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甘肃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28 14:04: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中小企业是促进经济发 展、推动技术创新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力 量。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极大约束了中小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文章通过 甘肃中小企业的调研及数据统计,对中 小企业融资结构进行归纳比较,找出存 在的问题,分析融资难的原因。提出了 创新优化金融支持体系、发展利用资本 市场、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数字金融赋 能中小企业等措施和建议,旨在为数字 金融背景下甘肃省中小企业稳健发展 提供思路。

  关键词:数字金融,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甘肃

  一、引言

  中小企业发展迅猛,成为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截至 2021 年末, 甘肃有 43 万家中小企业,占比全省企 业 的 99%以上,创造甘肃税收 40%以 上,贡献了近 50%的 GDP,解决 了 60% 以上的城镇就业问题。尽管政府出台了 各种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但融 资约束依然制约甘肃中小企业的发展。

  Barbosat 和 Moraes[1](2003)对 巴 西 企业的回归分析表明:企业融资结构的 最重要决定因素是企业规模、资产构成 和商业周期;程剑鸣、孙晓龄[2](2006)研 究发现,中小企业每减员 10%,就有 3000 万人失业;王振红、王黎明[3](2020) 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内源融资可推动企 业自主创新, 股权融资可提高企业自主 创新能力,而债权融资不益于企业自主 创新,政府补贴显著提升企业自主创新 能力。中小型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 疑,但与大企业相比, 仍处于不利地位, 中小企业面临各种困境,融资困难是影 响最大最普遍的难题[4] 。极大地制约了 甘肃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大做强。 因此,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是解决融 资瓶颈问题的关键。


\


 
  二、甘肃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需 求不断增长。2021 年甘肃企业贷款余额 17227 亿元,同比增长 7.9%,中小企业贷 款 余 额 8836.8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8.2% , 中 小 企 业 贷 款 占 企 业 贷 款 51.3%,中小企业贷款的增长高于企业 贷款。甘肃中小企业的总资本多由创业 资本构成, 占 65.2%以上,由所有者出 资。其次是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外部 融资约占 25.6%。银行贷款在融资结构 中的份额较小,但与外部融资相比相对 较大,其他渠道融资占比约 9.2%。然而, 甘肃地处内陆,禀赋不足,思想保守,市 场信息闭塞, 特别是疫情后经济下行压 力加大,融资问题更加突出,严重阻碍 了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融资渠道过窄

  在调查的甘肃 329 家中小企业中, 大多数企业融资渠道只有一种,平均每 家企业有 1.2 种。融资方式以传统的内 部融资为主, 银行间接融资为辅,特别 是短期小额贷款,民间融资等作为补 充 。在发达国家企业直接融资占比约 79.9% , 中 国 企 业 直 接 融 资 占 比 约 20.1%,而甘肃企业直接融资占比不足 1%。直接融资中的股票和债券等在资本 结构中非常少。可见内部融资和源于银 行抵押贷款的间接融资在中小企业融 资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凸显出融资渠道 和模式单一问题。

  (二)资产负债高,偿债能力弱

  甘肃规上工业中小企业融资结构 总体呈高负债和低盈利特征,资产负债 率总体高于平均水平, 反映出企业总资 产中大部分依赖债务维持资本运营,企 业现金流堪忧,企业偿债压力大,融资 存在困难 。且所有者权益比率指标也 低,反映企业的长期财务状况和长期偿 债能力,也是债权人利益的保障,比率 越低,财务风险越大。

  (三)企业亏损占比高

  2017 年至 2021 年甘肃规上工业中 小企业亏损约占 31%。企业规模普遍 小、实力弱、经营不确定性大、对外部经 济冲击抵御能力差。直接融资市场难以 进入,间接融资市场也面临各种困难。 而通过各种非正规渠道筹集资金,增加 运营成本,扰乱金融秩序,加速行业退 出。近年因疫情导致融资难,加大了资 金链断裂和破产的风险。

  (四)直接融资比例低

  从构成来看,银行贷款是甘肃社会 融资规模中的最大组成部分。在同期社 会融资规模中对实体经济提供的人民 币贷款份额相对较高,银行融资成为重 要的融资来源。在融资结构中,很少有 重要的直接融资行为,直接融资远远少 于间接融资。


\


 
  三、甘肃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主要 特征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慢、贵

  由于银行贷款程序繁杂,审核期 长,成本高,获得信贷少,且获得的贷款 资金种类也极为单一,使中小企业迫不 得已依赖民间融资,融资渠道狭窄导致 经营负担重,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

