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以赛促创”模式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01 16:22: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以赛促创”背景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但是现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创新型、复合型、技术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文章首先阐述了“以赛促创”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其次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以赛促创”模式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希望对高职院校加强职业教育“双创型”人才的培养有所裨益。

  关键词:“以赛促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近些年,我国高职教育处于深化改革阶段,“以赛促创、以赛促学”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以赛促创”的根本宗旨是通过组织高职学生参与不同主题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创业思维、加强开创精神,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创业认识与能力。高职学生以创业创新竞赛活动为媒介,不但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及核心素养,同时也可以通过竞赛活动为自己的创业项目寻找合作的机会,获取企业的投资,从而实现高职学生的创业目标。“以赛促创”可以有效地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有利于全面完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一、“以赛促创”模式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价值意蕴

  (一)“以赛促创”有助于教学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对于高职教育来说,传统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极为依赖,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跟随教师的课堂讲解思路进行,学生处于被动式的学习状态。高职教师虽然在专业理论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储备,但是却缺乏实践教学经验,课堂教学缺乏实践性,学生的学习停留在机械重复的理论知识死记硬背状态。

\

  高职学校通过“以赛促创”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借助学校与企业资源优化整合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生技术技能竞赛活动,一方面,是为了能够让学生通过竞赛的形式发挥出个人的技术能力,让理论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竞赛活动得以实践应用;另一方面,以科学竞赛活动为考核平台,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高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从传统的课堂讲解式教学模式向以实践为主、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以赛促创”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活动内容不再简单的依赖课堂教学,而是让学生有更好的平台与机会来展示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让学生有机会把所学习到的课堂知识转化成实践创新创业成果,此举既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职业技术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实干精神。

  (二)“以赛促创”有益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传统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我的学习目标缺乏清晰的认知,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带有一定的盲目心理,加之传统的考核评价模式,为了达到考核分数线,很多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没有真正的掌握知识点[1]。

  “以赛促创”模式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竞赛活动中,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好地推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目标的实现。一是学习知识不必死记硬背。在“以赛促创”的竞赛活动中,学生需要自发性的探索理论知识来支撑实践活动,根据实践的需要,学生会自己到书本中寻找答案,不再需要刻意机械的背诵记忆,让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竞赛活动深入到记忆里,转换成真正的技术能力。二是养成探索性学习习惯。学生为了能够在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就会自主性、探索性地学习并掌握一些更高难度的技能,也能站在创业者的角度全局思考整个竞赛活动,学会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建立更加丰富的知识架构体系,而且还能不断开拓创业视野和创业思维。

  二、“以赛促创”模式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以赛促创”活动机制,营造高职创新创业校园文化

  从高职教学改革的实践结果中得出,“以赛促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对促进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具有十分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高职人才教育模式的创新,提升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为了能够积极鼓励高职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提升创新创业专业能力和参与热情,高职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完善“以赛促创”活动机制,营造出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气氛。

  一是优化顶层设计,加强校企合作竞赛机制建设合力。高职学校与社会企业,包括竞赛活动设计牵头企业、竞赛活动责任企业形成协同管理的联动机制。一方面,高职学校为了能够完善竞赛活动的管理与监督工作,需要建立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督导小组,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推进落实“以赛促创”创新创业竞赛活动。高职学校要发挥校团委、学生会、学生创新创业社团等组织机构的职能作用,通过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积极宣传高职“以赛促创”竞赛活动,营造出积极的校园文化。另一方面,高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组织和工作人员要建立与学校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心等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机制,定期举办“以赛促创”工作研讨会议,不断完善竞赛活动的举办机制。二是强调常态化引领,夯实高职“以赛促创”教育基础。高职学校要把“以赛促创”教育思想融入到课程教学体系当中,而不是仅仅只针对高年级毕业生开展技术技能竞赛活动。创新创业要始终贯穿于高职教育体系当中,从一年级到毕业班,都要依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高职学校应该针对不同年级的实际教学情况,把创新创业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借助校企合作的优势,积极鼓励高职学生通过“以赛促创”竞赛平台申请创业项目,并由企业和学校同时组织“双师型”创业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优化“以赛促创”科学竞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模式

