只有这样,壁画这一古老的艺术门类才能长远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卢峥.浅谈当代壁画艺术的材料语言[J].汉字文化,2019(19):166-167.
[2]王一成.综合材料在当代壁画创作中的应用探析[J].时代报告(奔流),2021(08):36-37.
[3]张依.幻影花园[D].中央美术学院,2021.
[4]孙韬.当代壁画的材料探索和问题分析[J].美术观察,2019(11):21.
[5]王少泽.什么是壁画[D].中央美术学院,2019.
[6]吴霜,张琪.当代语境下公共艺术的壁画创作与嬗变[J].明日风尚,2020(15):62-63+1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6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