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预算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提升企业内控能力,为企业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文章从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和经济效益的基本内涵入手,探究二者关系,并结合建筑企业案例,提出完善企业成本预算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经济效益,成本预算管理,建筑企业,关联
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率。而通过成本预算可以搜集相关经济数据,整理并研究预算分析报表,挑选最佳成本方案,在工程招标机制的前提下,实现利益最大化,为整个建筑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要想实现经营目标,必须注重成本预算管理,将成本控制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提升成本管理的全面性,找出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的薄弱项,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存问题,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这一层面来讲,做好工程项目的成本管控,是非常重要的。
一、企业成本预算的基本概述
成本预算从本质上讲,是对投资成本进行衡量和管理的统称,将总成本分成各个工作细目,对每一个分项目进行成本核算,立足预算标准和检测系统,是成本控制编制的一部分,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预算、资本预算、成本费用预算、财务指标预算等多方面,并将该种指标体现到会计报表中,全面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作为考察该企业获利能力的依据。预算编制就是指以纸制文件形式(电子文件或报告形式)确定企业成本预算管控的重点,明确各单位的发展方向,提出预算年度的控制要求,确定投资方向,保证预算的严肃性和科学性,根据企业发展状况,及时做好调整,并做好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由此可见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工作流程一般为:(1)制定预算计划;(2)整理预算资料;(3)选择核算方法;(4)编制预算报告;(5)做好预算调控。
二、建筑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基本方法
成本预算管理中一般应用目标成本法、定额成本法、线性规划法等,将这几种预算方式应用到施工的前、中、后期,分析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的因素,纠正成本偏差,为下个工程的良性开展奠定基础。将成本分析表法和工作分解法应用到成本控制中,具体可以体现为:
1.成本分析表法。以月为时间单位,常用于成本纠偏,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将实际发生成本和计划成本记录到表格中,之后统计人员和财务工作者深入探究二者发生偏差的原因,让决策者清晰地比较差额。
2.目标成本控制法。做好正确的目标预测,是一种前端控制方法,正确地把握控制方向,在项目建设之前做好影响因素的预测。
3.成本累计曲线法。主要用来反映成本偏差,与成本分析表法大同小异,在成本累计的基础上,不仅能反映成本要素的开支情况,也能通过绘制曲线的方式检测整个项目成本偏差,曲线形式多种多样,方法比较灵活,可以有效分析出项目成本和施工进度之间的关系。
4.成本要素控制法。主要对工程项目(机械费+材料费+人工费)进行控制,采取不同措施对三大成本要素进行价格控制、计量控制、定额控制。做好以上工作,基本可以保证项目成本90%的准确性。
三、成本预算管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企业经济效益(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enterprise)从概念上讲就是指生产成本和项目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即企业项目的成本决策提供数据依据,有效控制工程的投标费用。其次,成本预算管理依据表格内容进行施工决算,有利于工程造价项目的科学性,以现代数学、大数据技术、模型建立,对成本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1.预测企业经济利润。通过成本预算管理可以科学合理地预算成本收入与支出,对以后建筑施工活动具有指导作用,让后续施工计划有章可循,在物料选择、生产结构、造价管理中,实现成本的最优化。分析造成成本预算偏差的因素,明确项目的成本费用,制定分包合同,利用科学合理的措施消除偏差,及时重新调整成本预算,严格把关实际施工与预算过程中不相匹配的部分,避免造成成本溢涨,从而获得预期的企业经济利润。
2.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从企业经济效益的概念我们可以得知,影响建筑企业业绩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成本毋庸置疑是最重要的因素,通过“五算法”,可以评估当前项目建设企业的运营实绩,确定在建工程成本,预测施工项目总成本,对工程量和投资量进行测量,随时掌握项目有关情况,为财务部门提供相关信息,提升全员预算目标热情,提升企业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增强全体员工成本控制意识,最终促进建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提升其利润增长幅度。
四、建筑企业提升成本预算管理效益的途径和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以J企业为例
为了探究建筑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实施策略,笔者以J企业为例,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探究该企业当前成本控制现状,找出其成本发生偏差的原因,并给出具体改进策略,分析在策略优化的背景下,成本预算管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1.企业概况。J企业成立于1985年,注册资金5亿人民币,主要经营房地产开发与销售、施工项目承包、土石方施工、市政绿化施工等活动,在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成为当地老牌企业,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承包项目越来越多。笔者以J企业2018年承办的X施工项目为例,该项施工作业成本控制情况见表1。
