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随着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 关注,人们对纪录片的重视程度也 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同时自然类纪录片的制作 水平也取得了较大的提升和发展。自然类纪录 片不仅向观众展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让观 众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到不同种类的美 感,以独特的方式向观众传达了审美价值。自 然纪录片的美学特质是其独特的特点,它给观 众带来了一种艺术特性,并以多个角度向观众 传递了多样性的生态美。
关键词: 当代 ; 自然类纪录片 ; 美学特质
在众多种类的纪录片中,自然类纪录片占 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然类的记录片主体是自 然的生态环境,而拍摄的主要对象是记录各种 各样的动植物。自然纪录片不仅向观众传达自 然信息,而且还通过特写的自然景观和动植物 向观众表达审美艺术观念,使观众欣赏自然之 美。对此,下文就当代自然类纪录片的美学特 质做简要探讨,以供参考。
一、当代自然类纪录片概述
纪录片是对现实生活的详细记录,在自然 类纪录片中,观众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最真实的 自然环境和现象。自然类的纪录片与其他人文 类的纪录片不同,自然类的纪录片是对目前的 生态环境, 地理环境等进行记录, 解说词真实可 靠,观众可以在观看自然类纪录片的同时获得 特定的美学思考。广义的自然类纪录片是指表 现生态系统或者物种之间生存状态的纪录片。 而狭义的自然类纪录片是指以人类社会生活和 自然环境为话题,展现一定生态思想或美学特 质的纪录片。同时,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自然 类纪录片引起了公众广泛的关注,但是由于我 国自然类纪录片的开发时间相对较短,目前仍 然面临着一些需要改进和创新的地方。
二、增强自然类纪录片的视听美
自然类纪录片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 想要环球旅行的愿望, 以视听美为基础和前提, 对自然类纪录片进行调整和方向更改。比如可 以对地球各个景色优美,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方 进行拍摄, 镜头下的景色越美丽越珍贵, 观众就 会越满意,就能在观看过程中真正回归,自然 放松,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视听美 学能力。还可以具体将自然类纪录片分为视觉 美与听觉美两大类,在进行两个不同类别的划分后,对视觉美自然类纪录片和听觉美自然类 纪录片,进行不同方向的加强和研究。针对要 着重体现视觉美的自然类纪录片,可以从不同 的景色景观入手,将世界各地的美景呈现在观 众眼前,让观众得到较好的视觉感受。而针对 要对听觉美进行着重强调的自然类纪录片,在 实际的拍摄过程中就要加强,对外界声音的积 极探索和发现,让观众在纪录片面前获取不同 的视觉体验。也可以将二者进行良好的融合, 在视觉美与听觉美一同设计的前提下,保证自 然类纪录片的美学特质。
三、增强自然类纪录片的情感美
情感美是自然类纪录片的第二个板块,自 然类纪录片中的情感美是指审美主体通过眼睛 和耳朵看到和听到的审美价值,并从中感受到 的情感体验。从自然类纪录片中获得情感美可 以提高观众的深层次审美兴趣,对观众的情感 起到升华作用。在这一层面上,美学的范围从 先前感官层面的外部感官愉悦进入到内在的情 感层面愉悦。因此在自然类纪录片的拍摄与创 作过程中,要加强对情感美的发现和引入,让 更多的观众在观看自然类纪录片的同时获得情 感美的深层次体验。
例如, 自然类纪录片《迁徙的鸟》展示了候 鸟的飞行、沿途的美景、悬崖、高原、白雪皑 皑的山脉、海滩、湖泊、草地等。候鸟可以在 任何地方起飞,并根据自己的直觉进行飞行。 它们在空中排着队,不断鸣叫,像是在鼓励同 伴不断前进。自然类的纪录片经常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传达人们内在的情感,对人类产 生情感美的体验。在对自然类纪录片的 拍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拍摄对象和 特定的自然环境加以解说词的运用,可 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拍摄主角赋予 一定的情感体验。就上述的候鸟飞翔为 例,在对候鸟飞翔的解说词应用时, 应加 强对观众群体合作,团结协作等的情感 学习和引导。自然纪录片将通过讲故事 来改变作品的情感方向,并使用拟人化 的创作技巧使自然世界更加人性化。拟 人化手法的使用可以赋予自然界中人类 情感的本质,并通过人类的情感和个性 创造自然。这种拟人化的情感叙事方法 适合不同观众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且可 以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在一个以动物 和植物为主的自然世界中,似乎没有人 类的情感,但人类的感情在自然世界中 又无处不在。在纪录片《帝企鹅日记》 中, 我们可以看到企鹅彼此相爱, 在《迁 徙的鸟》中可以看到鸟类为了生活不断 追求和奋斗,在《微观世界》中看到了 昆虫的奇妙世界。国内的自然类纪录片 如《袁扁的鹭鸶》向我们记录了白鹭成 长的故事,其中蕴含着自然的魅力和不 同的情感美体验。在自然类纪录片中, 自然生活赋予了人类敏锐的情感,使纪 录片更加人性化,因此观众可以真正感 受到纪录片中包含的美学特质和生命的意义。
