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弹唱能力对于高校的是音乐师范生来说, 是一项非常必要的、且可以在职业生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的技术能力。从我国新时代的音乐师范教学和市场需求来看, 大部分的毕业生面对的主要教育人群是中小学学生。而中小学 的学生由于社会认知和年龄的限制, 在音乐课堂的教学中通常 以唱歌为主, 这就给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和专业的音乐弹唱能 力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高校的音乐师范生教学过程中, 教师 要从学生的基本弹唱能力入手展开分析, 并结合职业需求来创 新弹唱教学形式, 帮助学生培养专业的、过硬的弹唱技术, 让 学生可以在未来的中小学音乐课堂中更好的展开弹唱教学。
关键词 : 高校教育 ; 音乐师范生 ; 弹唱能力 ; 教学实践 ; 有 效培养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教学改革后,新课标对师 范生的基本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在科技创新 和互联网的融合背景下, 对于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更是有了 更加严格的需求 [1] 。本文从高校音乐师范生弹唱能力培养的作 用和意义分析入手, 转变教学观念, 探讨提高音乐师范生弹唱 能力的有效举措, 加强师范教育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为社会培 养出大批具备过硬的弹唱技能、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音 乐教学法等以适应现代化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一、音乐师范生弹唱能力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日益重视,基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发 展在新时代下收获了高校教育改革更多的目光。《声乐》教学 和《即兴伴奏》教学是音乐师范生较为基础却十分重要的两门 课程。学生通过此课程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能够更好 更快的适应以唱歌教学为主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但是从往 年的音乐师范生毕业或实习追踪情况来看, 很多学生的弹唱能 力明显缺乏系统的训练,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一些 网络工具来辅助歌唱教学, 同时, 缺乏互动的“灌输式”课堂 很容易让注意力不够集中的中小学生产生枯燥、厌学的情绪, 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音乐基本教育的有效发展 [2] 。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中小学音乐课堂成功的关键是教师的 感染力。而要构建中具有感染力的课堂氛围, 离不开音乐教学 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教师通过专业、生动的讲解、范唱、 演奏, 优美的肢体语言和新颖科学的教学方式, 可以诱发学生 的情绪, 为学生建立起一种音乐的幻境, 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产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兴趣, 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究, 将学 过的音乐技能逐渐内化成为属于自己的能力。
因此,在高校的音乐师范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明确人才培养 的主要目标, 即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音乐专业教学技能和基本 职业素养的新时代应用型教师人才。同时, 教师要紧抓音乐师 范生的日常课程, 包括《声乐》教学和《即兴伴奏》教学等, 通过教学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创新学生的音乐思维, 并在彰显 音乐及音乐教师独特魅力的基础上, 培养其有关弹唱的实践应 用能力
二、提高音乐师范生弹唱能力的措施
( 一 ) 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调动学生“弹唱学习”的主观能 动性
在高校音乐师范生的专业技能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首先要 明白一种教学理念 : 即“意识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行为”。意思 就是说, 要增强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 必须要加强 对学生良好学习思维认知的培养。这里的“思维认知”, 就是 不能将目光仅仅放在音乐课堂教学的宏观方面, 而要通过“一 专多能”, 将所有学过的音乐技能都作为重点学习知识, 以更 好的适应未来职业发展趋势。
比如,当前音乐师范生的基本课程包括 : 声乐 / 器乐 / 舞 蹈 + 视唱练耳 + 乐理课程、声乐、器乐、舞蹈专业技能课程 [3] 。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受制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主观性的 将课程分为“高考必考专业”( 即主专业 ) 和“师范职业需求 专业”( 即副专业 )。这种认知分非常容易造成学生学习重心偏 离, 形成“能唱不会弹”、“能谈不会唱”的情况。教师要通 过丰富实践教学的方式, 适当性的增强职业素养课程, 调动学 生“一专多能”的主观学习能动性 [4] 。然后, 通过设计针对性的 教学活动, 促进学生的全员参与, 并有效的借助多媒体设备来 展开弹唱活动, 在传统声乐教学注重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的基 础之上, 结合儿童歌曲的演唱方法加以引导, 激发学生的音乐 思维, 并结合少儿歌曲的伴奏特点进行讲解, 让学生自主自发 的将学过的音乐专业技能在这种放松的课堂氛围中, 以一种互 动的、比赛的形式展现出来, 提高弹、唱等必备的专业技能, 积极向优秀中小学音乐教师标准看齐。
