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民间手工艺制作与中职艺术类专业教学融合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18 14:07: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对于民间的手工艺制作来 说,其不仅仅是对人们生产生 活需求的满足,同时也体现着我国内涵 深厚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艺 术心智和文明的智慧,是我国非物质文 化遗产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 随着中职艺术类专业教育体制的不断发 展和改革,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 也在不断的增多。将民间手工艺制作和 中职艺术类专业的教学进行融合,不仅 可以增加学生在艺术类专业学习过程中 的乐趣、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关键词:   民间手工艺制作;中职艺 术类专业教学;融合探究

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艺术类专业主 要的目的就是培养能够进行艺术创造的 技能型人才,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动手和实践能力。同时随着国家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在学生当中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和宣传也在 加大,使得在中职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当 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手工艺制作 [1] 。 因此教师在进行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时, 将民间手工艺制作和教学进行融合是十 分重要的,本文主要针对如何进行两者 的融合进行研究,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民间手工艺制作简述

民间手工艺制作是我国传统文化中 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我国历代人民 为了满足审美以及生活的需求,它们既 有朴实无华,同时也特点鲜明,蕴含着 丰富的民族情感和乡土气息,能够生动 形象的对我国各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风 俗习惯进行反应,充分体现其实用的价 值以及艺术的魅力。

民间手工艺制作主要的来源是普通的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并且大多数都 带有民间手工艺者独特的审美理解以及 艺术视觉,是民间的手工艺者通多对生 活的长期观察以及认识以后,通过自身 的经验所创作出来的,具有十分特殊的 艺术价值。

\

二、中职艺术类专业教学现状

(一)课程大众化且缺少文化内涵


对于当前的中职艺术类专业的教学 来说,大部分学校仍然以基础教材知识 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些课程主要通 过对高职院校内的艺术类专业进行参照 而进行设置的,课程的内容十分的大众 化。在进行融合教学的同时,许多教师 和学生过于对“现代化”的追求,从而 忽视了对传统元素的学习和理解,不利 于将其与现代风格相融合。对于中职的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创作的过程 中依据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特色,才能够 创作出更加经典的作品,推陈出新 [2] 。

(二)课堂教学缺乏实践课程

虽然中职学校一直以来都提倡将教 学和做结合在一起, 但是由于硬件设施、 进行备课的难度以及硬性的课时要求等 原因,当前来说在艺术类专业的学习上 仍然以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为主。教 师无法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已经动手能力 进行充分的提升,在进行实践课程的教 学时,也总是以模仿为主,不利于学生 进行创新和学习。

三、将民间手工艺制作与中职艺术 类专业教学相融合的意义

(一) 加强学生对传统艺术的了解, 激发学习兴趣


在进行中职院校的艺术类专业的教 学时,将民间手工艺制作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相融合,组织学生对当地充满特色 的手工艺制作的艺术品进行参观,可以 促进学生对传统艺术以及民间手工艺制 作艺术的了解,更加透彻的领悟到民间 所制作的手工艺品所存在的艺术价值, 从而使学生产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激 发学生进行民间手工艺制作学习的热 情。

(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通过进行民间手工艺制作教学活动 的开展,可以为学生创造进行民间手工 艺制作的实践与体验的机会,培养学生 的文化情感,让学生体会到民间手工艺 制作所存在的独特魅力,从而帮助非物 质文化遗产更好的进行传承,促进民间 手工艺制作的推广和传播。

(三) 增强学生对传统艺术的保护意识

当前来说许多传统的民间手工艺作 品已经被现代化工业所生产的产品所取 代。同时由于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 所以所存在的民间艺术种类繁多,这就 导致对于民间传统的艺术一直缺乏系统 性的保护。通过民间手工艺制作教学内 容的增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 到我国传统艺术需要进行保护的急切习 惯和重要性。

