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敢于 斗争,勇于胜利,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 铸就了“生命至上 ,举国同 心,舍生忘 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 神。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人民取得抗击 疫情胜利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爱国 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在新时代的集中彰 显。伟大抗疫精神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的重要资源,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 究,无疑会对置身其中的新时代大学生 的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引领和指 导作用。
关键词: 伟大抗疫精神,大学生,成长成才,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 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精神是一个民 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 到一 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 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1] 中国共 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中国 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正是我 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其秉承 着海纳百川有容为大的崇高抱负和远 大理想,带领中国人民在新冠肺炎疫情 斗争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抗击疫情 过程中,许多平凡的人们,他们用最朴 实的实际行动 ,践行了爱国主义精神。 在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特别是广大青 年学生更加意识到作为当代有为青年必须时刻准备挺身而出,必须时刻顽强 拼搏,在拼搏中锻炼自己,在拼搏中完 成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伟大抗疫精神的科学内涵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 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 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 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 。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 汹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 重威胁。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 同时间赛跑 、与病魔较量,迅速打响疫 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夺 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在全 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 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抗疫精神的科学 内涵: “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 中,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 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 上、举国同心 、舍生忘死 、尊重科学 、命 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2]
( 一)以生命至上为崇高原则
生命至上是我们党抗击疫情过程 中一 直坚守的价值理念,我们党始终把 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抗疫过程中 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 无论遇见怎样危机的关头,无论遇见怎 样的艰难险阻,党始终采取积极的防疫 措施。在防疫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员、医 护工作者以及 一 直冲在一线的各行各 业工作者坚持为群众解决后顾之忧,把自己的个人利益至于身后,用自己的生 命筑起一道防线 。这极大地体现了集体 主义精神 。集体主义是中国人民在面临 各种困难依旧顽强奋斗的坚韧意志 。集 体主义也是中国人民坚持命运与共,坚 持同呼吸、共命运的理念,集中体现了 中国人民风雨同舟、爱好和平的道义担 当。国家始终强调生命至上,就是始终 记挂着在伟大抗疫精神形成过程中我 们党从未忘记人民,从来都以生命安全 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二)以举国同心 为精神支柱
抗击疫情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 因为党和人民是始终把举国同 心 作为 抗击疫情的精神支柱,不仅如此,举国 同 心 更是为抗击疫情取得胜利提供了 根本方向。中华民族自古多难兴邦,几 经风雨 ,历尽沧桑磨难却从未倒下,是 团结拼搏,是生死与共,更是同有一颗 爱国心 , 同有一腔为人民服务的热血,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民族共同体意识, 所以,没有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 面对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民特 有的中国精神是众志成城的具体体现, 曾经是,现在是,将来仍然会是举国同 心 的前进动力,更是拧成 一 股绳,共出 一份力,手牵手,心连 心,用强大的中国 精神,快速的取得阶段性的胜利的重要 秘诀。
( 三)以舍生忘死为奉献使命
舍生忘死是无数医护人员以及志 愿者们冲锋陷阵的勇气,他们甘愿付出 生命,他们敢于挺身而出,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去温暖整个城市,去尽一份自己 的努力维护群众安全。在抗击疫情过程 中,许多普通平凡的人民群众用他们最 朴实的实际行动 , 践行了爱国主义精 神 。千千万万个医务工作者、医院建造 者、还有一群毅然决然奔赴前线的最美 逆行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爱 国情怀支撑起属于中国人民的一片天, 极大地体现中华千千万万儿女对祖国 的浓厚爱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他 们的爱国情怀下得到完美呈现,也为打 赢疫情防控提供了巨大精神的精神力 量, 这些平凡的英雄应该被人们所铭 记,他们也应该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路程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四)以尊重科学为实践依据
尊重科学是我们一切 工作的源头, 我们必须以科学为防疫工作的标准 。面 对疫情能战胜它的也只有科学。我们要 坚持科学为本,精准防治,坚信科学的 力量,运用科学的方法,用科学贯穿伟 大抗疫精神,医护人员坚持佩戴防护用 具,群众坚持进行核酸检测,都是伟大 抗疫精神中尊重科学的集中体现。中国 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从成功走向成功, 认真总结经验,研究疫苗争取早日用科 学取得更大程度上的胜利,中国抗疫斗 争的胜利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胜利。
(五)以命运与共为责任担当
