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翻转课堂通过将基于书本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流程彻底颠覆,形成了以实践教学为特色的课程模式,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本文旨在研究沙盘模拟的教学方式结合商业银行科特色,将沙盘模拟与翻转课堂有机融合,为提升该类课程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关键词:翻转课堂;沙盘模拟;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刘艳,等.基于翻转课堂的商业银行“ERP沙盘模拟”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4):62-64,82.
一引言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运用现代技术实现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教学模式,它颠覆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实现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转变。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对学习内容进行研究。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实践开始于2011年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随后几年里,翻转课堂被广泛引入中国中小学及高校的教学中。
沙盘模拟培训源自西方军事上的战争沙盘模拟推演,是针对代表先进的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技术—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设计的角色体验的实验平台。沙盘教学模式自引入中国后,被北大、清华、人大、浙大等18所高等院校纳入MBA、EMBA及中高层在职培训的教学之中。
二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翻转课堂概念的界定和特点的研究Bishop等人在总结分析了诸多研究者的观点后认为:翻转课堂是一项包含课堂内交互群组学习活动和课堂外基于计算机的个性化教学的教育的技术。AaronSams等人对翻转课堂概念的界定更多的是从实施流程的角度和学习本质过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的,其定义大致可概括:学习过程通常包括两个阶段——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翻转课堂便是将这两个阶段进行了颠倒。
2.关于教学实践分析翻转课堂的应用效果的研究2012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驱动者乔纳森-伯格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创设了翻转学习网络FLN(Flipped Learning Network),他们认为,教师必须在实践中引入翻转学习的四个关键支柱即F-L-I-P。ZaidAliAlsagoff教授曾提出教学视频的作用是“激发、影响和告知”,其特点为“LECTURE”:生动的(Lively)、有教育意义的(Educative)、创造性的(Creative)、可引人思考的(Thought-Provoking)、可以理解的(Understandable)、相关的(Relevant)和令人兴奋的(Enjoyable)。还有学者建议教师提前录制讲解视频传送给学生或者上传视频到网站(如TED教育网站或可汗学院等),学生可以在课前观看课程视频等学习资料,进行充分准备。Jonathan Bergmann等学者认为在进行课堂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
(二)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中国发展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和改进措施的研究
张金磊(2013)提出美式的翻转课堂并不能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而中国的实际情况是跨越式教学,即缩短教学距离,让偏远山村也能得到优质的教学内容,如视频、音频等。同年,卢强(2013)从实践结果中得出:仅仅做到形似而非神似是教学实践效果没有明显提升的主要原因。要真正实现翻转课堂,建议重新定位师生角色,精制课程教学视频,重建课堂对话。杨晓宏(2014)等人则认为意识观念层、实践操作层、模式创新层,三个层面来寻求国外翻转课堂理念与我国本土实践的最佳切合点,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实现真正的本土化。翟雪松(2014)等将大学英语公共课为教学采样项目,测量欧美翻转课堂模式FCM(Flipped Classroom Model)学生满意度的34个题项,并对其进行了因子分析,得出教师要获得系统的信息化教育理论知识,提高其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充分考虑学习者特质对翻转课堂效果的影响问题,翻转课堂在基础课程中取得显著的绩效。然而,对于逻辑推理过程较为复杂、专业性较强的课程,翻转课堂的实施就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刘小晶(2014)等人认为翻转课堂要想适用于我国国情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要制定本土化并具有实践指导性的实施方案。
2.关于翻转课堂在各科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在翻转课堂应用在大学英语的研究中,卢海燕(2014)提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让学生自主掌控学习、增加学习中的互动和提高学生心理优越性等优点,能够有效地弥补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弊端。我国教育信息技术化的推进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潮下各高校完善的硬件配备情况也能很好地满足实施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是“实践不断增加,但是却很少有系统的研究”,同样在国内,对于翻转课堂的改革实践研究在高校领域属于初步阶段。
三 商业银行“ERP沙盘模拟”教学改革与实践内容
(一)商业银行ERP沙盘模拟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本课程拟定了实训课程的团队基本设置、不同角色团队相关规则、实训具体流程及各团队需要提交的材料。在实训课程中,大部分学生将分组经营数家企业和银行,少数学生则代表监管部门进行宏观调控。沙盘模拟经营分为若干年度的经营周期,每个周期要经历三个阶段:制订和实施商业计划;参与市场竞标、争取资源;编制年度报表。课程背景假定宏观经济由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及监管层组成。在此模拟实战演习中,房地产公司代表产品市场,商业银行(含投资银行功能)代表资本市场,央行和银监会代表监管层。竞争到最后,各家商业银行及企业的经营状况层次不齐,相同的起点,不同的结果,会给亲身参与沙盘模拟课程的同学带来不同的反思与感触,让学生对商业银行课程更加感兴趣。
(二)商业银行ERP沙盘模拟评分标准的设定
在实践课程的评分规则上,本课程针对不同团队的角色特点,设计了不同的评分标准:
