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屏风的历史可以追溯于三千年前,在周代作为天子专用器具,是名位和权力的象征。后经不 断演变,开始有防风、隔断、遮隐的用 途, 并起到点缀环境、美化空间的功效, 经久不衰流传至今,并衍生出多种表现 形式。屏风艺术作为传统家具重要组成 部分,也是我国绘画和书法艺术的重要 载体,兼具审美性与功能性的特点。对 传统屏风艺术的美学表现探索,对挖掘 传统屏风的时代价值和弘扬传统屏风的 艺术性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传统屏风在 不同时期的美学特点作出阐述和分析, 并对我国传统屏风艺术的美学价值进行 深入探讨。
关键词: 传统屏风艺术 ; 美学表现
早在三千年前,屏风就开始出现, 最早被用作天子专用器具,代表了权力 和地位。之后在用途和美观性上都得到 了大幅的发展,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历 史,屏风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 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具有东方气息的屏 风艺术已成为一种风潮,也是礼仪制度 典范和社会文化的重要体现。
一、屏风在不同时代的美学特征
屏风早在西周时期就开始使用,那 时称屏风为“邸”或“扆”。这一时期 的屏风手法略显拘谨, 装饰也过于单一, 图案比较浮夸,它用来代表皇宫贵族身 份与权力的象征,也反映出当时社会森 严的等级制度。因此,这一时期的屏风 艺术作品具有井井有条、井然有序的艺 术特点,也附带一些神秘的色彩。秦汉 的时期,屏风艺术作品得到广泛普及, 从宫廷走进了权贵之家,这让屏风艺术 品种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同时, 漆木家具工艺也已经成熟,包括油彩、 漆绘、银箔等,也有戗金、堆漆等,鎏 金铜装饰的应用,进一步强化了屏风艺 术作品的华贵气息,其中最典型的时代 特征要数动物纹和兽纹的使用。魏晋南 北朝时期,因佛教文化的盛行以及多民 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加强,这一时期屏风艺术有了异族文化的气息,飞天、莲花等纹饰被较多运用在屏风艺术作品中。可以说,社会文化的发展对屏风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此时期的屏风艺术有超凡脱俗的特征。
隋唐时期是屏风艺术改革换貌进入崭新发展时期的阶段,立地屏风是主要的屏风艺术作品形态,此时期的屏风艺
术作品有柔美和流畅的特征,更多的文人倾向在屏风上描绘自然景观,这让以动物纹为主的屏风艺术作品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风格特征。到了唐朝,植物花卉纹样成为主流题材,装饰也有更趋于复杂性的趋势,这也是唐朝屏风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宋代的屏风艺术作品更趋于多元化, 表现在屏风的种类、造型、工艺、材质等方面。造型又分为围屏、坐屏、展屏、坐屏等,创作工艺有表面松饰、金漆髹饰、髹造涂料等。士大夫和文人们纷纷参与到屏风设计的创作中,也让此时期的屏风作品富有更多元化的审美情趣,在屏风艺术作品中,书法、绘画和传统纹样等的运用让这时期的艺术作品增添了更多的意境,这些元素也逐渐成为了屏风艺术作品发展越来越重要的载体。辽金时代屏风艺术有所回归简约,结构和装饰简约而不失造型的优美,清新而又典雅。同时部分区域出现了像壁画为载体的屏风图,可见彩绘也在此时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使用。
二、传统屏风艺术在我国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首先,传统屏风艺术作品体现的是我国等级文化, 有较为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西周发源开始就奠定了这一特点。西周时期屏风是作为皇家专用的器具,象征了皇室至高无上的权威。同时,传统屏风艺术也可以作为中国人居美学代表的载体。随着时代发展,屏风艺术也从 皇室走向民间,除了是皇家权利的代表 之外,它的美学艺术性也不容忽视。同 时兼具美学艺术性和功能实用性的屏风 艺术在我国历朝历代都对艺术发展起了 重要助推力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反映出 人们对于生活、文化等方面的追求和变 化。到唐代时期, 屏风艺术作品的制作成 本降低,价格也降低,屏风艺术作品开 始在社会人民中普及和得到广泛推广, 这让屏风艺术作品与社会地位和身份之 间的关联性渐弱,但即使如此,在屏风 的艺术作品中,仍然能够看到诸多作品 是以君臣、家庭、尊贵主人等人物的元 素,反映出等级思想对于屏风艺术作品 的深远影响,可以说,屏风艺术是承载 着独特的历史文化,留有深厚的历史文 化的印记,也是不同时期人们的精神需 求和对美学的追求的一种体现。儒释道 等传统思想也对屏风艺术的发展起到了 重要作用,因此在呈现上屏风艺术作品 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
