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我国人们生活水平提升情况下,对艺术关注度 越来越多,也喜欢观看一些相关的表演。戏剧小品 表演深受公众喜爱, 想要克服发展瓶颈, 既要增强表演的即兴 性。文章以戏剧小品表演作为研究对象, 在介绍即兴表演基本 形式基础上,就实际演出中即兴表演进行探讨。
关键词: 戏剧小品表演 ; 即兴性 ; 基本形式 ; 应用
戏剧小品表演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出现的很早, 受喜爱程度比较高。正是因为这点, 戏剧小品表演一直以来较 为活跃, 但是要提高表演效果, 需要在其中加入即兴性, 因为 往往会起到令人意外的轰动效果。所以, 针对戏剧小品表演过 程中, 即兴性研究很有必要, 有助于戏剧小品艺术持续和创新 发展。
一、即兴性表演的基本类型
戏剧小品表演有即兴表演的成分,就是在实际演出期间,表 演者结合当时的情况, 比如现场的气氛, 然后依据剧情, 加入 一些即兴发挥的东西, 使得演出效果更好。从目前戏剧小品表 演看, 即兴性有三种基本形式, 或者说是可从三个方面实现。
(一)不脱离剧情
戏剧小品表演有一定的情境,如果不进行即兴表演,那么就 要按照剧本走。通常情况下, 戏剧小品表演要融入即兴成分, 可在不脱离原有情境的状况下进行。主要体现在不能偏离规定 剧情或者情境, 在这个范围内临时性加入一些内容。比如可在 表演期间, 根据现场氛围和个人即兴想法, 加入事先彩排中没 有的动作, 或者是在表演中新加入语言, 亦或者是对其他部分 改造或者是调整 [1] 。即兴表演如果能做好,戏剧小品表演的效 果, 往往会更为轰动, 达到更好的艺术表演成效。戏剧小品表 演一成不变, 惊喜就会比较少, 无法超越原来效果。所以戏剧 小品表演中, 表演中经常会出现不完全依照剧本表演的现象, 表演者随机应变, 在规定情境内, 对可以改动和调整的部分, 依据表演经验和个人随机应变性, 适当进行变动, 从而使戏剧 小品呈现出更好的表演效果。
(二)游离在规定剧情中
戏剧小品表演即兴性,除了在规定情境内,还有一种情况 是游离在情境中。与不脱离情境差别不多, 最大区别在于前者 在规定情境和剧情内, 而后者则是未脱离规定情境, 但是又具 有游离的特征。在实际表演中添加动作, 或者是随机做出某个 动作, 或者是说出剧本上没有话语, 还有就是添加或者稍加改 动情境等。
(三)脱离剧情
戏剧小品表演的过程中即兴性,还有一种形式,那就是脱 离剧情而出现的, 也可以是脱离台词自行发挥。这个对演员的 要求比较高, 不能随意的脱离, 确保可以依据个人丰富的小品 表演经验, 以及超高的戏剧小品艺术素养, 完成即兴表演和临 场发挥 [2] 。这里要强调的是,在脱离剧情即兴表演中,虽然脱 离, 但是应与剧情有比较大的关联, 以保证表演具有整体性。
二、戏剧小品中即兴性表演
(一)不脱离和游离剧情即兴表演
1. 灵光突现
戏剧小品表演中即兴性,依靠的是演员的临场发挥,而这个 有很多时候都是灵光突现。戏剧小品要呈现到观众面前, 主要 依靠的是演员。通常在实际表演之前, 演员要经过专业训练, 依照导演的要求进行排练, 还要在正式表演前彩排, 熟悉实际 表演舞台和环境等。演员在拿到戏剧小品剧本后, 想要确保演 出效果好, 需要认真研究剧本, 仔细揣摩。导演要与表演者要 讨论剧本, 表演者之间也要相互讨论, 分享自己对剧本的看法 和见解,从而为灵光突现奠定基础 [3] 。排练中要确保每位表演 者全身心投入, 在实际表演中加深对剧情理解, 使剧本中人物 形象在脑中呈现出来。多次排练以后, 演员对角色有更深和更 全面认识。这样在正式表演的时候, 灵活性更大。也就是说, 即兴表演建立在对角色和剧情掌握游刃有余的基础上。这也就是在戏剧小品表演中经常出现, 排练包括彩排, 与正式表演不同的原因。
这种即兴表演没有脱离原来的剧情,但是在表演中进行适 当调整, 增加了一些即兴成分, 比如语言、动作等, 以使表演效 果更为突出。以《手拉手》为例, 在表演中有一个场景, 是黄 宏和宋丹丹两位主要表演者, 牵手来到观众面前。这个期间融 入即兴表演成分, 出现卖鞋子的人, 以一种撒娇的语气说出在 家里挺好。即兴表演的加入, 不仅可以使观众更好了解剧情, 还能使原本互相不认识的人, 出现在一个画面中, 使彼此之间 形成联系。
2. 忘词即兴表演
不脱离剧情即兴表演,有一种情况是表演者由于紧张,或 者是其他方面原因, 忘记接下来的剧情或者是忘词, 这个时候 就要进行即兴表演, 否则就会搞砸表演。一般来说, 戏剧小品 表演者都要具备这种能力。戏剧小品台词多, 在实际表演中忘 记在所难免, 但是利用好这个意外, 做好即兴表演, 往往会达 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4] 。另外一种情况是,戏剧小品表演者要表 演内容多, 在实际表演中会穿词, 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就要进行 即兴表演。作为一名专业小品表演者, 忘记不可怕, 不过必须要有临场发挥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在忘词后要根据当时氛围,以及结合剧情发展的情况, 快速进行应对, 尽量避免卡壳或者不连贯情况出现。