  现代社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多契机。高职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进行系统性的理论学习,抓住适当的创业机会,就能实现创业目标。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或者企业所开展的“以赛促创”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地累积创业实践经验,不但能够获得校企创业项目的相关荣誉和奖励,并且还能有机会获得个人创业资金。

  一是根据科目设置“以赛促创”竞赛活动。高职学校可以依据各个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以及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来合理的设计专业技能竞赛活动。高职学校要单独设置实训基地、学科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安排专门的老师和辅导员为学生提供实训帮助,同时也能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另外,对“以赛促创”竞赛活动要设计申请流程、参与评价标准、淘汰制度及获胜者奖励等活动方案,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例如,某高职院校就设立了校园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结合该门学科的特色,开展电子商务技能竞赛活动、电子信息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吸引了该校很多高职学生积极参与竞赛活动,对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学生,学校和企业都同时给予了一定的荣誉和鼓励[2]。二是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思维。高校所举办的“以赛促创”科学竞赛活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中涉及到较多的活动流程。无论是高职教师还是企业创新创业导师都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能力,高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分析一些典型的优秀创业案例,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尤其是通过“以赛促创”活动的参与体验,让学生总结创新创业所要具备的知识、胆识、眼界等,并及时和同学交流沟通。另外,企业创新创业导师也可以通过分享企业文化、创业经历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意识到作为一个创业者需要具备怎样的思维模式和专业技能。

\

  (三)丰富“以赛促创”竞赛形式,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以赛促创”竞赛改善了高职院校固有的育人模式,更加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理念,同时也提升了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的质量水平。“以赛促创”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为社会企业培养出技术技能优异、具有创业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也是现代创新创业人才孵化的摇篮。很多优秀的企业家就是从学生时代开始创业,逐渐累积创业经验,不断突破自我成长,最后成为优秀的行业领导者。高职院校“以赛促创”学科竞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实践能力,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是组织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高职院校“以赛促创”的竞赛活动要涵盖各个年级、各个学科。针对每一个学科设计合理的竞赛活动,从竞赛主题、选评标准等内容进行科学设计。包括助农主题竞赛、线上创业、短视频创业、技术技能培训创业等丰富的竞赛活动,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来吸引高职学生的参与,例如,天津某体育学院就通过主题多样化的竞赛活动,鼓励各个年级的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活动[3]。通过线上体育活动短视频大赛、中小学体育课程设计竞赛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二是开展多元化的课外竞赛活动。高职老师要善于利用课外竞赛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实训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创业案例分析竞赛活动,让低年级的学生学会分析创新创业案例,把案例分析作为一种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能力。在分析前人创业成功及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更好地启发自身的学习,帮助高职学生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校外企业导师以项目式竞赛活动为主,由多位企业创新创业导师带领学生进行竞赛活动,比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可以由不同的电商企业导师带领不同的学生,以竞赛的方式检验各自的项目创业成效。通过创业导师的指导,学生可以更加真实的体会到创业者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养[4]。

  三、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正在向技术技能型高质量生产模式转型,高职学校开展“以赛促创”竞赛活动,是为了更好地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思维。以学科竞赛为平台,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从而养成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竞赛活动的实训锤炼,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沈涛,王俊明,兰朝凤,张文超,浦绍质,冯月,高玮.“赛课一体”模式下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中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21):100-102+140.

  [2]魏玉平.“以赛促创”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探索——以天津体育学院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22(24):108-110.

  [3]梁田园.以赛促创赛创融合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以电子商务学院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18):211-212.

  [4]丁坤.“以赛促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21):9-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6836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