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30·60”目标下南京市绿色金融发展路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19 13:43:0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绿色金融对于推动产业结 构低碳转型 、能源结构优化调整 、经济 高质量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 南京市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绿 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多元化程度不断提 升,为绿色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 金融活水 。立足“十四五”发展新阶段, 南京市绿色金融发展在诸多领域仍存 在提升空间, 文章重点从政策体系建 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信息披露、碳交 易市场建设、绿色金融激励机制等维度 对南京绿色金融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 议。

  2020 年 9 月 习 近 平总 书 记 提 出 “30·60”的宏伟 目 标,2021 年“十四 五” 规划纲要和 2035 年远景 目标也将 “双 碳”目标纳入其中,并明确提出“大力发 展绿色金融”。作为“30·60”目标的重要 抓手,绿色金融有望在高质量发展和生 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南 京市作为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近年 来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绿色金 融产品与服务多元化程度不断提升,为 南京市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能源结 构优化调整、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 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

  一、南京市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一 是绿色金融政策框架体系不断 健全 。2021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南京 分行联合有关部门 出 台《关于大力发展 绿色金融的指导意见》, 从基础性制度 框架 、绿色金融机构体系 、绿色金融产 品服务、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等维度 出发, 勾 画 了全省绿色金融发展路线 图,也从顶层设计出发为江苏省绿色金 融发展指明了 方向 。从南京市范围来 看, 江北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走在前列。2020 年 3 月,江北新区率先出台《关于进 一 步深化绿色金融创新促进绿色产 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明确以绿 色金融创新助力产业结构升级为主线, 聚焦绿色发展与新金融创新融合,出 台 一 系列财政支持政策与配套保障机制, 探索建设新时代绿色发展新高地。根据 《长江经济带绿色 创 新 发 展 指 数 报 告 (2021)》,南京市坚持创新引领、积极探 索具有城市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绿色 创新发展指数在 110 个长江经济带城 市中连续 3 年位居第 2 位,绿色创新投 入与产出指数也均位居前列。

  二是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规模持 续增长。南京市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绿 色金融的投入,绿色金融工具规模持续 增长,为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 有力的金融支持 。绿色信贷规模稳步增 长,截至 2021 年三季度末,南京市绿色 贷 款 规 模 达 到 4587 亿 元, 同 比 增 长 27 .01%, 增速较全市贷款平均增速高 14 .06 个百分点; 绿色债券发行主体持 续扩容 、品种不断创新,目前已有南京 地铁、南京金融城 、江北公用等一批代 表性企业成功发行绿色债券, 气候债 券、绿色双创债券等多项创新品种相继 发行,为推动经济低碳转型发挥了重要 作用; 绿色保险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南 京市 自 2012 年开始启动环责险试点, 并于 2015 年率先推行强制环责险,截 至 2018 年 末 南 京 市 在 保 企 业 数 量 达 280 家,累计保费达 1200 万元①,为企业 环境污染及治理责任提供了有效保障; 此外,南京市还大力推进绿色金融相关 研究,建立全国第一 家致力于绿色金融 领域研究的专业化智库平台— 中研 绿色金融研究院以及全球首个以“碳中和”命名的研究机构—— 长三角碳中和 战略发展研究院,为南京市绿色金融的 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支持。

  三是绿色金融产品多元化程度 日 益提升 。南京市金融机构持续创新绿色 金融产品与服务, 多元化程度 日 益提 升,企业对绿色项目 的融资需求得到充 分满足。如南京银行建立鑫动绿色产品 体系,并推出合同能源管理贷款 、光伏 发电项目贷款等绿色金融特色产品,为 绿色产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绿色债券创 新品种也持续推出,一批绿色债券如绿 色公司债、长江大保护债券、气候债券、 绿色双创债券均在南京市首发,为推动 经济低碳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 是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绿色金融 创新实践 。南京市各类金融机构也积极 参与绿色金融实践与创新,积极发挥各 类绿色投融资工具的金融支持作用,助 力经济低碳转型 。此外,南京市金融机 构还积极探索绿色金融相关的组织架 构转型与制度创新,为绿色金融的发展 建立了较为健全完善的组织架构与推 进机制,如兴业银行南京分行设立绿色 金融部、南京银行研究制定绿色信贷准 入标准等。

  二、南京市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 题

  立足“十四五”规划发展新阶段,南 京市绿色金融体系发展仍存在不足。

  一 是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建设有待 进 一 步加快 。近年来南京市先后出 台 “金融改革创新三十六条”“河西金融集 聚区十五条”“江北新金融中心 十条”等 系列金融产业支持政策,金融营商环境 得到持续优化,同时江北新区也已发布绿色金融发展规划,为推动绿色金融体 系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但目前南京市 级层面尚未出台绿色金融发展的战略 规划,未能在为全市绿色金融支持经济 低碳转型指明方向的同时,从基础性制 度框架、金融机构、制度与标准、产品与 服务、信息披露、激励约束机制、监督管 理等维度明确绿色金融支持经济低碳 转型的制度细节。

  二是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深度和 广度仍有待拓展 。近年来南京市绿色金 融产品与服务规模持续增长、多元化程 度日益提升,各类金融机构也积极参与 绿色金融创新实践,绿色金融对经济低 碳转型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但就目前 来看南京市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深 度和广度仍有待进一 步拓展,主要表现 为绿色金融市场覆盖范围不广泛,产品 与服务对象以大型环保与清洁能源类 项 目 为主, 中小型企业则少有涉及;同 时 目前南京市绿色金融投融资服务仍 以绿色信贷为主,结构较为单一,绿色 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碳交易等绿 色金融工具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未 能满足实体经济多元化的融资需求。

