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论文 > 正文

论书法与陶瓷艺术的融合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18 12:01: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书法和陶瓷都是我国几千年来 最重要的文明瑰宝。从书法和陶瓷 诞生的那一日起,它们就在马不停蹄地从实用 技术转向成为一种艺术。本文分析书法和陶瓷 的发展史,找出书法和陶瓷的相同点,论证书 法和陶瓷可以融合,适合融合。书法釉印的陶 瓷,能够使得陶瓷更加精美,应该大力发展并 出口,重现中华陶瓷征服全世界的盛景。

关键词:  书法 ; 陶瓷艺术 ; 艺术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瓷器之国,陶瓷是 我国最重要的一种生产技术。但是,我国作为 四大文明古国的立足点,还有着造纸术,而造 纸术又是为了另一种艺术而服务的,那就是书 法。书法是我国在艺术领域的瑰宝, 陶瓷是我国 在生产领域的瑰宝。但是陶瓷发展的过程中, 陶瓷的生产越来越不像是生产技术而是一门艺 术,本文将浅析书法和陶瓷艺术的融合。

\

一、陶瓷和书法的起源与发展

在西周的《逸周书》里,记载了“神农做 瓦器”。这种瓦器就是一种“陶器”。到了有 历史记载的商周时期,陶器的发展就开始多样 化了,既是生活用品,也可以是礼器一类的东 西。这时候的生产量大量提升了上来, 开始追求 精美,也开始从简单的生产技术转变为艺术。 而到了秦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开始真正 的出现了瓷器。瓷器相对比陶瓷更加的精美, 更加地注重艺术性。这一时期,还开始出现的 名窑。因为饮茶文化在这一时期推广,所以陶 瓷跟着饮茶文化,也进行了一次大的发展。到 了隋唐时期,因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陶器 文化发展到顶峰,名窑大量出现,诞生了著名 的“唐三彩”等陶器。而宋明时期,  是瓷器发 展的巅峰,  出现了著名的“青花瓷”。也是在 唐海上丝绸之路之路开通以后,我国的陶瓷才 是真正的畅销世界。在明朝,甚至为国家赚回 大量白银,是明朝经济发展财政稳定的重要支柱。

传说笔的发明是非常早的,  叫法各不相同, 蒙恬改造了笔, 秦始皇统一了笔。因为秦末项羽 大火,现在想要考证笔的发明已经千难万难。 有了笔才有书法,可以明确的是李斯和秦始皇 都是早期的书法家。书法应该在先秦时期就已 经诞生。再后来汉代实行隶书为通行文字,诞 生了蔡邕这样的书法家。在三国两晋南北朝,  更是诞生了王羲之这样的以行书的大书法家。到了隋唐,书法家更是百花齐放,最著名的就有颜真卿、柳宗元等等。到了两宋,更是进入了书法的顶峰,  出现了“四大家”等。而到了明代及以后,书法更是成为了一般书吏文房必须掌握的技能。明代及以后的一些世袭的书吏文房,放在现代社会,也许就能成为国家级的书法家。

陶器和书法的融合是非常早的,从上古先秦时期的一些礼器上面就可以初窥书法和陶器的结合。到了瓷器出现以后,书法和瓷器的结合更是密不可分。也许时代变化,瓷器的花样会变化,但是釉印在瓷器上面的书法是永不过
时。在新中国成立后,陶瓷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陶瓷艺术也有着重大发展。比如说江西景德镇等陶瓷产地,将书法艺术和陶瓷生产技艺相融合,创造了大量精美的瓷器,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从整个陶瓷史和书法史的角度来看,陶瓷和书法本来就是一对绝配。陶瓷代表的是清高淡雅的审美,而书法能够使这种审美眼光更加深邃,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陶瓷与书法都是我国的文明成果,都是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坚实见证

陶瓷和书法都是我国的文明瑰宝,都是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的坚实见证,它们有着几个共同点:

(一)陶瓷和书法都是装饰艺术

陶瓷和书法从诞生以来,都是作为装饰品的存在。在古代,大家贵族的家里,可以没有很多金银财宝,但是必定要有陶瓷的装饰。在一个大户人家里,很多时候是陶瓷的数量和质量决定这户人家的底蕴。而同样的,作为一个富裕人家,追求的是贵,书法对于他们来说,也是点缀他们是富还是富贵的因素。而用书法釉印的陶瓷,更是这类富贵人家追求的东西。往往在书房里面摆放的,基本上就是用书法釉印的陶瓷。

(二)在审美上具备同样的风格

书法和陶瓷在审美上, 具备同样的风格。书法从古至今都是文人雅士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作为一个骚人墨客,如果你的文采较差,还可以原谅,但是你书法差,基本上就不能进入那个圈子了。同样的,陶瓷也是名士们最喜欢使用的器具,尤其是瓷器。出产自名窑的精品瓷器,是彰显身边的利器。不管是生活瓷器,还是装饰瓷器,在名士家的厅堂、厢房、书房、餐厅都能一窥踪迹。这两种艺术的结合, 都能够表现主人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的高雅。

