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已成为高校的重要资 产,同时也是支持教育、科研等事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新政府 会计制度要求财务与预算会计同时记账“ 双基础、双分录”,这 就改变了以往高校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管理和核算方式, 对高校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确认、分类、计量、处置的管理 与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2 年财政部修订了新的高校财 务制度,明确了高校财务管理规范,进一步强调了预算约束作 用,对高校资产管理和政府采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章探讨 了新制度实施以来 , 高校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核算要求的变 化,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要求,变化
一、新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要求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作为高校的重要资产 ,其核算对高 校正常运行,摸清家底乃至成本核算都具有重要意义。2016 年 起财政部实施新的政府会计制度,2022 年 8 月发布新的《高等 学校财务制度》 都对高校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提 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 提高了高校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管 理水平,并为高校成本核算建立基础。
( 一)固定资产核算要点
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 , 固定资产的认定需满足产 品价值达到人民币 1000 元以上, 且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条 件 。 同时,新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种类划分进行了调整。 旧会计准则下,对固定资产的分类包括图书、计算机设备 、专 用教学设备等 。随着时代发展,高校固定资产数量与种类逐渐 多样, 而旧准则在分类的规定显然不能适应高校资产管理的 现实需求, 因而新准则对高校的固定资产种类重新进行了规 划,对固定资产的类型划分得更加细致 。在初始计量时,按照 历史成本计量,财务会计做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对应科目,并 根据资金使用情况同时预算会计做支出处理。
旧制度中 , 固定资产只是在取得时做双分录计入当期支 出和非流动资产基金,并不进行后续计量 。而新制度实施后, 按照权责发生制记账原则,后续计量中,财务会计按月计提固 定资产折旧,并对应计入相应费用,预算会计不做处理。
通过“双基础,双分录”的核算,完善了固定资产会计核算 程序,从而可以有效反映高校固定资产的真实情况,便于对其 使用进行有效把控。
( 二)无形资产核算要点
新准则规定的无形资产核算范围包括专利权等 ,并特别 指出外购软件,如果可以脱离专用的硬件而独立使用,则应作 为无形资产核算 , 明确了外购软件的核算办法 。在实际工作 中,无形资产的来源渠道分为外购、高校自主研发 、接受社会 捐赠等。
1.对于外购取得的无形资产,在取得时按照实际采购成本 记账。
2.对于高校自主研发的无形资产,旧制度下其前期研发费 用不做归集,不构成成本,仅将取得过程中产生的专利注册费 等相关费用直接计入成本,因此无形资产的价值会减少,从而 造成不能正确反映无形资产价值 。而在新制度下,根据权责发 生制原则,参照企业会计制度,财务会计在核算时,按照无形 资产研发过程,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 。研究阶段支出全部 费用化处理,不计入无形资产成本 。开发阶段的账务处理根据 研究结果具体确定:若最终开发成功,达到预定效果,可以确 认无形资产的开发支出,要进行资本化处理 。在实际交付后, 按照归集的开发支出转入无形资产;否则,开发支出也按照费 用进行账务处理 。在预算会计方面, 按照收付实现制记账原 则,在费用发生时均做支出处理,并计入对应科目 。期末,由于 不涉及资金支付,不做处理。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自主研发的无形资产,旧制度下其入 账金额小于研发成本,不能合理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 。而新制 度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无形资产价值更加合理。
3.对于接受社会捐赠取得的无形资产,新旧制度的入账成 本一致 ,应依次按照接受捐赠资产所取得凭据金额 、评估价 值、同类价值、名义金额入账。不同的是,新制度按照“双分录 ” 要求,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同时记账。
4.对于其他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如:无偿调入,旧制度下 与接受捐赠记账方法一致, 而新制度下按照调出方账面上金 额与取得该资产所付的相关税费总和入账 。此外新制度还对 置换取得无形资产入账做出了规定:按照换出资产的价值、补 价和税费等实际成本记账。
