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技术对不同行业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有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职学校是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在大数据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中职教育应当重视大数据技术领域的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课程,在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下,一些中职学校在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时存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效果,使其契合大数据时代发展需求,应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资源、完善计算机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与手段,加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构建完善的考核评估体系。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Discuss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based on big data Era
Shi Da
(Huludao commercial seconda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Huludao, Liaoning, 125000)
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era, data technology has had a great impact on different industries and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re important places to train technical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big data,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eaching in the field of big data technology. Basic cours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course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 computer application level. At present, som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oretical teaching than practical teaching when carrying out the teaching of basic computer application course, and the students' computer basic level is uneven.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basic computer application and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big data era, we should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use teaching resources, improve computer teaching contents, and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strengthen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teaching mode and build a perfect assessment system.
Key words: big data era;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eaching
一、引言
现阶段,中职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要想确保计算机专业中职学生在将来能够获得较好的就业前景,就必须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强化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效果,为中职学生朝着内涵式方向发展奠定基础[1]。在新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大范围普及,不仅给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较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把握信息化技术带来的良好发展契机,中职学校必须更新教育目标,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2]。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密结合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加强自身教学模式与教学思维的创新和调整,真正将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特有的优势,制订契合学生实际学习与发展需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确保学生今后能够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3]。基于此,本文重点阐述当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大数据时代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希望为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效果提供帮助。
二、大数据时代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影响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陆续产生了数据挖掘、云计算等数据信息技术,在中职学校教育系统中引入这些新型技术,可以帮助中职学校逐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突破以往教学方式与手段的限制,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推动中职教育改革与创新事业的稳定、高效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已经发生了较大改变,为了确保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中职学校必须努力培养更多技术型人才[4-5]。因此,中职学校在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充分理解与领悟知识,使其做到活学活用,不再局限于现有的课本教学,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在未来拥有更多就业机会。大数据时代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从以往的课堂练习教学模式转变为课上和课下紧密结合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与地点进行学习。总的来说,大数据时代既为计算机教学带来了新的方式与方法,又有效改善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效率与效果。这些措施对推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有着重大作用[6]。
三、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学生平时的生活与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效果,相关单位与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地运用大数据时代的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推动学生全面均衡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7]。
四、当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偏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传统固化
从实际调查数据来看,当下,我国中职学校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没有及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更加偏向于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有一些教师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联系起来,但依然存在理论与实践不匹配的问题。教师先将相关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再为学生讲解与演示实践操作部分,这种教学方式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还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降低学生的综合应用水平[8]。
(二)中职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并且在学习自觉性与积极性方面也较为欠缺。此外,由于中职学生来自于不同地区,而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计算机教学重视程度等具有较大区别,因此导致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差异较大[9]。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统一教学,并没有按照每一位学生的具体状况开展分层教学。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等存在较大差异,这导致一些计算机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步伐,无法充分理解与领悟教师讲解的知识,长此以往,会严重打击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这部分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基于大数据时代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一)科学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完善计算机教学内容
在大数据时代下,数据规模越来越大,同时各项数据的更新速度逐渐加快,相关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教学环境的改变,积极了解与把握大数据技术特征,根据具体情况,加强对当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始终将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作为关键教学目标,将大数据方面的思想理念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紧密联系起来,创设相应的网络学习平台[10]。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应当紧密联系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让学生随时随地在平台学习知识,打破传统教学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出现的问题,对教学资源进行深入分析与整合,联系专业特征,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慢慢学会使用大数据方法分析与解决相关问题。
(二)创新教学方式与手段,推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在大数据时代下,教师应当重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优化教学模式[11]。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与学生进行密切交流,始终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将MOOC、翻转课堂及微课等新型教学方式引入课堂教学,依托这些新型教学方式使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把握学习进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效果。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其中,依托大数据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的趣味性与启发性。第二,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需要让学生使用相应的教学软件,基于微课与MOOC完成课程教学内容的提前预习,并认真记录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着重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利用该教学方式,教师能够协助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分析与整合,使学生逐步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其学习能力。第三,因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教师需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机会,整合零散知识,同时以大数据为载体开展相应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更好地领悟与把握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三)完善考核评估体系
对任何一个课程教学活动来说,其高效、稳定的开展都需要一个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估体系作为支撑[12],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也不例外。从当下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情况来看,针对该课程的考核评估体系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这主要体现在考核评估结果不够全面,难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具体来说,在实际考核评估过程中,教师要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充当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与辅助者,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机思维,提高其创新水平。另外,教师需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特性,对算法进行进一步挖掘,同时健全考核评估体系,使其能够科学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除此之外,教师应依托健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评估体系实现对考核评价过程的全记录,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教学问题,并对后续教学活动进行相应调整,以此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六、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要逐步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更多满足大数据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与方法,确保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满足现代职业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明全.关于“互联网+”时代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设计创新的探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9).
[2]曾梅兰.大数据背景下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学习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3).
[3]国鑫.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恰当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2).
[4]万晶影,夏燕群.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中“微任务”的设计和应用实践[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7(02).
[5]肖存英.移动微时代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38).
[6]陈峥安.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5).
[7]方谋贤.基于创新创业背景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和分析[J].科技风,2022(10).
[8]蔡丽鸳.基于线上模式开展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教学[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04).
[9]李文江.浅析大数据背景下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9(29).
[10]朱晓花.精品资源共享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word2010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软件,2019(05).
[11]李文丽,杨春燕.借助微课程优化并提升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效果的思路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0(08).
[12]陈卫涛.“互联网+”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策略研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J].中国新通信,2020(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47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