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电贝斯演奏心理状态平衡论论文

发布时间:2022-01-04 14:09: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电贝斯演奏者演奏前要做到三点:  心要通、气要顺、势要对。我认为最好的电贝斯演奏状态类 似坐在家里看电视的状态。有一种“模式 切换”方法可以帮助演奏者快速切换到 演出状态。对于电贝斯演奏而言, 没有一 种快乐和痛苦之间的平衡适用于所有演 奏者。观众之所以喜欢反复观看同一电 贝斯演奏者的现场演出,可能是因为演 奏者的社会地位、个人条件、年龄等与 观众的要求相吻合。电贝斯演奏者通过 将其愉悦的情感经验与自身抵触的情绪 相连接将有助于其降低抵触心理。一旦 电贝斯演奏者被某种不合时宜的情绪所 掌控,其就容易情绪化地判断周围发生 的事情而忽略常识,这时演奏者可以用 心理暗示帮助自己回到最初的状态。电 贝斯演奏者面对观众害怕登台的原因, 可能和演奏者过于在意观众对其演出的 评价有关。我认为演奏者的性格对其电 贝斯演奏而言是有影响的。

关键词:  电贝斯 ; 演奏心理 ; 状态平衡

       什么决定着一场电贝斯演出的成败 呢?电贝斯演奏前要做到哪三点呢?最 好的电贝斯演奏状态是什么呢?快速切 换到演出状态的方法又是什么呢?电贝 斯演奏中的心理平衡尺度是多少呢?电 贝斯演奏者该如何唤发演奏热情呢?为 什么有的观众会反复观看同一场电贝斯 演出呢?电贝斯演奏中该如何与不安情 绪相处呢?电贝斯演奏者为什么会抵触 不适情绪呢?电贝斯演奏者该如何降低 自己对情绪的抵触心理呢?电贝斯演奏 中演奏者该如何应对情绪化呢?电贝斯 演奏者面对观众害怕登台的原因是什么 呢?电贝斯演奏者该如何理解自己的梦 境呢?请看正文。

一、电贝斯演奏前要做到三点

       决定一场电贝斯演出的成败,首先是演奏者和电贝斯之间的相互作用,其 次是演奏者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最 后是演奏者本身的心理活动。一名电贝  斯演奏者在演奏中的心情是浮躁呀,还 是平静呀,以及其对待整场演出的看法 是急于完成任务还是享受其间的过程,  这些都会通过演奏者演奏时的力度对音 符的动态变化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整场 演出的结果。电贝斯演奏者演奏前要做 到三点:心要通、气要顺、势要对。为 什么这么说呢?例如 : 荏苒是一名贝斯 手,在当天演出前,其不友好的伙伴李 亚基于过去的看法和不友好的态度,对 荏苒说到:    “你会演砸的,你肯定演不 好。”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心理暗示, 如果 荏苒在演出前没有调节好自己对此事的 情绪反应,以至于其产生了短暂的或长 久的心结不通,那么荏苒可能会产生对 此定义不认同的生气、对伙伴失望的难 过、对演出不自信的害怕等诸如此类不 利于电贝斯演奏的情绪,即心不通;心 不通的荏苒自然可能会携带本不该出现 在此次演出中的情绪上台,这将可能导 致荏苒在本次演出中该有的情绪无法调 动,反而受前面产生的无关演奏情绪的 干扰,那么荏苒在整个演出中就容易处 于焦躁、不自信等情绪中,即气不顺;  一个心理处在不利地位且不知如何补救 平衡的人,他发散出来的气势就可能会 受到影响从而深入到其电贝斯演奏过程 中,  即势不对。这必将影响荏苒的演奏, 而荏苒如果通晓一些心理相关基础知识 的话,这一切不利于电贝斯演奏的情绪 就可以很好的缓解,心通气顺势对则事 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在日常电贝斯 练习中同样是这样。

\

二、最好的电贝斯演奏状态与演出 模式切换假说

      什么是最好的电贝斯演出状态?这 个因人而异,我认为最好的电贝斯演奏状态类似坐在家里看电视的状态,因为 这时你也没有很注意遥控器,但你仍然 可以准确的切换电视频道。

