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邵氏无痛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95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8) 和对照组( n=47) 。对照组实施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邵氏无痛手法治疗,比较两 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为 97.92%(47/48), 高于对照组的 80.85%(38/4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 VAS、ND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邵氏无痛手法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效果较好,能有效减轻 疼痛程度,提高颈部功能,效果优于单用针刺治疗。
【关键词】 邵氏无痛手法;针刺;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视觉模拟评分法
Effects of Shao’s painless manipula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o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JING Zhenxing, CUI Gaiqin, LI Jijie
(Zhengzhou Neck, Shoulder and Lumbar Leg Pain Hospital, Zhengzhou 450052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Shao’s painless manipula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o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Methods: 95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48) and control group (n=47)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combined with Shao’s painless manipulation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the cervical disability index (NDI) score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92% (47/48), which was higher than 80.85% (38/4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VAS and NDI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both groups. Conclusions: Shao’s painless manipula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has excellent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pain and improve the neck function.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acupuncture treatment.
【Key words】 Shao’s painless manipulation; Acupuncture;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Neck disabilitv index; Visual analogue scale
颈椎病属于颈椎综合征,主要包括颈型、神经 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脊髓型等类型,其 中发病率最高的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因多种因素 刺激压迫脊神经根导致,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根 性痛、肌肉灵活度差、腱反射异常等 [1] 。神经根型 颈椎病属中医“项痹”“骨痹”等范畴,属本虚标 实之证,治疗需标本兼顾 [2] 。针刺有通经活络、祛 风化瘀、调和阴阳之效,但是单用效果欠佳。邵氏 无痛手法是名老中医邵福元发明的推拿手法,能够改善局部血液供应,缓解颈部肌肉痉挛 [3] 。本文观 察邵氏无痛手法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本院收治的 95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 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现代颈椎病学》中神经 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 [4] ,经 X 线、CT 等影像学检 查确诊;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 则(试行) 》中气滞血瘀证 [5] ;就诊前未用过西药 治疗。排除标准: 伴有脊髓损伤、颈部肌肉损伤史; 合并严重骨质疏松;对针刺治疗不耐受者。按照随 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男 27 例,女 20 例;年龄 23~60 岁,平均(45.87±2.56)岁;病程 8 个月至 5 年,平均(2.15±0.54)年。观察组:男 29 例,女 19 例;年龄 24~63 岁,平均(46.10±2.50)岁;病程 9 个月至 5 年,平均(2.34±0.6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取双侧风池穴、肩井穴、颈夹脊穴、足三里穴,伴上肢酸麻者加患侧曲池穴、臂臑穴、外关穴、手三里穴、肩髃穴、合谷穴。各穴留针 30 min,每隔 10 min 采取平补平泻法行针 1 次,力度以患者感到酸胀感为宜。针刺治疗 1 次 /d,10 d 为 1 疗程,共治疗 2 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邵氏无痛手法治疗。患者保持坐位或俯卧位,医者站立于患者身后,首先应用邵氏诊断法确定病灶位置,按压颈椎、肩胛骨内上角附近的软组织,病灶处触摸时呈团块状、条索状,且按压时有酸、困、沉、痛等感觉。找到治疗点后,对其进行增力点压(以拇指指腹向下点按)、分拨(食指、中指指腹对病灶横向或纵向拨动)治疗,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感到舒适、松快为宜。按压频率30~60 次 /min,共治疗 30 min 左右,1 次 /d,10 d 为 1 疗程,共治疗 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肩关节、颈椎功能恢复正常,肌力正常,恢复正常工作劳动;好转: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肩关节、颈椎功能有所改善,活动时会感觉疼痛,但不影响日常生活;无效:临床症状、关节功能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无法正常工作生活。总有效率 =(治愈 + 好转)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颈部功能评分。疼痛程度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总计 10 分,分值越高疼痛越严重。颈部功能依据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价,总分范围 0~50 分,分值越低表明颈部功能越好。(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47/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5%(3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 VAS 和 NDI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 VAS、NDI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VAS、NDI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由颈椎退变压迫神经根引起,多为单侧发病,采用药物治疗仅能暂时缓解疼痛,无法根治,而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早期患者多采用推拿、按摩等保守疗法 [7]。
中医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骨痹”“经痹”范畴,主要辨证包括肝肾阴虚、经脉麻痹、血瘀气滞,治疗应以活血行气、疏通经络为主要原 则 [8] 。本文采用的针刺治疗中,针刺风池穴可壮阳 益气,肩井穴可活络消肿,颈夹脊穴能疏通气血、 调和阴阳,足三里穴能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联合 辨证取穴,能够发挥针刺治疗的针对性,有效改善 颈部疼痛、酸麻症状 [9] 。但单独采用针刺治疗见效 较慢,临床多联合推拿按摩疗法。
邵氏无痛手法是一种针对软组织痉挛的按摩手 法, 先以触诊找到伤、炎、痉、挛、变等治疗点, 然后对病变软组织以点按、分拨等手法治疗,该方 法能放松颈肩部肌肉,松解粘连的软组织,减轻椎 体对神经根的压迫,减轻颈部及神经支配区域的症 状 [10]。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 对照组,治疗后 VAS、ND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 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分析原因为,邵氏无痛 手法联合针刺治疗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不仅能舒 筋活络,改善气血运行,还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减轻肌肉痉挛,达到缓解疼痛,提高颈部功能的作 用,而且该按摩方法力度较轻,患者无明显不适, 安全性理想。
综上可知,邵氏无痛手法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 型颈椎病患者效果较好,能有效减轻疼痛,提高颈部功能,效果优于单用针刺治疗。
参考文献
[1] 梁露祥,黄柳和 . 脉冲射频与牵引针灸治疗早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的效果对比 [J]. 内蒙古中医药,2019,38(12): 128-129.
[2] 陈亚萍,吴功平 .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J]. 中国保健营养, 2021, 31(12): 233.
[3] 李长河,牛俊革,李新 . 邵氏无痛手法配合牵引、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100 例观察 [J]. 中国临床研究, 2016, 8(35): 88-90.
[4] 赵定麟 . 现代颈椎病学 [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10.
[5] 郑筱萸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305.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S].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86.
[7] 罗权,曾嘉涛,黄蕾,等 . 针推联合葛根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症状的缓解作用 [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21 (2): 97-99.
[8] 闫海国 . 电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4): 150-151.
[9] 诸飞飞,吴梦苹,贺芳,等 . 颈椎操联合中医针灸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J]. 新中医, 2019, 51(9): 225-227.
[10] 张瑜,闫海花,王学志 . 正念减压疗法联合邵氏无痛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菏泽医学专 科学校学报, 2020, 32(2): 60-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5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