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表达性艺术治疗主要是运用各种艺术媒介,为来访者提供一种非语言表达方式和沟通机会,促 使来访探索内心世界,最终达到心理治 疗功能。本文以表达性艺术疗法中的绘 画疗法、心理剧、音乐治疗为切入点, 从 基本概念、相关研究基础和实践探索三 个方面论述了其应用于高职大学生自我 意识心理健康课程的操作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表达性艺术治疗 ; 绘画疗 法 ; 心理剧 ; 音乐治疗 ; 自我意识
一、表达性艺术治疗概述
表达性艺术治疗是心理治疗和咨询 中一个特定的领域, 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 代早期,随着相关的培训课程在欧洲和 北美逐渐开展,国际性表达性艺术治疗 协会(IEATA) 在 1994 年成立。表达性 艺术治疗是指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借助 艺术媒介,如音乐、美术、舞动、戏剧 等非语言沟通方式,促使来访者探索内 心世界,改善情绪、认知等功能,解决 心理压力和冲突,完善自我人格,最终 达到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方法。在我国, 表达性艺术治疗的研究和应用开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 [1], 近十多年来在教育、心 理咨询、团体辅导等领域均有所发展。
目前常见的表达性艺术治疗方法有 沙盘治疗、绘画治疗、音乐治疗、舞蹈 治疗、心理剧等方式。现结合我校开展的 相关表达性艺术治疗方法简单介绍绘画 治疗、心理剧、音乐治疗等具体概念:
(一)绘画治疗
绘画治疗是绘画艺术和心理治疗的 结合,绘画治疗是指绘画者按照一定的 要求进行绘画或相关创作。绘画者通过 艺术创作,使压抑的情感和内心冲突得 到宣泄,从而帮其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二)心理剧
心理剧是通过戏剧创作和艺术表演 的形式将生活情境呈现出来的一种具有 心理治疗效果的团体辅导方式。这种表 演形式中, 学生通过“自己演, 演自己” 来进行一定的角色置换 [2] ,将自己的人 格结构、人际关系、心理冲突和情绪等 问题呈现于舞台。在心理剧表演中学生 可以自由抒发情感,发展自发性和创造 性,释放压力,使内心得到新的启发。
(三)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是指在音乐治疗师的引导 下以音乐为媒介,通过进行各种有针对 性的音乐活动、音乐想象和音乐节奏共 振,对个体的生理、心理和认知产生影 响,以达到调节心境、缓解身心症状、 促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二、表达性艺术治疗在高校心理健 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前,表达性艺术治疗已运用到高校心理健康课、团体辅导等活动中。国 内有研究表明表达性艺术团体治疗对大 学新生自我和谐总体水平及其各个维度 的改善有显著影响 [3] ;绘画治疗、心理 剧、音乐剧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各个方 面都起到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
绘画治疗对大学生自我意识干预效 果显著 [4] ;绘画治疗团体辅导可以提高 大学生的自我满意程度 [5] 。
一项有关高职大学生自尊现状调查 研究表明,心理剧有助于改善高职大学 生低自尊,也使中等自尊水平的学生的 自尊有所增长 [6] ;通过心理剧与对大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合的实践研究表 明,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效果满意 度有所提升,学生总体上心理健康水平 有所改善 [7] 。
音乐团体心理治疗能够提高大学生 自我容纳水平、对自我价值正确评价水 平 [8] ,可以帮助情绪障碍的青少年患者 进行自我探索、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更 加地贴近自己,感受自己 [9] 。
三、表达性艺术治疗在高职心理健 康课自我意识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 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 本要求》的通知 ( 教思政厅 [2011]5 号 ) 具体要求,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包括 自我意识与培养、人格发展、生涯规划、 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人际适应、恋爱 心理等诸多问题 [10] ,其中自我意识能否 健康发展对整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起着 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高职学生正处于 自我意识迅速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培 养正确的自我意识,学会自我接纳和更 好的发展自我对高职学生具有重要的意 义。高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普通大学 生相比又有其特殊性:一是高职生的整 体文化水平、思维方式跟普通大学生相 比有一定差距, 且自我调控能力较弱, 主 要表现为学习缺乏主动性,不善于总结 思考,感性思维多于理性思维;二是有 部分学生因高考失利,迫于各种现实的 压力,原本对大学充满憧憬和期待,但 是很多高职院校的环境、教学设施、师 资条件与理想中的“大学”相差甚远, 导致部分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定位有偏 差。因此,帮助高职学生进行自我意识 的探索,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促进自 我成长,是心理健康课中必不可少的重 要一环。
