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 > 正文

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2-04-12 14:14:5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采用CiteSpace软件,以CNKI核心数据作为来源,对1999~2020年间收录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文献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后高水平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研究在减少;研究机构多集中在职业院校,且机构之间合作较少;研究热点聚焦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产教融合在2015年成为热门研究对象。为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发展,应加强合作、调动各方积极性、重构资源配置、拓宽思维、打破体系、以赛促学。

  关键词: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Visual Analysis of Knowledge Map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Teaching Model

  XING Feiyan,SHI Quan,LIU Wenjie

  (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Jiangsu 226019)


  【Abstract】:Using the CiteSpace software and CNKI core data as the source,this paper conducted statistical and visual analysis on the literature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teaching model collected from 1999 to 2020.The results show that:after 2016,the research of high level teaching model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decreased;Research institutions are mostly concentrated in vocational colleges,and there is little cooperation among the institutions;The research focuses 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teaching model,talent training model,etc.The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object in 2015.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teaching model,we should strengthen cooperation,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all parties,reconstruct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broaden the thinking,break the system,and promote learning through competition.

  【Key words】: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teaching model;knowledge map;visual analysis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现代社会的竞争、行业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推进产教融合是着眼全局、面向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是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1-2]。目前我国科技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人才发展机制体制、激励机制等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3]。目前疫情下的国际形势依然严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迫在眉睫。

  本文使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产教融合教学模式进行可视化分析,从研究进展、研究机构分布、论文期刊分布、研究热点和演变趋势方面进行梳理。研究结果对我校实践实训环节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具有积极意义。
\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为了对国内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和主要成就进行分析,本文的样本数据源选择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21年2月24日,在“高级检索”中选择“学术期刊”。文献检索的方法为:检索范围选择“主题”,检索词中输入“产教融合”或“产教结合”或“校企合作”和“教学模式”,时间检索范围为1999年1月―2020年12月,期刊来源类别分别选择“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CSSCI”和“CSCD”,得到检索结果为659篇文献。将文献从中国知网(CNKI)以Refworks格式导出进行数据分析。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研究进展、研究机构分布、论文期刊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突现关键词图谱分析、研究热点变迁的时间线图谱分析等对文献数据进行定量研究,并在可视化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定性分析。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视角,首先,利用CiteSpace软件采用词频探测技术对搜索出的659篇文献进行突现关键词图谱分析,确定突现关键词,生成代表研究前沿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其次,对样本文献中高被引和高中心性关键术语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形成研究热点的可视化知识图谱;最后,对样本文献的关键术语进行时间序列图谱分析,历史性探讨该领域研究热点的变迁,揭示研究热点的演化趋势,得出不同时段衍生的新的研究主题方向。

  2研究情况概述

  2.1研究进展

  从检索结果来看,检索的659篇文献中,虽然有部分年份有所波动,但整体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见图1),表明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研究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文献总量特征,发现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发展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以2006年、2011年、2015年为界,划分为四个阶段。具体来讲,第一阶段:1999―2006年,该阶段相关文献量较少,每年不超过3篇,其中2000年、2002年和2004年的文献量为0;第二阶段:2007―2011年,是迅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研究论文总量大幅度增长,年均期刊论文42.4篇,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9.0%,其中2007―2009年的论文增长速度最快,年增长率分别达到366.7%、85.7%和80.8%;第三阶段:2012―2015年,是平稳增长阶段。虽然2012年和2014年研究论文数量较前一年有所降低,但仍保持在50篇以上,2015年发文量更是达到87篇;第四阶段:2016―2020年,论文数量相比第三阶段的论文篇数有所降低,总数达到164篇,占总发文量的24.9%,尤其在2018年发表的论文篇数仅有7篇。
\

