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背景下, 教师应注重对美术教学工作的改革,高职院校是输出优秀人才的主要场所, 应更加注重改革创新, 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而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 能够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美术素养、审 美能力、鉴赏能力, 同时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 因此教师应将 美术教育工作和思政元素相互融合, 提升美术教学质量, 让学 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正确“三观”。而且新课程改革明确指 出在各个教学工作中应当深入贯彻思政教学, 将其融入在整个 教学过程中, 落实全方位育人, 因此, 本文将围绕高职院校美术 教育思政元素融入为主题来展开分析, 通过了解当前高职院校 美术教学的基本情况以及在教学工作中融入思政元素的优势, 提出在高职院校美术教学工作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美术教育 ; 思政元素 ; 融入
高职阶段的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不高,如果在教学工作中 融入思政元素, 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升华情感, 提升综合 能力, 并转变学习态度, 展现自身优势, 在突破学习重难点的 同时,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三观”, 而教师也要依 据当前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工作中形成的问题具体分析, 采取可 行性手段将思政元素融入到高职院校美术教学环节中, 从而促 进高职院校美术教学工作的改革创新, 陶冶学生情操, 形成正 确审美观念。
一、针对于当前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基本情况的探究
当前在高职院校美术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有待完 善, 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 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 影响, 未在教学工作中融入思政元素。因大部分教师出自美术 专业, 缺乏思政的专业化培训, 以至于很难将思政元素和美术 教学工作有效融合, 学生也很难发现美术学习中所包含的思政 元素, 导致整体教学效果相对较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很 少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当中, 与学生缺少有效的交流 沟通,无法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有针对性的思政元素。
第二,美术课程设置不合理。高职院校注重培养技能型人 才, 所以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安排美术课程时, 会着重在美术专 业安排大量课程,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时间较 少, 其学习重点则放在了培养美术学习兴趣、陶冶情操上, 或 者将美术教学当做公共选修科。除了美术专业的学生之外, 其 他专业的学生不需要开展美术考试, 也就导致美术教学只是注 重形式而缺乏内涵, 成为了“学分课”, 很少有学生花费时间 来挖掘美术学科中的思政元素。
第三,教师的专业性技能有待提升,未深入挖掘教材以及 网络中的思政元素, 并未形成完善办学体系。艺术来源于生活 而高于生活, 在高职院校美术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 素, 但是由于教师没有对各种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充 分发掘,也就没有将灭鼠学科的育人功能全面性发挥 [1] 。
二、针对于在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中融入思政元素优势的探究
在高职院校美术教学工作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具有现实意义 的, 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美术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是为 了陶冶学生情操, 让学生掌握各种美术技巧, 同时还会让学生 具备良好审美意识,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来获得良好视觉体验, 感受各种事物的美感,以此来提升学习和生活质量。
美术教学工作注重艺术和美的渲染,让学生细致观察生 活, 这对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有着深远影响, 美术教学的优势 不仅表现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还将会体现在不同层次的价值探 索中。美术教学工作会利用各种优秀的美术作品来直接展现出 作品的时代面貌, 并落实和艺术作品开展情感交流, 提升学生 内心素质。美术教学工作还可以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 因为本 身美术就属于艺术形式, 利用美术教育所具备的隐形功能, 在 潜移默化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优雅的文化氛围, 促进学生的健康 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针对于落实在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中融入思政元素可行性对策的探究
(一)积极挖掘多样学习素材
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工作和其他学科有着本质的不同,美术 教育工作更加注重实践, 但是要想提升美术教学质量, 也应将 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互融合。为了实现在高职院校美术教学 工作中融入思政元素, 要求教师应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眼光, 积极挖掘美术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发挥出现代化技术利用优 势, 利用业余时间在网络上为学生收集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 内容, 以此来拓展教学, 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研究艺术作品 所具备的形式, 有着深层次的感悟和理解, 了解作品中的精神 内涵, 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提升思想道德水平。虽然在审美过 程中形成的对美和丑的辨别是美学范畴, 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 也会形成对善和恶的判断, 而这一内容则属于道德犯错, 所以 我们也可以将其看作是美术教学和道德教学的融合。美术教学 工作会实现合理引导学生, 对外在美和心灵美有着正确认知, 从而辅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事物的本质。例如, 当教师这边学生讲解徐悲鸿的《负伤之狮》这一美术作品时, 学生能够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 但不容易对作品的内容深层次理解, 教师应深入挖掘这一作品中包含的思政元素。所以, 在美术教学工作中教师则应善于挖掘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内涵, 让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 促使其在学习中掌握美的原理、探究美的方法 [2] 。
(二)落实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我国有着悠久发展历史, 在上下 5000 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传统文化, 而美术遗产也为高职院校美术教学提供大量思政素材, 各种优秀美术作品的采用都会让学生形成良好情感, 家国情怀, 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所以, 为了实现在高职院校美术教学工作中融入思政元素, 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注重选择, 能够凸显出民族特色、地域风情的美术作品, 当作主要教学材料, 并积极地组织学生系统研究,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始终坚定四个自信。例如, 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这一油画时, 能
够直接展现出在革命时期战士们不畏惧牺牲, 永不投降, 甚至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维护民族的尊严的这种英勇抗日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这一美术作品的同时, 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我们当前美好的生活都是那些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 从而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深刻缅怀, 促使学生具备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建设更美好的中国而不断奋斗。
(三)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授课
在社会快速发展下,我国已经步入到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时代中学生实现利用网络技术获取各种学习资源, 并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进行碎片式学习。而教师也应注重采用现代化技术收集多样化思政元素, 将思政元素和美术教学工作有效综合。一般情况下, 思政元素都是具有较强理论型的, 如果单纯将这一元素融入到美术教学中, 有可能不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反而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而教师则应利用现代化技术把思政元素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形式融入到教学工作中, 像采用视频、图片、PPT 等,然后再为学生开展系统的讲解工作,让学生构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加深对各种美术作品的理解。总体来说, 当前美术教学手段形式多样, 教师要确保思政元素的融入切合学生心理特点, 从而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而且教师还应落实构建美术教育实践平台, 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组织开展美术欣赏活动、艺术作品比赛, 鼓励学生踊跃参加, 突破传统、老旧的教学形式, 体现出“第二课堂”所具备的优势。
(四)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
教师要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善于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 从而实现在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工作中合理融入思政元素。学校要注重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并鼓励全体教师踊跃参加, 让教师通过各种教研活动或者研讨会来提升自身思想政治能力, 并掌握各种现代化手段利用优势, 利用信息化手段来阐释出思想政治关键要素, 并整合思政要素, 实现转变传统教学手段, 落实因材施教, 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美术教学工作和思政元素结合 [3] 。
结语
教师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理念,发挥出现代化教 学手段的利用优势,实现在美术教育各个环节中融入思政元 素,让学生具备正确学习态度, 获得良好学习体验, 在掌握美术 学习重点的同时, 形成良好道德观念和高尚的情操。但是不可 否认, 当前在高职院校美术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依然受到传统 教学观念的影响, 对思政元素缺乏重视、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未能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所以, 在后续教学工作中则 要求教师应注重挖掘多样学习素材, 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采用 现代化教学技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实现将思政元素和高职院 校美术教学工作有效融合, 为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学生 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晓雪 . 高等教育美术教学中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研究 [J]. 中国校外教育 ,2018(36):14+16.
[2] 王小路 . 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对策 [J]. 长春师 范大学学报 ,2018,37(12):149-150+178.
[3] 陈静娴 . 高校非艺术类专业美术基础教育中的透视教学 研究 [J]. 美与时代 ( 中 ),2018(12):90-9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5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