由于自我意识及相关问题比较复 杂,而要获得学习成效需要一个过程, 所 以将表达性艺术治疗方法融入到自我意 识课堂时,课时安排以 2-3 次课为宜。 结合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自我意识教学实践,现以绘画治疗、心理剧、音乐 治疗等表达性艺术治疗方法运用到自我 意识教学中为例,探索表达性艺术治疗 在高校心理健康课自我意识教学中的应 用:
(一)绘画治疗在自我意识教学中 的应用
活动一:“镜中我”
活动目的:鼓励学生认识自我,进 行自我探索,使之觉察自己的不足和优 势,挖掘自身潜能。
准备阶段:凭直觉挑选最喜欢的 1 种 颜色的粘土, 拿出手机, 打开自拍镜头, 自己看看镜子中的自己,感受当下的自 己,闭上眼睛(播放音乐) ,带着这种 感受用双手捏粘土。音乐停止时,睁开 双眼观察并感受手中的黏土。
创作阶段:使用粘土,剪切画,彩 笔, 蜡笔、旧报纸、旧杂志等等各种工具 自由发挥,制作出一个刚刚在手机里面 看到的“自己”,并在纸上完成作品。
因为用于绘画的材料的种类和质量 会影响学生的创作兴趣,所以要尽可能 选取比较能吸引学生有兴趣进行艺术创 作的材料。创作尽量不给学生设置限制, 重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自画像可以画 具体的人物形象, 可以画动物、植物, 或 其他物品,只要是觉得可以代表自己的 就行。画完后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作为自己的“代号”。
探索阶段: 课堂上老师先示范分享, 解释自己的作品。随后学生可分小组, 组 内分享或自愿在班级内分享,过程中老 师会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如: “在你的镜中自我中,你最喜欢的是……? ”“在 你的镜中自我中,最让你有力量的 是……? ”“在你的镜中自我中,最让你觉得不容易的是……?”
活动二:“我的情绪”
活动目的:通过绘画创作表达自己 的各种情绪,感受不同的情绪的意义, 加深对自己情绪的理解,从而达到对自 我的更进一步的认识。
准备阶段:闭上眼睛, 在老师的指 导语下感受集中不同的情绪,如“快 乐”“焦虑”“悲伤”“愤怒”。
创作阶段:在老师的指导语下,用不同颜色创作一幅关于自己一周情绪变化的作品,由自己的情绪带动画笔在纸上自由涂鸦,睁开眼睛,追随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快速完成这幅画作;从每幅作品中挑选一个元素将它裁剪下来,再从杂志或报纸上,凭直觉挑选感兴趣的画面,将其裁剪下来,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每个原创画元素和从杂志上选取的元素按拼贴在纸上。
探索阶段: 在情绪涂鸦结束时, 学生可分组讨论,如 3 人一组分享交流。由两位同学从另外一位同学的画作中挑选一幅他们觉得“最喜欢的”,一幅“最有力量的”;然后由这位同学来介绍被挑选出来的两幅画,如在创作过程中的感受;接着两位同学分别分享为什么觉得这两幅画是最喜欢的和最有力量的,比如哪些颜色,线条等等让你感到喜欢和有力量等,试着探索、分析这些力量来自哪里。
(二) 心理剧在自我意识教学中的应用
活动:“天使与魔鬼”
活动目的: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同学们认清自我的内在冲突,看到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引导同学们学会借助外部力量来增加自己的内心积极力量。
准备阶段:三人一组, 用彩笔在地上画出“凡人”“天使”“魔鬼”,三人分别轮流扮演角色,共同探讨并创作剧本。
创作阶段: “凡人”提出自己作为一个凡人可能遇到的与为我意识有关困惑, 尽量具体化, 有情节、有内容; “魔鬼”第二个发言,负责给“凡人”的生 活和心愿泼冷水,尽力打击凡人; “天 使”最后发言,负责鼓励“凡人”,发 掘“凡人”的优势,尽力让他感受到事 情积极光明的一面。
探索阶段: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 如: 当“天使”容易还是当“魔鬼”容易? “天使”和“魔鬼”的最终结局会如何? 作为“凡人”听到“天使”和“魔鬼” 的发言后有什么感受?通过分析和讨论 思考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遇到 困难时是如何解决的,哪种思维方式更 有利于我们成长和收获。
(三)音乐治疗在自我意识教学中 的应用
活动:“重塑自我”
活动目的:根据指导性音乐想象, 探索内心深层的、潜意识的材料或者记 忆,鼓励学生探索音乐的含义,帮助理 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准备阶段: 学生找到舒适的坐姿, 通 过指导语让学生放松下来,教师播放冥 想音乐:柴可夫斯基 op74, b 小调《第 六交响曲》第一乐章。