3. 临时性创作
戏剧小品表演还有临时性创作,一般需要有丰富表演经验,以及良好的创作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小品诙谐且幽默, 在愉悦身心以外, 还能揭示现实问题, 使观众从中获得启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小品表演时间虽然不长, 但是演员在台下要下功夫, 认真研究剧本和揣摩, 力求将剧本的精髓, 以最好的方式呈现, 最大限度提升表演效果。很多时候, 即兴创作也是无奈的, 因为表演中出现意外, 需要及时救场,就要临时和即兴创作。
即兴创作对表演者来说有很大好处, 有助于思维的发展,使其在专业范围内思维越来越活跃,更具有创造力。表演中即兴创作,往往水平会比较高,也能达到轰动效果,成为整个小品表演中亮点。要强调的是,如果演员水平不到位,并不鼓励在演出中进行即兴创作,易于出现状况,影响整个表演的效果 [5]。
(二)脱离剧情的即兴表演
即兴表演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脱离剧情。对于小品表演者来说, 轻易不愿意, 只是会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 脱离剧情进行即兴表演。不脱离剧情即兴演出, 最大优势在于有原剧情加持, 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太大失误和问题, 最多没有预想的出彩而已。脱离剧情的即兴表演存在较大的风险, 通常是表演中出现意外,难以有效的解决,故而才会进行冒险。比如在表演《武松打虎》中,扮演老虎的演员,在表演前喝酒, 脑子不清醒。在实际表演的过程中, 武松打倒老虎后,演员又站起来。在打再站, 如果按照原来的剧情, 表演无法进
行下去, 也会引起观众不满。在这种情况下, 武松表演者随机应变, 在表演中脱离剧情即兴演出, 用比较大的力气, 在不伤害老虎扮演者情况下, 将其打倒, 然后直接拖下舞台。按照老虎表演者情况, 无法继续正常表演, 为了让表演正常落幕, 必须要采取脱离剧情的随机应变法。虽然这种方式会让观众感到突兀, 但是相较于表演难以正常进行, 脱离剧情即兴表演可将各个方面伤害降到最低。
脱离剧情即兴表演,应依据无法解决的问题,尽最大可能做到合情合理, 以确保观众在观看戏剧表演中心情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在平时戏剧小品排练中可针对这个部分, 多一些大胆尝试和训练。虽然不要求表演者按照预设进行即兴表演, 但是却能起到训练思维, 培养随机应变能力的作用。与在规定剧情内即兴表演不同, 脱离剧情对随机应变能力要求更高, 同时还考验的是表演者心理。在表演中遇到任何状况, 都要先稳住,确保心慌乱, 在此基础上快速进行思考, 寻找到应对的策略。表演中不会给演员太多的时间, 所以说脱离剧情即兴表演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即兴表演 [6] 。虽然相较于原剧情可能过于突兀, 可是对于处理遇到的突发状况, 选择比较好的处理方式,这样的即兴表演就能称之为成功。
结语
总之,戏剧小品表演中即兴表演是表演者所要具备的基本 素养, 既是增强表演效果, 引发爆点和轰动性所需要的, 又是 临时忘词, 或者是表演中出现难以解决突发状况, 不能依照原 剧本进行所要具备的能力。即兴表演一般有三种形式, 不脱离 剧情、游离于规定剧情中、脱离剧情, 由于前两个比较相似, 所以通常归在一起, 所以主要有不脱离剧情和脱离剧情即兴表 演两种。想要确保即兴表演成功, 促进表演效果提升, 就必须 要建立在对剧本研读基础上。结合现场氛围和情境, 以及剧情 的发展, 即兴加入动作或者台词, 以达到令人惊喜的即兴表演效果。
参考文献 :
[1] 陈晓丽 . 针对戏剧小品表演中的即兴性研究 [J]. 艺术 家 , 2019(6):58-58.
[2] 张博 . 针对戏剧小品表演中的即兴性研究 [J]. 音乐时 空 , 2019, 000(001):121-122,134.
[3] 王晖 . 谈戏剧小品表演中的即兴性 [J]. 戏剧之家 , 2019, 000(002):15-15.
[4] 亓凌 . 谈戏剧小品表演中的即兴性 [J]. 大众文艺 , 2020(7):196-196.
[5] 张秋影 . 浅议戏剧小品表演中的即兴性 [J]. 青春岁月 , 2016, 000(005):68.
[6] 王美英 . 浅议戏剧小品表演中的即兴性 [J]. 大众文 艺 ,2013(13):18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4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