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 > 正文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3-01 10:02:2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针对当前的应用型大学,主要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培养适应生产一线、专业技能扎实、善于 实践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大学目前着力加强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及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讨论了关 于 C 语言程序设计,通过学习通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的相关内容,详细介绍了混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建设过 程及教学效果。

  关键词:C 语言程序设计 ;一流课程 ;混合教学

Research on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Mode of C Language Programming Course
GUO Yu
(Jilin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Jilin 130114)
       【Abstract】: For the current applied universities, the main line is to strengthen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who are suitable for the front line of production, have solid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are good at practical innov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applied universities are currently focusing on strengthening students computer knowledge and ability.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ed content of the C language program design, through the learning platform, the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mode research, and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the specific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eaching effect of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C language programming;first-class course;mixed teaching

  0 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逐步多元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 经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一流课程的建设,采用 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以及知识 点的掌握程度有了多元化的了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内 驱力,学生知识掌握更加多元化。同时,教师对学生 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更加精准,课堂教学采用混合教学模 式,在翻转课堂的基础上,再进行完善和丰富。加强混合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的不断创新,大大的提高了学 生的教学成绩。一流课程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 过不断的探索,本文主要研究了混合教学模式下,一流 课程的建设国过程。

\

  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

  课程建设的教师,具有多年教育教学经验,并具有 较高的实践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对于课程建设方面具有 自己独到的见解,了解学生学习时遇到的问题,需要掌 握的知识点和难点都在哪里。全面提升课程质量及教学 水平。一流课程团队的建设,将引导带动新工科专业课 程建设的全面优化升级 [1]。

  本课程主要建设目标是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对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进行一流课程的建设,让学生 掌握 C 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程序结构,编程思想和 算法,为以后其他语言的继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提高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编程案例中增加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作的精神。

  2 本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

  (1)传统教学阶段(2000 年 -2017 年):自建校起, 我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工科专业开设了《C 语 言程序设计》课程。编写高等院校新课程体系计算机基 础教育规划材料《C 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

  (2)线上线下混合创新阶段(2018- 至今)。

  1)学校出台课程建设相关制度,为课程改革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

  2)2019 年被评为首批校级混合金课,开始利用学 习通授课 ;

  3)2019 年被评为国家级 CMOOC 联盟线上线下混 合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开始探究利用优质资源再造课程 ;

  4)2020 起团队秉承立德树人教学理念,为保持课 程的“先进性”不断持续改进,编写了云教材《C 语言 程序设计》。

  3 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3.1 完善课程思政体系

  课程建设将立德树人贯彻到 C 语言程序设计课堂教 学的全过程、全方位,使“思政”充分融入到课程,让 知识培养、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 提升课程育人格局。

  3.2 重塑课程教学中心

  转变教学价值取向 :由“以教为本”到“以学为本”、 由“以师为本”到“以生为本”;重塑教学中心 :由“教 师、教材、教室”到“学生、教学资源整合、教学环境 搭建”。重塑教学中心如图 1 所示。

\

  3.3 建设“问题情境下”的进阶式教学模式

  以“问题情境”为驱动,以“翻转课堂”为手段, 制定“线上 + 线下 + 课堂 + 课后”的四维翻转课堂。通 过背对教材,典型案例反复编写等手段来夯实基础,采 用深度的预习、学习、复习、探究,提升课程整体难 度,实现教学“高阶性”,制定“能力培养 + 能力考核”方案,达成能力培养目标 [2]。

  3.4 建设“差额”的考核模式

  为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提升课堂的效率,在全 额考核的基础上,定期采用按完成顺序记录部分学生成 绩的差额考核办法,选用优秀同学做助教协助课堂答 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 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

  本课程的建设思路 :立足于我校实际教学,以“两性一度”为准绳,利用慕课网上的免费的国家精品资 源,结合超星平台日常的管理,再加传统的课堂讲解的 教学法,对课程进行再造。

  4.1 课程再造

  组织课程组教师认真学习慕课的资源,细分知识 点,根据不同的专业的学时和侧重点优选、替换、拓 展、与新增一些适合我校学生的内容,在主体视频资源 不动的前提下,加强对各性化教学资源的录制,实现对 知识点的分类与再造同里要求明确学生的实操熟练程 度。同时为重要的视频设置对应的问题,要求学生带着 问题看视频,带着解决方案回课堂。

