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9 14:21:3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人工智能已成为重要的核 心技术,并在农业 、制造业 、服务业 、教育等行业领域广泛运 用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人工智能要作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的主要方向,并强调加快发展制造业强国,以推动互联网 、大 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既是我国实体经济转 型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推手。

  关键词:人工智能,实体经济,发展现状,融合路径

  人工智能技术自 21 世纪以来在我国迅速发展,并成为推 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核心技术, 已经在制造业 、服务 业、农业、以及教育产业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 。加快人工智能 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一方面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新旧动 能转换的新引擎, 另一方面也是加快我国社会转型升级的新 动力,同时也是顺应国际竞争和产业布局的新趋势。

\

 
  一、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概述

  ( 一)人工智能

  1956 年, 在达特茅斯会议上,JohnMcCarthy 等人首次提出 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 这也意味着人工智能在技术学科上以 全新的姿态正式出现 。简单来说,人工智能就是研究怎样让计 算机去模拟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在各种外部刺激条件下产 生的行为活动的学科, 也就是让计算机去做之前只有人才可 以做的工作 。人工智能的研究源于 20 世纪 40~50 年代,距现 在已有 70 多年的发展历史 。2016 年,我国科学家第一次提出 了人工智能 2.0 这一概念,与人工智能 1.0 不同的是,人工智 能 2.0 是属于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是在网络技术发展基础上创 新出来的数据智能化 。数据表明,从 2016 至 2021 年,在网络 上搜索“人工智能”这一专利出版物的频次,由 2000 多起猛增 至 8000 多起 。人工智能也在我国众多领域中得到了运用。

  (二)实体经济

  宽泛来讲,物质的产品、精神的产品 、服务的生产等一系 列能有产生经济效益的活动,都可以统称为实体经济 。具体包 括交通业、服务业、农畜业、加工制造业等,以及科教文卫等精 神产品的生产与服务 。实体经济的受众对象是社会大众,我们 日常生活中所购买的必需品、所享受的服务等,都属于实体经 济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就在于发展 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也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伴随着 5G 等 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普及, 人工智能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 展 。当下, 人工智能已被当作先进的生产力来被人们普遍认识,且人工智能已经具有了与实体经济有效融合的条件,这对 于推动我国实体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我国实体经济不断向智 能化发展转型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人工智能下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工智能逐渐从概念性的东西深入到 日常所能接触到的领域当中,逐步转变成了真正的“人工智能 +”行业 。 比如,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智能扫地机器人、无接 触式送货机器人等, 但我国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还面 临着不小的挑战,需要正确看待。

  ( 一)制造业

  我国之所以能提供巨大的市场,来保障人工智能的发展, 是因为我国是制造业大国,据相关数据表明,制造业在人工智 能对我国各行业的增速影响排名第一 。就目前而言,人工智能 技术在我国的投资方面占比高,甚至相比较德、法 、美等发达 国家都要高出一些,但更加侧重于商业及零售领域,制造业投 资占比极低,不足 10% 。究其原因,是由于制造业数据不能共 享,且不容易获得。此外,行业领军人才、市场复合型人才的缺 乏也是造成我国人工智能在制造业领域运用匮乏的一大重要 原因。

  (二)服务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也各 行各业迅猛发展。但我国服务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信 息数据不共享 。在企业相互之间的“数据封锁”,导致出现了所 谓的“数据孤岛”的现象。二是人工智能设备引入不足。由于企 业对于服务业的认识不足, 认为服务业不能为其提供较高的 经济效益,且还需要很高的投入,因此依旧依靠廉价劳动力 。 三是信息安全问题 。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不能够清楚地认识 到人工智能的安全性, 认为人工智能会造成自己的隐私信息 泄露 。对于企业而言,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中数据不可或 缺, 但是不可避免地会因为技术 、网络等原因而导致数据泄漏。

  (三)农业

  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使得农业现代化的步 伐不断加快,同时也开辟了农业转型的新机遇,这让农业生产 现代化程度更是逐渐提升 。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人工智能 在农业领域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探究并且也有很多因素制约着 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推广与使用 。例如:南北方地域差异; 农业与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缺乏;地区基础设施不达标;不易 被普通群众所接受等 。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直接关乎着人 民群众的“菜篮子”是否健康,因此,人民群众对农业的发展较 20 世纪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不再以解决温饱为主要目的,更多 的是要吃得健康 。这就使得农业转型升级成为一项刻不容缓 的任务。

  (四)教育产业

  社会发展愈发进步,人工智能也开始融入教育领域 。人工 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改变了学校管理靠老师、教师教 学靠备课、学生学习靠课本的传统教育模式,为教育的高质量 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但由于我国在人工智能研发方面起步较晚,诸多技术掌握还不够成熟,致使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 域的应用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专业性人才储备少。由于高校中 人工智能对口专业成立时间短、起步迟,且大多没有形成系统 的教学成果,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摸索教学阶段,因而培养 的人才也较少,造成人工智能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普及 程度不够高 。由于一些学校在人工智能研发方面投入不足,或 没有充足的资金搞研发, 以致人工智能在各个学校的普及率 并不相同,更多的学校还是依赖传统教育手段,人工智能普及 率很低。

