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幼儿园岗位需求决定了环境创设课程异于其他课程教学,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与职业适应能力,近几年,广西幼儿师 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一系对幼儿园 环境创设课程教学以任务驱动为导向进 行课程教学的改革,突出课程“理实一 体化”的特点,对教师团队进行改革, 组建了“新型教师团队”,并对教材进 行改革,在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 果。
关键词: 任务驱动 ; 幼儿园环境创 设 ; 教学改革 ; 新型教师团队
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是美术教育和 学前教育融合产生的一门课程。为了适 应社会的发展,许多高校都对这个课程 进行了有力的开设,因学校设置不同承 担这门课程的老师也不同,不同老师授 课出现问题不同,针对这些问题来进行 有效地解决,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美术 技能又能结合学前知识让学生掌握并且 应用到工作岗位中。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授课教师团体难以满足课程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需求
我校曾对这门课经过多次改革,该 课最初由学前老师承担,学前老师学前 理论知识扎实,能突出最新的教学理念 及指南精神的体现,但是美术知识又比 较缺乏,忽略了美学角度,学生掌握了 理论知识却不知从美学方面出发,创设 出来的环境实用却不美观。
后来艺术教研室成立以后,尝试由 美术老师来承担这门课程。为了让美术 与学前融合,学校每半年安排一名新老师到一线带班学习。但因没有方向, 美术 老师不知道到园如何入手学习,只能负 责一些生活方面工作,没能学到什么。 但后来因每年有带队见习任务,对幼儿 园教学也有一些了解,也能够根据幼儿 园需求来培养学生环境创设能力,学生 可以创设出美观而实用的环境,但是又 缺乏前瞻性。
学校为了体现校企合一,也曾尝试 让幼儿园一线教师来承担这门课程,一 线教师对幼儿园的了解深入,但是缺乏 学前理论依据和美术引导,导致学生创 设的环境只会模仿,没有创新。
任何一方的教学, 都存在弊端, 或者 过于理论,或者过于美术、或者过于实 践都无法体现这门课的“理实一体化” 特点。
(二)课程内容忽略了实用性与前 瞻性的均衡考虑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课程是近几年才 开始的课程,其课程内容分别是幼儿园 环境创设的概述、空间环境创设、墙面 环境创设、区域环境创设这几块内容组 成的。没有进行整合,理论部分由学前 老师承担,实践部分由美术老师承担, 目前大部分的课程授课,都是结合幼儿 园现有环境创设进行教学,考虑的是学 生一到幼儿园就能进行环境创设,缺乏 前瞻性的引领。
二、以“任务驱动”为向导的教学 改革实践
(一)任务驱动为导向,突出课程 “理实一体化”
1. 任务驱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
进行理实一体化改革,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通过任务驱动法贯穿整个 课程,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让 学生知道“学什么?做什么? ”,同时 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来检验和总结学习过 程。课程结构可分为五个部分。课前要 求学生预习教材内容,下面以幼儿园环 境评价标准为例讲述:
(1) 创设情境。利用三组优秀的与 不理想的环境创设设计进行对比刺激学 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任务分析。教师以任务导向法 来切入任务主题,提出问题“这三组设 计分别遵循了什么设计要点? ”让学生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每小组负 责一个环创设计的分析,评价每个作品 的
优缺点,总结出评价标准。因学生课 前预习,基本了解环创的设计标准后, 进行理论和实际结合,为进一步培养学 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互评。适时引导学生进行 互评反馈,这个环节是学生的理论知识 巩固的一个环节,学生利用预习的理论 知识来评价,提高综合素质,巩固学习 成果,锻炼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的表现情 况和完成结果, 对典型的案例进行点评, 完善评价体系,肯定创新思维并给予推 广。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与技能转化 为学生的素质,形成探索学习——总结 反思——学习提高的良性循环。
(5) 布置作业。让学生按照他们总 结出来的评价标准给学生布置主题墙饰 作业,以起到巩固新知,拓展提高,迁 移转换的目的。
2.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大部分高校都是大班制教学,学生 学习积极性不高,老师人手不足又很难 实行小班教学。考虑到这些我校总结经 验推出分组合作学习法:学习成绩、班干分布、个体差异、性别平衡等。如以 50 人为单位,可分为 7 组,每组可从班 干里抽取两个人充当小组长和监督员, 让学生自己进行管理和督促。一般先以 学生的平时成绩为最初分组标准,第 1 第 6 依序分到六个小组,然后以“S”形分 法, 将第 7 至第 12 名依次从第六组分到 第一组。这种分法便于班级管理、小组 之间公平竞争以及班级的良性发展。
3. 增加仿真实训室
学校创建幼儿园仿真教师,学生在 仿真实训室里上课,能身临其境学习, 让学生创设班级环境时,如美工区的创 设, 学生可以直接利用美工区进行创设, 在校内就能现场操作,全面提升教学质 量。
