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职《 实用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02 14:48:3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 基础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 。课程 立足英语语言知识及技能 , 旨在提升学习及应用英语能力的 同时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文章以《实用英语》课程作为主 要研究对象 ,从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思政之间同向同行的内 在联系入手 ,深入挖掘高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蕴含的思政元 素,发展区域特色,系统梳理课程中所展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优化教学设计、搭建课程思政案例资源库,从而实现核 心素养培养及课程思政建设的协同推进 , 为高职英语课程思 政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程,《实用英语》,课程思政,学科,核心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 学全过程”,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 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1] 。因此,高职英语课程思 政改革是英语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中,课程标准是国家育 人蓝图,是课程改革的直接依据 。2021 年 4 月,教育部正式公 布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 年版)》(以下简 称《新课标》),《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 价值的集中体现, 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与实践而逐步形成的 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新课标》的颁布实现了 高职英语课程改革从“ 三维目标”到“ 核心素养”的转变,从知 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将知识转化为素 养的机制和原理[3] 。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核心素养视域下 进行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这将对今后高职 英语课程思政改革具有启发、推动与示范意义。

  一、核心素养培养与课程思政改革同向同行的内在联系

  高职《实用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具有周期 长、课时多的特点 。相较于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公共 基础课程缺乏了其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 这也使得公共课 教师在教学中忽略课程思政建设 。其实相反,公共课程相较于 专业课程,受众学生更多,思政教育辐射面更广,因此课程思 政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区别于之前以“ 三维目标”为教学根基 的课标,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构建而成的新型课标为《实用 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及新方向。“核心素养”的意 义比“ 知识技能”的含义更加宽泛,既包括学生在英语学科中 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还包括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的获得是为了使学生能够 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并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 的基础 。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教学目标,是教育思想和教育 理念的一次重大进步,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重大 举措[4] 。这与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满足学生成长需 求和期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核心素养培养与课程思政改 革其内在逻辑是相同的,两者是同向同行、协同推进的关系。

  而纵观学术界关于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成果 ,不难 发现相关的研究大多是“ 指点江山”式的宏观探讨,很少从有 机统一的角度讨论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思政改革之间的内在 联系 ,也鲜有以高职英语课程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切入点进行 分析探讨 。而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还停留在实 现教学的三维目标上, 认为教学中的情感目标就是课程思政 的体现, 未意识到核心素养培养及其与课程思政融入的统一 性及其同向同行、协同推进的内在逻辑。

  因此本文将结合高职英语教学实际, 以立德树人和增强 文化自信作为根本任务,从高职英语学科的职场涉外沟通、多 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自主学习完善四大学科核心素养 出发,将课程思政与高职英语教学隐性融合,以此来实现知识 传授与价值引领。


\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 一)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方针与学科具体教学 实践过渡的中间层次[5]。《实用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学习英 语和应用英语的能力的同时,造就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 德技兼修人才 。通过深入理解高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即职场 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自主学习完善)蕴含 的思政元素,延伸区域特色,形成系统性的课程思政体系 。切 实把课程思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有效实现高职英语课程 教学目标,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

  ( 二)课程思政主要融入点

  1.形成实用英语双阶课程思政体系。《实用英语》课程思政 建设将整合教学资源,提炼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与文化要素,寻 找本课程学科核心素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 在价值维度的互通性,形成系统性的双阶思政体系 。例如教学 中从学生个人梦想出发, 在课程中践行团结互助等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职场沟通能力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实 现学生个体知识与素养培养的有机统一 ,从而为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实用英语》课堂 。核心素养培养强 调从“ 以教为主”转向“ 以学为主”,在课堂学习中,要引导学生 认识英语学习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提升语言思维,形成 终身学习的学习态度。而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是融入思想 政治教育的立足点,应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及个人兴趣 出发,主动挖掘课程中蕴含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导向,以批判的 眼光学习西方文化, 而不是一昧地填鸭式补充课程思政元素。 因此,核心素养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都离不开学生的主观能动 性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其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

  (三)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秉持润物细无声的授课方式, 融入思政元素的英语课程 不能成为让学生反感的说教课, 应扩宽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 手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课堂具体实施中,以培养学科核心 素养出发,贴近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 。通过设计课 堂活动、准备讨论问题,把思政元素融入在各个教学环节中 。 此外在运用传统教学方式如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进行课程思政,如通 过学习通给学生推送视频、音频、文字等,通过微信平台等定 期发布一些热点讨论问题, 以培养学生的国际眼光和跨文化 交际能力 。这不仅可以防止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让课堂氛围更 有温度,使课程思政教育更有力度。

  ( 四)课程思政考核方式

 
 课程思政并不能独立评价 ,脱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政 治教育考核会过于主观,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 。 因此,基于英 语学科知识,将“ 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指标对学生进行综合评 价更能检验课程思政教学成果 。通过评价核心素养就已经是 将思政元素融入考核机制,加强了过程性考核,合理调整了原 有的偏重结果性的评价方式 。针对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过程 中的多方面表现进行考核,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促进 教学质量评价科学合理 。 比如可以通过团队任务及小组作业 等考察学生职场沟通能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在此基础上检验 学生是否培养了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职《实用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实用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课程设置分为两个学 期,贯穿大一和大二两个学年,分为基础阶段和提升阶段,基 础阶段主要为通用英语 ,为下一 阶段的英语学习奠定语言基 础 。提升阶段职业提升英语、学业提升英语及素养提升英语。 基础阶段和提升阶段形成递进关系,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融入 专业元素,让公共课程赋能专业培养。