( 二 ) 声乐 + 弹奏的有效结合, 增强学生“弹唱学习”的实 践技巧
高校音乐师范生教学应从学生今后工作方向出发,进行教学重点的调整。并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和对教学要求的认真解 读, 来组织开展“声乐 + 弹唱”的基础实践活动, 逐步提升学 生的弹唱实践能力、应用技巧。
在第一阶段展开“声乐”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对 学生进行全面训练, 让两个学生一个去钢琴伴奏, 一个去声乐 演唱, 然后交替进行学习, 把声乐和钢琴课程有效地结合起 来, 使得学生们对于二者的基础知识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 第二阶段, 教师可参考音乐师范生演唱的常规的声乐曲目及中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经典曲目,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 有针对性地 训练学生对歌曲的作品分析能力及弹唱能力, 让学生充分了解 声乐课程中学与教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并在进行实践操作讲解 教育时, 需要将学生们进行能力划分, 运用丰富的和声、变化 的节奏、适合的速度、优美的声音表现音乐教材中不同歌曲的 风格特点, 并适当地增减曲目难度, 避免学生在学习时出现过 于明显的短板 [5] 。当学生们对弹唱的基础能力有了足够的把握 与信心之后,教师应该将第三阶段教学付诸实践 : 拿钢琴弹唱 来说, 可以向学生们讲述钢琴的历史、风格、著名曲目的创作 背景等, 在侧面让学生们感受到钢琴弹唱的魅力, 然后选择一 些较为简单却十分有名的钢琴曲, 把钢琴和声乐相结合供学生 们练习, 然后逐步提升曲目的难度, 通过开展自弹自唱、舞台 实践等教学平台, 培养学生们各自独立的钢琴弹奏思想和基本 的创造能力。
(三)加强即兴弹唱专项训练,提供弹唱实践平台
音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音乐教学工作,为了使教 师的伴奏更适合学生的演唱。一方面, 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 加强即兴弹唱专项训练 : 首先, 帮助学生有效地建立调性感、音 准感, 让学生用不同调式来练习弹奏和弦连接以及歌曲。比如 运用抄写和打节奏的方式,熟练掌握各种节奏型 ; 通过对各种 度数的音程构唱练习, 训练对下一音的音高的快速反应能力。 然后结合歌曲的调性, 辅以各调音阶、琶音的练习, 训练学生 在理论上熟悉各调式调性, 在头脑中快速反应出该调的和弦, 对各种度数的音程“尺寸”做到心中有数。接着, 通过大量练 习不同音高、不同节拍的旋律视唱, 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对乐谱 的整体把握, 鼓励学生结合歌曲的情绪与风格, 专心为歌曲编 配和声及织体, 做到眼睛看谱子、大脑想和声、耳朵听效果、 手指弹伴奏,并用适合的速度、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 [6] 。
另一方面,音乐师范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以“即兴 弹唱”为形式的音乐会、专业技能大赛, 让学生有一个自我实 践、自我展示的平台。在这个活动中,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 日常学习环节中弹奏的曲目进行教学展示,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 能, 增加学生的舞台经验, 让学生通过准备比赛和参加比赛的 过程,提升自身的弹唱能力。
结语
综合全文叙述要点来看,高校音乐师范生教学必须从学生 将来的职业需求入手, 及时转变教学观念, 突出教育的师范性 和专业性, 然后, 把课堂教学和技能实践全面有效地结合起来, 调动师范生专业技能学习的自觉性, 提高音乐师范生基本 技能和教学能力, 全面发展音乐师范生的各项专业素质和职业 素养, 既可以为师范生就业打好基础, 也促使师范教育更加专 业, 教师队伍专业化, 为我国未来音乐教育的发展贡献更多的 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晗晖 . 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弹唱教学的创新探 索 [J]. 北方音乐,2020,(5):113,117.
[2] 万桂芬 . 对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即兴弹唱教学的思 考 [J]. 黄河之声,2020,(17):86-87,89.
[3] 潘朝阳 . 关于歌曲伴奏与弹唱的教学建议 [J]. 江苏教育 (中学教学版),2020,(3):62-63.
[4] 高宇哲 . 学前教育专业弹唱技能课线上教学实践探究 [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5):108-109.
[5] 柯朝颖 . 高职钢琴弹唱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J]. 三门峡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3):67-71.
[6] 胡艳 .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课程教学实践 [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16):74-7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5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