(二)组建“新型教师团队”,提 高教学的质量
由学前、美术、幼儿园一线教师组 成“新型教师团队”,学前和美术老师 无法结合幼儿园的实际任务进行任务驱 动为导向的教学;而幼儿园老师的任务 驱动教学,又难以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对 前瞻性的把握;包括理论的梳理和提升 等人员的组成也进行的相应的改革,为 了该门课程既有时效性,又要应高校教 育培养成综合素质人才,学生不仅要会 做还要贴合最新前沿的资讯,三类教师 要做到合理统筹安排,沟通和协作,将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 学前、美术老师搭档一线带班学 习
学前老师理论知识扎实,美术老师 美术知识深厚,学前老师可以给美术老 师指明一个学习的方向,引导从环境创 设和学前知识的结合;而美术老师可以 从美术的角度去引领学前老师结合到幼 儿园的教学中。两者搭档到幼儿园挂职 学习,都能理解到幼儿园的实际需求, 不失为最好的选择。
2. 学前、美术老师搭档带队实习
学前、美术搭档到幼儿园带队实习 也是一个对老师成长的提升。在带队实 习的过程中,校方老师与一线老师会进 行交流,随时掌握幼儿园的动态,了解 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了解幼儿园的实 际需求,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环境 创设。
3. 集体备课
三者进行集体备课,以学前老师作 为理论的引领,美术老师为学前和艺术 的融合总方向的把握的引领;幼儿园老 师作为具目前幼儿园需求方向把握的引 领。教学进行统筹安排规划,三者的观 点进行碰撞根据实际情况一起制定教学 计划合理统筹安排教学内容。
4. 期末教学反思
形成统一的评价制度,三者进行期 末教学反思,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教 师团队之间在期末进行个人教学反思, 最后针对每个人的教学情况出现的问题 讨论出解决方案。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 教学水平。
5. 阅读书籍
学前老师应该多阅读关于美学方面 的书籍和作品,提升审美水平,如学生 在布置区域环境时多从风格是否一致、 色彩搭配是否协调、构图是否合理等方 面出发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去创设,这样 学生布置出来的环境既实用又具舒适感 和美感;美术教师多了解学前知识,了 解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幼儿园环境特点以 及环境创设的意义等。
(三)依托新型教师团队参与教材 的改革
三方人员对教材的内容要考虑到学 前教育的理论依据,前沿资讯,美学基 础,幼儿园实际运用,选用教材的选择 上,环境创设这门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 生创设幼儿园环境的能力,满足课程教 学实践性及前瞻性的需求,教材内容不 仅贴合幼儿园实践,还要具有理论上知识的引领,我们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板块 进行编写: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 理及色彩在幼儿园环境中的利用;二、 幼儿园的空间环境;三、幼儿园墙面环 境; 四、幼儿园区域环境。每个部分加入 相应实训训练,最后再联系现在最流行
的主题环境来编写,这样就比较有侧重 点,更加适用于现在幼师学校的教学。
(四)完善过程性评价体系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学校 形成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过程性评价体 系,以评价推动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 提升,通过对考量方式的拓展,细化评 价项目与评分标准,形成小组及个人作 品、设计方案、比赛、展览、校外实训 基地实习等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全方位 考核学生的各项能力。
(1) 课程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 表现、实践活动、任务完成等,同时将 学生在校内外参加有关环境创设方面的 活动、比赛纳入课程考核成绩。
(2) 利用校外幼儿园见习机会, 通 过在见习中环境创设的实践,起到理论 联系实际,巩固知识的作用。通过完成 任务的形式将校内外学习有效衔接,全 面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总之,为国家培养综合型高素质人 才是学前教育专业工作者共同的目标, 同时也是教师的职责。幼儿园环境创设 课程的教学也会不断改革,不段更新, 不断培养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学生是我 们教师的愿望。
参考文献:
[1] 陈婉舒 . 高级院校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J]. 汉字文化 ,2019(8):87-89.
[2] 柴新昕 .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学中 环境创设的策略研究 [J]. 戏剧之家 ,2020 (27):186-187.
[3] 周春华 . 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 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J]. 美术教育研究 ,2021(5):180-1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5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