创作阶段:播放本交响曲旨在描写 人生的不如意,学生通过聆听小调压抑 和悲伤的情绪勾起他们对往事的回忆, 从而让学生通过回忆从小到大令自己最 难过的一件事情;再次播放励志音乐(刘 欢 - 从头再来 : 汪峰 - 飞得更高), 引导 学生恢复到乐观积极的情绪。
探索阶段: 学生分小组讨论, 对刚才 的音乐想象和感受进行分享,释放出内 心的压抑与焦虑。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思 考: “回忆最难过的一件事时, 你脑海闪 过哪些画面,你的感受如何? ”“经历 这段故事后,你希望能成为怎样的人, 该如何做到?” 等。
四、总结与讨论
现阶段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大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传统教学过 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模 式单一,授课以理论讲解为主,学生被 动接受,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足,难 以吸引学生兴趣,教学效果不佳等。
将表达性艺术治疗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一种新的尝试。从近几年关 于表达性艺术疗法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来 看, 以绘画治疗、心理剧(戏剧治疗) 、 音乐疗法为代表的表达性艺术疗法对于 改善大学生情绪、提升自我价值感、人际 交往能力及改善学习问题呈现了明显的 有效性。可见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心理健 康教育课程中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首先, 在表达性艺术治疗中,学生通过艺术创 作表达自身情绪情感更具有自发性。精 神分析取向的艺术治疗,认为学生在创 作过程中会将潜意识的意象“自发性” 的表达出来 [11] ,因为艺术作为一种符号 性语言,表达的过程更为隐秘,减少了 自我防御,使无意识的内容进入到意识 层面,使学生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无意 识将内心的情感体验透露出来;其次, 表达性艺术治疗鼓励个体在治疗过程中 积极主动的参与,转变传统讲授式教学 模式,使平时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贫乏的 高职学生也能顺畅表达自我,对于一些 不愿意主动交流和表达的学生,通过艺 术创作的方式,参与每一个艺术创作的 课堂活动中,引发思考,探讨主题,交 流想法和感情。
总之,表达性艺术治疗提供的丰富 课堂教学形式,更能激发高职学生对参 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的兴趣和愿望, 使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学会感知自我,从 而实现内在困扰的表达和释放,缓解焦 虑情绪,提高自我意识水平,最终有效 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并切实提高大 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课堂教学成效,实 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何静 , 蒋明全 . 绘画艺术治疗在 中国发展的介绍 [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 学报,2009,15(2): 75-76.
[2] 韩菁 . 校 园 心理剧 ---- 大 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探索 [J]. 南阳 师范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0(10) :95-97.
[3] 梁黛婧 . 表达性艺术团体治疗对 大学新生自我和谐的影响研究 [J]. 心理 月刊,2020(22):42-44.
[4] 田媛 . 绘画治疗对大学生自我统 一 性 的 改 善 效 果 研 究 [D]. 苏 州 大学 .2014.
[5] 邹丽芸 . 绘画疗法对大学生自我意识提升的应用研究 [D]. 山东艺术学院 .2012.
[6] 龙海舟 . 高职大学生自尊现状调查及心理剧干预的应用研究 [D]. 西南大学 .2016.
[7] 池超群 . 心理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D]. 沈阳航天航空大学 .2016.
[8] 王一卉 . 音乐团体治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证研究 [D]. 兰州大学 .2010.
[9] 刘一芳 . 团体音乐治疗应用于青少年情绪障碍自我统一性问题的研究[D]. 武汉音乐学院 .2020.
[10]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 [J]. 教育科学研究, 2011(5).
[11] 沈佩琦 , 段玲玲 , 朱丹 . 表达性艺术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J]. 心理月刊 ,2021,6(16):222-2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5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