其次,传统屏风艺术作品的怡情功 能和思想底蕴。从功能性上来说,我国 传统的屏风艺术不止有视觉审美和实用 功能,同时,也包含了创作者独特的思 想和创作的一图。在创作者创作作品的 过程中,将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文化鉴赏 融入其中,因此,每一幅屏风艺术作品 都反映了艺术家和创作者自身的审美追 求、其审美情趣和思想内涵。对于屏风 艺术鉴赏者来说,也能够通过屏风艺术 作品,深入挖掘到和剖析出屏风艺术作 品以及所承载的思想内核和文化特点, 并让观赏者艺术也从中得到熏陶。这从 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激发艺术家和创 作者进一步进行屏风艺术品的创作。通 过屏风艺术作品的创作,艺术家与鉴赏 者之间可以形成很好的互动关系,也让 屏风艺术的怡情价值和思想底蕴得以体 现,更加促进了屏风艺术作品的发展。以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为例,这个作 品是以女性的形象为主,据说是雍正皇 帝的妃子, 包括了 12 幅屏风画, 这一系 列作品很好地表达了皇帝对于妃子的思 念之情,也呈现出清朝时期屏风艺术作 品的雍容华贵。从此作品中也能看出,通过对生活情境和人物的细致描画,以 及对宫中女子发型、首饰、冠服的真实 刻画,将生活场景表达得淋漓尽致,也 给予现代人了解古代生活的想象空间。
三、传统屏风艺术向现代装饰艺术 形态的演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屏风也在发 生着变化。传统屏风艺术逐渐向现代装 饰艺术演变,屏风的形态,也由原来的 庄严肃穆逐渐到现代简约时尚,选材从 厚重庞大的发展到轻盈通透的,装饰也 由繁入简。设计师充分观察人们的心理 需求和屏风的时代特征,在形态上屏风 艺术作品不仅有传统的曲屏、挂屏、座 屏,而是有更为丰富的形态,比方不规 则造型,便于灵活拆装的装配式屏风, 以及蕴含波浪和弧形等韵律的造型各异 形态,都打破了传统屏风四四方方刻板 的形象,给人以不拘一格和更加灵活自 由的视觉形态,以多样化的形态出现在 人类的视野中。在材质和工艺上,从厚 重到轻透是现代屏风的主要特点。从传 统到现代装饰艺术形态的演变,会越来 越注重建筑环境和人们的审美需求。轻 柔、透明的材料逐渐取代了厚重、庄严 的材料,各种纸张、麻、珠帘、纱幔、 玻璃、纤维材料、PVC 材料等被越来越 广泛地使用,这些更为现代的材料结合 电脑喷绘、激光雕刻等工艺让屏风艺术 作品有了更多可探索的领域和方向。在 装饰上也有由繁入简的特点。尤其在明 清时期,形成了从“方板”形制到集传 统彩绘、浮雕、镶嵌、透雕等诸多装饰 工艺于一身的工艺品。社会在标准化生 产和机械化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手工屏 风已无法满足时代的特点,这也是化繁 为简的原因之一。人们的审美也随着时 代发展而变化,摒弃繁冗图案和形态, 运用现代简约的设计语言逐渐成为一种 趋势。即便如此,我们仍不能忽略传统 屏风艺术作品的历史时代性,具有的高 审美价值,以及给我们现代人带来对于 古代人们生活的无限想象和探索。
结语
我国传统屏风艺术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凝聚了具有明显中国特征的东方传 统艺术气息和文化特征,也形成了东方 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是中国装饰艺术 的瑰宝和珍贵文化遗产。它从另一个层 面也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情景、 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的变化,逐渐走到 成熟和多元化的过程和特征。随着人们 审美意识和建筑空间结构的变化,传统 屏风艺术形态从中延伸出非常丰富的文 化内涵和艺术形态。这种文化内涵和艺 术形态借助视觉符号表达和传递,让屏 风不仅作为皇室物件的存在,更延伸到 平常百姓家,从“古董”发展到现代化 的装饰艺术作品。新材料和工艺的出现 和融合,也让传统屏风艺术有了更多发 展的可能性和得以大范围的普及生产。 新的设计思维和创作灵感赋予了屏风艺 术作品更丰富的生命力。创作者和鉴赏 者之间相互的助力作用,也让传统屏风 艺术得以蓬勃发展,让屏风艺术在装饰 艺术中得以永葆生机,产生了更为深厚 的思想内涵和更高的审美趣味。现代空 间室内设计手法的运用,进一步加强了 屏风艺术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创造力, 推动着屏风艺术在当代现代人居生活中 的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们对于生活和 审美的需要。
参考文献 :
[1] 欧阳丽萍 , 彭金波 . 传统屏风艺术 由“礼制象征”向现代装饰艺术形态的 演变 [J]. 美术大观 ,2019(7):88-89.
[2] 王永东 . 从文化视角浅析中国古 代屏风设计 [J]. 艺术教育 ,2017(13):181- 182.
[3] 欧阳丽萍 . 传统屏风艺术与儒释 道的渊源 [J]. 美术教育研究 ,2015(1):39.
[4] 周帆扬 . 屏风的诗意:实用性与 艺术美的巧妙结合 [J]. 艺苑 ,2010(6):48- 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4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