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工程管理是工科和管理学 科交叉形成的专业, 具有很强的实践 性, 因此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尤为重要 。 文章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从就业 角度探讨工程管理专业课的教学改革 。 分析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基 于高校教学、学生认知与用人单位需求 进行多维度对比分析,阐述工程管理专 业课教改的必要性,最后提出教改的策 略。
工程管理专业在全国不同 高校本 科教育阶段,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和管理 学学士学位两种学位,就业去向形式多 样 。随着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变革,以 及建筑行业的整合,加上前些年高校的 持续扩招,导致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毕 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为了适应最新 的社会变化,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 保学生高质量就业,笔者以就业的角度 为切入点探讨工程管理专业课的教学 改革。
为使研究的成果更有实践性,分别 向学生和用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 350 份和 150 份, 回收有效问卷 318 份和 110 份 。 学生群体涵盖大一到大四 的全 部工程管理学生,用人单位涵盖机关事 业单位、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和私 企等各个类型。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和合理性。
一、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1 .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 。通过追踪 往届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76 .5%的毕业生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公 司直接就业,6 .1%的毕业生选择考研继 续深造或进入机关事业单位,17 .4%的 毕业生选择与本专业无关的公司直接 就业 。选择与本专业无关的公司的毕业 生主要是女生, 占到该部分总人数的 73%。目前,全国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是在建筑行业工作的占 82 .5%, 而此外在其他行业的占 17 .5% 。在建筑 行业就业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 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其次是在房地产 开发企业,第三是在工程项目 管理或咨 询公司 。通过学校 2018 级工程管理毕 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全国的就业去向数 据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学校的就业分布 与全国的整体保持一致。
2 .在校生就业方面的表现 。本次调 查结果显示,51 .57%的在校生认为就业 形势十分严峻,33 .65%的在校生认为就 业形势比较严峻 。这两项合计占比高达 85 .22%,说明绝大部分在校生已经充分 认识到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即使在严 峻的就业形势下, 仍然有高达 73 .9%的 在校生选择直接就业 。在就业态度方 面,有 52 .2%的同学非常重视,38 .68%的 同学比较重视,绝大部分学生重视自己 的就业工作 。至于毕业后的就业岗位或 公司如果与本专业不相关,只有 11%的 学生选择不接受或没关注,绝大部分学 生已经认清就业形势,具有正确的就业 观。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希望未来的工 作 地 区 以 华 南地 区 为 主, 占 比 高达 68 .75%, 其次是华东地区 占 比 15 .63% 。 结合线下座谈会的结果分析,毕业生生 源地主要是广西区 内,很多同学都希望 留在广西或广东 。即使同意全国分配的 学生,除两广地区外更愿意去华东发达 地区或西南成都、重庆等地 。期望的税 前月薪主要集中在 5000~10000 元之间, 其 中 5000 ~ 7000 的 占 比 38 .28% , 7001~10000 的占 比 36 .72%。学生就业重 点关注薪酬福利, 占比高达 89 .84%,其 次是工作稳定性占比 78 .13%,第三是成 长空间和发展前景占比 57 .03%,第 四是 就业地理位置占比 56 .25%,第五是专业 对 口 占 比 47 .66% 。 因此,在引导学生就 业时,应重点考虑薪酬福利、工作岗位 稳定性、前景、位置和专业对 口性。
二 、工程管理专业学校教学 、学生 专业认知及用人单位需求对比分析
1 .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 养方案中涵盖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主 干学科 、核 心课程和主要专业实验课 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修业年限与授 予学位、教学计划等多项内容 。 明确提 出学生要掌握由土木工程技术和相关 的经济 、法律 、管理知识组成的系统性 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能够在土木工 程领域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经济、法律、 管理等专业知识。人才培养方案涉及的 内容 、教学环节等非常详细,涵盖工程 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
