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论文 > 正文

基于学生管理角度的高职计算机课程思政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1-28 10:08:0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各大高校正在如火如荼的实施 改革,将课程与思政教学融合在一起。切实将课程与思政融合在一 起,需要教师转变自身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从学生管理的角度 出发,分析二者如何有效融合才能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又 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文章以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 为例,对该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学生管理   高职   计算机   课程思政   融合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了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在 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直呈现各自为政的特点,即专业教师负责传授 专业课知识和技能,而思政课教师则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 种教学现状使得整个教育过程呈现出碎片化分割的缺点,对学生 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指导下,课程思政 的理念应运而生。课程思政即要求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的知 识和内容,使得二者有效融合,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和价值。

\

一、高职学生的特点

             进入 21 世纪之后,高校大量扩招,加之生源数量减少,高职学 生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学生的文化 课基础以及学习能力普遍不是十分理想。与高职院校相对应的是 中职学校,高职院校招生主要依靠中职和普高两个渠道,中职学校 学生如果在毕业之后,选择继续深造,绝大部分都是进入到高职院 校学习,而从普高毕业之后进入到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都是没有 考取本科院校的学生,这一类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普遍不是十分理 想,自主学习意识相对比较薄弱。相较于 20 世纪末,当前高职院校 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下滑,  这也给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带来 了巨大的挑战。二是学生的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当前高职院 校学生主要以 00 后和 95 后为主,  是伴随着网络发展成长起来的 一代人,大部分学生从小接触计算机、手机以及其他智能设备,他 们对于诸多计算机技术并不陌生。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当前 的大学生提供了更多了解和认识世界的平台与窗口。但是凡事有 利也有弊,在网络上既有积极正面的思想,与此同时也有消极负面 的思想,而大学生的社会经历相对比较少,他们在应用网络了解世 界的过程中很容易被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所蒙蔽,比如说,享乐主 义、拜金主义在当前社会盛行,  部分学生对于这一类思想推崇备 至,这些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及发展极为不利。学生思想认识的多元 化,增强了教育教学管理的难度,课程思政的融合发展也因此衍生 出新的问题,这些对于学生的成长及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二、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

(一)思政课教学现状

              思想课是高校大学生必修的科目,  根据教育部对高校思政课 开设的要求,高职学生在大一阶段需要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形式与政策》两门思政课程,这两门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 为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提高大学生修 养和素质,转变学生的思想认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 良好的道德品格。 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完全是按照相关教材内容简单的给学生贯穿书本知识,  而随着 大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发生新的变化,  他们对于思政知识的理解和 认识也发生了诸多新的变化,比如说,学生在学习中不再将教师当 作权威,认为思政知识的学习对于自身发展毫无益处可言,因此整 体学习积极性比较差,在日常学习中不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 课堂上学生睡觉、玩手机的现象比较常见。  同时,为了节约教学资 源,在实施思政课教学时,有的思政课程只开设短短的几周课,有 的则采取 2~3 个班级同时授课的模式,每节课上学生数量百余人, 教师对于学生的情况并不熟悉,  一般都是通过点名的方式确认学 生是否上课,  这使得部分对思政课学习不敢兴趣的学生逃课有了 可乘之机。总的来说,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整体效果并不是十分的 理想,教师对陈旧的教学方法创新不足,学校对于思政教学的重视 度不高,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均不是十分理想,加之学生自身也 还没有深刻认识到学习思政知识对于自身思想道德水平提升、职 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导致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有多方面的缺陷 和不足。

(二)计算机课程课教学现状

              现在,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其目的是为了让 高校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和 自主学习能力, 为学生把计算机知识应用于所学的专业打下一个 坚实的基础。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 的一个创造过程,在学生学习如何完成一个数据表格分析、一个文 档或一个演示文稿制作的过程中,都需要开动脑筋大胆想象, 自己 动手。所以鉴于是公共基础的应用课程,高校教师会侧重于教授计 算机本身的知识,对教学的育人作用则有所忽视,在整个授课过程 中课程思政、学生思政的内容相对比较少。学生在计算机课程学习 过程中,长期所接触到的都是与计算机应用有关的知识,对于思想 道德素养的提升有限,  其也无法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知识与思政之 间的联系,因此思政与应用教学始终处于“两张皮”的状态,教学工 作的实施并不是十分的理想。