对于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与固定资产一样,期末财务会 计计提无形资产摊销,并对应计入相关费用科目;预算会计不 做处理。
二、高校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管理和核算的困难
( 一)资产清查难度大
由于旧制度下资产不进行折旧与摊销 ,账面仅反映资产 原值,无法正确反映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实际价值 。 因此,需 要清查资产,从而确定资产的价值与使用年限,为进一步计提 折旧与摊销做准备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以前高校未计 提折旧与摊销,对资产报废处置不规范,这就意味着很可能从 高校建立时起,各类资产都需要进行清查 。而不同年代对资产 定义不同 ,使得很多高校账上将一些电话机等普通办公用品 确认为固定资产 。另外,由于过去资产管理水平较低,有一些 资产配套设施也确定为固定资产,如桌椅套等,这些随着时间 久远,使用人变化等因素给清算工作造成了实际困难 。 同时, 在清查工作中,资产管理人员需要对现有可使用资产的性质、 分类、使用年限等方面进行明确,再根据新准则规定,按照资 产分类确定各项资产的使用年限,进而进行后续管理,这是一 项庞大又繁琐的工作,对工作人员挑战极大。
( 二)无形资产确认的难点
首先 ,高校对自行研发取得的无形资产的研究成本进行 确认较为困难 。如前文所述,根据新制度的要求,自行研发无形资产根据研究阶段分别在“研究支出”和“开发支出”中进行 费用归集 。后续计量需根据开发结果对开发支出进行资本化 或费用化处理 。但在实际报销工作中,财务人员对于费用归属 阶段难以区分,开发是否完成达到无形资产的确认要求,进行 资本化处理难以准确把握 。这些需要由研发人员或专门的管 理部门做出专业、合理、准确的判断 。而受限于现阶段高校报 销方式与无形资产管理方式,研发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财务 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导致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后续很难 进行资本化确认,导致无形资产实际价值被低估。
其次,现阶段高校对于专利权、著作权等只是在发生时作 为当前出版费用等进行处理,受限于管理方式,并不进行无形 资产的确认。
(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信息不对称
新制度下,对于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的改变,要 求资产管理更加精准 。而现实工作中,资产的采购、确认、入库 等管理和记账 、计提折旧与摊销等管理分属于资产和财务两 个部门,两个部门之间管理相对独立且信息缺乏沟通,人员素 质有待提高,导致资产价值不能准确体现,例如:
对于委托开发的无形资产 ,开发阶段性付款应计入暂付 款,而资产管理部门仅根据发票就计入资产,导致资产入账金 额、数量与实际情况不符,进而导致后续计提摊销等不准确, 从而不能真实反映资产情况。
对于外购资产 ,资产管理部门登记入库时确认的资产分 类与实际报销时会计经济分类不符 ,甚至有些成套资产在认 定时资产部门分开确认而财务部门按套确认 ,进而会导致财 务报表与资产报表不一致。
( 四)计提折旧与摊销增加了工作难度
按照新制度的要求, 计提累计折旧与摊销的操作在实际 工作中增加了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核算的难度 。在新制度下, 财务会计要求按月对资产计提折旧和摊销 ,并且要按照资产 的实际用途分别计入各项事业费用,进行成本核算 。 因此,对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类别和可使用年限等的确认就要求务 必准确,并根据资产的性质、类别和使用年限的差异,区别管 理,合理制定折旧与摊销的年限和方法,管理和核算的难度都 大大增加了。
三、高校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管理和核算的改进措施
( 一)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使得资产的使用变得可追溯,同时 能够有效避免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 。因此,高校应建立资产内 控体系,从而不断优化高校资产的结构,并有效提升管理的水 平 。对于固定资产与外购无形资产,高校应设立完备的资产采 购管理程序,对各部门报的资产采购计划进行审核,首先,应 检查是否已具备同类型、同性质资产,是否属于重复采购;根 据政府采购要求确定所采购资产的采购方式 ;然后对所采购 资产对高校的教学 、科研及管理后勤工作所起的作用进行评 估,合理预测该资产的使用情况,防止出现采购后资产闲置情 况,有效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其次,根据审定采购计划制定本 年资产采购预算 。资产购置完成后,资产管理部门应做好资产 的入库、保管工作,财务人员应根据资产管理部门所确定的资 产分类、使用年限等做好资产的记账与折旧方式的选择,并做 好资产账目后续计量与管理工作 。在日常资产管理与使用过 程中,资产的管理、使用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应互相监督;在 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现资产丢失、损坏等问题,应及时明确责 任,并进行赔偿 。在资产处置时,应明确资产是否达到使用年 限,是否还可以继续使用 。对于达到使用年限且无法使用时, 应向资产管理部门申请处置该资产 , 由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进行审核,如果审核通过则进入报废程序,待报废后报财务部 门进行资产处置处理 ;如发现资产还可以继续使用则应本着 勤俭节约的原则继续投入使用 ,并且通知财务部门不再计提 资产的折旧与摊销 。通过健全资产内部控制系统,可以转变以 往粗放的资产管理方式, 有效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避免浪 费。