命运与共是集体主义精神的最好 诠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 作会议重要讲话中指出的:“筑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 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有 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3]从更宏 观意义上讲, 我们同处一 个地球村,我 们一损俱损、一 荣俱荣,所以,应该有共 同抗疫的意识,积极发挥中华民族的大 国意识,弘扬中国精神。在全力抗击世 纪疫情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人类命运 共同体的理念 ,给与许多国家无私的、 以力所能及的人道主义帮助,中国在全 球抗疫中所做的贡献得到了国际上的 认可与高度赞扬,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伟大抗疫精神对大学生成长成 才的指导意义
( 一)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 义精神
伟大抗疫精神是当代中国爱国主 义的集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就多种多 样,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形式 也各不相同。自古以来,多少具有爱国 主义精神的仁人志士多次救中国人民 于水火之中,在困难面前,在民族危亡 之时,无数仁人志士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挽救国家危亡 。 由此可见,爱 国主义精神源远流长 。抗疫过程中,无 数医护工作者无怨无悔 ,积极奉献,只 为有一颗爱国之心。社会各界也用他们 的方式在表达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大学 生们正是接受思想教育的关键时期,不 少大学生在抗疫过程中利用课余时间 去做志愿者,他们用实践贯彻了爱国主 义精神,对今后成长成才起到了很好的 表率作用,伟大抗疫精神是当代大学生 需要学习的精神力量,他们在贯彻伟大 抗疫精神过程中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凝 聚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的殷切希望,形成 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精 神动力。
(二)有助于明确大学生的责任使 命
历史已经证明,疫情面前没有任何 一 个国家,任何一 个群体乃至个人能够 独善其身,伟大抗疫精神不仅体现在中 国共产党员 、医护工作人员 、志愿者身 上,还体现在千千万万的大学生以及各 行各业人民群众身上。各个省市之间相 互帮助,运物资,运医疗用品,运食物等 等,让一 个个本没有过多联系的城市有 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个中国人都在 用 心 温暖这个城市,每一 个大学生都在 用自己的担当热爱这个国家。伟大抗疫 精神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方法和 动力支持,90 后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 们不再是孩子,他们的肩膀也可以扛起 更多责任。00 后也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证 明了他们不再是不谙世事的孩子们,危 急关头大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担当了 这一切。新时代大学生要积极学习践行 伟大抗疫精神,从中学到责任 、学到担 当,学到奉献的品格,学到英雄气概。
( 三)有助于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 的“三观 ”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 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 开拓者 、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 一切艰 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 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 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 相看的新奇迹! [4]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 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三观形成的 正确与否对未来国家建设起着决定性 作用, 在高校积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不仅能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而且能 激发同学们的责任使命。在抗疫这个特 殊时期,大学们能够是非分明,受到了 正确的“ 三观”洗礼,抗疫精神所包含的 深刻时代内涵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正确价值引领有很大的作用,有利筑牢新时 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防线,对新时代大 学生的政治认同有一个很好的提高。
( 四)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理解生命 价值
伟大抗疫精神的形成过程是一堂 具有深远意义且永无止境的课,这堂课 让新时代大学生真正理解了何为“ 生命 至上”,何为“ 举国同心”,何为“ 尊重科 学”何为“命运与共”。这堂课让大学们 理解了民族复兴的责任历史地落在了 我们这代青年身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 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防止疫情 进一步扩散,党中央果断实施疫情管控 政策 , 坚持从源头遏制疫情的全面爆 发。在疫情面前,每一条生命都显得微 不足道,医护人员从不会主动放弃每一 条可贵的生命,所以,伟大抗疫精神更 是让新时代大学生更加明白生命的意 义。 党和国家默默的付出,让新时代大 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同时,更加明确我 们党为何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原则,同时 也让新时代大学生明白英雄并不是生 下来就是英雄,他们也是平凡中的一棵 小草,他们用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让自 己明白生命的意义。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 育人项目 2022 年第二批立项项目“ 新 时代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兵工类高校‘ 课 程思政 ’的教学实践模式研究”(编号: 220902182223839);沈阳理工大学马克 思主义学院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 专项科研项目 "基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 理论视角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总体性研究 "(LGMY2023 - 011)阶段性成果 。]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表 彰 大 会 上 的 讲 话 [N]. 人 民 日 报 , 2020- 09- 09(02)
[2] 程焕文, 张琦,谢小燕, 王蕾 . 向人类历 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中山大学图 书馆藏马克思恩格斯手稿与珍稀著作的时 代价值[J].中国图书馆学报期刊,2021.
[3] 习近平 .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中 央 民 族 工 作 会 议 [N ]. 人 民 日 报 , 2021- 09- 01.
[4]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 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72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