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印章是一种特殊的载体,可以作为身份凭证,具有鉴定、签署等作用,也是一种艺术品,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衍生了许多种类的印章,其中有一种广为流传,十分具有收藏价值和艺术特色的印章,名为肖形印,主要是因印章上的内容而得名的。对此,本文立足当前时代的审美标准,以具体的历史素材为参考,着重分析了肖形印的艺术价值,仅供参考。
关键词:肖形印;艺术价值;审美特点
顾名思义,肖形印是以各种图形为印面内容的印章,也可以被称作图形印或者画印,是我国最早的一种印章形式,具有形象逼真、艺术水平高的特点,而且体积较小,十分便于携带。最初的时候,肖形印主要是权力的象征,且具有辟邪的作用,而随着历史沿革,肖形印的素材越来越多,功能也在不断变化,其在保留原有作用的基础上,也逐渐发展成了一种可供赏玩的艺术品,以及用来复制各种花纹的工具。此时,注重对肖形印的艺术价值进行研究,能够促进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肖形印的发展变革历程
(一)先河期
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开始利用印模在陶器上印拓花纹,这些花纹有些是巫术符号,有些是当时的族徽,其后商周时期又开始铸造青铜彝器,其上也有各种花纹,这就是肖形印的前身,也是其最初发展的雏形[1]。实质上,肖形印最开始主要是作为印信凭证而存在的,也主要代表的是身份、权力或者是图腾标记,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符号,且题材多有限制,更注重的凝重之美,但仍然能够彰显图形语言的魅力。
(二)兴盛期
肖形印的发展兴盛主要是在战国和两汉时期,这一时期整体社会环境宽松,思想文化的发展相对适宜,为肖形印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空间。在这一阶段肖形印的题材得到了进一步丰富,不仅会刻画与战争有关的武士搏击、车骑交战等场景,也会刻画亭台楼阁、轻歌曼舞等生活场景,或是以现实中的各种动物为对象,将猪、牛、马、羊等刻画上去,内容十分多元,而且所绘图形更加精准,不仅能够有效传递信息,也转变了风格,更具有活泼、灵动之美,且刻画时线条简约、布局和谐、造型精美,能够体现出古人所追求的阴阳和谐之美[2]。
(三)低谷期和复苏期
自两汉之后,肖形印又经历了一段低谷期,使用该类印章的人越来越少,而且也再无创新与发展。直至到唐宋元期间,花押印流行,其主要是借鉴了秦汉时期的肖形印的相关元素,用以作为凭证信物。而后到了明清时期,文人篆刻再次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篆刻艺术,也正是因此,肖形印重新被认识和推广,继而得到了发展,且当时的篆刻大家还以肖形印为模型,创新了印章的形式,这也是肖形印的复苏期。
(四)重生期
进入20世纪以后,我国的许多学者承前启后,对肖形印展开了研究,且在不断探索中创作了诸多精美的作品。最著名的有来楚生、易大厂等人,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吸收了古代各种艺术作品的优势,并联系新时期的艺术审美特点,开辟了全新的领域,通过创新再次打开了肖形印的格局,也因此其作品风格成为了肖形印在新时期的艺术风向标,使之获得了重生。
二、肖形印的题材内容及艺术价值
(一)题材内容
肖形印既是印章,也可以看作一种画作,融合了我国民间的美术、书法等艺术的特长,具有十分独特的风采,且由于印章的体积限制,肖形印还具有凝练简约的优势,往往能够以最朴素的事物传递出更为深刻的意蕴,所追求的也不是“形似”,而是以“神”写“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肖形印的图形题材也在不断变化,越来越充实,越来越多元,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动物,不仅有各种传说的神兽,如貔貅、凤凰、神龙等,还有一些常见的动物,如鸡、犬等家禽家畜,还有老虎、狮子、麋鹿等野生动物,类别十分丰富。第二类是围绕人物为主的内容,其中最常见的是各种人物造型,多次多彩、别具趣味。第三类是生活娱乐或故事类的,包括各种场所的生活场景、民间故事等,如歌舞伎乐、衣食住行、骑射百戏等,或者是牛郎织女、李逵杀虎等,总之十分丰富[3]。在众多肖形印题材中,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题材,即“四灵印”,其不仅有图,还有文字,且图形是“四灵”,主要围绕在文字周围,十分精美。
(二)艺术价值
1.意蕴之美
肖形印本身就来源于各种民间艺术,主要有剪纸、画像等“形”,但更多的是表现“意”,突出了无穷的意蕴之美。肖形印本身就是一种比较小巧的物品,要想通过其传递信息,不仅需要刻画的更加准确和形象,也要善于构思,在方寸之间展现事物缩影,体现出其内在意蕴。由于肖形印与中国画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而中国画又比较追求意象,所以在实际篆刻时,也突出了“以形传意、意中潜形”的特点。例如,在刻画肖形印时,往往会合理规划印章的面积,及时删繁就简,借助具体的意象来表情达意,或者是利用相关意象或故事,将情思、美感与客观的事物相联系,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也常常会体现“画中有诗”的特色,即在印章画面中体现诗意,表达出更加深刻的意趣,使得感性认知与形象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增强了肖形印的生命力。因此在研究肖形印时,注重分析其意蕴之美,能够有效把握其艺术价值、审美倾向,继而把握其艺术价值。