  三是气候与环境信息的披露标准 仍有待进一步明确。信息披露是绿色金 融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引导资金投向 绿色项目、提升绿色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意义重大。但当前我国尚未建立企业碳 减排及环境信息的强 制 性 披 露 制 度, 省 、 市级层面也尚未明确相关制度规 范,在企业碳排放 、碳足迹等信息的披 露上也尚未建立统一标准,这均不利于 绿色金融政策自上而下的传导与落实。

  四 是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采取 市场化的交易机制对碳配额资源进行 重新分配,在控制碳排放总量的前提下 达到优化企业能源结构、提升能效的目 标。2011 年我国即开始在 7 个省市开展 碳交易市场试点,全国碳排放市场也已 于 2021 年正式上线, 未来碳交易有望 发展成为推动经济低碳转型的 一 项重 要的绿色金融工具。但目前南京市及江 苏省均尚未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试 点,碳市场优化企业能源结构 、提升能 效的作用未能得到发挥。

  五是绿色金融激励机制仍待进 一 步健全完善。2018 年以来江苏省财政厅 出 台 系列激励政策, 通过财政贴息、上 市引导奖励 、环责险保费补贴 、增信担 保补贴等手段,充分发挥金融推动经济 绿色转型发展的积极作用 。此外,江北 新区也已于 2020 年针对绿色企业 、绿 色项目、金融机构和绿色金融第三方专业机构等出 台 了 明确的奖励标准和具 体措施 。但从市级层面来看,目前南京 市尚未建立绿色金融激励机制,相较省 内扬州、南通等地激励机制略显匮乏。

  三、南京市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 对策建议

  立足“十四五”规划发展新阶段,南 京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应从政策体系 建设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气候与环境 信息披露 、碳交易市场建设 、绿色金融 激励机制等方面着手,推动绿色金融高 质量发展,助力南京市经济低碳转型。

  一 是建议进 一 步健全南京市绿色 金融政策体系, 强化绿色金融顶层设 计 。目前全国已有多个城市相继发布绿 色金融发展战略规划,如天津市于 2020 年 11 月 出 台 《关于进一 步推动天津市 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圳 市于 2021 年 3 月 出 台 《深圳经济特区 绿色金融条例》, 为当地绿色金融发展 明确了顶层设计与具体落地措施 。建议 南京市在江苏省“绿金 30 条”的基础 上,加快出台南京市绿色金融发展纲领 性文件,在明确绿色金融顶层设计的基 础上,从金融机构、制度与标准、产品与 服务、信息披露、激励约束机制、监督管 理等维度进 一 步明确绿色金融支持经 济低碳转型的制度细节。

  二是加快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积极申报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 验区试点 。2017 年以来, 我国在六省 ( 区) 九地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 区,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创新探 索与实践,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的双赢 。 当前,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扩 容工作也在酝酿中,北京 、重庆等市有 望加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 行列 。 南京市绿色金融发展基础较好、 创新活动不断涌现,建议加快推动绿色 金融改革创新,把握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试验区扩容的战略机遇,积极申报国家 级绿色金融创新试点,以加快推进绿色 金融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经 济低碳转型的引导作用。

  三是建议加快建立气候及环境信 息强制披露制度,形成统一 的信息披露 标准 。当前我国尚未建立企业碳减排及 环境信息的强制性披露制度,省 、市级 层面也尚未明确相关制度规范,在金融 机构及企业碳排放、碳足迹等信息的披 露上也尚未建立统一性标准,这对于绿 色金融政策 自上而下的传导与落实、引 导资金投向绿色项目、提升绿色金融资 源配置效率均较为不利。建议南京市加 快建立金融机构、企业气候与环境信息 强制性披露制度, 对其信息披露标准、格式等作出统 一规定, 特别是对碳排 放 、碳足迹等信息的披露作出明确要 求,以进一 步夯实绿色金融助力经济低 碳转型的信息基础。

\

  四 是建议南京市加快推进绿色金 融产品创新,加快建设碳交易市场 。 目 前南京市绿色金融投融资服务以绿色 信贷为主,结构较为单一,绿色债券、绿 色保险 、绿色基金等仍处于探索阶段, 未能充分满足实体经济多元化的融资 需求 。此外,目前南京市及江苏省均尚 未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碳排放 权交易以市场化机制优化企业能源结 构、提升能效的作用未能得到发挥 。建 议南京市加快推动绿色金融产品与服 务创新,在绿色信贷、绿色资本市场、绿 色保险等方面进一 步丰富产品种类,同 时加快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快推 动碳基金、碳债券、碳资产质押、碳金融 结构性存款 、碳排放配额回购融资 、碳 衍生品等创新性金融产品的发展。

  五是建议南京市进 一 步健全完善 绿色金融激励机制 。绿色产业及项目往 往具有投资周期长、 回报率低的特点, 且部分项 目社会效益不能直接转化为 经济效益,这导致金融机构、社会资本 对绿色项目 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目前南 京市级层面尚未出台绿色金融激励机 制,相较省内扬州 、南通等地政策激励 力度略显不足,这在一 定程度上对绿色 金融的发展形成制约 。建议南京市加快 健全完善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在货币政 策方面,积极对接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 工具,鼓励与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 对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信贷支持;在财 政政策方面,综合运用贴息、上市奖励、 保费补偿 、增信担保补贴等方式,引导 金融资源向绿色产业集聚,充分发挥金 融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 1] 车树林 , 王琼 .新时期南京市绿色金 融高质量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 南京工程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70-74 .
  [2] 钱立华 , 方琦 ,鲁政委 .碳中和与绿色 金融市场发展[J].武汉金融,2021(03): 16-20 .
  [3] 王峰.深化绿色金融改革 助力绿色 低碳发展—— 访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南 京分行行长郭新明[J]. 中国金融家 ,2021(03):73-75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5785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