  自2016年开始,国家明确要求要健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机制,并将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校企业协同育人机制作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根据文献进展可知,在2016年后关于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较之前却有所减少。为了解决这一疑惑,笔者重新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的所有学术期刊中搜索出2016―2020年间发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共计4956篇,且年增长率达到了12.1%。由此可见,在2016―2020年间,关于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相关领域研究的论文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高质量文献数量不足整体的4%,且较之前阶段发文量有所减少,可见此阶段相关领域研究的高水平成果在减少。
\
  从学术论文载文4篇及以上的研究机构分布来看(如图2),广东省、重庆市、浙江省、江苏省是我国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研究的主要地区,成果数量较为突出的单位包括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其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载文数量最高,发文量均为7篇;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载文数量位居第二,发文共6篇。可以看出,关于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研究的主要发文机构集中在职业技术学院,而本科高校的发文量相对较少。

  2.3论文期刊分布
\
  从学术论文的期刊分布来看,一共有8种期刊就该领域刊登了超过3篇学术论文(如图3)。从载文数量来看,以《实验技术与管理》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两种期刊最为突出,其中《实验技术与管理》在1999―2020年间共发表相关领域研究论文达21篇,《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共发表论文10篇。从期刊的来源类别观测,期刊的质量普遍较高。在学术期刊发文量排名前20的期刊中,CSSCI期刊有17种,占比85%。从期刊的学科分布来看,其学科构成较为丰富,主要涉及教育学、艺术学、工学、经济学、管理科学、文学、医学、农学等,其中以教育学占据首位。

  3研究的热点和演进趋势分析

  3.1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

  关键词是对一篇文献主题的高度概括与凝练,高频关键词通常用来确定一个领域的研究热点[4]。本文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筛选出的659篇学术论文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来揭示1999―2020年间关于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研究热点。由于“产教融合”一词是在2015年左右开始提出,因此这里关键词的选取标准及阈值设置如下:时间范围(TimeSlicing)选择2015年1月~2020年12月,以1年为一个时间切片(YearsPerSlice);节点类型(NodeTypes)选择关键词,分析项目选择方法为“TopN=50;TopN%=30%”,阈值设置中的最低被引次数(C)、共被引次数(CC)和共被引频次阈值(CCV)均设置为2、3、20;裁剪方式选择Pathfinder,网络精简算法为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最终形成了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4),图中节点92个,连线97条,网络密度为0.0232。
\

  为凸显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研究的高频关键词,通过频次限制下的阈值对图像内节点个数进行限制,阈值数为3,可以观测到该图谱以“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实践教学”“高职教育”“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等关键词为中心节点。图中中心节点圆圈越大、颜色较深,表明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数量越多,圆圈内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年份,圆圈内环越厚,标明该关键词在该颜色对应的年份出现的频率越高。外圈紫色年轮代表中介中心性,中介中心性越高,说明该节点在知识图谱网络结构中的重要性越大,越具有产生革新性影响的潜质,对周围节点间的联系起到的控制作用就越强。

  为了更好表达关键词中心性与频次,借助CiteSpace的网络表格显示方式对高频关键词进行整理,如表1所示。从被引频次看,“校企合作”节点最高,其节点年轮明显最大,另外“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等关键词的频次也位居前列;从中介中心性看,“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等节点的中心性较高,占该领域研究的核心地位。综上可知,1999―2020年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工学结合”等方面,尤其以“校企合作”相关研究最广泛,但高频关键词的起始时间较为久远,普遍集中在2007―2008年间。
\

  利用CiteSpace软件中提供的突现词探测算法,通过考察词频、依据词频的变动趋势来揭示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研究的新兴、前沿研究热点。图5展示了1999―2020年排在前4位的突现关键词。结合表1、图5不难发现,2007年至2010年突现的关键词为“工学结合”,其突现值为3.88,说明工学结合方面的研究在2007年左右有陡然性的热度上升趋势。2008年至2011年突现的关键词为“高职教育”,突现值为5.53,与其关联的关键词有“导师制”“人才培养”“工匠精神”“跟单式”等。2015年至2020年突现的关键词为“产教融合”,2016年至2020年突现的关键词为“现代学徒制”。其中“产教融合”中介中心性仅为0.08,被引频次为30;“现代学徒制”中介中心性仅为0.04,被引频次为19。与中介中心性和被引频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产教融合”突现值高达11.15,“现代学徒制”突现值高达7.53,表明基于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研究在2015年左右已替代传统师徒制成为热门研究对象,这与国家政策导向分不开。
\

