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已成为经济永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文章研究在现代财务会计制度框架下, 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行为转化为货币 计量,结合会计学、经济 学、环境学理 念,在市场导向的经济活动中,通过碳 会计、碳足迹核算、碳标签的研究,企业 进行经济交易活动时,透过商品或服务 中货币价值转移与碳足迹转移同步的 概念, 结合现行的会计制度与碳会计, 扩展财务会计系统并提出存在问题及 解决对策。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碳达峰 碳中和
一、前言
习近平主席在 2020 年的联合国大 会发言中强调: 人类需要一场自我革 命,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 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我国将 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 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 目标对空气污染的治理有着更高要求及标准,如何 透过扩展财务会计系统的建立,有效控 制碳排放是本文研究的主要课题。
目 前我国环境会计体系还未统 一 完善,叶丰滢,黄世忠,郭绪琴研究指 出,2019 年 12 月, 我国财政部出 台 了 《碳排放权交易 有 关 会 计 处 理 暂 行 规 定》 中偏离了碳排放权管控的思路,应 让企业将排放成本视同生产成本予 以 管控 。郑颖,吴杰,范天正针对《暂行规 定》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指出,对于无偿分配和市场购入的碳排放权均作为 资产入账; 超额碳排放时应确认碳负 债;依碳排放权不同来源和用途,将相关损益计入不同的会计科目处理 。郭效军 、孙艳兵 、赵国涛,通过碳会计 、碳足 迹核算 、碳标签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经济活动中货币价值转移与碳足迹转 移同步的特性,进而提出碳逸的概念,设计包含货币价值、碳逸数量双价值属性的碳逸会计系统 。曹国俊提出统一碳 会计标准为环境会计准则建设的重点。
二、碳会计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
本文主要设计碳会计结合现代会 计系统思路延伸扩展财务会计系统的 碳会计核算体系分述如下:
1 .碳会计假设 。碳会计假设主要配 合现代财务会计,其简述如下:
(1)碳会计主体 。碳会计核算中处 理的数据和提供的信息,严格限制每一 个经济上或经营上具有独立性或相对 独立性的单位之内。
(2)碳会计持续经营 。碳会计主体 的经营活动具有持续性,企业永续经营 下, 保持环境会计核算方法稳定性、一 致性,在此前提条件下选择会计程序和 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3)碳会计期间 。碳会计分期和现 代会计分期的含义相同,将会计主体持 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若干连 续的、等距离的时间“间隔”,以便分期 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及时向财务 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 营成果的会计信息。
(4)货币计量。 将企业生产经营活 动中碳排放量以货币计量,由政府统一 规定碳排放计量单位。
2 .碳会计的基本原则。在企业生产经营经济活动过程中,碳排放的足迹可 透过商品(服务)流转到使用者,将碳排 放足迹核算与现代财务会计核算相融合,掌控企业碳排放信息。在此情况下, 将碳排放足迹计入商品(服务)货币价值 计中,与原商品(服务)货币价值同时体现。
3 .碳会计要素的界定 。我们设计的 碳会计核算体系遵循现代会计 “六要 素”观点,分别在资产 、负债 、权益 、收 入、费用和利润下,设置会计科目 。若碳 排放支出对未来会计期间产生效益,则 资本化形成资产并分期摊销,计入当期 损益; 若碳排放支出不产生未来效用, 则确认为碳排放费用;若因生产商品发 生的碳排放,则列为生产所耗费作为商 品成本。
4 .碳会计科目设置 。碳会计科目设 置是将生产经营经济活动中,所发生交 易的货币价值记账,对应交易产生的碳 排放进行记账的过程,结合现代会计科 目, 分别在六大要素下设置会计科目,二级科 目 对应的是细分的经济活动碳 排放的货币价值。
5 .碳会计核算方式 。结合现代财务 会计与碳会计核算原则简述如下:
(1)生产环节。生产过程核算:生产 成本 = 原材料(包含进项碳排放额)+ 燃 料成本 (包含进项碳排放额)+ 动力、电 力 、蒸汽成本(包含进项碳排放额)+ 直 接人工费用 + 车间管理人员费用 + 固 定资产折旧(包含进项碳排放额)+ 其它 费用 (包含进项碳排放额)+ 碳排放额。 将员工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及生产环节 产生的碳排放一并计入碳排放额。