(三)审美和实用的统一

书法和陶瓷都具备着审美性和实用 性的统一。审美性前文已经说了。而实用性, 先说书法。书法从最开始诞生了的 时候, 并不具备多少实用性。如果有那也 只是一种规范书写的手段。后来,因为 文字的不断发展,书写方式各不相同, 书法家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字如其 人”这种成语,书法开始被重视起来。 而政府公文逐渐从竹简转向文书的情况 下,书写必须得到规范的时候,书法真 正的进入了它的实用性阶段,甚至到了 后来的朝代,书吏文房之类的小吏,都 是靠着一手好字获得了更好的生活。而 陶瓷的实用性,更是从它诞生之初就具 备着的。陶瓷最早诞生,就是为了吃饭 饮水。是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贵 族们有了新的需求,才有了陶瓷艺术的 需求。而那些优秀的工匠们,为了满足 贵族们的需求,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 赋予了陶瓷艺术性。

(四)表现手法相同

陶瓷和书法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具 备着共同点。一是,两种艺术都是状物 或者抒情。陶瓷是状物自不必说, 陶瓷本 身就是一种物体。原始的陶瓷, 都是根据 生活需要而创造, 形状满足需要。陶瓷发 展过程,赋予了它艺术的特性,精品陶 瓷形状才开始更多满足艺术的需要。而 陶瓷的抒情,全在于它的花釉上面。喜欢清静淡雅的人家,花釉一定是鹤和书 法之类的;  而一般没有底蕴的贵族, 就千 奇百怪了,花、禽、兽等等皆有。而书 法更是状物或者抒情的具体表现,书法 的状物是因为每个人的书法都不相同, 或是优美或是奇绝。而书法的抒情,更加浓烈于状物,比如草书等等。而陶瓷 的釉印,是釉印的静止画面,可能能够 通过巧妙的作画设计深刻的景色,但总 体来说还是静态图画为主。书法和陶器 都讲究变化多端,不能呆板。书法讲究 的是精气神,而不是形态。很多人练字 练了很久,但是并不觉得字好看,这就 是因为写的字没能写出神韵来。而陶瓷 也是一样,陶瓷的书画都必须具备着深 刻的含义,要有着灵动的感觉,不能是 简单的书画。比如说,要展现诗句,兴 尽晚归舟。如果通过一幅画来展现呢?  那么就要画上太阳西斜,乘舟的人,手 里要提着东西,或者拿着扁担一类。因 为古人是中午赶集的,卖完东西或者买 完东西,都应该是日落黄昏时分。

\

 三、书法和陶瓷艺术的融合

书法和陶瓷艺术要想完美,首先就 要分析两者的特性,是否具备融合的可 能。通过以上对两者的分析, 两者在发展 历史上,就有着完美的融合特例。而两 者在审美风格和情趣上,也具备高度统 一;在艺术手法;也具备着高度统一; 在特质上,也是具备着高度统一。所以 两者可以融合,适合融合。很多书法家 就已经提出,在新时代,也要将两者完美融合。书法写于纸上,难度小,对于大书法家来说,易于写,但是纸质却注定了很难永存保存;而陶瓷的烧制工艺复杂,釉印工艺更复杂,很难成型,但是一旦成型,不容易损坏。如果将两者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那么作品不管是在质量上,和价值上,都能得到巨大的提升。这是新时期,陶瓷业发展的前景,也是书法的重要出路之一。

但是,将书法与陶瓷相融合不是简单复刻。因为书法本身是一种平面美, 而陶瓷是一种立体美。要将这两者融合, 首先就需要将书法也转变为一种立体美。所以, 要大力发展陶瓷的釉印技术, 要鼓励创新技术,要积极探索古代名窑的优秀技术,将书法更好的釉印在陶瓷上,完美的展示书法的立体美,提升陶瓷的文化底蕴,让书法变得更加生动传神,是陶瓷整体更加精美。

结语

书法和陶瓷都是我国最重要的文明 瑰宝,见证了我国文明历史的发展。从 张骞通西域,到大唐海上丝绸之路的建 立, 陶瓷一步步地走向了全世界。在这其 中, 也将陶瓷上的书法带到了全世界。从 两千年前开始,有我中华货物的地方, 就是番邦外族竞相追逐我中华货物的地 方。而今天, 从我中华从成为世界工厂开 始,我中华的货物也是外国人心心念念 的货物。但是,在出口贸易转向高新科 技产品的同时,不应该忘记陶瓷这种古 老的畅销品。应该大力探索和创新先人 们的陶瓷技术,将书法和陶瓷相融合, 创造更加精美的陶瓷,重现中华陶瓷征 服全世界的盛景。  

参考文献:

[1] 曹达泉 . 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艺 术成就 [J]. 景德镇陶瓷 ,2012(4):1-2.
[2] 朱万娜 . 磁州窑 -- 中国民间陶 瓷艺术的杰出代表 [J]. 建筑装饰材料世 界 ,2004(3):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4503.html
本文标签: 书法 ,陶瓷艺术 ,艺术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