  3.2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聚类分析

  为进一步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CiteSpace软件,选取Log-likelihoodratio(LLR)算法在关键词的共现分析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生成了聚类数量为9的自动聚类标签视图,如图6所示。其中网络同质性指标Silhouette值为0.95,表明聚类结果具有高信任度。知识聚类的具体信息见表2,其中聚类0~5内的文献数量均在10篇以上,聚类6~8内的文献数量仅为5篇。
\

  3.3聚类的热点演进趋势分析
\

  为进一步了解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时间维度的进展,采用CiteSpace提供的Timeline方式呈现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见图7),展现了该领域于1999―2020年的热点阶段性更替变化。根据图7的关键词密集程度和时间线的长短,可以看出1999―2006年这一阶段未见关键词图谱;2007―2015年之间关于该领域的研究有了爆发式增长,代表性的关键词有“校企合作”“教学改革”“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产学结合”“顶岗实习”“专业建设”“模式创新”“产教融合”“协同教学”等,且在2013年左右关于教育改革、培养策略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可见在此阶段,关于教学改革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研究的主体大多集中在职业院校,本科院校的相关研究较少;2016年开始,关键词密度较前一阶段有所减少,关键词主要聚焦在“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工作室”“工程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工匠精神”“双主体”“高等工程教育”,这一阶段出现了部分有关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教学改革的文献,也提出了双主体、工作室等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发文量不算很多,相关的研究仍需深入探索。图5、图7和表2反映了1999―2020年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研究的主要高频关键词及其聚类的局部分布情况和演变趋势,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揭示该领域的主要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和研究范畴。根据研究热点和演变趋势分析,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研究内容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产教融合概念演变研究。“产教融合”源自“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其概念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其中“校企合作”是指学校和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体现了两者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和社会培训之间的合作;“产教结合”是指产业与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其基础是“产”,目的是为了“教”。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教结合”概念一经提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很多学者也开始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如1999年,欧阳河就致力于以职业素质为教学目标,以“产教结合”为基本培养途径的教学模式研究;郑国强提出了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目标,要坚定走“校企合作”道路建设新应用型大学。随后的5年中,针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文献极少。直到2005年10月,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从国家层面提出要深化职业技术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2006年,教育部紧跟其后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此“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成为职业院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面。“产教融合”是在“产教结合”的基础上,将“产业”和“教育”进一步融合,两者关系更加密切。2014年,在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的文件中均将校企产教融合作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议题和重大方向。2015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也将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基本原则。近年来,教育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共同致力于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从政策指引、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进产教融合试点建设等方面贯彻落实,并在资金方面加大投入支持力度。

\

  (2)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教学模式相关的关键词包括“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能力”“课程建设”等。产教融合教学模式能够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发挥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所在。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要以“工作岗位为导向”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遵循职业教育、技能人才成长的身心发展规律,处理好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课程的内容要适应企业工作任务,课程的教学要做到“教学合一、学以致用”。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安全生产能力、强化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训教学环节中,需依托企业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生产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实训教学项目的设计。像企业课堂教学模式、“校企双主体·六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五步循环、三位一体”课程实训模式、“学赛研培”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等模式均应用在相应学科的人才培养中,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另外有学者针对经费不足、高污染、高危险、实训条件苛刻等情况,提出了虚实深度融合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借助现代化大数据、VR、AI等信息化手段将安全生产实训、仿真实训和生产实训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这种教学模式顺应时代的发展,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其优势更加凸显。

  然而,由于责权不明、企业参与度虚化严重等原因,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探索中出现了“校热企冷”的窘境,部分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车明朝通过采取订单式培养、提升师资力量、企业不断加大学校办学硬件支持、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等措施在科教城与管委会建立利益驱动、激励、保障和制约机制,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匡瑛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径依赖缺失,在具体实践中尽管有一些院校和地区搞的有声有色,但整体盘面上的困局依然未能化解,她认为最核心的是搭建合理路径,形成国家层面的制度保障及制度压力[5]。