      为了帮助电贝斯演奏者快速切换到 演出状态,在这里我提出一种从旧有经 验中抽取过去成功模式的假说,首先演 奏者要回忆过去成功演出的感觉,这有 点像触景生情,然后演奏者告诉自己已 经切换到了这个模式,例如演奏者站在 原地并闭上眼睛,脑海里想象自己的周 围有一个磁场一样的实体结界,演奏者 处于一个从头到脚的类圆形环状结界 中, 这取决于其意识对此结界的理解, 现 在演奏者打开结界上的圆形収缩孔,回 忆那个曾经让你取得成功的演出状态, 那可能是一个场景画面,演奏者从意识 中伸出具备伸缩抓取功能的手臂,这手 臂并不是完整的真的手臂,而是细长带 有类手功能的意识产物,让这抓手通过 刚才打开的结界收缩孔,抓住那个曾经 使演奏者取得成功的演出状态所处的画 面场景, 这个场景可能是模糊的, 把这种 演出感觉通过収缩孔拉进自己的身体, 之后关闭収缩孔,演奏者必须关闭所有 収缩孔的画面感,让自己的意识认为所 有的收缩孔都已关闭,演奏者在这时告 诉自己“我已经切换到了演出模式”,  由 此带来的演出状态质量取决于演奏者抓 取的曾经场景中演出感觉的强烈程度。 这种方式只是演奏者现在的感觉状态通 往过去的感觉状态的介质或仪式,是一 种自我催眠,整个过程中不允许演奏者 有任何的迟疑,不然可能会导致其潜在 的精神错乱暴露,严重时甚至会盗汗和 心跳加速,这是由于这种自我催眠是严 重的意识干预,并不是所有演奏者都具 备这样的承受能力,况且大部分演奏者 也没有进行系统的心理学习。有心理学 基础的电贝斯演奏者意识主体可能会强 壮一些,而一般没有心理学基础的电贝 斯演奏者如果在“模式切换”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迟疑,那么仪式将有可能不会完 整进行,在演奏者进行“模式切换”的 开始,实际上其已经认可并相信了它的 存在,他人突然打断演奏者并没有其自 己打断自己严重,演奏者之所以怀疑是 源于潜意识或意识对过往的认知,而由 于演奏者的坚信其才会尝试这种方法, 演奏者如果出于怀疑而在过程中否定了 这种方法,好的结果是演奏者的意识不 假思索的判定这个方法是滑稽可笑的, 坏的结果是演奏者的主观意识在尝试中 半信半疑的中断了这个方法,这样的中 途停止可能会导致演奏者进行了未知方 向的自我催眠。“模式切换”正确的使用方法是,演奏者不需要有意识的去分 析或用知识去理解即将发生的一切,反 而演奏者要让自己相信这一切并在自我 催眠中接收身体的讯息以此帮助自己实 现目标。

三、电贝斯演奏中的心理平衡尺度 与唤发热情方法

       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一切人类情 绪都源自快乐和痛苦这两种基本的情 绪 [1] ”对于电贝斯演奏而言,  没有一种 快乐和痛苦之间的平衡适用于所有演奏 者,也没有一种相对平衡可以适用于所 有演奏者,  对一部分演奏者来说 50%的快乐对 50%的痛苦是理想状态,  但对另一部分演奏者来说平衡是 45%的快乐对55%的痛苦,实际上对于有些演奏者而言 11%的快乐对 89%的痛苦也是平衡,平衡在这里而言并不是一半一半,快乐与痛苦之间的平衡比例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某种比例是否可以使演奏者获得最舒适的电贝斯演奏状态,如果演奏者本身不排斥抵触,那么 1%的快乐对99%的痛苦也是一种状态平衡。对于认同 50%的快乐对 50%的痛苦这个比例的演奏者而言,这个比例带来的结果可能是令人满意的,但对于不适合这个比例的演奏者而言,这个比例对其而言是泄力的。