2.情趣之美
肖形印之所以能够得到传承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是因为其不仅具有意蕴之美,还具有情趣之美,能够让人产生良好的体验。具体来讲,肖形印本身就与生活息息相关,不仅吸收了各种生活中的素材,还能够用来反映生活,所以除了具有意趣以外,还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在刻画肖形印时,一般都会以十分活泼奔放的手段来表现各种事物,保证其造型与现实接近,使之既具有装饰性,也能够体现生活气息,表现出极强的情趣,同时要把握好“相似”与“不相似”之间的度,在其中融入篆刻者的学识、情操和价值取向。这是因为艺术与创作者的内在素养、精神世界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而肖形印追求的境界不是“形似”,也不是单纯地刻画出各种形态的“像”,其重点在于表情达意、抒发内心,同时会以含蓄、朦胧为导向,增加印章的若有似无之美,给予人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以顾恺之为例,其在谈论画作时就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理念,这正是肖形印的突出特点,需要篆刻者依托所学题材,抓住事物本质,然后合理布局,使之更具有情趣之美。此为肖形印的另一个艺术特点[4]。
3.刻画之美
“印”与“画”本就密切相关,肖形印也是如此,不过是作画的版面由纸张变成了玉石材料,且画的面积比较小。常有人将肖形印称为“微形版画”,但肖形印与版画之间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的,这是因为印章与版画虽然都需要用刀进行刻画和创造,也都具有观赏性和装饰性,且需要拓印下来进行欣赏,可肖形印与版画首先面积大小不同,其次是二者的艺术语言不同,都有其特定的技法和审美倾向,所以不能混淆。最初时,肖形印更像是古代的各种玺印,但玺印一般拓印出来的是浮起、凸起的文字,肖形印拓印出来的则是浮雕,除此以外,肖形印还是古时候装饰陶器和青铜器的一种纹路。随着时代发展,肖形印的功能不断变化,由于其本身的特点越来越趋向于“印化”,也逐渐发展成了一种篆刻艺术,且形式不断丰富。在刻画肖形印时,还必须要重视篆刻方法、章法以及刀法,具体来讲,章法布局需灵活多变,保证点、线、面完美结合,并关注线条的粗细、深浅,呈现出更加真实的事物,留下更多遐想空间,而刀法刻画对技艺的要求更高,篆刻者在创作肖形印时,既要有灵活的思维,用流畅奔放的刀法展示事物,也要细致入微,以画龙点睛之法呈现微末之态,同时要兼具冲、切、削、凿等技法,保证刻画作品更加灵动、写实,体现出事物的灵魂。
此外,为了使这些事物更为完整地呈现在方寸之间,篆刻者必须具备极强的布局、排版能力,也要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同时要有良好的篆刻技能,从而使得各种题材、事物更为有效地呈现在印章之上,使之具备精美的外观、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趣等,继而发展为一种意境深厚、气韵独特的作品。因此,肖形印本身也考验了篆刻者的技艺,能够体现出刻画之美,这是其又一艺术价值。
三、肖形印在新时期的发展态势和
传承思路当前,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外来文化不断输入,一方面使得文化越来越多元,解放了民众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不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新时期背景下,坚持兼收并蓄、包容创新的原则,可以使我国文化得以延续,同时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以便进一步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为此,面对肖形印这种古老的艺术文化,我们应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形成正确认识,同时联系当下的文化发展特点和审美倾向,在继承中不断创新,从而使之永葆活力,在我国文化中熠熠生辉。