  (二)应收账款拖欠占比大

  甘肃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应收账款 拖欠问题,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比例 大,账款期长,付款延迟。高额应收账款 导致企业资金被非法、不合理占用,加 大企业运营的资金压力和贴现成本,影 响资金周转和正常生产经营,增加财务 风险和企业融资负担,降低偿付能力, 甚至威胁企业的生存,加大经营风险和 稳定性, 还款能力不确定反过来又增加 了融资难度。

  (三)融资额小、期短、频次高、时效 性强

  甘肃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呈现多元 化和“ 低额度、短期、高频、高 时效 ”特 点。 因企业规模小,生产经营所需融资 额较低,融资主要满足短期周转需求, 时常产生临时性、季节性和机会性贷款 需求,商机稍纵即逝,中小企业融资有 高时效要求。

  (四)直接融资渠道窄

  截至 2022 年底,甘肃有 36 家 A 股 上市公司, 数量排在全国第 25 位,占全 国 的 0.72%;总股本 637.84 亿股,总市 值3261.36 亿元,分别占比全国的 0.42% 和 0.30%,排在全国第 27 位,2022 年甘 肃 A 股上市公司融资 76.62 亿元。甘肃 资本市场的短板不仅上市公司数量少, 而且上市公司市值低。

  四、甘肃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及原因

  (一)中小企业自身限制

  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银行向中小企业拒贷原因前四是:企业没有抵押或 担保占 43.6%;不良信用记录占 23.5%; 银行没有贷款权或资本占 19.2%;企业 高负债 7.2%。

  1.管理不科学。公司缺乏科学有效 的组织形式、管理体系不完善、模型过 时、操作程序不规范、股东结构和产品 单一、经营随意、缺少长期全面运营战 略是主要问题。财务制度不规范,违规 操作,账目不清,信息不准确,缺乏对财 务报表有效审计,导致财务系统混乱和 重大金融风险。

  2.经营不稳定。大多数中小企业是 小规模经营,资金少、行业壁垒低、技术 含量低、竞争力差、经营不善、持续亏损 或财务风险高, 导致经营不稳定、抗风 险能力弱、融资风险增加,难以获得金 融机构贷款支持。

  3.企业信用不佳。信用体系建设严 重滞后, 加上甘肃中小企业信用意识非 常淡薄,信息失真透明度差,行为混乱, 企业整体形象不佳,信用等级普遍偏 低,不良的信用记录使银行惜贷、拒贷。 甘肃银行业金融机构近几年不良贷款 率分别为:2019 年 5.88%,2020 年6.94%, 2021 年 6.46%,2022 年 5.26%。信用严重 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形象和融资条件。

  (二)金融市场发展不健全是融资 难的关键

  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上最大的主体, 未能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足够重视,缺 乏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专业金融机构, 因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不能客观评级中 小企业, 不能像大型国企那样从政府主 导的信贷配额和融资中受益,加之银行 信贷业务和服务方式相对单一、 固化, 商业化加城市化的经营运行模式,不能 满足中小企业多元化和个性化 的发展 需求。

  (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健 全

  目前,没有全国统一的信贷市场、 相应的评级机构和信息共享机制,且担 保机构少,提供的基金数量少类型单 一,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近年来政府不断制定支持 中小企业发 展的战略,但由于缺乏适当的法律、法 规和机构支持,无法有效到位地实施政 策和指导方针,中小企业抵押物有限, 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程序复杂且昂 贵,故适用于信用贷款的场景极少。

  (四)资本市场不发达

  由于进入证券市场的条件相对严 格,甘肃众多中小企业难以满足入市要 求,很难通过证券市场从社会公开筹集 资金,而企业债券市场的建立尚处于空白,符合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条件的大多 属于超大型企业,甘肃中小企业实力弱 小更难通过债券市场筹集资金。

  (五)政府对中小企业支持不足

  一是支持政策不到位。尽管政府先 后出台了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 和扶持政策,但政策措施缺乏针对性, 政策效应不能充分释放,措施落实不到 位,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权益保护、服 务和支持体系 。二是优惠扶持力度不 足,竞争和发展空间不平等。在同等条 件下,中小企业很难在融资担保、政策 引导、采购、税收利率优惠、财政补贴和 贷款援助等方面获得与大型国企相同 的政策支持, 缺乏必要的政府支持和激 励机制。

  五、政策建议

  (一)创新优化金融服务体系

  数智化金融服务是大势所趋,数字 金融通过大数据分析有效缓解了信息 不对称的融资限制, 为中小企业提供了 丰富的融资渠道,特别是对于商业风险 较高的企业。数字金融的出现完美解决 了融资问题,不仅简化了操作程序,还 降低了交易成本[5] 。数字金融促进银行 信息化建设及升级业务,并利用互联网 技术促进融资业务的发展,特别是在疫 情期间表现出强大的韧性和优势。

