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民法典》的融入与践行—以"婚姻家庭编"为视域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30 14:13:5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脉 相承,核心价值观入宪成为法源,是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立法 之魂。自由、平等、公正、诚信、文明的价值体现了婚姻家庭的 法治要求和精神内核,夫妻共同债务、忠诚协议的法律适用与 探讨,丰富了核心价值观在婚姻家庭法领域的践行。

  关 键 词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传统文化,伦理美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对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是我国民法 典婚姻家庭编的立法之魂,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与践行,使我国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更具中国特色、民族精神,体现时代特征。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立法之魂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脉相承


  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强调“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指百姓是 国家的根本,百姓富足安康,则国家安全和谐 。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倡导的“ 富强”“ 民主”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关注民生,发 展全过程民主,实现民富国强的目标 。传统文化重视“ 天人合 一”,指的是人类活动要尊重自然,合乎规律,使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 。这与核心价值观“ 和谐”所倡导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 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是一致的。《论语·子路》中讲到“言必信,行 必果。”说的是做人讲信用,承诺的事要做到。这与核心价值观 “ 诚信”倡导的诚实守信高度契合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要 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 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

  (二)我国婚姻家庭的伦理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内涵浑然自洽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和 国密不可分 。 中国人自古就有家国天下的情怀,“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追求家庭和睦相亲,社会稳定繁荣,国家富强进 步,而且,很重视家庭伦理教化 。汉朝董仲舒提出了“ 仁、义、 礼、智、信”儒家道德要求,到了宋朝有了“ 忠、孝、节、义”伦理 规范 。我国家庭伦理中蕴含的美德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 成部分,中国人历来重视家庭、家风、家教,注重对家庭成员的 品德教育,将其培养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 。核心价值观 倡导的“文明”包含家庭和睦,体现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间互 爱互助的亲情人伦。“诚信”体现为家庭中夫妻忠诚,是“忠”伦 理要求的表现形式 。“友善”指善待他人,对社会有善意,包括 善待家庭亲人,孝敬父老、爱护幼亲的伦理要求。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宪成为法源,成为婚姻家庭编的立法之魂

  2018 年 3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 案,把“ 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写入宪法,宪法作 为国家根本大法,是其它法律的立法依据,凸显了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作为法源的重要作用 。2020 年 5 月通过的《民法典》 开宗明义第一条规定“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 制定本法”,将“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民法典的立法 目的。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体现

  《民法典》是市民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婚姻家庭编调整 因婚姻家庭产生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将我国过去长期施行 的《婚姻法》《收养法》法律回归《民法典》编章架构体系内,更 具逻辑性、时代性 。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家庭法都根植于其民 族传统之中,这是无可议的事实[2]。

  ( 一)自由价值

  自由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 由是真实的自由, 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实质自 由,区别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的虚伪自由、少数人自 由 。婚姻自由权利是人作主体享有的重要的人身权利之一,民 法典婚姻家庭编第 1041 条明确规定了“ 实行婚姻自由 ”的制 度,对这一权利保护进行了立法确认,同时对违反婚姻自由的 常见类型进行了描述性列举,规定“禁止包办 、买卖婚姻和其 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这是革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封 建的婚姻家庭观。

  婚姻自由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结婚 、离婚的自由,其 二是处理婚姻家庭事务的自由 。结婚、离婚自由是属于人身方 面的权利 。丧偶老人也有追求晚年幸福的权利,其再婚的自由 即结婚自由理应得到全社会包括其子女的尊重和支持 。离婚 自由通过双方自愿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 起离婚诉讼两种途径实现 。家庭中夫妻双方都有处理家事的 自由,包括自由处置财产、成为对方家庭的成员以及决定参加 生产、工作、学习、社会活动的自由。