\

 
  三、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路径探析

  ( 一)不断引进和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当代是人才兴国的时代 。“人才兴,则科技兴;科技兴,则 国家兴”,人才的竞争是新时代地区之间、企业之间、行业领域 之间最大的竞争,在开发与运用人工智能方面也不可避免,高 精尖人才的储备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 、对于实体经济和人工 智能的融合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人工智能研究型大学中, 美国有 168 所,占比 45.7%,中国只有 10 所 。我国所掌握的人 工智能技术与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起来,还存在不 小的差距 。例如:以华为公司手机芯片为例,至今不能独立自 主研发属于自己的手机芯片, 必须依赖进口美国等发达国家 的芯片,这就造成我国的芯片技术一直被美国所制约 。归根结 底,就是缺乏能够研发相关技术的高精尖人才,所以,要想在 人工智能技术上有新突破, 就必须加大高精尖人才的培养力 度。

  (二)建立健全良好的数据共享平台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变迁, 新的科学技术也在信息技术的 应用和发展领域下持续衍生 。现如今,在新的科学技术数据方 面, 国家还没有相应的政策措施, 比如对新科技数据的所有 权、使用权、侵权责任等,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以及企业与企业 之间也缺乏良好的数据共享平台, 这也导致了我国在大数据 行业产生一系列的混乱现象 。因此,为了推进大数据的高水平 设计,国家在进行数据采集时,应建立一个统一的处理平台, 特别是对国有企业之间的数据处理流程, 以此来实现数据资 源共享,降低数据研发成本,缩小资源使用价格 。通过建立大 数据中心将科技数据清晰地记录下来, 从而制定科学有效的 使用权规章制度,最终形成完善的维权责任追究机制,与此同 时,还要符合当前科技发展的实际技术要求,防止各行业领域 出现发展乱象,保持实体经济的有效运行,通过实行大数据共 享平台让高新技术得到更深的发展运用 。另外,整合大数据与 人工智能产业,不但可以促进资源共享,也可以更好地发挥大 数据对人工智能的支撑作用, 让大数据共享深化高新技术的 应用,高新技术自身也会不断得到提升。

  (三)加强对人工智能产品服务的安全监管

  作为飞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人工智能不仅在制造业、服务 业、农业和教育等重要行业的深度应用日渐突出,而且在安全 上的危机也不停显现 。对此,要提升人工智能产品的安全监管 力度,对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实行进一步严格的规范和引导,依 照法律规定严格追究人工智能中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和服 务,切实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建议制订人工智能安全指标评估 体系, 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用户提供清晰的评估指 南 。指标评估体系可以帮助企业等其他应用主体更全面地把 握控制好人工智能应用的风险,从源头上防范风险,也为企业 在人工智能应用的安全选择, 以及法院评断人工智能相关案 件提供见解和裁量标准。

  除上述表述以外,为了防止他人信息被使用或非法使用, 以及产品流程不慎泄露等,应加强监管实施强度,如拓宽民众举报渠道、建立法律法规和数据数据保护管理措施 、对有“诚 信危机”者加大处罚力度等一系列相关措施;制定行业规则, 行业规则的制定不单意味着一个行业的规范, 同时也有利于 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安全 。因此在获取信息时,企业对用户信 息的隐私数据要加以保护,在访问寻求信息时也要加以规定; 加强对隐私的保护,并进行宣传教育,明白泄露信息的危险性 性,真正体会到数据泄露带来的危害。

  (四)加大宣传力度

  从目前来看, 我国大部分企业发展并没有对互联网的生 产经营方面产生认识,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应用能力也没 有足够的重视,而只是认为互联网技术主要集中在营销方面。 同时,从企业的基础设备来看,大多数企业一方面在基础设施 和生产设备上落后, 另一方面还缺乏高科技专业人才的招聘 和培训,对于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 IT 优势没有意识。 因此,国家要改进宣传方式,推动宣传力度,加强互联网、大数 据、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宣传,这样才能让企业 对信息化技术在企业领域的提升空间上有着更加感性的认 识,例如企业设计、企业制造、企业销售等 。让企业对现已推出 的高新技术有着强烈的信心,并且运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中, 进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进程。

  四、结语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深度和广度, 对于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人工智能作为当代先进的科技生产力,对其正确的、有效的 应用必然会给我们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革,同时,人工 智能产业也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

  参考文献:

  [ 1] 章洁,马睿,陈立,张园园,阎瑞敏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 的理论探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0.No.2660(28): 133-135 .

  [2] 蒋文兵 . 浅析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策略[J].价值工程,2020.v .39;No.555 (07):80-82 .

  [3] 阳清 ,杨舒 , 郑跃 ,等 .“人工智能 +”下的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 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J]. 时代金融,2020(06)

  [4] 唐坚 .试论新时代如何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 展[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000 (001): 12-15. 19 .

  [5] 郭庆春 , 刘杰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研究[J]. 农家参 谋,2019.No.630( 17): 154-154 .

  [6] 翟雷 ,邢国春 . 大数据环境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研究[J].情报科学,2019.v .37;No.339 ( 11): 129-134+145 .

  [7] 马菁泽,甘诗润,魏霖静 .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与未 来趋势[J].软件导刊 ,2019( 10)

  [8] 胡影,孙卫 , 张宇光 , 等 .人工智能安全研究[J]. 保密科学技术 , 2019(09):27-30 .

  [9] 苗思意,黄攸立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研究[J]. 中 国国 情国力,2019(06):4-6 .

  [ 10] 梁瑞华 .农业人工智能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探究[J]. 学 习 论 坛,2019.410(02):33-38 .

  [ 11] 翟雷 ,邢国春 . 大数据环境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 用研究[J].情报科学,2019.v .37;No.339 ( 11): 129-134+145 .

  [ 12] 李芊池 , 于红雨 .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 融合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 11): 15 .

  [ 13] 何玉长 , 方坤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理论阐释[J]. 学术 月刊,2018(0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5842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