进入新时代以后,我国推出了篆刻展览机制,使得篆刻艺术从狭小的圈子跳出来,逐步走向了社会和大众,这也为肖形印的推广、传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篆刻》杂志社分别举办了大型的国际展览会,且是以肖形印为专题的,所展印章不仅有中国的,也有来自日韩等国的,且展品题材多样、风格多元、数量丰富,不仅有写实的,也有写意的,既有灵动活泼的,也有沉静内敛的,还有古朴、俊雅的,这一活动将肖形印推向了大众,使之成为了大众耳熟能详的作品,也引起了十分热烈的反响,为肖形印在当今时代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5]。之后,我国陆续推出了各种与肖形印有关的作品、专著,如《故宫博物院藏肖形印选》、《中国历代篆刻精华·肖形印》等,与此同时,大批的肖形印印谱不断问世,国内的许多杂志、报刊上也开始刊登相关的作品、研究课题等,还有的开辟了专刊,旨在介绍肖形印的各个层面,使得更多的人对该种印章有了深刻的印象,也开始思考其背后的含义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且由此产生了研究和创作的兴趣,这无疑为肖形印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当然,在现代社会,肖形印仍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其不仅能够“印外”,还体现出了丰富的内核,所以在鉴赏、创新时,应抓住其本质特点,把握宗旨,保留其“印味儿”。在传承肖形印时,首先要把握其根基,即以秦汉传统为核心,了解该阶段的各种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同时积极借鉴民间的各种美术艺术优势,如雕像、壁画、剪纸、年画、皮影等,也要善于吸收古代青铜器艺术、陶器艺术以及铸钱造币艺术的精髓,并挖掘绘画、书法、篆刻之中的精华,通过不断融合提取百艺之长,实现创新创造。其次,在传承和发扬中要追求“印内”的学问,把握意蕴和造型之间的联系,使之既具有意境之美、造型之美,也具有情趣之美,能够传递出多元信息。最后,还要随着时代发展,与现代化的各种技艺相联系,如可根据肖形印的特点,将其与平面设计、动漫卡通、多媒体、室内装潢技艺等结合起来,并找到最佳结合点,挖掘出印章的新语言、新技艺,使之成为大众化的艺术品,能够被更多人所认识和认可,继而保证其传承和发扬效果。例如,我国新时期下也涌现了一批创作肖形印的名家,其在印坛中颇具盛名,也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为肖形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具体有韩天衡、王镛、石开、张耕源等名家,他们之中有人用精炼的刀法创作出了充满豪情、奇绝灵动、飘逸出尘的作品,也有人吸收了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色,创作出了造型古朴、流畅自然的作品,还有人别出心裁,以情趣为着手点,用独特的线条和刀法刻画出了具有情致的肖形印作品,更有人活学活用,将肖形印创作与版画结合起来,刻画出了更具特色的肖像类作品[6]。他们的探索和努力不仅为肖形印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也促进了肖形印的创新发展,同时使得肖形印更加具有审美价值和普适性,使得其真正走入了社会生活,得到了有效的推广与应用,而且在创作中,其作品的人文内涵十分丰富,也十分具有时代特色,真正做到了对肖形印的继承和发展。因此,我们在面对肖形印时,应继承前人的经验,综合各种传统艺术的特点,保证肖形印的核心价值不变,使之兼具审美性、文化性的特征,也要立足当下,赋予其丰富的时代内涵,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在推广中得以传承和发展,从而保证我国优秀文化永葆生命力。
结语
总而言之,肖形印是绘画艺术、篆刻艺术的结合品,具有内涵深刻、古朴传神的特点,且不同历史阶段的肖形印能够反映出对应时期的艺术风格、文化习俗等,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通过对肖形印的研究与分析,可以挖掘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也能够感知其意蕴美、内涵美,还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智慧、体验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进而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主动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以此推动我国文化实力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朱琪.失落之地——明代“肖形图像印”研究[J].中国美术,2020(05):106-119.
[2]吴鸣.肖形印的艺术价值[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20(03):60-61.
[3]吴鸣.肖形印的艺术价值[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20(03):60-61.
[4]顾琴.神气大气爽气——简论韩氏肖形印的抽象表达[J].书画艺术,2019(05):15-16.
[5]杨瑛琦.汉代肖形印的艺术特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8.
[6]董良敏.明清以来的肖形印研究[J].艺术学界,2016(01):10-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6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