2 . 学生专业认知情况。根据本次调 查结果显示,对专业认知程度在清楚及 以上的 占 比为 72 .01%,完全不清楚的只 有 2 .83%, 完全不清楚和有点模糊的学 生主要是刚刚入校的大一新生。非常清 楚的占比只有 9 .43%,占比较少,这部分 群体主要是已经找到工作的 2023 届毕 业生。 比较清楚的学生占比为 38 .68%, 这部分学生主要是大四正在找工作的 学生和大三已经确定毕业直接就业的 部分学生。 通过该组数据分析,结合专 业课主要设置在大三和大四两个学年, 在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工作过程 中,学校对学生培养专业认知方面有明 显的效果。
3 . 用人单位需求与学生求职担忧对 比 。该项调查为多选题,提供了 15 个方 面的能力供用人单位选择,用人单位在 招聘应届毕业生时主要关注学生能力 的 前 7 项, 大 小 依 次 为 学 习 能 力 85 .71% 、专业能力 85 .71% 、应对压力和 挫折的能力 71 .43%、沟通能力 57 .14% 、 执行力 42 .86% 、解决负责问题的能力 42 .86%、团结协作能力 28 .57%。
对收集上来的调查数据分类整理 后,选择比较集中排在前 4 位的求职过 程中毕业生最担心的问题分别是综合 能力不足 、没有工作经验 、专业课成绩 不好、英语四六级没过 。尤其是综合能 力 和 没 有 工 作 经 验 两项, 占 比 高达 75 .16% 。担心专业课成绩不好的 占 比 12 .89%, 担心没过英语四六级的 占 比 11 .95%。
通过对比分析,用人单位的关注点 和学生的担忧点不完全一致,存在一 定 的差异 。用人单位对于各种能力的要求 比较明确,而学生对于具体的能力要求 比较模糊 。35 .85%的学生片面地认为没 有工作经验是找工作的短板,而用人单 位对于招聘应届生并不看重工作经验 。 因此,在后续的人才培养及教学方面要 有侧重地以用人单位的需 求和关注点 为导向引导和培养学生。
三、就业引导下工程管理专业课教 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 . 专业课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用 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差异 。本次调查结果 显示,希望和非常希望在专业课教学过 程中引导就业的受访学生人数占比高 达 89 .62%。学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课 教师大部分是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工 作,专业知识功底扎实但社会工作经验 较少, 全国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的现象。 大部分专业教师在上专业课时,能将教 材上的知识点讲得非常清晰,但是专业 知识外的拓展较少 。在本次调研中发 现,高达 86 .16%的学生希望在专业课中 了解未来就业方向 。虽然学校开设了就 业指导相关课程,但上该部分课程的教 师并非本专业教师,对于专业化的就业 指导帮助不大。
专业课的设置基本上涵盖了 绝 大 多数本专业未来工作岗位所需 要 的知 识,理论上讲可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未 来的工作岗位及不同工作岗位的基本 要求 。但是,根据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结 果显示,42 .86%的学生在应聘时求职 目 标不清晰 。 因此,在以后的专业课授课过程中, 需要进一 步以就业为导向,提 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 .专业课教学方式应结合现代教学 工具及新时代学生思维进一步改善 。目 前,学校的专业课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 讲授为主,辅助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课 堂测验等方式。通过对学生发放问卷调 查,78 .3%的学生选 择通过案例分享的 方式开展专业课教学,71 .7%的学生选 择通过引导式的方式,64 .15%选择通过 现有的 PPT 讲授方式上增加视频方式, 61 .64%的学生选择讨论式,51 .57%的学 生选择专题式, 只有 7 .86%选择其他传 统的专业课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 应现代的教学,需丰富教学方式,多与 学生沟通,争取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 实 现效果最大化。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教学改 革策略
1 . 关注行业发展动态,讨论社会热 点,引导学生关注就业前景 。行业发展 情况直接影响高校教学以及 学生的未 来就业,专业课教师必须高度关注行业 发展动态,及时将行业发展的情况在课 堂上传达给学生。对社会上发生的相关 热点问题,及时与学生讨论 。通过对热 点问题的分享和讨论引导学生关注 自 己专业所在的行业,关注 自 己的就业前 景。
2 .深入一线调研,准确掌握就业现 状,引导学生找准就业方向 。只有下沉 社会一线实地调研,才能掌握正确的就 业现状 。对于教师,学院每年都有到用 人单位调研学生就业的安排,专任教师 积极参与就业调研活动,掌握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和要求 。对于学生,要利用 暑期社会实践 、专业认识实习等,在 一 线认清自身素质与用人单位的差距 。通 过教师和学生两者结合,为学生找准就 业方向。
3 .丰富教学方式,采用体验式教学, 引导学生清楚就业领域 。增加案例分析 和专题研讨的方式, 适度播放教学视 频,让学生参与到案例分析和专题研讨 中 。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激发他们课 后或课前的 自 主学习 主动性, 拓展视 野,对自 己未来的就业领域清晰。
参考文献:
[ 1] 周兰芳 .从地方民族院校本科毕业论 文反思“教育研究方法”的教学改革[J]. 江西 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1):118-120 .
[2] 焦兆立,王相立,黄梦婷 . 工程管理 专业应用型毕业设 计 探索— 以宜宾学院 为例[J].无线互联科技,2019( 11):160-161 .
[3] 麦尔哈巴·帕尔哈特 . 大学生就业问 题及就业指导教学优化对策[J].就业与保障 , 2020(08):58-59 .
[4] 钱炳臻 . 实践— 引导—反思模式下高 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讨 [J]. 经济师 ,2022 ( 11):172-173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61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