( 二)合理选择折旧、摊销方式
新制度要求高校在进行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核 算过程中,要按照资产使用性质选择合适的折旧(摊销)方法, 而不是“一刀切”式全部按照一种方法计提折旧(摊销):对于 类似办公桌椅之类的固定资产,其使用年限相对较长,产生的 损耗不大,因此在选择折旧方法的时候就可以选用直线法 。对 于打印机等有一定工作量限制的固定资产 ,折旧选用工作量 法 。对于机动车等在使用初期利用度较高,但随着使用年限的 增长,会产生较大的磨损,也极容易发生故障,利用率不断下 降的固定资产,折旧一般选用年数总合法等等 。这样进行资产 后续计量,不但更加符合实际工作需要,也可以提高资产采购 决策可靠性;同时也是实现精细化、个性化管理的需要,进而 提高高校各项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
加强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 现象,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提高管理能力与效率 。首先,能 够实现外购资产全过程监管: 信息化的资产管理系统能够实 现外购资产从申请、采购、验收、入库、折旧到处置等全过程监 管;并且,借助信息系统可以防止在各个流转环节出现人工处 理的错漏 。其次,新的无形资产管理系统需区别于固定资产管 理 。针对无形资产的特性,对其申请、研发、验收、确认等进行 管理,以实现正确确认高校无形资产,避免将无形资产费用化 处理,导致高校资产价值减少 。最后,加强资产管理系统信息 化水平 ,有助于加强与财务记账系统 、财政一体化系统等对 接 。让信息多跑路,能够有效提高资产管理与核算效率和准确 性,从而提高高校资产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减少人工基础性 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 四)提升人员素质
新旧制度转换,需要财务人员转变原有的思维模式,以保 证完成资产核算与后续计量的工作 。在原高校会计制度下,会 计工作更多的是针对已发生业务的核算 ,财务管理也更多为 被动的事后管理 。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在财务管理目标上 改变了被动的事后管理的管理方式,强调了预算的约束作用, 要求高校的财务管理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 同时,财政部 门通过“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加强了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 再加上“双基础,双分录”下财务报告的基础也改变了,高校既 要编制决算报告又要编制财务报告 。因此,高校需要聘请对新 政府会计制度的核算要求有较深的了解和具有丰富的高校工 作经验的人才,对高校会计和资产管理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 提高这些人员的思想认识和实际业务能力 。还需定期地组织 各部门报销人员、资产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之间沟通和交流, 让相关人员掌握新制度下资产管理要求,明确固定资产、无形 资产相关确认 、计量要求 。从源头上转变高校资产管理的思 路,明确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并准确掌握资产管理办法,进而 提高资产核算水平,适应新制度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娜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探析[J].经 济研究导刊,2021(18):53- 55.
[2] 田宁.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J].财经界,2021(04):92- 93.
[3] 周佳 . 浅谈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建 议[J].财经界,2021(03):152- 153.
[4] 吴林, 张江涛 . 关于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无形资产核算的思 考[J].商业会计,2020(07):58- 60.
[5] 谢鲁晨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 X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研究[D].西 安:西安理工大学,2020.
[6] 肖敏 . 刍议政府会计制度下高等学校固定资产核算变革[J].行 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73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