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高职本科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堂的教学探索—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课程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2-03-28 10:24: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课程为例,围绕高职本科风景园林专业“三全育人”的目标,就风景园林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课程思政目标下,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梳理实施途径,提出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设计思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并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课程思政风景园林高职本科

  一、引言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改革设想,对高校开展职业化教育提供了大量指导性建议,鼓励高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技能人才[1]。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作为云南省率先成立高等职业本科教育的学院,为落实党中央提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致力于加强课程思政的建设和探索。对于高职本科风景园林专业来说,要为国家培养出高级技术应用型园林人才,承担起建设美好人居环境重要职能,发挥出风景园林专业重要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因此风景园林专业核心理论课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在教学中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与课程相结合,根据风景园林学科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中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坚定文化自信,为服务建设美丽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
  二、课程概况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是风景园林专业大二(核心)必修理论课。本课程授课对象为风景园林专业本科(五年制)大二年级的学生,先修课程有《风景园林专业概论》《设计基础训练1》及《设计基础训练2》等。通过先修课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建筑学设计方法和步骤,同时对风景园林专业相关知识也有了一定了解。本课程教学主要以讲述风景园林规划原理和设计方法为主线,通过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要素、方法、步骤等内容,建立系统、全面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风景园林专业知识的认知及分析能力,为后续《风景园林设计Ⅰ(基础设计)》《风景园林设计II(能力提高1)》等专业设计课程夯实基础,是保证高职本科风景园林学生设计课程有效开展的先修基础理论课,本课程的基础作用决定了它在高职本科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三、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根据学院高职本科的培养定位和办学特点,风景园林专业在核心课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的教学中,不能仅对理论知识进行简单讲授,更应该在教学中注重思政教育的融入,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真正做到对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因此,《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课程要积极融入思政教育,根据具体授课内容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思政要素及实施路径;通过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文化自信、家国情怀、职业道德、大国工匠精神及科学思维等德育元素融入到课程内容中,“润物无声”地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技术应用型风景园林人才。

  四、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设计思路

  (一)多门课程思政体系构建

  风景园林专业成立课程思政建设小组,主要对风景园林核心课程群的思政体系进行构建。该体系可以改善各门专业课所述经典案例重复、德育元素单一、教师“各自为政”等局面,能够使风景园林专业核心课程群的思政元素相互支撑、协调推进,使各门课之间相互协调、突出重点。在研究讨论的核心课程群思政体系中,《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要协调和其他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并根据课程内容,明确各章节的德育切入点、思政要素以及实施途径,使本门课程在学生二年级起到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

\

  (二)思政元素教学实施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的课程内容中蕴含有大量的德育元素,从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理想信念、文化传承、职业道德到科学思维等。在具体的教学中,德育元素的融入不能生搬硬套或者出现“两层皮”的现象,应该从各个知识点中对应找到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例如“文化自信”思政元素的融入,本课程从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进行学习和了解。在具体教学中,第一章《园林规划发展及特点》课前就引导学生自行查阅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诗词文化等资料和文献,挖掘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文化元素;在课堂教学中,对中外园林特点进行阐述并展开讨论中外园林的不同,深入剖析各园林类型、特点和美学特征;同时着重强调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设计手法和天人合一的造园思想。课后让学生对经典案例进行分析,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园林的鉴赏能力、弘扬中国传统园林文化、激发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同时基于高职本科的办学特色,在课程中围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目标,还将工匠精神的弘扬、职业道德的修养等思政元素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如表1所示)。


\
  五、课程实施成效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本门课程积极融入思政教育,并已初见成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推广学生自主获取课程思政元素的渠道,如从学习强国、云岭先锋等平台和各级媒体新闻报道中选取与风景园林专业相关资料和政策解读作为拓展材料,学生学习兴趣大幅提高,在拓展相关知识点的同时开拓了思维。同时,思政元素在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更能体现高职本科教学特色,也拓展了风景园林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六、总结

  将思政教育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课程,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学生对园林文化进行主动思考、探索,从而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得中国园林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最后,本门课程将进一步探索完善高职本科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构建课程“三全育人”格局,与时俱进调整教学策略,及时更新教学方法,为培养“能工巧匠”型高素质高技能园林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2020-07-2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黄加付,龚明,殷伟量.论在高校教育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实际出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J].文教资料,2016(1):54-55.

  [3]李瑞冬,韩锋,金云峰.风景园林专业思政课程链建设探索——以同济大学为例[J].风景园林,2020,27(S2):31-34.

  [4]魏菲宇.基于文化自信的“中国园林史”课程思政途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28):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3672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