(三)学校内部教育脱节

             从学生管理的角度来看,  要想实现计算机与思政之间的紧密 结合,不仅需要思政教师与计算机课程教师彼此之间互相合作,探 讨和分析二者之间的平衡点,  与此同时,  还需要加强学校内部教 育,保证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协同合作,这样才能使得计算机课程与 思政教育真正地融合在一起。高校的学生管理,辅导员是学生的直 接管理者,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项日常事务均是由辅导员处 理的。那么在计算机与思政课程融合的过程中,辅导员还应当积极 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注意协调好学生、思政课程教师、计算机 课教师三者之间的关系,保证三者能够和谐共处,而学校的教务部 门也应当积极地挺身而出,  以保证各项教学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 实施。然而,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学校内部教育脱节的情况 还是比较突出的,  不论是学校的辅助部门还是辅导员都没有在计 算机与思政教学融合出现问题时,积极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提 升教学质量。

三、基于学生管理角度的高职计算机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一)以课程思政为基础,做好课程顶层设计   

              在课程思政理念的影响之下,  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 观念与方法,积极实施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思考如何落实好计算 机教学工作。在相关工作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课程顶层设计, 一方面,计算机课程教师与思政课专业教师要密切合作,互相交流 思想,寻找计算机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平衡点,深入挖掘课程教学的 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详细划分课程改革的目标,明确教育指 导方案,并且将理论研究的成果落实到实践教习之中。  同时,教师 还应当尽快构建以基础知识、实践操作为主,以思政教育为辅的课 程教学体系,从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 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保证思政教育的融入不会过于突兀,能够发 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能力与素养的作用,否则一系列 的研究将会显得毫无意义。另外一方面,  教师还应当结合实际学 情,构建一个双融合的教学体系,将计算机课程与思政的语境紧密 结合在一起,探索二者协同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与趣味性,增强学生探索和学习思政知识的趣味性,  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避免网络上不良信息对学生 思想认知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拓展教学资源,丰富计算机课程课教学的内涵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  不论是计算机课程还是思政课的教学资 源都开始朝着更加丰富多元的方向发展。在落实高职计算机与思 政课融合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学会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认 识到当前的教育教学环境相较于过去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如,过去学生获取知识主要是依靠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但是现 如今各类学习资源的获取更加便利和高效,  学生借助互联网信息 技术提供的各类平台就可以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和信息。基于这 样的原因,在计算机与思政知识融合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积极地 拓展教学资源,以丰富计算机课程课教学的内涵。比如,在教学时, 教师可以将与计算机相关专业发展的知识融合在一起,  引导学生 思考,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于这些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那些影响,借 此发散学生思维,使其认识到计算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思政知识融入其 中,拓展学生知识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三)坚持以学生为本,协同各部门落实计算机课程思政

               高职计算机教学中之所以要将课程思政与之融合在一起,其 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在学习基础课程时时刻渗透思政教育,  将思想 教育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思 想上积极与先进靠拢,把握时代大方向,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与能力。而要真正的做好该项工作,教师就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 在二者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希望 以什么方式学习计算机与思政课程知识,  在计算机课堂上希望接 触到哪些思政知识,然后再落实二者的融合。与此同时,还需要学 校其他各个部门大力协助,充分的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支 持,为二者的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之下,每个 教师都应当认识到自己是实施思政教学的一份子,  如果自己不能 积极传授与课程思政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思方面的知识,积 极承担自身的责任,那么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必然不会理想,这样 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将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所以说在坚 持以学生为本时,教师应当摆正自己的态度和认识,做好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

             总之,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也有诸多与思政有关的知识, 实现二者的紧密融合,既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可以提 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可谓是一举多得。但是,在教学中要实现 二者的有效融合也并非易事,需要多个专业以及教师的协同配合, 不断提升计算机任课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  这样才能真正地 做好该项工作,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易威环.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融合渗透研究 [J].环球首映,2019(05):103.
[2] 谢金生,张良英.基于 " 课程思政 " 教学设计改革途径研究 -- 以五 年制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为例[J].时代农机,2019(06):84-85+88.
[3] 付晓豹,李明国. 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决策探索. 2020(08):66-67.
[4] 徐梦潇,刘新春.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青春岁月, 2020(5):187.育教学工作。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ngjilunwen/3554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