  (二)平等价值

  马克思指出:“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 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 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 位 。”[3]平等首先是指法律地位的平等,即法律人格的平等,这 是人类社会打破封建社会等级特权制度的重要表现之一 。其 次,平等是真实、均等机会的参与社会活动、分享社会成果 。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 共建共享的平等,是真正的平等,既不是绝对平均主义,也不 是资产阶级的形式平等。

  婚姻家庭编旗帜鲜明的表达了男女平等的态度, 第 1041 条规定了实行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充分体现了男女法律地 位、法律人格的平等 。无财产无人格,财产权是人格权的充分 发展的基础,夫妻是否具有平等的财产权,是实质平等还是形式平等的重要区别 。夫妻两方承担着社会生产的分工,如一方 照顾家庭、抚育子女、赡养老人,一方在外工作,都是对社会的 贡献 。第 1062 条规定了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第 1060 条规定的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是夫妻财产权平等的又一 体现 。第 1097 条、1101 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的送养及收养必须 夫妻双方平等协商、共同决定,体现了夫妻平等的权利。

  ( 三)公正价值

  公正即公平与正义, 我国古代将其描述为一种德行,“ 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公正既指程 序公正,也包括实体公正,让全体人民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共 享社会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社会成员 因为年龄、健康状况、性别等差别,不可能无差别同等地行使 权利、履行义务时,需要对特殊弱势群体进行倾斜保护,以实 现实体公正 。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 1041 条第 3 款规定了“保 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的制度。

  原《婚姻法》第 40 条规定了家务劳动离婚补偿制度,适用 范围极小,只能适用“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 财产归自所有 ” 的条件 。 中国人传统婚姻家庭观中有夫妻一 体、百年好合的理念,实践中极少有约定夫妻各人财产归各人 所有的分别财产制情形 , 因此 ,该条规定适用的空间极为有 限,不利于对家庭奉献较多的妇女利益的保护。民法典第 1088 条规定,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 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 当给予补偿 。社会中女性承担着较多家务劳动的情况普遍存 在,尤其当女性与男性无法同时外出工作时,往往是牺牲女性 的工作去照顾家庭 。离婚时如仅是平等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不 足以体现女性在家庭中贡献和付出的劳动价值,而且,当女性 离开职场一段时间后,失去了学习、培训、锻炼等提升自身能 力的机会,离婚后重回职场往往缺乏竞争力,这在经济上也是 一种损失 。通过家务补偿制度,能够使女性受到更为公平的对 待,体现公正的价值观。

  ( 四)诚信价值

  诚信即诚实信用,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 中国历来重视诚 信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论语·为政》记载:孔子说,人而 无信,不知其可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诚信是要人怀 有善意、诚恳不欺 。诚信起先作为道德的要求,已吸纳成为民 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重要地位被称为民法的“帝王原则”。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 1043 条规定了夫妻应当忠实的条 文,表达了诚信的价值观 。夫妻之间的忠实,指夫妻感情上的 忠诚不欺,也包括双方对彼此感情的尊重 。当一方有重大的有 不诚信行为时,如一方隐瞒身体重大疾病缔结婚姻的,怎样对 受欺诈人提供法律救济呢。原《婚姻法》没有对此作出规定,民 法典婚姻家庭编第 1053 条规定了受欺诈婚姻撤销权,“ 一方 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 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极大地给予 守信者以肯定与保护 ,体现了诚信价值融入婚姻家庭法律规 范的重要作用。

  (五)文明价值

  文明与愚昧对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弘扬家庭 和睦、互爱互助、敬老爱幼的家庭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提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 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4] 。婚姻家庭 编第 1042 条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 , 弘扬家庭美德, 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家庭文明建设体现我国婚姻家庭法的道 德伦理性,注重亲情人伦,与债权法、物权法规范重视等价交接、交易安全的价值取向有大不同,体现了家庭保护弱者和利 他的价值取向。


\

 
  三、适用与展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法律和道德双重规范作用,宏 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融入法治建设中,融入民法典的 实践。