(2) 固定资产环节。 固定资产核算: 固定资产 = 设备材料购置费用(包含进 项碳排放额)+ 安装等相关费用(包含进 项碳排放额) 。将固定资产(包含进项碳 排放额)成本依会计期间提列折旧分摊。
(3)库存商品环节。 库存商品在库 时,将生产成本的碳排放额顺序流转至库存商品。
(4)库存减值和报废环节。 库存减 值时碳排放额按原有的碳排放额不变。若是库存报废,则该碳排放由企业负 担,将碳排放额转为销项碳排放额。
(5)收入确认环节。收入 = 成本 + 利润,此部分将销售商品后的库存商品 碳排放额转为销项碳排放额,实现使用 者付费原则,将碳排放流转至消费者。
三、碳会计记账原则
1 .将碳会计与现代财务会计保持一 致,主要是为准确记录经济活动中碳排 放的流转 。其中碳会计中进项碳排放 额 、销项碳排放额的核算,应于原始凭 证中包含碳排放额数值,按会计原则转 移、累计、分摊记载 。再生产加工、运输 等过程产生的碳排放,依经济部门按照 生产流程,碳排放方法学,确定此流程 增加的碳排放量及碳交易市场价格计 算碳排放额,记载于生产成本流程及相 关交易中, 确定并登记增量碳排放量, 提供并完善现代会计系统及碳会计系 统记账。
2 .我们将企业经济交易所产生的碳 排放量,及碳权配额均视同商品进行交 易,碳排放权的获取与处置环节的记账 方式,主要将碳排放均视为商品,具有 货币价值的,通过交易进行,将碳排放实现货币价值进行转移。在扩展会计系 统记账方式中,企业于碳交易市场购进 的碳排放权配额,作为企业资产,当碳 排放量过剩时可进行交易,获得碳权交 易的投资收益,也可以分摊至已售商品 扣抵应交碳排放额,体现企业的环保形 象;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技术研发改 进碳排放量, 产生过剩碳排放量时,可 在碳交易市场进行交易, 增加投资收益。
四、扩展会计系统财务报表内容体系
扩展会计系统财务报表,此报表内信息二级会计科 目披露反映企业采购 设备、原材料及其他费用等所需承担的 碳排放额,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碳 排放额,及碳排放权交易情况 、技术研 发碳排放量改善状况。通过财务报表内 与表外信息披露,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 动中产生碳排放状况,及了解企业对碳 排放量处理情形,可以作为企业碳排放 量的绩效评定,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 供较全面的会计信息。
五、扩展会计系统的展望
将碳会计与现代财务会计结合的前提,须先制定相关规定及解决下列相 关问题:
一 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碳排放进行 核算及定价。依碳排放计算方法学的规定,针对有关碳排放的核算细分环节, 构建有关适合行业碳足迹的核算方法。
二是商品信息中增加碳排放数据。未来的商品标价,同时标示商品原价值 与碳排放量及碳排放量使用价值。
三是我国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 统 一制定碳排放交易所需采用的会计 科目及财务报表内容格式。
六、结语
我们主要运用会计信息的揭露,达 成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将企业生产经 营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外部成本内部 化,设计扩展会计系统,主要在原有会 计原理原则下,将企业经济交易事项相 关的碳排放量流转过程, 运用货币计 量、记录,最后编制于财务报表中揭露, 再者,财务报表需透过会计师的审核签 证,其公开信息更为可靠,所以扩展会 计系统将碳排放量及碳排放额的流转 过程信息揭露会计报告中,更有效达到 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并且提供政府及社会监督和评价企业保护环境绩效的 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叶丰滢,黄世忠,郭绪琴,蔡锦瑜.碳 排放权会计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展望[J]. 财会 月刊 ,2021(21):154-160 .
[2] 郑颖,吴杰,范天正 . 碳达峰碳中和 背景下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探讨[J].会计 ,2021:78-80 .
[3] 郭效军,孙艳兵,赵国涛 . 碳逸会计 系统的构建与方法研究 [J]. 会计通讯 ,2022 (01):11-16 .
[4] 曹国俊 .“双碳”目标下加快环境会计 发展的思考[J].会计,2021:96-100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44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