      我认为电贝斯演奏者可以用热情去感染观众,同样其也可以用热情来感染自己,那么演奏者该如何唤发演奏热情
呢?首先演奏者可以树立一种“我要满怀热情去演奏”的信念,  在演奏开始前,演奏者可以心理暗示一下自己“这场演出我要倾入我所有的热情”。我发现观众之所以喜欢反复观看同一电贝斯演奏者的现场演出,可能是因为演奏者的社
会地位、个人条件、年龄等与观众的要求相吻合,  无论是效果也好、享受也罢,只要是符合观众对现实要求的,即便观众是被强迫观看其依旧会“满意”。当然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观众被强迫观看其并不感兴趣的演出,因为从那一刻开始对于观众而言就是非常差劲的体验,所以作为电贝斯演奏者如果碰到类似情况,其有义务安抚和缓解观众的不安情绪,演奏者要相信心理环境是可以被改变的, 如果观众并不理解演奏者的苦楚,演奏者也应该从观众角度出发。当观众的不安情绪影响到了电贝斯演奏者时,那么演奏者就要学会和不安情绪相处,肯定自身的不安情绪,允许不安情绪去休息,允许你依赖的朋友——不安情绪去休息,并欢迎不安情绪随时回来,演奏者不要去抵触自身的不安情绪,因为那样可能使自身更不受控制,演奏者之所以去抵触类似不安情绪这样的不合时宜的情绪,是因为演奏者认为现在的情绪干扰了其实现当下的目标,但演奏者忽略了不安情绪的正向意义,演奏者通过将其愉悦的情感经验与自身抵触的情绪相连接将有助于其 降低自身抵触心理。

四、电贝斯演奏中的情绪化与应对

       美国心理学家艾克曼认为:    “被某种强烈的感情控制住 时,我们很难避免情绪化反应 [2] 。”一旦电贝斯演奏者被某种 不合时宜的情绪所掌控,  其就容易情绪化地判断周围发生的事 情而忽略常识,  此时离开“事发现场”或许可以中断情绪化过 程,  但演奏者很多时候并不具备离开现场的条件,  这时演奏者 可以用心理暗示帮助自己回到最初的状态,  这个最初的状态可 能是经过修正的最初的状态,  可能是更好的或更糟糕的,  演奏 者的意图必须十分明了,  当其说的过多时清晰度和质量可能会 降低,演奏者可以这么对自己说“我要去 xxx,因为 xxx,  所 以 xxx。”例如:我要去 2 个小时以前,因为我现在情绪很不 好,  所以我要回去 ...。电贝斯演奏者为避免情绪化应注意不要 过于沉迷在渴望之中,  过度的渴望可能会使演奏者只注重自身 需求,  那么往往其在现实中就容易迷失方向更容易情绪化,  演 奏者情绪化时也不要刻意的回避自我,  更不要厌恶情绪化的自 己,厌恶情绪化的自己的原因, 往往是其无法掌控当下的状态, 如果其可以掌控当下自己的状态,  那么其厌恶感也会减弱。电 贝斯演奏者可以寻找一种平衡状态,  一种有助于其调动情绪的 平衡状态,  部分演奏者能够将舞台和生活分开,  每位演奏者都 可以开辟出独特的平衡状态来预防情绪化。

五、电贝斯演奏者面对观众害怕登台的原因和传统策略

       电贝斯演奏者面对观众害怕登台的原因,可能和演奏者过 于在意观众对其演出的评价(评价包括演出过程中评价和结束 后的回忆) 有关。在我上小学的时候,  面对即将到来的登台演 讲, 长辈常对我说“将台下的人当做萝卜和白菜就不害怕了”, 年幼的我并没有深究这个方法的科学性,  但这个方法有时还是 很管用的,  有一定现场实践经验后,  我发现这个将台下的观众 当做萝卜白菜从而克服害怕登台的办法有两个支撑点,  一是由 于演奏者坚信此法有用而产生的安慰剂效应,  二是通过这句话 的应用演奏者的思维转变了。由于电贝斯演奏者的思维模式转 变了,  其对害怕登台这件事的反应也转变了,  最开始演奏者面 对的是和其一样的个体,  演奏者可能会思虑这些个体对其演出 的评价,  而演奏者将这些个体看作是萝卜白菜,  其对这件事的 思维模式从对个体演出变成了对萝卜白菜演出,  演奏者或许会 考虑其他个体是否喜欢自己的演出,  会在意其他个体对自己演 出的评价,  但演奏者并不会在意萝卜白菜是否会喜欢自己的演 出,  也更不会在意萝卜白菜会对自己的演出作何评价。如果电 贝斯演奏者过于关心其他个体对自己此次演出做出的定义是 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那演奏者不妨把观众当作家人看待,  演奏 者就像小孩子一样面对慈爱的爷爷奶奶们表演,  对于演出结束 后可能的负面评价就当做是母亲温柔的责备。同理,  这种以改 变自身对待问题的思考方式,  以达到纠正自身不合理信念的方 法,  也可以应用在其他演奏事件上,  部分演奏者面对观众的害怕心理可能和其恐惧在众人前表现自己有关,  演奏者可以想象 自己害怕的场景并联系自身真正的去体验,  演奏者会发现自己 害怕的场景对其自身并没有实际伤害,  演奏者要明白对待未知 情况存在恐惧是正常的。