  4.2 实施方案再造

  整个教学的实施主要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 段。课前下发导学文档及自学视频,明确本课的学习内 容。课中,理论课教师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以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优化问题、复述问题为主线推进课 堂。学生采用边听边练的形式进行同步的跟踪及反馈。 上机课,学生以背对教材,背对笔记的方式,将上一次 课的内容进行验证、强化。老师进行差额的考核,并采 用助教辅导制度,选用优秀的学生帮助老师再进行解 答。课后老师还要完成作业的推送和批阅 [3]。

  学生方面 :线上按照导学文档完成相关任务的学习 与考测,并挖掘出本周的知识点,归结为 N 个问题,提 出解决方案,形成 PPT,课堂汇报。线下给出 N 个问 题,以备课堂上去提问其他的组,做成 PPT,课前交给 老师。基础较好的同学每周需要加强 ACM 题的练习。 课堂上定期施行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上学生汇报后各小 组相互打分,进行组内讨论并可以进行组与组之间的答 辩,随机汇报人的成绩作为小组成员成果共享。强化课堂要求学生背对教材资料,限时强化,以连带讲。课后 学生每周需要完成 1 ~ 2 道相关知识点的综合运用题。

  教师方面 :课堂分为三种形式 :翻转课堂、强化课 堂和普通课堂。翻转课堂以生讲师评和生生互动的方式 展开。强化课堂进行归纳近期的典型案例,限时强化。 普通课堂进行任务驱动,施行案例教学。课后对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答疑。线上建立超星学习通课程建 设,开课前上传所有文档至超星学习通。

\

  4.3 重构课程内容

  为适应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 性、时代性,兼顾广度与深度,对线上资源进行优选、 补充、分层重构。优选重构-立足学校教学定位,优选 知识点并重新调整形成知识图谱。补充重构-针对实际 的教学对象对知识点进行补充,解决线上教学资源跟实际教学不匹配的矛盾,最终形成导学案、教学案例。分 层重构 - 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知识元素纵向细分知识 点,使同一知识点具有“基础 - 一般 - 较难 - 难 - 挑战” 等知识梯度属性。

  4.4 教学资源建设

  围绕课程内容重构资源,形成包括习题库、视频库 等的 C 语言教学资源池。制定资源池运管机制,使用者 同为建设者。结合学生学习社团群组理念,整合教学资 源、竞赛平台,打造开放式教学平台,打破“课堂 = 教 室教学”的传统思路,搭建全新教学环境。

  5 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情况

  (1)课程教学内容组织 :在“情境问题”背景下, 将课程知识模块与知识考核相结合,形成知识阶。章节 知识以进阶为基础进行层级划分,形成基础、探索、应 用、综合应用四个进阶层,为个性化教学与能力考核奠定基础。

  (2)课程教学实施 :以教学资源池、学习通平台为 基础,以“导学案”为纲 , 以案例为驱动 , 以差额考核 为促进 , 以夯实基础为准则,以“进阶”为度量,以竞 赛为创新导向 , 开展四维翻转课程实施过程。即线上 : 前置问题 - 带着问题看视频 - 完成视频作业 - 迭代式测 试与反馈 - 讨论答疑(师生、生生),线下 :小组讨论 (为翻转课堂做准备),课堂 :小组汇报 - 组间讨论(辩 论) - 教师释疑、总结,课后 :延伸问题探讨。实施方案如图 2 所示。

\

  6 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本着轻知识重能力的考核理念,兼顾普适教育,鼓 励分层教育、个性化教育。课程成绩评定方式为“知识 考核(50%)+ 能力考核(50%)”。知识考核 :以试卷 为基础,通过基础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综合应用 等维度,考查学生基本语法和算法的掌握情况。能力 考核 :运用各个知识点层级设置(“基础 - 一般 - 较难 - 难 - 挑战”),通过考核层级达成度实现“能力”考核。 具体考核方案如图 3 所示。

\

  7 总结

  通过建设使课程在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教学内 容、教学方法、实施手段等方面得到切实有效的革新 ; 计算思维和程序设计能力的养成,能够在解决“实际问 题”“复杂问题”的学科竞赛中体现。近 2 年培养学生 760 余人 , 在 C 基础知识掌握、算法设计能力方面均有 所提升(通过考核毕业培养目标达成度体现)。科技竞 赛中累计省级获奖 70 余项。其中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20 余项,三等奖 50 余项。指导学生国家级项目 2 项, 指导学生科研创新,发表学术论文 15 篇。学生的课堂 参与度、作业完成率、学生的满意度均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晓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现代信 息科技,2021(5):185.

  [2] 李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以“高级语言程序设 计”课程为例[J].无线互联科技,2021(1):134.

  [3] 郭雨.互联网+背景下专项课程团队建设及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12):1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3609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