(三)商业银行ERP沙盘模拟教学效果的评析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学生对翻转课堂的反馈意见。针对开设ERP沙盘模拟课程的商业银行专业同学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调查学生对商业银行ERP课程的了解程度及兴趣所在;第二部分调查学生对目前商业银行ERP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第三部分调查学生对ERP沙盘模拟教学及商业银行核心骨干课程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四 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参加本课程的学生课前准备工作尚不够充分,缺乏良好的实践模拟教学基础。首先,大多学生对于商业银行、企业及银行监管团队三类角色模拟不太了解;其次,模拟实验规则较复杂,学生熟练掌握需要较长时间,课时较短或准备时间不充分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部分小组存在较多错误决策及操作;最后,学生与课程指导教师之间缺乏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沟通机制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课前集中培训学习环节。
(二)课中实践对抗过程不规范,模拟经营效果欠佳。首先,模拟时间有限,难以充分满足需求;其次,因小组按照角色经营,在具有一定分工的前提下,团队协作能力不够,一定程度上存在小组角色分工形同虚设的问题;再次,缺乏良好的监管制约措施以及有序的经营环境。
(三)课后缺乏总结评价与反馈,后续环节开展不足,影响经营效果的落实与深化。首先,缺乏建立课后反馈机制,部分小组对于不明白、有异议的经营环节或步骤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其次,课后缺乏总结评估反思环节,模拟经营的教学成果未得到较好地巩固与落实。
(四)模拟经营规则及相关机制设置有待改进。就经营规则而言,内容繁多、程序复杂,可以适当简化相关要求,力求全而精;就学生考核体系而言,考核指标较宽泛,不够具体细致,缺乏可以较好量化的指标;就监督机制而言,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责任未完全落实,监督力度不够;就学生角色设置而言,各组角色分工不明确,导致对学生缺乏独立全面精准的评价;就奖惩机制而言,缺乏有吸引力而又规范适度的奖惩机制,部分学生表现优秀未得到适当的激励,而未能积极参与的学生却没有一定的措施予以规范,影响学生整体积极性;就组织实施而言,模拟经营过程不够精细,存在指导教师人手不足、部分关键环节流于形式的问题。
五 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课前协作式组织体系,增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
ERP沙盘模拟教学具有跨学科、跨专业配合的综合特点,传统的一位老师对接一个教学大班进行一门专业课教授的形式难以适应ERP沙盘的特点。对此,可由执教相关专业的老师组成综合性课题教学小组,协作式分工,共同设计、集体备课、将ERP沙盘模拟教学的思想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并向同学们潜移默化地讲解相关知识。其次,充分发挥每位老师的独特魅力及感召力,依托老师的专业素养,在沙盘模拟前开展以培训会、师生沙龙、线上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培训内容包括银行与企业经营运作过程、监管团队监管要求及细则、ERP沙盘模拟的运行程序。
(二)采用阶段化过程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融会贯通
采用分阶段的教学体系,将模拟经营的教学过程分为2-3个阶段,具体视教学时间的实际情况而定。以时间较为充分的三个阶段为例:
(1)第一阶段安排在商业银行学课程的前期。通过ERP沙盘模拟教学可以使得学生将松散、凌乱的专业知识相对系统化,搭建完整的商业银行知识架构,利于发现问题、促进未来新知识的吸收。
(2)第二个阶段安排在商业银行学课程的中期,通过前期的学习,同学们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相关知识有所掌握,这一环节的目的主要在于团队精神及协作能力的培养、经营方案的制定。在这一环节中,可以完成模拟教学的小组分工工作,在数名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协作交流、设计方案、自主学习,期间鼓励同学们轮换角色,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使其有完整的决策体验。
(3)第三个阶段为最终的实战对抗阶段,即ERP沙盘模拟经营的主体阶段。此阶段安排在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课程结束前。此时,同学已具备相对完整的专业知识,并通过第一第二阶段的学习熟练掌握ERP沙盘模拟规则,因此通过3-4课时完成ERP沙盘模拟教学。
(三)优化教学设计,完善监管机制
(1)增加规范化的控制表对各环节予以监控。设计规范化的控制表对各个环节予以监控。如各组贷款、还款情况、利润表等。规范化的控制表也有助于培养同学们严谨的做事风格,提升体验的真实感。
(2)设计设计岗位,强化内外部控制。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除了以银监会为主体的外部监管体系外,也应当有内部监督机制,通过在增加小组成员、增设审计监督岗位,增强内部监督力度。
(3)完善业绩评价,规范奖惩机制将商业银行、企业或银监会的运营分为几个部分极权求其最终成绩,对某一环节或某一指标特别突出但综合结果并未位居前列的小组以单项奖作为奖励。
参考文献
[1]Bishop J L,VerlegerMA.The flipped classroom:A survey of the research.
[2]Aaron Sams.&Jonathan Bergmann.Flip Your Students'Learning[J].Educational Leadership,2013,(3):16-20.
[3]Hamdan N,Mcknight P,McknightK,et al.A Review of Flipped Learning.
[4]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03):9-10.
[5]金陵.昌乐一中翻转课堂实验的意义[J].基础教育课程,2014(21):18-20.
[6]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
[7]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08)91-97.
[8]杨晓宏,党建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策略研究——基于中美教育文化差异比较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101-110.
[9]翟雪松,林莉兰.翻转课堂的学习者满意度影响因子分析——基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4)104-109+136.
[10]刘小晶,钟琦,张剑平.翻转课堂模式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8)105-110.
[11]卢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04)33-36.
[12]邵将.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设计与实践反思[J].教育现代化,2018(50)335-336.
[13]黄蓓佳.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5-5(9):45-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781.html