  (3)产教融合背景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双能型”教师需求愈发迫切。目前对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做法主要有:1)与校外企业合作,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课程实训环节关键技术的教学,与校内教师共同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2)校企双方积极打造校内校外示范性实训基地,共同对师生进行实训培训,自主培养具有“双师”素养和“双师”能力的教师队伍[6-7];3)聘请学术水平高的教授和企业知名专家到学校进行培训和讲座,激发师生学习动力、强化实训效果;4)改革教师招聘方式,扩大人才引进渠道,加大应用型人才的聘任;5)发挥政府职能,从国家和政府层面鼓励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和师资培训工作中,并形成激励机制[8]。6)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在企业中学习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自身职业素养的同时将所学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4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CNKI)1999―2020年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相关文献数据为基础,利用CiteSpace研究工具,从研究进展、研究机构分布、论文期刊分布、研究热点与演变趋势等方面分析了目前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进展情况,研究结果发现:(1)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相关领域的研究经历了爆发期和平稳期。但在2016年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高质量文献和高水平研究成果却在减少。(2)研究的主体集中在职业技术学院,机构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联系不够紧密,极大地制约了相关领域的发展;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相关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发文量不多,研究的内容有相对的滞后性,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3)从已公开发表的文献看,实践教学的实施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理论教育主导模式,其实施过程及成效有待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深层次融合度有待进一步加深。(4)对于一些思辨性的经验性研究的学者,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制定国家政策法律和构建机制体制等方面,缺乏对相关领域研究的现状、演变趋势等分析;对于一些实证研究的学者,其分析方法也略有不足,无法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相关研究仍然滞后于国外。

  以上研究成果能从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得出的启示如下:

  第一,跨越地域、紧跟时代前沿。要不断加强国内外研究机构、学者之间的合作研究。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最根本的就是“合作”。这里不仅包括学校和企业、政府和学校、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还需要加强研究机构和学者之间的跨区域合作。

  第二,不断推进、注重调动各方积极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需要不断地推进,要注重发挥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各方积极性,深度研究高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共生关系,实现供需更好地对接和资源更好地配置。政府要从人才引进政策改革、经费划拨、课题导向支持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学校需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政策措施,要充分调动学院、学校、教师和学生等方面的积极参与度;企业要积极响应政府政策,与地方院校深度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

  第三,深度融合,重构资源配置。完善学校、企业深度融合机制,主要包括:把实验室、课堂搬进企业,把研究项目、产业导师带回学校;实现教育链与区域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有机对接,将人才、技术、项目、设备、科研平台等创新要素聚集起来,高校为企业招才引智,企业为高校构筑人才高地,双方创新要素产生叠加效应;加强“双结构型”师资队伍建设,聘请专业相关领域专家担任“产业教授”、研究生导师或本科生课程主讲教师,实现校企协同双向育人。

  第四,拓宽思维、积极探索本硕博课程衔接教学体系。本科生教育强调基础教育但不能忽视研究性和实践性的训练,研究生教育强调研究性和创造性,但是不能忽视基础教育,因此打通本科生高年级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隔离,探索出一条适用的本硕博衔接的课程教学体系,对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前沿知识获取等综合能力的锻炼和获取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五,打破现有体系,适应交叉学科人才需求。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驱动下,多学科交叉会聚与多技术跨界融合将成为常态,并不断催生新学科前沿、新科技领域和新创新形态。

  我们要加强交叉学科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与考核评估机制,重点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第六,以赛促学,促进创新创业。依托产学研平台,创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学科竞赛活动为载体,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鼓励、引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有效覆盖第一、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专业课程教学与创新思维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推动教师把国内外学术发展前沿、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创新创业灵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J].中国民族教育,2017(10):4-7.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J].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文告,2018(08):6-12.

  [3]习近平.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J].求是,2021(6):4-11.

  [4]杨静,李玉斌.我国社会互动的研究热点与演进趋势:基于CNKI和CiteSpace的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分析[J].软件,2020(2):267-272.

  [5]匡瑛.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必须正视的几大痛点与可能出路.教育与职业,2018(15):14-19.

  [6]王稼伟.行知合一:“双师型”师资培养的核心命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6):48-50.

  [7]朱翠苗,郑广成.高职“企业脱产锻炼、校企互兼互研”双师培养路径研究: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J].软件,2018(10):270-272.

  ​[8]付含菲.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3690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