表 1 X 施工作业成本控制情况

J企业财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具体做法为:(1)从会计科目入手,分析相关会计凭证的真实性与合理性,严格审核成本核算凭据的即时性。(2)界定项目成本支出,准确划分成本费用,从不同阶段、不同工程、不同类别进行划分,核算各类成本及费用。(3)搜集有关数据,检查材料领取量、施工时间、建材使用情况、材料使用情况、工程施工进度等,与成本管理账薄分项目一一对应,发现计划总成本与实际总成本之间产生偏差的原因。
2.成本偏差原因。项目成本预算额稍高,部分财务人员盲目制定项目预算,未能从实际出发,只是套用地方标准,并没有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因此项目成本差异较大;其次目标成本不准确,未能及时考虑方案变动性,成本控制较为复杂,直接人工费用超支,机械设备使用费用超支,其他业务费浮动较大,缺乏对管理费用的监督,成本控制效果不明显。
3.改进措施。
一是细化成本预算指标。J企业财务人员和管理者立足当前面临的问题,重新制定项目规划进度,按阶段分解项目目标,并设定具体进度计划,从承包方分解项目目标、主体结构设计目标、总图方案规划、施工图设计、施工项目基础设计这几个方面,科学编制并落实目标成本实施计划,充分考虑项目规模,引入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充分考虑市场价格基础上,确保目标成本的合理分配。其次,加强物资配置管理,对于价格上涨较快的建材,在必要时缩减材料管理费用(降低储存数量,或者选择同等施工效果的材料代替),同时加强成本核算管理,制定与项目相适应的成本规划,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进而控制总成本支出。简化核算过程,在反映管理成本控制情况的同时提高核算效率,分析成本核算指标,对每一项科目核算,将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应用到成本核算工作中来,提升核算效率和质量,避免人工核算的差错率,并将ABC分析法和因果分析图法应用其中,提高全体员工成本控制意识,促进纠偏措施的有效实施。
二是加强材料流转控制。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X施工项目的分项目较多,在施工中材料费占据总成本的比例最高,因此要想实现成本管控,提升经营利润,就必须切实从材料购买、运输流转等方面进行控制,提升重视程度。J企业财务人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材料采购方面。结合项目具体工程量,确定建材采购数量,从采购过程、市场价格等多种方面,选择信誉较好的供应商,做好材料流转,通过市场考察对比不同供应商的质量和价格,合理确定施工进程,做好周度、月度计划。(2)材料库管方面。材料入库后对于露天存放的钢材应该设立标线,存放在规定的位置,通过限额领料单做好材料的领取和发放。(3)材料收验方面。仔细检查购买报告单,根据实际购买情况,对质量有问题的材料及时处理,与项目管理部联系,做好下一步计划(重新采购+赔偿),根据收料明细严格审核建材质量与规格,避免出现验收失误情况,不利于后续施工的开展,从而影响施工进度,提高建设总成本,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投入。(4)材料使用方面。全体员工,尤其是施工人员必须树立节约意识,切忌资源的浪费,在必要时可以进行材料的二次使用和回收。
三是健全控制保障体系,建立以预防为主的管控制度。建立决策体系,完善成本控制制度和执行体系,实施以预防为主的成本控制,提升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对每一成本项目仔细审核,明确每个环节的管理任务,根据市场调查结果,科学制定成本预测和预算编制。加强常规经营活动的管控,将所有的信息反馈给管理层,提升财务工作者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预算信息进行汇总,完善成本控制考核制度,围绕自身经营特征,提升成本预算管理工作者的市场敏感度,积极参与到预算编制工作中。创新成本管理新模式,采取分级实施法,制定企业施工项目的长远规划目标,将成本预算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金额的“溢出”,提升投资预算准确性,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改进效果。在实施以上改进措施之后,J企业X施工项目的总成本得到合理管控,具体情况见表2。
表 2 改进之后的成本节约情况 (单位:万元)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企业管理费、安全施工费等方面,J企业X施工项目共节约了19.35万元,为企业提升了利润空间,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应用效果良好。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成本预算管理有利于工程造价项目的科学性,搜集相关经济信息数据,整理并研究预算分析报表,可以预测企业经济利润,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因此笔者认为应该科学编制并落实目标成本实施计划,加强材料流转控制,细化成本预算指标,完善成本控制考核制度,建立以预防为主的管控制度,从而提升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莉贞.基于现金流与利润关联分析的企业预算管理优化—以科技型企业为例[J].中国商贸,2019(21):130-131+142.
[2]李飞.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研究[J].商品与质量,2020(06):49-49.
[3]彭继增,李爽,王怡.地区信息化与绿色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性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9(08):102-1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41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