六、电贝斯梦境与猜想

        我不得不回忆起 2014 年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个事件, 那是我   拥有第一把电贝斯的时候,  当时我兴奋地报名了一个电贝斯教   学班,  在我学习电贝斯的第二节课时,  这个电贝斯教学班的老   师对我说:   “你节奏感不好,  不适合弹贝斯,  我建议你放弃。” 我反问:    “老师,  那我适合学什么乐器?”这个电贝斯教学班   的老师说:    “如果节奏感不好,  不适合学习任何乐器。”当时   我回到家对于这个评价一直都非常烦恼,  一度想要放弃学习电   贝斯演奏,于是只上了 2 节课,我就不再去上课了。

       其后三个月我只是偶尔拿出我的电贝斯看一看并随便弹一 弹,  直到我做了一个梦,  我梦见一位头戴黑色鸭舌帽的中年男 子,坐在书桌前我的书桌椅上, 在我的床前演奏电贝斯, 这个男 人弹奏的是如此动听和流畅,  我正要起身去问他,  梦却醒了。 梦醒后我趁梦里残存的记忆还未完全消退,  我努力回忆着那个 男人的电贝斯演奏,  当时的我却无法复原他的演奏,  但我还是 茅塞顿开领悟到了电贝斯即兴演奏的真谛,  那时我的性格属于 比较倔强的,所以我即刻决定自学电贝斯演奏。

        2019 年我看到了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梦是 对清醒时被压抑到 unconscious 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 [3]。”“梦 显于内容,  隐于思想,  梦是一个被满足愿望或与其相反,  梦也总 是一个未知愿望的满足,  有时梦本身可能是一个愿望 [4] ”于是我 对于当时的梦境做出了猜想。前面说到对于电贝斯教学班老师的 评价我非常烦恼并一度想要放弃电贝斯演奏, 但是我却时常会拿 起电贝斯随便弹弹,  我认为这是我内心的一种隐性事件:  一、我 对电贝斯教学班老师的评价十分在意, 这个评价一直伴随着我, 导致我十分焦虑和烦恼。二、从本我层面来看我是想弹好电贝斯 的,  不然我不会念念不忘。三、电贝斯教学班老师做出的评价结 合现实使我从意识层面对自我进行了否定, 这使我的心情非常压 抑, 从某种意义来看我必须尽快缓解由此带来的焦虑,  以防止对 内心产生更大的伤害,例如:轻度抑郁、自卑、畏难等心理。 四、我的性格比较倔强,  如果我真的想要放弃,  我早就放弃了, 我会时常拿起电贝斯随便弹弹的原因, 大概是在潜意识中我并不 甘心就这样放弃。

        这个中年男子在我的床前演奏电贝斯的梦境,同时解决了 这四个问题, 使我决定自学电贝斯演奏, 这既给了我“要不要放 弃电贝斯演奏”这个念头一个答案,  又满足了内心不甘心的需 求,  同时也缓解了那个来自电贝斯教学班老师负面评价带来的 焦虑。由于我决定自学电贝斯演奏了,  所以这个来自电贝斯教 学班老师的评价从负面影响转化为了证明我自己的正面动力, 但是如果我是一个比较顺从的人而不是一个比较倔强的人,  我 真的可能就此放弃电贝斯演奏了。所以我认为演奏者的性格对 其电贝斯演奏而言是有影响的。

结语

       孔子特别重视对情感的调控,力主“中和”,他认为“喜 怒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谓之和”[5] 。电贝斯演奏中的心 理状态调和非常重要,  演奏者不要固恋过去的演奏状态,  这会 导致其无法真正的释放自己,  演奏者要相信未来自己还可以拥 有更好的演奏状态,  电贝斯演奏心理状态平衡论将助演奏者找 到现场演奏时最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  王福顺 . 情绪心理学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22.
[2] 保罗·艾克曼 . 情绪的解析 [M]. 海口 : 南海出版公司 ,2008:56.
[3] 潘芳 . 医学心理学 [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16.
[4]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精神分析引论 [M]. 北京 : 台海出 版社 ,2016:104,215-218.
[5] 王福顺 . 情绪心理学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4974.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