  ( 一)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涉及到丈夫、妻子、债权人三方之间的利益 冲突和平衡保护问题,社会各界争议之声一直不断 。原《婚姻 法司法解释二》第 24 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存续期间夫妻一 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 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 理 。”该条是从维护交易安全、保护债权的角度进行规范,针对 的是当时社会上夫妻利用假离婚等方式恶意逃债损害债权人 利益的现象 。未举债配偶一方却因另一方与债权人恶意串通 “ 被负债”的情况层出不穷,对婚姻安全造成冲击,部分妇联人 士、人大代表向司法、立法部门呼吁废止或修改该规定 。 民法 典婚姻家庭编第 1064 条规定了“ 夫妻共债共签 ” 的要求,可 见,夫妻共同债务一是夫妻共同意思表示的债务;二是家庭日 常生活需要的债务;三是超出家庭日常需要,债权人能够证明 用于夫妻共同生活 、共同生产经营或夫妻共同意思表示的债 务 。夫妻一方在处置共同财产或对外举债时应负诚实告知另 一方的义务 , 民法典中夫妻共同债务的规定融入了平等 、自 由、诚信、法治的价值观。

  (二)违反忠诚协议

  忠诚协议指夫妻约定相互忠诚 ,违约方承担违约赔偿责 任的协议 。民法典第 1043 条明确规定了夫妻应当相互忠实, 置于婚姻家庭编的一般规定之下,是倡导性规范,没有规定具 体的权利义务内容 。那么,忠诚协议的效力如何,如一方以此 为依据起诉对方,法院如何处理,不无争议。《民法典婚姻家庭 编司法解释一》第四条规定,“ 当事人仅以民法典第 1043 条为 依据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 起诉 。”如果当事人以违反忠诚协议为依据之一,同时依其他 条款起诉离婚,如何认定忠诚协议的效力呢,没有规定,司法 实践中各地做法不一 。有认为忠诚协议主要属于道德、情感范 畴,可由当事人自行履行,法律不宜认定有效,否则,会约束人 身自由等权利 ,或变相鼓励当事人调查隐私出轨证据而有违 法倾向或成为故意惩罚对方、敛财的手段 。有认为,既然民法 典已规定夫妻忠实义务,当事人约定忠诚协议,与法律规定精 神一致,应该有效 。笔者认为,婚姻家庭关系不仅是一种法律 关系,也涉及道德、伦理、宗教、文化、民族习俗等方面,法律有 其自身属性及调整的范围, 不可能调整所有的社会关系及社 会关系的任何广度和深度 。结合民法典及婚姻家庭编司法解 释的精神 ,忠诚协议可以按照约定内容区分不同种情形来判 断,一是关涉身份、子女抚养、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等人身权利 约定的,该约定内容无效,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处理;二是忠诚 协议约定的内容是民法典第 1091 条可以请求离婚损害赔偿 五种情形的,属于重大过错型,协议应认定有效;三是约定内 容属于上述民法典 1091 条法定离婚赔偿五种情形以外的,如 其它出轨、发生两性关系等,属于一般过错型,在分割夫妻共 同财产时,根据民法典第 1087 条“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 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的规定,结合过错程度、伤害后果等情 节 ,法院裁量分割共同财产的比例 ; 四是约定内容是语言暧 昧、心灵出轨、交往方式不当等轻微过错时,不认定该约定内 容有效,防止法律过深界入道德领域,避免社会成本过大,可 以通过舆论谴责、负面评价等道德规范来调整。

  四、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民法典婚姻家庭编 ,道德与法治 有机结合,家庭和睦友爱,社会文明有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共识,能够凝聚精神、汇聚力量,引领建设 现代化强国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基金项目:2021 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项目批准号 2021SJB0919)]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第 1 巻,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4. [2] 蒋月著.20 世纪家庭法:从传统到现代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78.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 9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9.

  [4] 习近平 . 在 2015 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 人民日报,2015.2.18 (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7236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