(四)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文化活, 提高实践能力

在教学课堂中进行民间手工艺制作 的融合,可以更好的促进课堂的学习氛 围,使得教学的内容更加的新颖,更好 的对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进行丰富,从 而激发其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进行 民间手工艺制作的教学对学生的动手能 力以及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可以在教学 的过程当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 能力进行一定的提升。

(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良好品格的培养

在进行艺术的教学过程当中,艺术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可以让人们的身心都变得愉悦, 陶冶人们的情操, 从而在潜移
默化中对人的性格品格的培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将民间手工艺制作与中职艺术类专业的教学进行融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中的艺术之美,在进行艺术学习的同时,对学生的情感记忆思想产生积极的作用,进而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 [3] 。

\

四、将民间手工艺制作与中职艺术类专业教学相融合的措施

(一)进行师资力量的进一步建设和加强


想要更好的进行民间手工艺制作与中职艺术类专业教学的融合,教师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民间手工艺制作相关的内容教学之前,需要对民间手工艺制作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以及技巧和方法进行掌握,才能更好
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充分发挥教学的积极作用 [4] 。

(二)进行艺术类专业教育课程的改革

对于民间手工艺制作和中职艺术类专业教学的融合来说,进行艺术类专业教育课程的改革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想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传承,促进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效率的提升,就需要在教育课程中进行手工制作内容的增加,改善过去只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教学思想。在进行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加强对结构的设计以及色彩的安排,准备一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让学生能够在进行积极创作的过程中更好的进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进行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化手段的不断发展,  进行两者的融合采取信息化手段时十分的必要的。在进行民
间手工艺制作相关内容的教学时,  采取信息化手段能够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进行教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通过信息化手段可 以为学生更好的进行情境的创设,  以及 让学生自主的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 学习,  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 步传承 [5] 。

(四)进行多元化活动的开展

除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外,进 行多元化活动的开展对于民间手工艺制 作与中职艺术类专业教学的融合也有着 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中职院校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学 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对教学的内容进 行掌握,同时对学生的创作能力以及创 新意识进行提升,更好的对中职学院的 艺术类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完善,促进 教学效果的提升。

(五)重视学生反馈意见

需要注意的是,在基于非物质文化 遗产视域下对学生展开专业教学融合, 其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师在实际教育教 学中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这里 的反馈意见并不单单指学生的学习情 况,更是指学生的意见, 教师可以利用学 生的意见来进行教育教学的补充,并不 断利用这种方式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民间手工 艺制作与中职艺术类专业教学融合的探 究,在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艺术专业学习 水平的基础上,不断促进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发展。

结语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其不仅 仅是一种技艺,更是我们的生活。在进 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道路上面,进 行民间手工艺作品与中职艺术类专业的 融合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同 时,在进行民间手工艺制作内容的教学 和传承时,应当注重其中所蕴含的传统 文化的背景和内涵,让学生在进行学习  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对技巧和方法进行 掌握, 也能够促进自身思想品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滕洁清 . 民间手工艺制作与中职 艺术类专业教学融合探究——基于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角度 [D]. 基础教育:广西 教育 ,2019(18):61-62.
[2] 吴晗 , 李雅日 . 民间手工艺融入 中职学校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的路径探 索——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 [J]. 高等 教育:现代职业教育 ,2019(23):54-55.
[3] 曹 灿 . 浅 析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民间手工艺制作在中职教学中 运用 [J].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职业教 育 ,2013(09):223-224.
[4] 滕洁清 . 民间手工艺制作与中职 艺术类专业教学融合探究—— 基于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角度 [J]. 广西教育 B( 中教 版 ),2019,000(005):61-62.
[5] 黄有婧 . 传统手工艺融入中职社 会文化艺术专业《手工》课程的方法研 究——以剪纸为例 [D]. 2019.
[6] 欧东林 . 浅谈在中职工艺美术专 业中培养民间工艺制作人才的可行性探 索 [J]. 明日风尚 ,2019,000(005):195-1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45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