  ( 一)《实用英语》整体教学设计的完善

  
在《实用英语》的课程思政实践中,设计了符合课程思政 基本要求的教学项目和课程内容,有步骤、有环节地将思政元 素融入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从课堂的导入、课堂知识的学 习过程到课后任务 ,教师都要经过精心的设计 ,让学生学习到 语言技能、了解文化,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

  以 Unit4 Let ’s make a shopping list 为例,就如何将思政元 素融入高职英语的具体教学设计作初步讨论 。课前引导学生 进入德育情境,为激发学生兴趣,将中国独有的“ 双十一”购物 狂欢节作为课程引入,课前要求学生了解“双十一”的演变、成 功模式及正确消费观念等材料 。材料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 发现德育情境与实际教学的相关性 。课中渗透思政元素,强化 思政教育与职场涉外沟通的学科核心素养深度结合 。在教学 中,可以运用一些优秀企业家成功创业的例子,通过他们的艰 苦创业历程树立学生“ 中国梦”的铸造,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 国力量 。同时,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技能的同时,根植中国偶像, 收获价值导向。

  ( 二)《实用英语》课程区域特色的彰显

  
《实用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立足于区域特色,开展落地式 研究。利用本土案例,深入当地发展实际,彰显区域特色,补充 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为课程思政提供地方元素,通过比较 、赏 析及体验活动 ,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思想观念的 变化。以 Unit3 为例,运用知名校友苏孝锋成功创业的例子,让 学生在学习英语技能、培养“ 自主学习完善”的学科核心素养 的同时,树立学生“敢为人先 、艰苦奋斗”的温州人精神,助力 学生“ 中国梦”的铸造。

  (三)《实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蕴含的思政元素的挖掘

  《实用英语》课程思政实践中,把握主学科核心素养与课 程思政元素的内在联系,发现英语课本中的思政元素,推进爱 国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将 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融入到英语教学中 。深挖语言 教学中字、词、句、篇与学科核心素养及思政教育的融合点 。以 《实用英语》《新生代英语》教材为例,例如“Unit 1 What does he look like?”,这篇单元的主题是内在美和外在美。教师可结合新 冠疫情, 向学生介绍在这一特殊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和志 愿者 ,有利于提升学生语言思维提升的同时加强学生内在美 的培育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培养 。除了课本教材之外,还应注重 隐形课程建设,如利用学习强国 APP 中的“每日一词”和“头条 英文播报”等,让学生在每节课开始时,用英文传播国情素材, 将其纳入教学资源 。在课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分享中国日报网 等网络平台,传播正能量,丰富英语教学内容。

  ( 四)《实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蕴含的文化要素的补充

  《实用英语》课程教学中强调了课程中的文化要素,在文 明互鉴中树立文化自信 ,推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 鉴 。高职英语可以通过独有的中西跨文化比较、赏析和体验活 动,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 多元文化交流”的学科核心素养及 思想观念的变化,培育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家国情怀,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现学生个体知识与社会文化的融合 。如 “ Unit 5 I really like Glendale so far.”,讲到旅游这个话题时,教 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利用所学,介绍家乡的红色旅游景 点 。学生在获得语言技能的同时,又加深了对红色旅游景点的 了解,从而展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五)课程思政改革成效

  《实用英语》课程思政改革和实践过程中,课程团队就如 何融入课程思政进行了有目的的调研和分析 ,形成了研究方 案 。结合课堂教学深入思考、调研,寻找学科核心素养与思政 元素的互通性,并在课堂中各个环节尝试融入思政元素,形成 有实用英语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 。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实用英语》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从教学资源、文化 要素、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及考核机制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 。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基础上,课程负责人被评为学校 课程思政优秀教师 ,其《Single ’s day, shopping spree》依托《实 用英语(一)》课程被评为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及课程思政优秀 案例 。课程团队在我校 2022 级、2023 级大一学生实用英语课 程中开展了实践教学,项目辐射人数达 4000 余人。

  四、结束语

  基于高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将思政元素融入 《实用英 语》课程思政建设和课堂实践教学中去,有利于实现高职公共 英语课程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 、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 相融通,为培养学生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文化素养等提供了 有效途径 ,也为构建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提供了 新的思路。

  [基金项目: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实用英语( 一)”(浙 教函[2022]51 号)]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 ].人 民日报,2016- 12- 09(01)

  [2]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3] 余文森 .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建立与义务教育新课标相适应的 新型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22.349(05):17- 22.

  [4] 程晓堂 .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 . 教材 . 教法 , 2016.36(05):79- 86.

  [5] 辛涛,姜宇,林崇德等.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 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6.278(06):3- 7+ 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7422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