  提升创新数字金融技术。首先,金 融机构必须加强金融支持体系,创新金 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发挥数字金融 优势,丰富融资方式。不断创新地方金 融体系,发展以银行、保险和证券为主 体的多元化金融服务,改善金融安全和 配套措施,构建科学、及时、有效、精准、 多元化的金融风险监管体系,降低金融 风险,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 求,提高融资效率。其次,加强融资信用 服务平台建设。目前,甘肃已推出“信易 贷”“ 陇信通”“银税互动”“ 险资入甘”等 平台项目, 要积极探索以财政支持金融 发展的有效模式,使金融业态多元化的 发展,提高中小企业融资便利性。 以信 用为核心要素,聚焦数字金融深度融 合,满足多层次、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 需求。

  加强研发人才培养力度。注重数字 金融技术人员培训和技术团队的建立, 创新金融服务,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利 用数字金融在风险防控方面的优势,从 技术层面降低数字金融服务平台的运 营风险,提高数智化风控管理技术,提 升数字金融体系的稳健性,优化金融服 务平台。

  (二)政府职能充分发挥

  1. 为中小企业发展出台实施方案。政府要加强金融环境建设,为中小企业 建立统一的社会征信系统、经营运行机 制和风险防范监管机制,制定适当的奖 惩措施, 提高企业信用成本,降低银行 信贷成本。制定相关政策和发展战略,为 中小企业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解决中 小企业缺乏融资机会和获取金融信息 难的问题,完善优化各领域金融安全服 务措施。督促有关部门协助企业清偿被 欠应收账款,激活资金,提高资金利用 率,促进业务创新,带动中小企业利用 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开展贷款 融资,多渠道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改进金 融监管法律法规,为融资工作提供法律 保障,使金融和监管机构有法可依,有 章可循。严格确保金融服务规范化、标 准化, 创新金融监管手段,通过科学有 效的金融监管方式,有效降低金融风 险。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发挥政府在 体系建设中应有作用。

  3.建立数字金融征信共享平台。在 数字金融模式下,利用现有的平台基 础,建立标准的全国和地方融合的金融 信息征信平台,共享归集使用。深化大 数据应用, 以中小企业融资业务需求为 导向,按照法律法规信息安全要求,建 立重点行业和培育主体融资需求信息 数据库,畅通银行和企业金融供需信 息,以大数据信用取代担保抵押,构建 新型金融征信体系。

  (三)发展利用资本市场

  积极发展利用资本市场,降低中小 企业上市的准入标准,发挥创业板的行 业激励作用,鼓励指导有意愿、有条件 的中小企业发行上市,为管理经营良 好、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创造上 市融资机会, 帮助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 的问题, 激励银行和保险机构量身打造 重点企业的金融服务设计方案,对符合 发行债券、并购重组和再融资条件要求 的企业,证券、期货和基金机构要给予 引导助力,以促进甘肃上市公司数量和 质量不断提高,增加直接融资份额。

  (四)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

  一是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结构。通过 吸收和引进高级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管 理的科学性, 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改 进,有效 防范经营风险,提高核心竞争 力和融资效率。

  二是建立和完善内部财 务管理体系。制定并严格遵守公司会计 制度, 科学合理地配置公司账目,提高 会计信息质量,确保财务报表的正确可 靠,科学监控相关信息,防范应收账款 被拖欠。

  三是强化信用认知意识。信用 是无形资源和资产,有必要加强培育企业诚信文化, 强化诚信意识,培育以信 用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塑造良好的社会 形象,增强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信心。

  四是数字金融赋能中小企业。数字金融 具有巨大潜力,可以增加中小企业的融 资渠道和能力,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提 高企业竞争力。不仅要帮助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进程,还要积极鼓励中小企业 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推进实 施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引导帮助中小 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基金项目:2022 年甘肃省哲学社 会科学规划项目“ 数字金融对接甘肃中 小 企 业 融 资 需 求 的 战 略 研 究 ”(2022QN19)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Barbosa E MoraesC.Determinants of the Firms Capital Structure:the case of the Very Small Enterprises[C].Working Paper from Econpapers ,2003.

  [2] 程剑鸣,孙晓龄. 中小企业融资[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35- 37.

  [3] 王振红,王黎明.对企业自主创新影 响实证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20(11):5- 12 .

  [4] 黄孟复.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 2004[R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

  [5] 周椿密.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探讨及创新运营模式分析 [J]. 时代金融, 2018.697(15):106.

  (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甘肃兰州 730101)

  [作者简介:慕丹,兰州财经大学创新创 业学院讲师,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区域 经济、互联网金融。]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6807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