四、增强自然类纪录片的哲理美
自然类纪录片的哲理美是指在纪录 片当中所获得的哲理性思考。自然类纪 录片可以起到引导人们进行哲学思考的 作用,因此要加强对自然类纪录片,哲 学美的应用和创新。在实际的纪录片拍 摄而创作过程中,要善于寻找现有的生 态环境状态或现象,融入哲学思考,让 观众在观看自然类纪录片的同时获得哲 理美的深层体验。
例如, 针对弱肉强食的这一道理, 在 自然类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可以通过 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进行展示与呈现。 具体可以以老虎捕食等对比鲜明较为生 动的自然类现象进行运用,让观众在观 看切实的环境现象下对竞争等哲学理念 产生一定的好奇和思考,培养观众心灵 层次的领悟。 在对自然的纪录片进行 拍摄前,可以进行详细的自然调研与策 划,寻找适合加入哲理美的环境契机和 入口。像其他电视艺术形式一样, 纪录片 的创作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此过程 中,创作者最终通过对现实的深刻理解 和思考来形成纪录片的播放形象。在此 过程中, 可以对要表达的概念, 表达该概 念的内容和方法尽早进行合理的分析和 计划,并仔细选择。纪录片计划实际上可 以决定拍摄内容的好坏,提早进行准备 可以使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内容完 美契合, 实现哲理美的完美融入。因此, 对自然类纪录片进行预计划尤为重要, 一个好的计划能在拍摄整个纪录片时节 省大量时间,并解决最重要的故事叙述 以及哲理美渗透问题。同时,随着纪录 片进入公众视野并继续推向市场,越来 越多的创作者在他们的自然类纪录片作 品中使用故事讲述的手法进行呈现。在 纪录片制作中,叙事策略已不再是一个 新话题,但对于专注于展现自然界动物 与植物之间关系的自然纪录片而言,叙 事策略仍然非常重要,并需要进行认真 的对待。纪录片通常是记录自然的或从 未被人类干预的原始生态环境,如果在 这种环境下没有讲述故事的叙事方法, 纪录片可能不会吸引到较多的观众。以 世界各地的许多自然类纪录片为例,不 同的国家、地区和导演具有不同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但是, 叙事策略始终被 自然类纪录片的录片导演所采用。在自 然类纪录片中应用叙叙事手法,可以以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抓住观众的视线,使 观众着迷。纪录片的悬念有时会在一开 始就在观众面前展示,而起到吸引观众 的效果。在纪录片的中间部分,可以根 据叙事结构的安排一个小的悬念。每当 悬念被释放时,故事情节就会变得更加 清晰,因此观众会被进一步吸引直到纪 录片的结尾。在自然类纪录片中采用故 事叙述的手法,在录片的过程中加强对 哲理美的融入和创新,可以进一步让观 众从中获得美的体验,并进一步提高纪 录片的收视率,起到较好的实际效果。
结语
自然类纪录片以崭新的视角向观众 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表达了“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概念。自然类纪录 片的美学特质分为视听美、情感美、哲 理美三个板块。视听美是自然类纪录片 美学特质的浅层次,而情感美和哲理美 是其美学特质的升华。自然类纪录片通 过三个板块的美学特质,可以使观众在 观看纪录片的同时获得较好的美学情感 体验,吸引人,感染人和取悦人,并最 终达到提高人们审美情趣并获得收视率 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丁 朝 飞 , 姚 国 庆 , 丁 琴 , 谭 先健 , 康碗星 . 野生动物摄影的价值 与 伦 理 冲 突 探 讨 [J]. 中 国 医 学 伦 理 学 ,2018,31(11):1381-1384.
[2] 王 中 原 . 自 然 美 如 画 的 人 文 根 据 [J]. 高 等 学 校 文 科 学 术 文 摘 ,2019,36(4):215-215.
[3] 马明杰 . 论纪录片《自然的力 量》对自然之美的展示方法 [J]. 当代电 视 ,2019,0(8):74-7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shulunwen/34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